弘扬汉语古籍 传承国粹精华

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述记卷第三

大慈恩寺沙门基撰。

云何建立受蕴(至)意触所生受。

述曰:九门第五建立蕴中,上建立色,下建立受。初举五位,列七类受。后逐难释,以四因成。此即初位唯识第三。受谓领纳,唯以领境是受自性。非自性受,如彼广说。总束自体,随别所依,分成六种非理决定。受言身者,自体积集,即名为身。若随所依,便违分说。彼依非五依,名心受故。或所依止,总名为身,如说三身摄五蕴故。本随所依,故言身受。下据类别,分成身心。所依义同,不相违也。此受自性,三和故生。何故如此中但说触起?成唯识说:以触生受,近而胜故,唯说触生。又显扬第五卷,瑜伽论五十三,说一切受十六触生:眼等六种,有对、增语、顺乐等三,爱、恚、明、无明、非明非无明。此由根境建立初六,及有对触分别境故,建立增语;领纳境故,立顺乐等三;由染净故,建立余五。此触别故,受生亦别。故从近胜,但说触生。

若乐、若苦、若不苦不乐,

述曰:即第二位。此依行相,类别分三。领受义通,以三摄五;根生义局,离出喜、忧。何故三受名标苦、乐,而不以彼忧、喜为名?以苦对乐,俱通三性;以忧对喜,理则不然。有释:乐、苦皆通六识,苦、忧但属意识非余。又苦与乐,行相明利;忧、喜不尔,不应为责。何故苦、乐各分二种?身、心、舍、受,定守一名。成唯识论第五卷说:苦、乐二受各分二者,适悦身、心,相各异故,由无分别有分别故,尤重轻微有差别故。舍不分者,非适非悦,相无异故,无分别故,平等转故。何缘此受名苦、乐、舍?领顺境相,适悦身、心,说名乐受;领违境相,逼迫身、心,说名苦受;领中容境相,于身、于心非逼非悦,名不苦不乐受。此三皆通有漏、无漏,苦受亦由无漏起故。或各分三,见所断等,无学苦受非所断故。又三皆通学等三种,随应苦受顺学等故。或总分四,善、不善等。或各分四,纯受苦处,意有苦根,忧唯二性,非无记故。若说五受、五识俱悦,恒名为乐。意俱欲界,初二静虑近分名喜,在二根本名喜、名乐;第三静虑近分根本,恒名为乐。五识俱迫,恒名为苦。意识俱者,有义唯忧,逼迫心故;有义通二,人、天唯忧,傍生、鬼界名忧、名苦,杂受、纯受有轻、重故。捺落迦中唯名为苦,纯受尤重,无分别故。广如唯识所引教理。在识有、无,至后当说。若在佛位,唯乐、喜、舍,诸佛已断忧、苦事故。所余义门,如唯识疏。

复有乐身受(至)不乐心受。

述曰:即第三位,别分行相,总显所依。故于身心,各有三种。此舍心受,摄余三识。依五根受,随根各别。何因总以身受为名?由此五根,体皆色性。若尔,眼等应并名身,自体生识,相状各异。若由相异,不并名身,随别受生,应非身受。由眼等四不离于身,皆从所依,总名身受。意根亦尔,不离于身,并应名身,不说心受。欲、色、眼等定不离身,无色、意根离身而转,如何建立身受非心?体相既殊,故分二种。身根为依,多法积聚,独立身称,非余眼等。眼等依之,总名身也。如瑜伽论五十三说:

复有乐味受(至)无味受。

述曰:即第四位第四五类,依缘由身染净行相,境同类异,行别建立。下解无味,即无漏受。苦唯有漏,云何无味?无漏引故。忧引无漏,名无味受,非所行故。然显扬论或立一受,皆苦性故;或立二受,身、心别故;或立三受,乐等异故;或立四受,系、不系别故;或立五受,乐、喜等异故;或立六受,所依别故;或立十八,喜、忧、舍三,近行异故。此前初位即彼第六,前第二位即彼前第三,前第三位即彼第二,此依、所依行相别故。身、心各三,彼俱依依,开合二六,平等平等。以喜、忧、舍依缘六识,行相通广,别立近行,体即三受,故此不说。

复有乐依耽嗜受,(至)依出离受,

述曰:即第五位第六七类。依缘外境染净行相,缘同类异,行别建立。此依三受,以乐苦为名。依行准理,即三十六师句。受义通故,不说忧喜。此乐依耽嗜,即六依耽嗜喜。此苦依耽嗜,即六依耽嗜忧。此舍依耽嗜,即六依耽嗜舍。此乐依出离,即六依出离喜。此苦依出离,即六依出离舍。此中皆依三六出离,吐害舍除。三六耽嗜,依出离喜,除耽嗜喜。乃至忧,依出离舍,除出离喜。三十六句,大师所说,故以为名。此依三世,成一百八受。广如显扬第五卷说。然本论师,为欲分别有味无味,耽嗜出离,内外境别,染净行殊。或依三受,如名行相。下依五欲,释耽离别。准义知文,即是师句。或增此释,义亦无违。内爱行相,性类轻微,说受与俱,名有味等。外爱行相,性类重显,说受依生,名依耽嗜等。又内爱由受故起,外受由爱故生,故二差别。

身受者(至)意识相应受。

述曰:上举五位,列七类受。下逐难释,以四因成。文复有二:初逐难释,后以因成。此释前说第三门义。五识名身,义如前释。此言心者,摄余三识。今依三受,同一依心,但说意识,不说余二。不尔,此门摄法不尽。

有味受者(至)不相应受。

述曰:味是着义,即自体爱,受与彼俱,名有味受。即通三界,唯缘自身爱相应受。无味翻此。爱缘顺境,苦从迫生。云何此无苦有味受?又瑜伽论第五十八下第七说:不相应故。此如唯识第六卷释:染迫相违,苦爱俱起;戚欣相返,贪恚俱生。于此难中,亦应思择。显扬论说:有味受者,谓欲系受,通缘自身及五欲境爱相应受,彼说无味。上二界系及不系受,与有味受相违。准释,有味受通不善有覆,无味唯善,亦通无漏。

依耽嗜受者(至)不相应受。

述曰:下缘五欲爱相应受,说名耽嗜。出离翻此。显扬论说,耽嗜同此。出家所引散地善受,名出离受,猒五欲故。彼有味受,通缘欲界内外俱爱,俱彼耽嗜受,复缘五欲,总之别故。无味、出离,翻此应知。彼论有味,境宽界狭;此论有味,境狭界宽。无味翻此,论其宽狭,各据一门,不相乖返。下第六卷,更当重释。上论本文,下释师解。

如是建立(至)清净故。

述曰:下以四因成前五位受,不增不减。所依故者,即六受身,依六所依,辨受别故。自体故者,谓乐等三,依三位别,显自体故。集所依者,谓身、心受。染净故者,余二位受。

此中(至)建立心受。

述曰:二因难了,故更重释。集者,总也。总揽别法,为一名故。集五色根类,总名为身。集三心根类,总名为心。从二所生,名身心受。

由杂染故(至)无味等。

述曰:有味耽嗜,皆名杂染。无味出离,皆名清净。各摄二门,故双言等。

此爱不相应(至)随顺离系。

述曰:释所双牒,无味、出离、不相应无,更重解释。离系,即前无味受体,由离二缚,故不爱身。随顺离系,谓出离受,出家俗善,顺离系故。此有味等,立义有无,皆应思准。恐烦且止,此论下文及六十五,皆说有味、耽嗜二种,通诸烦恼。何故今说二体唯爱?爱增集谛,能发润生,与受为因。复由异熟及境界受,能生二爱,故唯说爱为此二体。别标总称,理亦何失?

