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汉语古籍 传承国粹精华

[sōu]

[sōu]

部首:部首笔画: 4画总笔画: 13画

繁体部首:部首笔画: 9画 总笔画: 19画

康熙字典笔画: ( 颼:19; )

  • 五笔编码:MQVC
  • 仓颉编码:XHNHX
  • 四角号码:77214
  • UniCode:U+98D5
  • 规范汉字编码:5531
  • 基本解释


    (颼)
    sōu
    风吹:洗的衣服被风飕干了。
    同“嗖”。

    笔画数:13;
    部首:风;
    笔顺编号:3534321511254


  • 民俗参考

    汉字五行:金 是否为常用字:否
    姓名学:非姓氏

  • 索引参考

    [ 故训彙纂 ]:2512|2590.15
    [ 康熙字典 ]:页1415第13

  • 详细解释



    sōu
    【名】
    象声词,同“嗖”〖whizz〗
    形容风雨的声音。如:飕飗(风声);飕飂(风声);飕飋(风声);飕的(形容行动如风)
    形容箭离弦之声
    望着为头领的一个马军,飕地一箭,只见翻筋斗射下马去。——《水浒全传》
    小风〖breeze〗
    微风曰飕,小风曰飕。——《初学记》
    寒冷;清凉。也单用作“飕”〖cold〗。如:背上有些冷飕飕了



    sōu
    【动】
    [方言]∶风吹〖blow〗。如:洗的衣服飕干了
    论今星灿灿,考古寒飕飕。——唐·杜牧《中送冀处士东游》

    飕飕
    sōusōu
    象声词
    形容风声
    啾啾飕飕,吟啸相求。——汉·赵壹《迅风赋》
    形容雨声
    风雨声飕飕催早寒,胡雁翅湿高飞难。——唐·杜甫《秋雨叹》
    飕飕作响
    sōusōu-zuòxiǎng
    〖whizz〗像迅速移动的物体(箭或球等)穿过空中时那样带有嘶嘶声
    子弹在上空乱飞,飕飕作响
  • 字形结构

    [ 首尾分解查字 ]:风叟(fengsou)  [ 汉字部件构造 ]:风臼丨又
    [ 笔顺编号 ]:3534321511254
    [ 笔顺读写 ]:撇折撇捺撇竖横折横横竖折捺

  • 汉语字典解释

    [①][sōu]

    [《集韻》所救切,去宥,生。]

    [《玉篇》所流切]

    亦作“1”。“飕1”的繁体字。

    (1)小风。

    (2)象声词。风声。

    (3)象声词。形容很快通过的声音。

    (4)形容寒气,寒意。

    (5)方言。风吹(使变干或变冷)。

  • 康熙字典解释

    【戌集下】【風字部】 颼; 康熙笔画:19; 页码:页1415第13(点击查看原图)
    【玉篇】所流切,音搜。颼颼,風聲。與䬒同。亦作颾。 又【廣韻】所救切,音瘦。義同。
  • 音韵参考

    [ 平水韵 ]:下平十一尤
    [ 粤 语 ]:sau1

  • 说文解字详解

    【说文解字】中没有查到汉字(飕)


  • 字源演变
    楷体
版权所有©学霸图书馆   网站地图 滇ICP备2023006467号-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