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汉语古籍 传承国粹精华

[gōu]

[gōu]

部首:部首笔画: 2画总笔画: 7画

繁体部首:部首笔画: 2画 总笔画: 7画

康熙字典笔画: ( 佝:7; )

  • 五笔编码:WQKG
  • 仓颉编码:OPR
  • 四角号码:27220
  • UniCode:U+4F5D
  • 规范汉字编码:3732
  • 基本解释


    gōu
    〔佝偻〕由于缺乏维生素D引起钙、磷代谢障碍导致的骨骼发育不良。俗称“小儿软骨病”。


    kòu
     ㄎㄡˋ
    〔佝瞀〕昏味无知。

    笔画数:7;
    部首:亻;
    笔顺编号:3235251


  • 民俗参考

    汉字五行:水 是否为常用字:否
    姓名学:非姓氏

  • 索引参考

    [ 古文字诂林 ]:07册,第15部,人部,188
    [ 故训彙纂 ]:106|0184.3
    [ 说文解字 ]:编号5111,第08卷上,人部第188字
    [ 康熙字典 ]:页99第10
    [ 汉语字典 ]:卷1页0137第06
    [   辞 海   ]:卷1页0010第1

  • 详细解释


    gōu
    【名】
    佝偻〖rickets〗
    佝,病偻。——《集韵》
    又如:佝偻病

    佝偻
    gōulóu
    〖stoop〗〖口〗∶脊背向前弯曲
    佝偻病
    gōulóubìng
    〖rickets〗婴儿或幼儿容易得的一种病,多由缺乏维生素D、肠道吸收钙、磷的能力降低引起。患者头大、鸡胸、驼背、两腿弯曲、腹部膨大、发育迟缓。也叫“软骨病”
  • 字形结构

    [ 首尾分解查字 ]:亻句(renju)  [ 汉字部件构造 ]:亻勹口
    [ 笔顺编号 ]:3235251
    [ 笔顺读写 ]:撇竖撇折竖折横

  • 汉语字典解释

    [①][kòu]

    [《廣韻》呼漏切,去候,曉。]

    [《集韻》丘堠切,去,溪。]

    见“佝瞀”。

    [②][gōu]

    [《廣韻》呼漏切,去候,曉。]

    《集韵·去遇》:“痀,病僂。或從人。”参见“佝2僂”。

  • 康熙字典解释

    【子集中】【人字部】 佝; 康熙笔画:7; 页码:页99第10(点击查看原图)
    【廣韻】呼漏切【集韻】許
  • 音韵参考

    [ 广 韵 ]:呼漏切,去50候,hòu,流開一去侯曉
    [ 国 语 ]:kòu,gōu
    [ 粤 语 ]:kau3keoi1

  • 说文解字详解
    【卷八】【人部】 编号:5111
      佝,[苦候切 ],務也。从人句聲。


  • 字源演变
    小篆楷体
版权所有©学霸图书馆   网站地图 滇ICP备2023006467号-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