云何建立想蕴(至)意触所生想。

述曰:初标三位,列七种相。后本释师,展转随释。故显扬云:相有三种:一、所依别,二、作意别,三、境界别。今此初位,总束自体,随六所依,故分成六。成唯识说:取像为性。说触生者,分别三和,生诸心所,触最胜故。起尽经说:受、想、行蕴,皆触为缘。如唯识论,释违广说。

由此相故(至)或了无相。

述曰:第二位,此即前想作意异故,分成二种。

或了小大(至)无所有处。

述曰:即第三位所依,余曰相。境界别故,分成四种。显扬论第二说:无小所有者,于识处上境界推求之时,无小所得。除无所有,无别境界。此即境名无小所有,能证彼以名无所有处。

有相想者(至)前所除想。

述曰:下本释师展转随释,文中有二:初本论师逐前难释,后释论师更随别释。此释第二作意差别。除欲界中心婴孩等类,及除上地一切无漏缘涅槃心,并除非想。所余诸想,缘有相生,名有相想。前三所除,名无相想。明了分别,亦名有相,返此名无相。

小相者(至)无所有处想。

述曰:释第三位境界差别。欲色二界,依身及器,分成小大。空识无边,行相缘广。了彼诸想,名为无量。行缘诸境,无小所有,名无所有处。缘彼诸想,名无所有处想。上本论文,下释师解。

不善言说者(至)故名无相想。

述曰:非唯不了,此名为色。唯言色者,举此摄余境。非无相行不能了,名无相想。

无相界定想者,(至)名无相想。

述曰:相谓相状。此有十种:五境、男、女、生、异、灭相。或说十三。涅槃经三十一说:涅槃离十或十三相,加苦、乐、舍。涅槃无此相,立无相名。缘彼想名无相想,非彼相无境无相故。

有顶定相者(至)名无相想。

述曰:顶者,极义。三有之极,故名有顶。彼想不明,不能图𦘕诸境相故。虽彼散心,亦无相想。今从定说,非更无余。要具明了、分别二种,方名有相。无相界定,虽复明了,而不分别。有顶定等,虽复分别,而不明了。婴孩俱无,并名无相。返此名有。若依此义,缘有为无漏想,亦无相故。论据根本,不说余心。若依涅槃,得无相名。缘有为定,有相所摄,依五十三诸有漏心,皆无相故。

小者(至)小大无量。

述曰:上释作意三无相想,下释境界三相差别。今释论师依地胜劣以释小大,以行无边释前无量,无所有处易不释之。然五十三小大无量名有相想,有顶、有学、无学诸想名无想,无不善言境有相故。或别分六,除所依故。或总分二,世、出世间二类别所。又涅槃经三十七有三复次释小大无量,如彼广说显扬三因,即此诸想易可知故,不说因成。

云何建立行蕴(至)意触所生思。

述曰:下第四文,建立行蕴。大文有二:初总略标行蕴之体,后随别解前所标法。就初有二:先标蕴主蕴所摄法,后释论师重释前义。初复有二:初标蕴主,后显余法。此六思身,即蕴主也。

由此思故(至)分位差别。

述曰:行蕴众多独标思者,由思最胜,能作心等令善等故。又由作此令分位别,方依建立诸不相应,故但说思以为行蕴。此释说思独称蕴义。

又即此思(至)总名行蕴。

述曰:此显余法亦是行蕴。诸心所中,除受及想,所余一切心所有法,心不相应,皆行蕴性。除受、想者,别称蕴故。外道计此为生死因。修禅、无色,此二最胜,别成二蕴,故非行摄,实亦思作令成善染。显扬论第五说:行别有三:一、胜差别,谓思能作成染净故,即此前说思称蕴义;二、依差别,谓六思身;三、施设别,此有三种,即此染净分位差别。有依此文,科前为三。六思身者,即依差别;作善等者,即胜差别;余行蕴者,即施设别。然科作二,稍顺此文。思作善等,释前因故。五十三说:由境界,谓六思身。此显依根能取境义,非依六境名六思身。上论本师标行蕴主蕴所摄法,下释论师重释前义。

虽除受蕴(至)是故偏说。

述曰:释论师将解思独称行,先牒已成,方显独义。虽除以下,牒前已成。然思以下,显独称蕴。谓由此思,导引诸行,行蕴之主,是故偏说。

为显此义(至)造善法等。

述曰:举前论本造善等文,证成前说,得名行义。或以论本,证成自说思导首义。或以自说思导首义,释成论本造善等文。初解为正。

善者(至)少分烦恼。

述曰:释前造作善染等体。善谓信等,当说十一。杂染多种,贪等十一。或忿等十种诸烦恼分,无惭等十少分烦恼,别依总依,假实异故。或忿等十,名少分故。无惭等十,名分位故。或少分者,即烦恼分,下释上故。诸随烦恼,名分少分,体类同故。虽思亦作心遍行等,今说性类,但说善染。又思亦能造无记性,无别体类,故论不说。

分位差别者(至)心不相应行。

述曰:由思所发诸善染等,心所别故,依之施设心不相应。虽心不相应,亦依心色。今说行蕴,不说依余。又说不相应依思所发行,不唯说心所为不相应依,故此论文亦无过失。

问何等(至)恶作寻伺。

述曰:上总略标行蕴之体,下随别解前所标法。大文有二:初辨与心相应行蕴,后辨心等不相应行。初中有二:初列五十三心所别名,后释五十三诸心所法。此心所法有五十五,受、想二数蕴中已说,标行蕴主复已说思,故列名中无此三法。虽标行蕴,已显思名,未释体用。为彰体用,故于别释有五十三。何故此等名心所法?成唯识说:恒依心起,共与心相应,系属于心,故名心所。如属我物,立我所名。心于所缘唯取总相,心所于彼亦取别相,助成心事,得心所名,如𦘕师资作模填彩。所余门义,至下当知。就列名中,文意有二:上本论师辨列心所,下释论师六位别配。

如是思等(至)不定。

述曰:此列位名,后方别属,辨前已说。称五十五,显类同也。成唯识说:虽说心所名义无异,而有六位种类差别,一切心中定可得故。遍谓周遍,行者起义,周遍心起立遍行名,亦遍亦行名为遍行,所缘事境多不同故,能有别境立别境名,唯善心中可得生故,顺益名善。此非六释,无离合故,无简择故,性是根本烦恼摄故,烦性即恼故名烦恼,唯是烦恼分位差别等流性故。烦恼之随名随烦恼,于善染等皆不定故,非如触等;定遍心故,非如欲等;定遍地故,立不定名,如无贪等。非六释摄。此中唯有持业、有财、依、主三释。然瑜伽论合六为五,烦恼、随惑俱是染故。复以四一切辨五差别,谓一切性、一切地、一切时、一切刹那俱义。地有二说:一谓九地,二谓三地,即有寻等。五中遍行具四一切,别境唯有初二一切,善唯有一谓一切地,染皆无不定唯一谓一切性。由此五位种类差别,各得自名,不增不减。然义犹滥,唯识所说名义最胜。

如其次第(至)应知。

述曰:别属劝知。初五遍行,文虽列二,行与非行,类别说五。次五别境:十一是善,十是烦恼,二十是随烦恼,四是不定。然唯识论第五、六、七,一一废立,六位增减,广引教理,皆如彼说。此诸心所,如瑜伽第一、第三、第八、五十五、五十八、五十九,显扬第一、五蕴论等说,一一并如唯识疏解。上列名已,下随别释。

又此(至)当广分别。

述曰:别释有三:初释论师生起下说,次本释师别释体用,后释善染共相作业。此则初文。相者,体也,显心所体。业,用也,显心所用。

思者(至)役心为业。

述曰:下别释中,随位成六。初位有三,二已说故。以下所明一切心所,初明体业。此论本文重释体业,此释师解,更不烦指,学者当知。上来论本,下释论文。自下心所,准此应悉。前明蕴主说作心所,今论别释但说作心,互相显说,或心胜故。此中偏说思是意相应业,邻近释名能作心故。

于心造作(至)此辨其业。

述曰:释师恐复不闲体业,别牒属当,例余心所。

以于所作(至)发起心故。

述曰:谓能取境正因等相,驱役自心,令造善等。今观论意,举所作法,显能作体,故说作心。举所作位,显能作业,故说于彼善等役心。不尔,体、业二应无别,体性亦以作用显故。

作意者(至)持心为业。

述曰:发动者,警觉义。谓此警觉,应起心种,引令趣境,故名发动。不唯警觉心,唯言发心者,心是主故,即义相警。举种子者,因中起用。如萨婆多:未来用起举种,能警释现行名。

于所缘(至)名得作意。

述曰:此释前业作意。作业通散定位。说定加行,但说持心。举显了业,彰其作用。说于此境,数引心故。唯识但言引心为业,即遍作用。

触者(至)受所依为业。

述曰:根、境、识三,更相随顺,名三和合。触依合彼,是故经说触谓三和。今论本师不说合彼,但说依起,故说触者依三和合。三设未和,但住本性。后三和位,各有顺起心所功能,用与旧殊,皆名为异。然三变异,胜者唯根,所依相续邻近胜故。不唯前三能生心所,触、想、心所皆亦能生,依和合触最胜故。触虽领似三变异生,然最似根生心所力,故言分别根之变异。此分别者,是领似义。如子似父,名为分别,显受从生,不从他故。但说受依,近而胜故,如前已说。此论未说触别行相,即令心所同触一境,是触自性。于境功能,论师别显。和合分别,经文自说。今且依经,故无别行。

