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汉语古籍 传承国粹精华

[gòu]

[gòu]

部首:部首笔画: 2画总笔画: 10画

康熙字典笔画: ( 冓:10; )

  • 五笔编码:FJGF
  • 仓颉编码:TTGB
  • 四角号码:55447
  • UniCode:U+5193
  • 规范汉字编码:
  • 基本解释


    gòu
    古同“构”。
    古同“遘”。
    宫室的深处。

    笔画数:10;
    部首:冂;
    笔顺编号:1122125211


  • 民俗参考

    是否为常用字:否
    姓名学:非姓氏

  • 索引参考

    [ 古文字诂林 ]:04册,第22部,冓部,1
    [ 故训彙纂 ]:202|0280.3
    [ 说文解字 ]:编号2483,第04卷下,冓部第1字
    [ 康熙字典 ]:页129第25
    [ 汉语字典 ]:卷1页0100第17
    [   辞 海   ]:卷1页6540第1

  • 详细解释


    gòu
    【名】
    (“冓”为“構”的本字)
    结构〖structure〗
    冓,交积材也。象对交之形。——《说文》。按,以木相加也。
    假借为“篝”。宫室深密处〖depthsofthehouse〗
    不窥人闺门之私,听闻中冓之言。——《汉书》
  • 字形结构

    [ 首尾分解查字 ]:井再(jingzai)
    [ 笔顺编号 ]:1122125211
    [ 笔顺读写 ]:横横竖竖横竖折竖横横

  • 汉语字典解释

    [①][gòu]

    [《廣韻》古候切,去候,見。]

    “構1”的古字。

    材木交积。

    冓2[gōu]

    [《廣韻》古侯切,平侯,見。]

    (1)古代数名。十秭曰冓。见《广韵·平侯》。北周甄鸾《五经算术》卷上作“溝”。

    (2)地名用字。

  • 康熙字典解释

    【子集下】【冂字部】 冓; 康熙笔画:10; 页码:页129第25(点击查看原图)
    【唐韻】古
  • 音韵参考

    [ 上古音 ]:侯部見母,ko
    [ 广 韵 ]:古侯切,下平19侯,gōu,流開一平侯見
    [ 平水韵 ]:下平十一尤·去声二十六宥
    [ 国 语 ]:gòu,gōu
    [ 粤 语 ]:gau3

  • 说文解字详解
    【卷四】【冓部】 编号:2483
      冓,[古候切 ],交積材也。象對交之形。凡冓之屬皆从冓。


  • 字源演变
    甲骨文金文小篆楷体
版权所有©学霸图书馆   网站地图 滇ICP备2023006467号-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