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汉语古籍 传承国粹精华

[yú]

[yú]

部首:部首笔画: 6画总笔画: 9画

康熙字典笔画: ( 竽:9; )

  • 五笔编码:TGFJ
  • 仓颉编码:HMD
  • 四角号码:88401
  • UniCode:U+7AFD
  • 规范汉字编码:4253
  • 基本解释



    古代吹奏乐器,像笙,有三十六簧:滥竽充数。

    笔画数:9;
    部首:竹;
    笔顺编号:314314112


  • 民俗参考

    汉字五行:木 是否为常用字:否
    姓名学:非姓氏

  • 索引参考

    [ 古文字诂林 ]:04册,第42部,竹部,120
    [ 故训彙纂 ]:1664|1742.1
    [ 说文解字 ]:编号2971,第05卷上,竹部第120字
    [ 康熙字典 ]:页877第11

  • 详细解释



    【名】
    (形声。从竹,于声。从竹的字有时与乐器有关。本义:古簧管乐器。形似笙而略大)同本义〖Yupipe,anancientmusicinstrument〗。战国时盛行于民间
    竽,竹三十六簧也。——《说文》。按,管乐也。
    调竽奇声以耳异。——《荀子·正名》
    又如:竽瑟(竽与瑟);竽籁(指笙和箫)
  • 字形结构

    [ 首尾分解查字 ]:于(zhuyu)  [ 汉字部件构造 ]:竹于
    [ 笔顺编号 ]:314314112
    [ 笔顺读写 ]:撇横捺撇横捺横横竖

  • 汉语字典解释

    [①][yú]

    [《廣韻》羽俱切,平虞,云。]

    古代竹制簧管乐器。与笙相似而略大。

  • 康熙字典解释

    【未集上】【竹字部】 竽; 康熙笔画:9; 页码:页877第11(点击查看原图)
    【廣韻】羽俱切【集韻】【韻會】【正韻】雲俱切,
  • 音韵参考

    [ 上古音 ]:鱼部喻三母,hiua
    [ 广 韵 ]:羽俱切,上平10虞,yú,遇合三平虞云
    [ 平水韵 ]:上平七虞
    [ 粤 语 ]:jyu1jyu4

  • 说文解字详解
    【卷五】【竹部】 编号:2971
      竽,[羽俱切 ],管三十六簧也。从竹亏聲。


  • 字源演变
    甲骨文小篆楷体
版权所有©学霸图书馆   网站地图 滇ICP备2023006467号-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