谓识生时(至)分别触生。

述曰:识未起时,根住自性。识若生位,根相异旧,能有顺生诸心所力,因顺果故,名随顺生。随此诸根生受行相,有领似彼分别触生。且学诸根有能生力,故受位别。由触近生,起尽经说。识、触、受等,皆因二、三、四和合而生。广如唯识第三卷说。诸文同异,伏难相违,不能烦引,如彼疏释。既遍诸心,无别门义。上解遍行,下释别境。

欲者(至)希望为体。

述曰:所乐受者,显欲所缘。有义所乐,谓可欣境,于可欣事欲见闻等有希望故。于可猒事及中容境,一向无欲,可欣不望,亦无欲起。有义所乐,谓所求境,于可欣厌求合离等有希望故。有义所乐,谓欲观境,于一切事欲观察者有希望故,翻亦无欲。此三广如唯识论释。以下心所,同者不述,异者叙之,不烦指论,学者应悉。彼彼者境,所见闻等四境别故。五十五云:于彼彼境随趣希乐,是名欲故。引发即是于境欲得见等之义,所作是即见等作用。此言意显于彼彼境欲得见等引发所作,此之希望是欲体性。

正勤所依为业。

述曰:此说善业生正勤故。

彼彼引发(至)一切作用故。

述曰:谓于诸境,欲起见等一切作用,故言彼彼引发所作。此之希望,是欲体性。

胜解者(至)引转为业。

述曰:决定事者,显此所缘。不定境等,此不生故。

随所决定(至)决了胜解。

述曰:此释前体。印谓印可,是事必尔。持谓决了,不犹预故。

由胜解故(至)不能引转。

述曰:此释前业,由邪正等,若教若理若证之力,于所取境,审决印持。由此异缘,不能引转。故犹预境,胜解全无。非审决心,亦无胜解。

念者(至)不散乱为业。

述曰:串习事者,此通体类。不尔,无漏记应不念,由闻彼名既能念者,故串习事亦通类名。初无漏智曾未得真而有念者,即是曾名,类故有也。如是一切皆应知,谓数忆持曾所受境,令不忘失,能引定故。此显法迹三学之依,故能生定。于曾未受体类境中,设曾所受不能明记,亦无念起。

串习事者(至)令心不散。

述曰:设缘未来而生念者,先所受或体或类,如念佛等。念缘三世不散者,定依善业说。

三摩地者(至)为业。

述曰:三摩地者,此云等持,平等持心令至境故。三摩钵底,此云等至,由定前心引起定位,等所至至于等,定位安和离沉浮故。前唯有心通散及定,后唯在定通有无心。由此应成四句分别:有等持非等至,谓欲界专住一境。有等至非等持,无想、灭尽二无心定。有等持亦等至,静虑、无色各四等持。非等至非等持,欲界等不专注。三摩呬多,此云等引,等所引引于等,由定安和离沉浮故。唯色、无色诸有心定,对前二门应准分别。如瑜伽论第十三说:所观事者,实唯慧境,或闻等俱同一境界,故境名观。念定皆不唯令心起,由心是主,故但说心。智所依业,依四法迹及三学说。

令心专一者(至)知如实故。

述曰:谓观德失俱非境中,由定令心专注不散,依斯便有决择智生。心专注言,显所欲住,即随能住,非唯一境。论言:一境是一一境,非前后境总是一境。不尔,见道历观诸谛,前后境别,应无等持。若不专注,便无定起。

慧者(至)断疑为业。

述曰:谓观德失俱非境中,由慧推求得决定故。于非观境愚昧心中,无简择故,慧便不起。

断疑者(至)得决定故。

述曰:虽疑心俱,有犹预慧。此说决断得定断疑,非是遍彰慧之作业。此五略以四门分别:一、俱别生,二、何识有,三、受俱转,四、性界等。一、俱别生者,有义,此五定互相资,随一起时,必有余四。有义,不定,四一切中无后二故,四境生故,故非定俱。四境别起,应说有五。随境起二,有十二句。随境起三,有十三句。随境起四,合有五四句。随境起五,但有一句,总别合有三十一句。二、何识有者,果位八识,一切皆通;因中第八,五皆非有。末那有义,一切皆无。有义有三,染、念、定、慧许彼俱故。有义,此五染分皆俱,十随烦恼遍染心故。如实义者,除慧一数,四皆不俱,痴分念等可与彼俱,此染分者不可俱故。有义,五识此五皆无。有义,五识容有此五,第六意识决定容俱。三、受俱转者,有义,欲数喜、乐、舍俱,余四除苦。有义,此五容五受俱,若教若理,皆不违故。四、性界等者,皆通三性,皆通三界及非界摄,皆通有学、无学等三,皆通见断、修断、非断。如是等门,皆应思准。如唯识第四、五卷,广引理教,不能烦引。上五别境,下善十一。

信者(至)所依为业。

述曰:于体德能信所缘境。忍谓胜解,即信之因。希望谓欲,即信之果。净者信体,能净心故。成唯识说信别有三:一信实有,谓于诸法实事理中深信忍故,即此论说有体忍可。若谛非谛诸法之中皆信忍可,名信有体。此言意显,设信空无亦生信故,非唯缘有始方有信。举信忍因显信自体,故名忍可。二信有德,谓于三宝真净德中深信乐故,即此论说有德清净。若德若非德令心清净,皆有信生,不唯有德始方有信。不尔,若信外道无德,信应不起。唯识说此深信乐故,亦举欲果显信自性。今以信体于德境生,故言清净,亦不相违。三信有能,谓于诸善深信有力,能得能成起希望故,即此论说有能希望有能,无能希望修断,皆有信生。非要有能方有信起。不尔,信诸恶是可断法,应信不生。举信欲果显信自性,故言希望。成唯识说此性澄清能净心等,如水清珠能清浊水。又染不信自相浑浊,复能浑浊余心心所,如极秽物自秽秽他。信正翻彼,故净为相。此中且举三殊胜境显信所缘,于无等中实亦生信。此说入法发起所因,欲依为业。成唯识说所除行相,言治不信,乐善为业。

谓于实有(至)希望行信。

述曰:此别属前三境三相。有体宽遍,说生忍可。有德可尊,但言清净。有能可获,故说希望。理实三境可更生相,行微劣故,从胜用说。不尔,境同,行应不遍。然此清净即是信体,偏言于德起据,实通三境,唯我有德,起信乐故。

谓我有力,能得能成。

述曰:显于有情,起希望信,无为可得,有为可成,道克生长,二类别故。

惭者(至)为业。

述曰:诸过者境,自羞者缘,羞者又体,惭共相故。成唯识说:崇重贤善,是惭自相。于过恶境,自羞为缘,起崇重者,是惭体故。止息恶行,惭之通业。别对除者,正违无惭。

愧者(至)业,如惭说。

述曰:境、缘、共相,义并同惭。成唯识说:轻鄙暴牾,拒抗恶法,是愧体故。通、别作业,准惭应知。此惭、愧体俱说羞者,举二通相,假说别体,由二种羞不俱生故。惭自羞者,自身及法内故,名自王法。俗论:世间名他。或崇善名自,饶益己故;拒恶名他,损害己故。同前所缘,显自、共相,皆如唯识第六卷说。

无贪者(至)为业。

述曰:有谓三有,即三界果。具谓资具,即三有因。缘生三有,皆名有具。染缘无漏,亦有具摄。于此谛中,无染著者,是无贪性。此说通业,恶行不转。转者,起也,别除贪着。

无嗔者(至)为业。

述曰:有情苦者,三界行苦,或苦坏苦。唯举有情,显胜嗔境。憎疾灭道,亦生嗔故。不尔,无嗔翻成境狭。言苦具者,谓三苦因缘无为等,有无嗔故。及通别业,皆准前说,或无贪嗔。言有等者,待有等立,非要缘彼。如前惭愧,观善恶立。不尔,此二应不遍善。

无痴者(至)为业。

述曰:成唯识说:于说理事,明解为性。有义:报等性即无痴,无痴体即决择性。故论言由者,显因四位所有决择,是此体故。四位非唯有慧,故言由也。有义:无痴别有自体,举报等因果,显无痴性。故论言:由无痴若起,必四慧俱胜品,从劣生劣,复生胜慧。故举因果,显无痴性。通、别对除,亦准前说,前三但举通对除故。

惭等易了,故不重释。

述曰:此释论师解,不重释惭等四因。

报教证智者(至)如次应知。

述曰:以四种慧配前报等。生得善法,宿习为因,才生即得,自体名报。或与报俱,从依名报。闻所成慧唯缘教生,从境名教。思所成慧能生于修,从果名证,修慧现量证解法故。修所生慧说名为智,自体为名。故言如次七十七说。闻所成慧依止于文,未善意趣,未能领受成解脱义。思所成慧且依于文,且善意趣,亦未能领受成解脱义。修所成慧今依于文,亦不依文,能善意趣,已能领受成解脱义。此显闻慧多缘教生,少缘于义。思所生慧通缘教理。修所生慧多缘于义,少缘于文。诵习经典不善意趣,生得善与闻慧何别?明暗既异,缘义亦殊。闻慧缘文或少缘义,生得诵文全不解义。辨中边说。

