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汉语古籍 传承国粹精华

[tiàn] [zhèn]

[tiàn] [zhèn]

部首:部首笔画: 4画总笔画: 14画

繁体部首:部首笔画: 5画 总笔画: 15画

康熙字典笔画: ( 瑱:15; )

  • 五笔编码:GFHW
  • 仓颉编码:MGJBC
  • 四角号码:14181
  • UniCode:U+7471
  • 规范汉字编码:7773
  • 基本解释


    tiàn
    古人冠冕上垂在两侧的装饰物,用玉、石、贝等制成。
    美玉:“荣重馈兼金,巡华过盈瑱。”


    tián
    古通“填”,填充:“金精玉英瑱其里。”


    zhèn
    镇压坐席的玉器:玉瑱。

    笔画数:14;
    部首:王;
    笔顺编号:11211225111134


  • 民俗参考

    是否为常用字:否
    姓名学:非姓氏

  • 索引参考

    [ 古文字诂林 ]:01册,第6部,玉部,46
    [ 故训彙纂 ]:1458|1536.12
    [ 说文解字 ]:编号0126,第01卷上,玉部第46字
    [ 康熙字典 ]:页740第03

  • 详细解释


    tiǎn
    【名】
    古人冠冕上分垂于两耳侧的玉饰;美玉〖jade〗
    瑱,似玉充耳也。从玉,真声。——《说文》。按,天子以玉,诸侯以石,字亦作磌。
    玉之瑱也。——《诗·鄘风·君子偕老》。笺:“塞耳也。”
    玉瑱——《周礼·弁师》
    瑱用白纩。——《仪礼·士丧礼》
    角瑱。——《礼记·檀弓》
    其又以规为瑱也。——《国语·楚语》
  • 字形结构

    [ 首尾分解查字 ]:王真(wangzhen)  [ 汉字部件构造 ]:王十具
    [ 笔顺编号 ]:11211225111134
    [ 笔顺读写 ]:横横竖横横竖竖折横横横横撇捺

  • 汉语字典解释

    [①][tiàn]

    [《廣韻》他甸切,去霰,透。]

    [《廣韻》陟刃切,去震,知。]

    亦作“琠2”。

    (1)古人垂在冠冕两侧用以塞耳的玉坠。

    (2)充填。

    (3)耳饰。

    (4)美玉名。

    (5)通“磌”。柱础。

    [②][zhèn]

    [《廣韻》陟刃切,去震,知。]

    (1)通“鎮”。压物用器。

    (2)瑱圭。

    (3)通“縝”,致密。

  • 康熙字典解释

    【午集上】【玉字部】 瑱; 康熙笔画:15; 页码:页740第03(点击查看原图)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
  • 音韵参考

    [ 上古音 ]:真部端母,tien
    [ 广 韵 ]:陟刃切,去21震,zhèn,臻開三去眞B知
    [ 平水韵 ]:去声十二震·去声十七霰
    [ 粤 语 ]:tin3zan3

  • 说文解字详解
    【卷一】【玉部】 编号:126
      瑱,[他甸切 ],以玉充耳也。从玉眞聲。《詩》曰:“玉之瑱兮。”臣鉉等曰:今充耳字更从玉㫄充,非是。

     瑱或从耳。


  • 字源演变
    小篆楷体
版权所有©学霸图书馆   网站地图 滇ICP备2023006467号-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