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汉语古籍 传承国粹精华

[zhēn]

[zhēn]

部首:部首笔画: 4画总笔画: 14画

康熙字典笔画: ( 榛:14; )

  • 五笔编码:SDWT
  • 仓颉编码:DQKD
  • 四角号码:45994
  • UniCode:U+699B
  • 规范汉字编码:5659
  • 基本解释


    zhēn
    落叶灌木或小乔木,结球形坚果,称“榛子”,果仁可食。木材可做器物。
    丛杂的草木:榛芜。莽榛。榛薄(草木丛生的地方,引申为指幽僻的地方)。

    笔画数:14;
    部首:木;
    笔顺编号:12341113431234


  • 民俗参考

    汉字五行:木 是否为常用字:是
    姓名学:非姓氏,多用男性

  • 索引参考

    [ 古文字诂林 ]:05册,第56部,木部,56
    [ 故训彙纂 ]:1134|1212.7
    [ 说文解字 ]:编号3449,第06卷上,木部第56字
    [ 康熙字典 ]:页543第18
    [ 汉语字典 ]:卷2页1259第05
    [   辞 海   ]:卷7页1210第4

  • 详细解释


    zhēn

    (形声。从木,秦声。本义:植物名。一种落叶灌木或小乔木)
    同本义〖hazel〗
    榛,榛木也。——《说文》
    山有榛。——《诗·邶风·简兮》
    女贽不过榛栗枣。——《左传·庄公二十四年》
    又如:榛林(榛木林)
    榛果〖hazelnut〗
    丛生的树木〖jungle〗
    木丛生曰榛。——《广雅》
    隐于榛薄之中。——淮南子·原道训》。注:“聚木曰榛,深草曰薄。”。
    又如:榛林(亦指丛林);榛迷(杂林丛生);榛株(丛木的根株)


    zhēn

    草木丛生的样子〖jungled〗。
    榛卉(杂生的花草);榛曲(草木丛生的幽僻之处);榛杞(泛指丛生的灌木);榛草(丛生的杂草)

    榛果
    zhēnguǒ
    〖filbert〗榛子树结的、具有厚壳的、香甜的坚果,常栽培
    榛莽
    zhēnmǎng
    〖luxuriantvegetation〗丛杂的草木
    偷性命于榛莽。——明·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
    榛榛
    zhēnzhēn
    〖jungled;overgrown;wild〗草木丛杂的样子
    览竹林之榛榛
    莽莽榛榛。——〖英〗赫胥黎著、严复译《天演论》
    榛子
    zhēnzi
    〖hazelnut〗见“榛果”
  • 字形结构

    [ 首尾分解查字 ]:木秦(muqin)  [ 汉字部件构造 ]:木禾
    [ 笔顺编号 ]:12341113431234
    [ 笔顺读写 ]:横竖撇捺横横横撇捺撇横竖撇捺

  • 汉语字典解释

    [①][zhēn]

    [《廣韻》側詵切,平臻,莊。]

    亦作“樼1”。亦作“獉1”。

    (1)果木名。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叶子互生,圆卵形或倒卵形,春日开花,雌雄同株,雄花黄褐色,雌花紅紫色,实如栗,可食用或榨油。

    (2)特指其果实。

    (3)丛木。

    (4)草木丛生貌。亦以形容荒废,衰败。

  • 康熙字典解释

    【辰集中】【木字部】 榛; 康熙笔画:14; 页码:页543第18(点击查看原图)
    【唐韻】側詵切【集韻】【韻會】緇詵切,
  • 音韵参考

    [ 上古音 ]:真部照二母,tzhen
    [ 广 韵 ]:側詵切,上平19臻,zhēn,臻開三平臻莊
    [ 平水韵 ]:上平十一真
    [ 唐 音 ]:jrin
    [ 国 语 ]:zhēn
    [ 粤 语 ]:zeon1

  • 说文解字详解
    【卷六】【木部】 编号:3449
      榛,[側詵切 ],木也。从木秦聲。一曰菆也。


  • 字源演变
    小篆楷体
版权所有©学霸图书馆   网站地图 滇ICP备2023006467号-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