谓书写供养施他听,披读受持正开演。

讽诵及思修,行十法行者,获福聚无量。

胜故无尽故,由摄他不息。

天亲解言:前八闻慧,第九思慧,第十修慧。若诵经等唯生得善,应此不能获福无量,故非八法生唯生得善摄。闻思修体皆性非慧,因三所生智体名慧。故今论说闻所成等,此依主或邻近释,不可但言闻思修慧。此中闻思唯散有漏,修在定亦通无漏。十地经说八地菩萨能堪能思。天亲释言:闻思慧者即一修慧,义别说之,非闻思摄。论说欲界唯有闻思,色界无思,上唯修慧,思现观等皆唯有漏。若许闻思通无漏者,上地应有,亦非唯散,便违论说。有义闻思实通无漏,然一依有漏说上地无。有漏者粗,上地非有。无漏者细,何非上有?如无漏鼻舌识,有漏上无。无漏有故,生得善法,生身同地方起现前。闻修不定,如后当说。

决择者,谓慧、勇、勤俱。

述曰:释慧总名。勇勤者,即精进。慧与彼俱,故名决择。懈怠犹豫品,非胜决择故。此释善慧。无痴俱者,不尔,染心应无慧转。

勤者(至)为业。

述曰:心勇者,体此能令心生勇悍,故被甲等五勤之差别。集论本言:心勇悍为性,或被甲等五差别故。成唯识说:于善恶品修断事中勇悍为性。彼善恶品勤所对境,此言心勇即勤之果,各据一义理不相违。勇表胜进简诸染法,染法退善不可名勇。悍表精纯简净无记,不能悍且耐劳倦故。即显精进唯善性摄。摄事分中八十九说:最初发起猛利乐欲名被甲,如先着甲方见贼故。次起坚固勇悍方便名加行,䇿励其心决定勇行故。次为证得不自轻蔑亦无怯惧名无下,更生勇励无怯下故。次能忍受寒热等苦,于劣等善不生猒足,欣求后后胜功德等名无退,被损不败少获不足故。次后乃至渐入谛观进后胜道名无足,虽功已成更祈大果,非为少得即满心故。此依因释,若依佛果乐利他故,二乘果位希大果故,通业满善别除懈怠。

谓如经说(至)不舍善轭。

述曰:前勤差别,论师立名,恐义无因,故引经证。由先被甲有势,避怨加功励行有勤,能入心无怯下有勇,先鉾被伤无退,坚猛更进散果无足,复求胜道运运增修不舍善轭。轭谓车轭,以轭牛故前行而不止,无足勤勇亦不舍于善轭。成唯识言:此五别者,谓初发心自分三品,胜进别故;或初发心,四修别故;或资粮等,五道别故;二乘满位欣大菩提,诸佛果圆常乐利乐;或二加行,四道别故。无性摄五合以为三,摄此后三合为一故。

如其次第(至)诸句

述曰:以经五句,配论五名。被甲心勇者,被甲等五,即心勇故。一心勇言,贯通前五,为被甲心勇,乃至无足心勇。上释体,已下当释业。

满善品者(至)极善修治。

述曰:实散心等,亦有勤业、满善二种。说进修位,言入静虑,略不说余。世间离欲,得根本定,断道方圆,名满善品。复断通拥等,能获神通,等更修治,名成善品。出世离欲,准此亦然。

安者(至)为业。

述曰:粗重者,所除染刚强不安障定之法。调畅者,安之果安,令身心调和适畅。此说通业,随其所应,除诸障碍。别作用者,对治惛沉。

除遗一切(至)依止转故。

述曰:由轻安力,除障定法,调畅身心,胜依止起。

不放逸者(至)为业。

述曰:正勤等四不逸所依,善根䇿发修断胜故,修善防恶显此功能。此说通业别除放逸。

谓由正勤(至)不放逸体。

述曰:由正勤等四法为先,故能修善防诸有漏。别有总能,故假立此。

有漏法者(至)境界。

述曰:释前体中诸有漏法,说无漏用,极胜处故。唯识说通,但是防恶。诸漏者,诸烦恼。漏处所者,漏所依根。漏境界者,漏所缘法。若根、若境、若诸烦恼,皆名有漏,互增长故。如成唯识第五卷说有漏因义。

舍者(至)为体。

述曰:成唯识中说名行舍,行蕴舍数别受蕴故。正勤等四所依如前。杂染住者,舍所除法依止名住,昔依杂染今舍相违。心平等等,舍所令位,由舍令心住平等等。

不容杂染,所依为业。

述曰:容者,受也。由不放逸先除杂染,故于舍位不容受之,为不容依是舍作用。成唯识说:对治掉举,静住为业。由不放逸,同刹那中先除杂染,舍复令心寂静而住。或前后念行相各增,由是杂染舍不容生。或复此说舍除杂染,各有能故。

心平等性(至)辨舍差别。

述曰:下释有三:初总释前舍三位别,次徴所以,后别释之。此即初也。依相续心显舍行相,非于一念善舍不生。

所以者何?

述曰:此即徴前三位辨舍之所以者何也。

由舍与心(至)心平等性。

述曰:此即别释。离沉没等者,释前所治杂染相违,由舍平等离沉掉故,最初证得心平等性。唯识说业对除掉举,由舍寂静行正别治。此说通障,故言离沉。然所等中亦兼掉举,惛沉、掉举通障舍故。

由心平等(至)心正直性。

述曰:其障已除,不由勉励,但顺前转,无高无下,故心正直。

由心正直(至)无功用住性。

述曰:善心相续,不虑染生。任运恒时,住无功用。

不害者(至)为业。

述曰:无嗔善根,显所依体。心悲愍者,显此行相别对治害。然不损恼是此作用,悲愍、不损二义无差。成唯识说:不损恼为体,悲愍为业故。行善名悲愍,此说为自体。息恶称不损,此说为作用。彼说无嗔作善为业,不害异彼业称悲愍。随举一义,实二无差。

当知不害(至)故亦是假。

述曰:前不逸、舍,各依四法。既是假有,今依无嗔,故亦是假,亦前二故。无嗔翻对断物命嗔,不害正违损恼物害。无嗔与乐,不害拔苦,是二差别。无嗔是实,不害是假。为显慈悲二相别故,利乐有情彼二胜故,故离无嗔,别立不害。此善略以十门分别:一、问答废立,二、假实有,三、独并生,四、诸识有无,五、诸受俱转,六、别境相应,七、界系不系,八、见所断等,九、有学等,三、十生得加行。一、问答分别者。问:此中十一,如其次第,别治不信、无惭、无愧、贪、嗔、无明、懈怠、惛沉、放逸、掉举,害十一法。所余染法,治善是何?答:随应皆是此十一摄,如唯识说,不能烦引。何缘诸染所翻善中,有别建立,有不立者?用别便立,余善不尔。又诸染法遍六识者,胜故翻之,别立善法。害虽唯意,而数现起,损恼他故,障大悲故,令知过失,翻立不害。余染不尔,故不翻立。问:染净相翻,净宁少染?答:净胜染劣,少歒多故。又解:理通说多,同体迷情;事局随相分多,故于染净不应齐责。二、假实有者,不放逸、舍、不害非实,余八非假。三、独并生者,有义,十一四遍善心,余七不定,论说十一六位起故。有义,除安十遍善起,论说十种遍善心故。六位起者,依相增说。四、诸识有无者,七、八二识在无漏位,定有十一,有漏皆无,意识皆有五识。有义,唯阙轻安,性散动故。有义,五识亦有轻安,定所引生故,成事智俱故,余十皆有。五、诸受俱转者,十五受俱安,非忧苦行相违故。六、别境相应者,皆得相应。七、界系不系者,十一皆通系及不系。有义,轻安通三界有,诸定加行有调畅故,四一切中通诸地故。有义,轻安唯上界有,论说欲界阙轻安故,通有寻等名通地故。八、见所断等者,十一皆通见所断等,此果依亡随丧故断。决择分说根中善法非见断者,依断缘缚非见断故。九、有学等三者,皆通三种。十、生得加行者,安唯加行,余通二种。此等教理及义所因,皆唯识第六卷说。

贪者(至)为业。

述曰:上解第三位,下释第四位。有二段文:初别释十烦恼,后五取别问答。别释为十,或分为二:初明钝五,后明利五。问答之文,属五利故。三界爱者,谓三界中发润之贪,皆此摄故。缘无为等亦贪漏,或缘三界诸爱为体。五十八诸爱有四种,谓着诸见、欲、色、无色,但说增上诸猛利贪。不尔,缘无漏应非此贪摄。缘起经说:贪有四种:一、爱,二、后有爱,三、喜贪俱行爱,四、彼彼喜乐爱。义亦如是五十五说。于十种境,起十种贪,广如彼说。

生众苦者(至)取蕴生故。

述曰:爱能发润,故生取蕴。取蕴名苦,三苦性故。此说其业,别障无贪。

嗔者(至)为业。

述曰:于有情苦及苦具者,此显嗔境。有情自体三苦故苦,生彼事理,嗔名苦具。令心憎恚,是嗔体性。五十五说于十境转,五十八说憎灭道故。或此但说苦苦名苦,增上嗔境唯欲界故。五十八说嗔有四损:己、他、见。他有情所,所爱不饶,非爱饶益。初二缘害自身,次一憎亲友,后一爱怨家。缘此三境而起三嗔,三世各三,名九恼害不安恶行。此说通业,别障无嗔。

不安(至)苦故。

述曰:谓嗔必令身心热恼,起诸恶业,不善性故,多住苦中。

慢者(至)为业。

述曰:诸论第三皆说痴相,不善根故。今说慢者,显前三种别行相故。唯多举增上依我之体,故说依止萨迦耶见。五蕴论说慢有七种:一慢,于劣己计己胜,于等己计己等。二过慢,于等己计己胜,于胜己计己等。三慢,过慢于胜己计己胜。四我慢,随观取蕴计我我所。五增上慢,未多得谓已得。六卑慢,于多胜己计己少劣。七邪慢,全无德计己德。显扬第一说三慢类,我胜、我等、我劣慢类。婆沙第一百九十九、俱舍十九说九慢类,前三为三,有胜、有等、有劣为三,无胜、无等、无劣为三。成唯识说此七九慢,谓于三品我德处生。五十五说于六境生。七慢中合慢、过慢、卑慢为一,故唯识文正。初慢从下品中品处生,过慢于中品及上品处生,慢、过慢、卑慢唯于上品起,我慢缘我生,增上邪慢俱缘德起。九慢唯于三品处起,过慢、慢、卑慢、上品、中上品如次起,初三卑慢、慢、过慢、上品、中上品如次起,中三慢、过慢、卑慢、中上品、上品如次起,后三品类。足论二复次释,如彼广说,总令心高,是慢自性。

不敬苦(至)后有故。

述曰:师长及有德,可敬所不敬,七慢三境生。一德境,谓邪增上。二我境,谓我慢。三情境,谓余四三品处生。此中三说境摄法周尽,依我为本及缘师长,即有情并德故。由不敬故,后有苦生。谓若有慢,于德有德心不谦下,由此生死轮转无穷,受诸苦故。此说通业别障。不慢敬者,或信或舍或惭所摄。决择分说慢有四种,于见有情,于受用欲后有处起,此九慢类于有情转。我慢于欲后有处转,余随所应。

无明者(至)为业。

述曰:于三界中所有无智,说名无明。不尔,缘无漏应无明不转。或此但说缘三界中无智为体,境相显故。或即三界中无智摄一切尽,梵云阿毗迦罗。六义:一者非义,如非牛,亦名无牛。二者无义,如牛已死,亦说无牛。三者异义,如异牛故,亦名无牛。四者恶义,如有恶子,亦名无子。五者少义,如食少味,亦名无味。六者离义,如处离人,亦名无人。如是即说非明、无明、异明、恶明、少明、离明,故名无明。五十六说:智所对治,别有心所覆蔽为性,非唯明无,亦非邪智。若彼无明唯明无者,应无三品,以体无故;应非随眠,无非转故;应三性心皆成染污,常离明故;应非有无为,亦非染净故;离明心相续,应明不起故;亦非此灭明得生,无有无法可灭故。若唯邪智是无明者,设起三徴,乃至广说,不能烦引。故此无明别有自体。世亲缘生论:无明通三性。违决择文,如后当释。五十五说:无明依七事起。缘起经说:无明有四:一缠,二随眠,三相应,四不共。本地第九决择。五十五、五十六、五十八,显扬第一摄事品等说。二、四、五、七、九无智等,如彼广说。

邪决定者(至)烦恼现行。

述曰:显无明果。邪定者,邪见,余文易了。此说诸惑生之次第,理必应尔,略无业果。或杂染言,通诸有漏。成唯识说起疑邪定,以疑为先。此说无失,随应皆得。

彼所依(至)起诸烦恼。

述曰:或俱或先,为因之义。

疑者(至)为业。

述曰:于谛者境,犹预者体。决择分说:于五处转,他世作用,因果谛宝。此所犹预,体即谛故,随其所应。

于谛犹预(至)道谛摄故。

述曰:三宝无漏,灭、道谛摄,故于谛疑。法身,理、法、真实,灭谛所摄。二身,余法、僧,道谛所摄。同体宝者,随应所摄。此释体文。

善品不生者(至)不造证故。

述曰:此释前业。由疑不决,不能造业,修诸善品,故善不生。此说通业,别障不疑。或信或解,正慧所摄。有义此疑以慧为体,有义此疑别有自性,如唯识论引教而说。

萨迦耶见者(至)为体。

述曰:解烦恼中,若依后释,利钝别故,分成二者,上明非利惑,下明利惑。文中有二:初别释五,后总问答。此则五:初梵云萨迦耶达利瑟致。迦耶者,聚集义,身聚集故。达利瑟致,是见义,聚之见故。萨有三义:一有,二伪,三者移转。萨婆多说:虽一萨言,释成三义。今但取有,虽缘聚身而起于见。言实有者,由训释词有差别故,佛生死智能知未来,遮经部师横执为伪,故说萨字表是有身。不尔,除萨,但言身见,训释词言阿悉提底萨,故唯是有,非余二义。经部师说:虽一萨言,释成三义。今但取伪,既缘聚身而起于见,故伪非有。由训释词有差别故,佛天眼智能知未来,遮萨婆多横执为有,故说萨字表是伪身。不尔,除萨,但名身见,训释词言思诞提底萨,故唯是伪,非余二义。今大乘言:虽一萨字,释成三义。今取移转,迦耶聚集,已假非真,更致萨言,表成移转。复为息止未来二执,由训释词有差别故,训释词言僧吃烂底萨,执我之心非无影像,似我不实,体是伪,故非实有。仍从缘起,性是依他,成所缘缘。而体少有,复非全伪,无实用故,我所依故。不同二执,故名移转。又心外无,横执为有,可言虚伪,不同有执。内影像有,彼拨为无,非全虚伪,不同无执。为遮实执定有定无,故训释词,表成移转。于五取蕴等者是见,所缘蕴等者是。等有二种:一者平等,五蕴皆执故。二谓所等。所等有二,下皆准知。一者等有,谓界处等。二者等无,谓离蕴等。缘蕴处等,与离蕴等,计为我故,为所缘境。随此所缘,或总或别,二三合等,执我我所,以为所执,以随境也。忍谓忍可,体即胜解。欲谓希望,体即是欲。此二是果,故立果名。觉谓寻求,观谓思察,此二即是粗细行别。见谓推构,此五皆是见之行相,一体异名。今举行相,显自体故。五取蕴等,是所遍计。诸忍欲等,是能遍计。我及我所,即是遍计,所执性成。今能遍计,是此见体。举前二种,取能计故。此所遍计,言取蕴者,显亲所缘,非无漏故。取处取界,亦类此知。举忍等五,缘五门法,而起见故。

一切见趣,所依为业。

述曰:一切见者,六十二见等。趣谓所趣。诸见纠纷,皆趣我故,此属我见。趣或趣况,诸见趣况,由执我故,此属诸见。与彼为依,是此作业。五见作用,通障正慧。今举别用,不说通业。

边执见者(至)观见为体。

述曰:边有二义:一者边侧,障中道故;二者边鄙,障胜行故。萨迦耶见执我等已,此边执见随于前蕴而执断常。诸忍欲等为此见体,所遍计等三种如前。移转见后,计执断常,方边见摄,余者邪见。故论言:随先随我见,后随执蕴。五十八说执释梵等为常为恒,苦邪见故。

障处中行(至)缘起正智。

述曰:缘起者,境诸因果法,因故非常,果故非断。缘因果智,名缘起智,是处中行,亦是胜行。胜行即出离,正智通因果,证智非因,故言出离。或出离即灭谛,障正智生,不称出离。彼障此故,立边见名。

见取者(至)为体。

述曰:见及见所依五取蕴等见取之境,虽此见取取见非见,要取见为首方名见取,但取非见法非见取故。理准实应名见等取,略等言故但名见取。要缘见俱五取蕴等,执为最胜上妙之法,及能得清净解脱出离,起此行相诸忍欲等,是见取体。故五十八显扬第一及唯识言:谓于诸见及所依蕴,执为最胜能得清净,是名见取。此中但说非胜计胜,不说得净,影显定有,与瑜伽论第八卷同。若不尔者,瑜伽论说非灭计灭,应非邪见。虽本地分第八卷云:不净计净名为见取。彼意要计见取眷属诸不净法为胜能净,得见取名,非唯计不净名为见取。虽五十八说妄取迷苦所有诸见为第一等名为见取,意说见取非定一心缘见非见方得取名,唯缘诸见执胜因亦见取故。设合缘者,见为首故,略无余蕴。不尔,便违显扬等说。然但缘非见为胜能净者,不名见取,名见取故。彼但邪见,非惑业故。最胜上妙四差别者,有说同于灭静妙离。此释不然,非灭计灭非见取故,此四但是胜之异名。或计为胜,同灭四行,能超恶趣及三界别,或是三界成无漏善,如其次第是四差别。见及所依是所遍计,诸忍欲等是能遍计,为最胜等所执性成,准前应说。

执不正见,所依为业。

述曰:一切斗诤依此生故。

戒禁取者(至)为体。

述曰:戒者性戒,禁者遮戒,或戒内道禁外道戒,此及所依五取蕴等戒禁取境。虽此戒禁取缘戒禁及非戒禁,要缘戒禁为首,方名戒禁取,但取非戒禁非戒禁取故。理实此应名戒禁等取,取戒禁为首。故略等言,要缘戒禁俱五取蕴等,执为最胜上妙之法,及能得清净解脱出离,起此行相诸忍欲等,是戒禁取体。故五十八显扬第一唯识等言:谓于随顺诸见戒禁及所依蕴,执为最胜能得清净,是名戒禁取。此中但说为清净等,非因计因,不说最胜,影显定有,与瑜伽论第八卷同。若不尔者,瑜伽论说非道计道,应非邪见。虽本地分中第八卷言:于苦计乐,名戒禁取。彼意要计戒禁眷属所有诸苦,以为乐法为胜能净,得戒禁取名,非唯计苦名戒禁取。虽五十八说妄取顺见所受戒禁为第一等,名戒禁取,意说戒禁取,非定一心缘戒非戒,方名戒取,唯缘诸戒执为胜因,亦戒取故。设合缘者,戒为首故,略无余蕴,不尔便违显扬等说。若但缘彼非戒禁法,不名戒禁取,名戒禁取,故彼皆取见非见等故。清净解脱出离别者,有说同自性有,无余涅槃。此释不然,非道计道,尚为邪见说计戒取为涅槃耶?计为彼三因体是最胜,可是戒禁取,最胜能净,方是此故。或此但是最胜异名,离诸漏名清净,绝二缚名解脱,超生死名出离,略无因义。或超三界因,或此但是彼因异称,略无胜义。所遍计等,准前应说。

劳而无果,所依为业。

述曰:下文自释。

戒禁者,谓恶见为先。

述曰:显戒禁取随见取生,非除戒禁。因见受戒,执为胜因,故说戒禁恶见为先。此若执见,应是见取。执见等为胜,非因非见取摄。要计胜为因,方成见取故。非灭计灭,是邪见故。但执戒等为因,非胜非戒取摄。要计为因胜,方成戒取故。非道计道,是邪见故。故成唯识会此等云:然有处说,执为最胜名为见取,执能得净名戒取者,是影略说,或随转门。不尔,云何非灭计灭,非道计道,说为邪见?非二取摄。故应如前所说为善。

劳无果者(至)得出离故。

述曰:由无义利而行勤苦,虽设劬劳,终无果满。

邪见者(至)为体。

述曰:因果等者,是见所缘。诸忍等者,是见自性。五十八说:谤因者,迷集邪见。谤果者,迷苦邪见。谤作用者,一分迷苦,一分迷集。坏实事者,谤阿罗汉。实事有二:一智,二断。谤断者,迷灭邪见。谤智者,迷道邪见。邪分别者,通迷四谛。谓谤苦谛,决定无有自在等,常边无边等,是苦邪见。计自在等,为生者等,及谤集谛,是集邪见。说现法涅槃,及谤灭谛。计邪解脱,是灭邪见。谤智为首,有为无漏,及谤道谛。计无利行,是真行道,能尽诸苦,是道邪见。不死矫乱,通迷四起。故邪分别,通四谛生。此谤因果,或别或总。别有四句:一依因谤果,谓虽有因,而无异熟。二依果谤因,谓虽有果,而无惑业。三不依因而谤于果,谓无三世。四不依果而谤于因,谓无烦恼生死因缘起。合谤因果,总为一句。谓诸法空,无因无果。如是等义,皆应准知。

断善根为业(至)善不生起为业。

述曰:由邪见故,能断善根。诸不善根,由此坚固。既无因果,不善便生。惑业既增,善不生起。行相最广,损坏处深。难得涅槃,长埋生死。故说此业,别开四门。断善根用,要唯上品。所余三业,通九品见。

谤因者(至)无恶行等。

述曰:上论本文,下释师解。无施与者,无正布施。无爱乐者,无所爱乐法而可尊重,故能爱乐度无能。无祠祀者,无以财食供养三宝。所生妙行、恶行翻此。或初二无妙行、无祠祀者,无恶行别,别此三总,即妙行及恶行等。瑜伽论第八及五十五,说皆同此。五十八云:无妙行、恶行,名谤作用者,此谤体无,彼谤无用;此谤无思业,彼谤无身语;此谤为因果未生位,彼谤其用果将生起。然用及因,实非即离,各据一义,理不相违。涅槃经三十五,谤因五句,阙无爱乐。此谤因中,复言等者,谓无赞诵、殴击等业。

谤果者(至)异熟等。

述曰:等言显示增上等流,如短命等、杀生等流,果味辛少,邪见增上,如是等果。

谤作用者(至)有情等。

述曰:此有三类:一者、世间,二者、父母,三、化生等。

诽谤异世(至)作用故。

述曰:瑜伽第七空论中,复有差别,应勘叙之。谤无从此世间死没,生彼世间,或复翻此,故谤无此,是谤异世间往来作用。母能任持父为种子,故谤无此,名谤任持种子作用。诸趣中有,名化有情。先业所招,能续后有,故谤无此,名谤相续。然父及母,各有二德:一者可敬福田,二者任持相续。五十八说:无父无母,名坏实事;谤无第一可敬福田。此说谤无任持相续,名谤作用,故不相违。亦由父母杀成重逆,故彼谤无,名坏实事。化生有情,亦有二类:一者异生,二者有学。此谤异生,名谤作用。五十八中,说谤圣者,名坏实事。又谤体无,名坏实事;谤用无者,名谤作用,亦不相违。谤作用中,复言等者,等诸法中一切作用。水土能生,等

坏实事者(至)阿罗汉等。

述曰:有学无学,堪为福田。实法所成,皆名实事。论言等者,等有学也。瑜伽不同,如前已会。

邪分别者(至)分别倒见。

述曰:此前已说迷四谛起有无邪见,皆邪分别。

断善根者(至)非一切种。

述曰:上解见体,此释见业。要唯欲界上品邪见能断善根,非余见八品,义显余业通九品见。五十八说身见等四名为增益,此名损减,彼邪见中但说因果作用实事,无分别者故。又对法诸见,四是增益,此虽有增,但对名减,非说邪见唯损减摄,说边无边等皆邪见摄故。断善根义,后当广说。此中诸论违者前引,所余同者皆不引之。如瑜伽论第八、五十五、五十八,显扬第一,唯识第六,涅槃经三十五说。此十略以十八门分别:一、假有实有,二、俱生分别,三、自类相应,四、与诸识俱,五、受俱转,六、别境俱起,七、三性所摄,八、三界所系,九、上下相起,十、上下相缘,十一、学等所摄,十二、见所断等,十三、迷谛总别,十四、有无事境,十五、有无漏缘,十六、名事所缘,十七、有异熟等,十八、所障废立。一、假实有者,五十五说见世俗有,是慧分故;余五实有,别有性故。二、俱生分别者,四唯分别起,谓疑、邪见、见取、戒取,要邪教友强思生故;余六通二,内外二缘俱得生故。边执见中通二种者,有义断见许通二种,常见粗故;有义常见亦通二释,见禽兽等集资具故,诸论皆说边见通故。三、自类相应者,依论次第一行门说,贪与嗔、疑定不俱起,行缘别故;与余七种皆得俱生,不相违故。嗔与二取定不俱起,执为胜道,不憎彼故;与余六种皆得相应。慢类、疑行相别,无俱起义;与余六种定得相应,然与断见定不相应,境行别故。疑与五见必不俱起,疑不审决,见审决故;五见定不俱无,二慧俱故;行相各猛,不并生故。痴与九种定得相应,然独行痴无俱起义。四、与诸识俱者,第八诸位一切皆无,末那因中与四俱转:我见、我爱、我慢、无明。意识具十,五识唯三,谓贪、嗔、痴。五受俱转者,贪、嗔、痴三,俱生、分别皆五受俱。有义慢四,不与苦俱。有义通五,意有苦根,如前已说。此说俱生非分别者,疑及邪见、见取、戒取,皆四受俱,非苦俱故。有义俱生身、边二见,喜、乐、舍俱,不在五识,唯无记故;分别二见皆四受俱,欲界不善与忧俱故。有义俱生身、边二见,亦苦受俱,意有苦故。此依实义粗相应思,下第七卷当更分别。六、别境俱者,贪、嗔、痴、慢容五相应,疑及五见唯四俱起,疑除胜解,见非慧俱。七、三性所摄者,嗔唯不善,余通二种俱生:身、边及上界一切,唯无记摄。八、三界所系者,嗔唯欲界,九通三界。九、上下相起者,未离下染,不起上惑,要得根本定,方起上烦恼。下地容起上界,一切上界,地唯地下。嗔、邪见、贪、痴四种,或亦起慢,谤涅槃故,我、爱俱故。十、上下相缘者,下地十种,皆得缘上。嗔缘上,理极成故。上地烦恼,五得缘下,谓爱、慢、痴、身见、边见。有义:余四上不缘下,无行相故。有义:此四亦得缘下,能遍缘故。十一、学等所摄者,此十皆非有学、无学,此明唯染故。十二、见所断等者,疑及邪见、见取、戒取四,唯见所断,唯分别故。余六通见及修所断,以通分别及俱生故。并非非断,唯染性故。十三、迷谛总别者,十种皆通迷四谛起。有一一起别迷四谛,有缘二、三四谛等起。然总有二:一者、数总,四谛各有十烦恼故;二者、行总,总缘四谛,起行相故。别亦有二:一者、数别,苦谛具十三谛,皆唯有八种故。别空、非我,唯苦谛行所对治中,于余三谛隐不说有身、边二见。二者、行别,此十一一或各唯缘一一谛起。今依数总、别行相说,故四谛中各有十种。若依数别及行别说,苦谛具十,余谛各八,即不得成百一十二。若依行总、别,数总、别,或亦难成二十八等,亦不得成百一十二。皆如理思。下第七卷,当更分别。十、皆亲迷四谛相起,身见等缠行相深故。缘则不尔,身、边见等不能亲缘,灭谛等故。十四、有、无事境者,亲所缘缘,决定皆有;疏:所缘缘,有、无不定。即蕴计我,皆有所依,故名缘有事;离蕴计我,皆无所依,故名缘无事。诸烦恼中,随应广说。十五、有漏、无漏缘者,亲所缘缘,定唯有漏;疏:所缘缘,亲迷谛者,皆通无漏。若重缘起,行相不深,非缘无漏。十六、名、事所缘者,他界无漏缘者,皆不能亲缘取,但缘其名,名缘名境,不似质故。自地缘者,相分似质,名缘分别所起事、境。十种皆通缘名及事。五十八、虽说贪、嗔、慢三唯缘一分,所余七种通缘一切,名曰遍行。今说贪等随见等生,故亦通缘有、无事等。别者不尔。十七、有、异熟等者,身、边二见是俱生者,及此相应贪、痴、慢等,并上界一切烦恼,唯无记故,非有异熟。若欲界系分别所起一切烦恼及俱生中发恶业者,性是不善,皆有异熟。十八、所障废立者,贪、嗔、痴三翻立善法,性不善根,障善根故,遍六识故。慢等不尔,故不翻立。有义不慢,信一分摄,深信彼故;有义舍摄,心平等故;有义惭摄,崇重彼故;有义不疑,即信所摄,心净信故;有义正解摄,心决定故;有义正慧摄,正推求故;恶见障正见,别境少分故。此等诸门,相违文证。义之所以,一切皆如唯识第六。恐猒烦述,故略斯要。

问:如是五见(至)几损减见。

述曰:解第四位根本惑中,若依初科,文有二者:上来别解十体业讫;次下第二,别问答见。依第二科,分为二者:初明五钝,后明利五。明利五之中,复分为二:上来第一,别释五讫;以下第二,问答诸见。就问答中,文势有五:一、问答增减,二、问答相摄,三、释经毁我,四、我我所别,五、明我见缘。就初段中,初问,次答。此即问文。诸见行相,于境滋长,名为增益;诽拨体无,称为损减。答中有二:初答增益,后答损减。

答(至)清净故。

述曰:此答增益。四见不同,增义亦别:一、增自性,二、增差别,三、增第一,四、增清净。上论本文,下释师解。

谓于五取蕴(至)是边见。

述曰:我见不能亲缘无漏,故举取蕴为所知境。故诸论说:所有我见,皆缘无常五取蕴起。此说影像,非论本质。此五取蕴,即是所知性无我境。增益我起,于法体增,故萨迦耶见名增益自性。我体已增,后于此我增无常断,后更不续。增法本常,先无因起,即自性上之差别义,故增差别。边见行相不尔。断见应名为减,增我断故,非是减摄。

于诸恶见(至)是戒禁取。

述曰:增第一者,谓最胜等见取行相。增清净者,谓清净因戒取行相。然由前释二体业中,但以计胜名见取行,今亦不说为能净因;先但以能净名戒取行,今亦不说体是最胜。要各具二,方成二取。或此影显与前文别,即于此见,谓随见惑,上释论师释增益讫。

一、多分是损减见。

述曰:此论本师第二,明邪见一,多分损减。

一、多分者(至)损减故。

述曰:释师解此一多分言,计梵王常等,是增益邪见;拨无四谛,名损减邪见。今释邪见,不同小乘唯是损减,诸邪分别皆邪见收,故多分损减;不必皆损减,亦增益故。然五十八唯说损减,如前已会。

问(至)或一切。

述曰:此即第二,问答相摄。初论本师为二问答,后释论师解所答义。此初,问答也。前际见者,谓过去全,现在少分待未来故,未来因故。后际者,谓未来全,现在少分待过去故,过去果故。缘彼起见,名二际见。即长阿含第十梵动品,本劫本见,末劫末见,翻名有异,而体无别。然瑜伽第八、五十八、八十七,唯识第六,长阿含第十,梵网六十二见经,舍利弗阿毗昙,毗婆沙第一百九十九及二百,虽皆广说,然长阿含等,与大乘义,见摄不同,不可依用。今依瑜伽等所说为正。五十八、八十七说:前际有五位:一、四遍常论,二、四一分常论,三、二因论,四、四有边等论,五、四不死矫乱论。后际有五位:一、十六有想论,二、八无想论,三、八非有想非无想论,四、七断灭论,五、五现法涅槃论。如是前际有十八见,后际总有四十四见。问:于五见中,几见所摄?答:其自性二见摄,谓边、邪见。若其眷属,五见所摄。虽五十八说三见摄,彼文自说开为常、断,总一边见。云何自性二见所摄?于十位中,常见摄五,谓四遍常、四一分常、有相十六、无想有八、俱非八论。断见摄一,谓七断论。如是边见,总摄六位,有四十七见。邪见摄四位,谓二无因、四有边等、四不死矫、五涅槃论,有十五种。故二际见,二见所摄。四遍常论者:一、由能忆一坏成劫,或二或三乃至八十,彼便执我世间俱常,由隐显故。二由能忆一生或二或三乃至百千生事,彼便执我世间俱常。三由天眼见诸有情死时诸蕴相续,便执我世间俱常。四由寻伺不如实知,执我世间俱是常住。此四由劫及生死生寻伺四事而起。此见道断寻有,见道常见亦他界缘,缘三界法并是常故。虽三界合缘,仍随所应应三界系。四一分常论者,一从梵天没来生此间,得宿住通作如是执,我等皆是梵王所化,梵王是常,我等无常。二闻梵王有如是见等大种常心无常,或翻此说同彼忍者,或住梵世乃至或是展转闻如是道理,我以梵王为量信其所言,是故世间一分常住。三有先从戏忘天没来生此间,得通起执,在彼诸天不游戏等,在彼常住,我等无常。四有从意愤天没乃至如前,此二天处在四空居,如后当说。此四由执大梵大种,或心戏忘愤恚四事而起。此之八见依前际起,以计梵王为他我故,计一分常常见所摄,不尔应非边见所摄,但不得缘他地诸法,为其自我他我许故,其令常等理不相违,设自身我亦在中故。一分常者是常见,无常者是何见?此虽非断,然坚执故亦是染污,非五见摄但是染慧。又解邪见所摄,此不同于不可记事是断见摄,彼言无常意说断故。前解为胜,不说一分通邪见故。有相十六者,初四见依三见立:一命者即身,二命者异身,三此总是我,遍满无二无异无缺。依第一见立:第一我有色死后有想,以我为色故名有色,取诸法相名有想。在欲界全,色界一分,除无想天。许无色界有色者,此亦在彼。前三无色,此有想故,不在后一。依第二见故立:第二我无色死后有想,执无色蕴为我等故。其释名等,如前应知。此在欲界乃至无所有处,除无想天。依第三见立:第三我亦有色我亦无色死后有想,执五蕴为我,乃至广说。在欲界全,乃至广说。第四我非有色非无色死后有想,即遮第三无别依见。如是四种,或依寻伺,或依等至,皆容得起。次四见:一执我有边死后有想,若执色为我,性有分限,或在身中节量等,乃至广说。非色为我亦有分限,所依所缘有分限故。此在欲界全,色界一分。无色有色等如前说。二执我无边死后有想,若执色为我,遍一切处,此所不知皆谓为有,非其所见能知无边,三千界等有分限故。下准此解,以其知虑不知边际,名为无边,非远知也。余如前说。三执我亦有边亦无边死后有想,执我随身,或卷或舒,其量不定,身无量故,我亦无量等。余义准上。四执我非有边非无边,即遮第三。此四依寻伺等至皆起。次四依相异:一我有一想,二我有种种想,三我有少想,四我有无量想。次四依受,一我纯有乐死后有想,二我纯有苦死后有想,三我纯有苦有乐死后有想,四我纯无苦无乐死后有想。一想者,在前三无色。种种想者,在欲色界,除无想天。少想者,执少色为我等,想为我所,我与彼合,名为少想。欲色界,除无想。无色界,如前说。无量想者,执无量色为我,想为我所等,如前说,乃至广如瑜伽等说。如是四种寻伺等至,皆容得起。我纯有乐有想者,在前三静虑,乃至广说。纯有苦有想者,在地狱中。有苦有乐有想者,在畜生鬼界人及欲天。无苦无乐有想者,在第四定。以上寻伺等至,皆容得起。无想八论者,有色等四,有边等四。有色等四者,一我有色,死后无想,执色为我,得无想定,见他得定生彼,作如是计等。二我无色,死后无想,执命根为我,得无想定等,乃至广说。三执我亦有色亦无色,死后无想,执色命根为我,于此二中,起一我想,乃至广说。四执我非有色非无色,死后无想,即遮第三,无别有物等至寻伺,皆容得起。有边等四者,一执我有边,死后无想,执色为我,其量狭少等,得无想定等,乃至广说。二执我无边,死后无想,执色为我,遍一切处等,乃至广说。三执我亦有边亦无边,死后无想,执色为我,或卷或舒,乃至广说。四执我非有边非无边,死后无想,遮第三说,等至寻伺,皆容得起。俱非有八者,有色等四,有边等四,一执我有色,死后非有想非无想,执色为我,见诸有情,入非想非非想定,想不明了,作如是执,唯寻伺非得定,乃至广说。二执我无色,死后如前,执无色蕴为我等,入非想非非想定,不明了故,作如是说,乃至广说,等至寻伺,皆容有起。三执我亦有色亦无色,死后执如前色无色为我,见诸有情,想不明了,作如是执,唯寻伺者,乃至广说。四执非有色非无色为我,死后如前,遮第三是。有边等四者,一执我有边,死后非有想非无想,乃至第四执我非有边非无边,死后非有想非无想,如是一切,皆执无色为我已,得非想非非想处定,容有此执。一由彼定实时分短故,以一一蕴为所缘,执我有边。二由彼定时分长远,总以四蕴为所缘,执我无边。三由彼定时分或短或长,或一一蕴,或总为我故,成第三句。第四即遮第三说故。以上常见摄。七断灭论者,一我有色,粗四大种所造为性,死后断灭,毕竟无有,见身死后有而无故,若自若他之我,皆以粗大种所造,死后断灭,现在此身亦得,后生他身亦得,后皆准此。二我欲界天,死后断灭。三我色界天,死后断灭。四我空无边处,死后断灭;五、我识无边处,死后断灭;六、我无所有处,死后断灭;七、我非想非非想处,死后断灭。此中后四,执彼彼地,为生死顶故,有想以下,皆依死后,故名后际。问:何故不说色界别地,乃说欲界为二,无色为四耶?答:据实而言,依一一地处,各有断灭论,然彼本计无色无形,修定加行,难可得成,彼定若起,必是加行,以更不见有上地法,乃别计断灭,色界有形加行,易起可见,后地法不可别计为断灭,但约总界,说为断灭,据实地地皆有,欲界之中,人天趣异,故别别开论,实处处皆别起断灭,已上总是边见所摄四十七见,邪见所摄有十五见。二无因者,一、从无想天没,来生此间,得宿住通,不能忆彼出心已前所有诸位,彼便执我本无而起,诸法如我,亦应一切本无而生,便执我及世间无因而起;二、由寻伺不忆前身,作如是执,无因而起,乃至广说,如是二见,由无想天虚妄寻伺二事而起。问:此中何故但说二无因,亦有不知欲界乃至第四定,以前多身,应计无因故?答:据实亦有地地不知因所从起,执无因者,但宿住通,无想没显,但说其一,又约一生,却寻无想出心前微,细位难见,故彼计无因,余地前生,因粗易见,故不计无因。四有边者,一、由天眼见下唯至无间地狱,见上唯至初静虑天,执我于中悉皆遍满,便作是念:过此有我,我应可见。故知有边。二依彼定发净天眼傍见无边,执我遍满故执无边。三由天眼及神境通,见下见上如初近远,运身傍者不得边际,于上下起有边想,于傍起无边想。四者即遮第三,我及世间不可定说有边无边,然皆定有,乃至广说。此四虽缘现在,待未来故名前际。又皆能忆成坏劫,故说前际。四不死矫乱者,不死谓天,以天长寿,外道执为常住不死,由答不死天无乱问,后得生彼天,今毁之言名为矫乱。一念我不知善不善等,有余问我不得定答,我若定答便为妄悟,怖妄语故便言我于天秘密义不应皆说等。二念我不知善不善等,有问我者不得定答,若定答者便为邪见,怖邪见故作如前语。三念如前,我若不实印彼所问,彼或诘我便不能知,由无知故不得生天等,怖无知故如前广说。四念我性昧劣,不能构集矫乱言词,又有问我有后世耶,应返问彼汝何所欲,随言有无俱非等四,随彼印可,怖愚痴故。此待未来亦名前际,然于现转。又四皆缘先所闻教,皆前际摄。此四依怖妄语、邪见、无知、愚钝得起。五现法涅槃者,一见现在受人天五欲乐,便谓得涅槃。二猒五欲,现住初定以为涅槃,引在身中,名为得乐,见他现在住定亦尔,下皆准知;三猒寻伺故,现住第二定以为涅槃;四猒寻伺喜故,现住第三定以为涅槃;五猒诸欲乃至入出息,现住第四定以为涅槃,待过去故,名为后际。又此执我,现既有乐,后亦有乐,故后际摄,现乐为先,执后乐故,总名现法。然于无色不计涅槃者,以乐怡悦轻微,不及色界故。此中且据地全作法,据实无色及欲天等处,各有计为涅槃者,前之断灭,人天别开,今此涅槃,人天合立,彼依我后,起断灭故,此总计涅槃,故合之也。此等皆不亲依我见起故,邪见摄故。此前际后际诸见,据其自性,二见所摄。若论眷属,五见摄者,八十七说诸外道等萨迦耶见以为根本,起六十二诸恶见趣故,萨迦耶见眷属所摄,依本生故。五十八说见取者,于六十二诸见趣中,一一别计为最为上,乃至能得解脱出离,是名见取。故知见取亦眷属摄,缘彼生故。又言戒取者,谓所受持随顺见取,见取眷属,见取随法,若戒若禁,妄计为胜,乃至能得解脱出离,是名戒取。故知戒取亦眷属摄,转因生故。由是论答,或二或一,切五十八说六十二见,皆分别起,唯见所断。今依文便,且列诸名,其迷谛相,依定散起,自他界缘,皆如前说。然智度论说二十句,萨迦耶见身,边见为依,三世分别为六十二,非此所明,故今不述。

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述记卷第三

上一章 > 目录 < 下一章
杂集论述记相关文章:
版权所有©学霸图书馆   网站地图 滇ICP备2023006467号-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