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汉语古籍 传承国粹精华

[qín]

[qín]

部首:部首笔画: 5画总笔画: 10画

康熙字典笔画: ( 秦:10; )

  • 五笔编码:DWTU
  • 仓颉编码:QKHD
  • 四角号码:50904
  • UniCode:U+79E6
  • 规范汉字编码:1772
  • 基本解释


    qín
    中国周代诸侯国名,在今陕西省和甘肃省一带:朝(zh乷 )秦暮楚。秦晋之好。秦楼楚馆(旧时指妓院)。
    中国朝代名:秦代。秦镜高悬(喻法官判案的公正严明。亦称“明镜高悬”)。
    中国陕西省的别称。
    Ch'in

    笔画数:10;
    部首:禾;
    笔顺编号:1113431234


  • 民俗参考

    汉字五行:火 吉凶寓意:吉 是否为常用字:是
    姓名学:姓

  • 索引参考

    [ 古文字诂林 ]:06册,第44部,禾部,78
    [ 故训彙纂 ]:1622|1700.2
    [ 说文解字 ]:编号4429,第07卷上,禾部第78字
    [ 康熙字典 ]:页851第30

  • 详细解释


    Qín
    【名】
    (会意。从禾,从舂省。本义:禾名。假借为专名用字)
    秦,部落名〖Qintribe〗。嬴姓。相传是伯益的后代
    秦,伯益之后所封国。——《说文》。朱骏声曰:“地宜禾,在今甘肃秦州清水县。”
    古国名〖Qinstate〗。秦襄公始立国,孝公时,成为战国七雄之一,定都咸阳
    朝代名(公元前221—公元前206年),是由周朝的秦国(在今陕西甘肃一带)统一全中国后建立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朝代〖theQinDynasty〗
    秦王不说。——《战国策·魏策》
    秦灭韩亡魏。
    秦王色挠。
    又如:秦越肥瘠(喻指相去遥远,互不相关);秦庭鹿(指秦朝的政权)
    汉时西域诸国沿称中国为秦〖China〗
    昔为形与影,今为胡与秦。——《乐府诗选》
    又如:秦人(秦代统一后,北方与西方邻国往往称中国人为秦人);秦地(汉时西域诸国对中国的称呼)
    古地区名〖Qindistrict〗指今陕西省中部平原地区。因春秋战国时为秦国地,故名。如:秦声(陕、甘一带的戏曲音乐);秦川(古地区名。在今陕,甘秦岭以北地区);秦弓(指古时秦地所产的弓);秦客(秦地来的人)
    陕西省的简称〖Shanxiprovince〗。如:秦川(古地区名。泛指今陕西、甘肃的秦岭以北平原地带);秦中(古地区名。指今陕西中部平原地区)
    通“螓”。蝉的一种。螓首〖acicada-likeinsect〗
    其尺索刺麤而毛美秦发。——《史记·扁鹊仓公列传》

    秦欢晋爱
    qínhuān-jìn’ài
    〖alliancebetweenthetwofamiliesbymarriage〗见“秦晋之缘”
    秦欢晋爱成吴越,料今生缘分拙。——元·向贲《醉花阴》
    秦皇岛市
    QínhuángdǎoShì
    〖Qinhuangdao〗中国河北省重要海港、著名旅游城市。位于河北省东端,南临渤海,北倚燕山。大部地区位于滨海平原上。秦皇岛水陆交通畅通,这里港阔水深,为天然不冻港,是中国对外贸易的重要港口。工业中以建材特别是玻璃工业著称。秦皇岛盛产水产、水果。是中国重要的水产基地之一。因地处渤海之滨,风景优美,气候宜人。这里有著名的北戴河,景色秀丽的“燕塞湖”和万里长城的起点—山海关,还有原始森林,是得天独厚的旅游胜地
    秦椒
    qínjiāo
    〖chilli〗[方言]∶细长的辣椒;即“花椒”。以产于秦地得名
    秦晋
    Qín-Jìn
    〖marriagebetweentwofamilies〗原指春秋时秦、晋两国世通婚姻,后泛称任何两姓之联姻。亦指双方和睦相处
    永结秦晋之好
    秦晋之缘
    qínjìnzhīyuán
    〖closetiesforgenerationsthroughmatoimonialdiplomacy〗∶春秋时秦、晋两国世代互为婚嫁结为姻亲,后称两姓联姻、婚配的关系为“秦晋之缘”
    我与你成合秦晋之缘如何?——《元曲选·金钱记》
    〖acongratulatoryexpressiononwedding〗∶亦称“秦欢晋爱”,“秦晋之好”
    吴侯欲与君侯结秦晋之好,同力破曹,共扶汉室,别无他意。——《三国演义》
    秦镜高悬
    qínjìng-gāoxuán
    〖Nothingescapesthediscerningeyesofthepresidingjudge〗即“明镜高悬”。比喻执法严明、办事公正
    秦岭
    QínLǐng
    〖QinlingMountains〗西起甘肃南部,经陕西,到河南西部的山脉。山峰海拔多在2000米以上,主峰太白山3767米。秦岭有阻挡冬季风南下的作用,是中国自然地理的重要界线
    秦皮
    qínpí
    〖ashbark〗小叶白蜡树的树皮,中医入药,有解热、镇痛等作用
    秦腔
    qínqiāng
    〖ShanxiOpera〗流行于中国西北各省的地方戏曲剧种,由陕西、甘肃一带的民歌发展而成的,是梆子。腔的一种。也叫“陕西梆子”。泛指北方用梆子腔演唱的剧种
    秦越
    Qín-Yuè
    〖distantrelationship〗春秋时两个国家,一南一北相距很远,不大往来。后比喻两方疏远
    这公子赋性慷慨,原不是秦越肥瘠,不肯引手一救之人。——《歧路灯》
    秦篆
    qínzhuàn
    〖anancientstyleofcalligraphyadoptedintheQinDynasty〗见“小篆”
  • 字形结构

    [ 首尾分解查字 ]:禾(chunhe)  [ 汉字部件构造 ]:禾
    [ 笔顺编号 ]:1113431234
    [ 笔顺读写 ]:横横横撇捺撇横竖撇捺

  • 汉语字典解释

    [①][qín]

    [《廣韻》匠鄰切,平真,從。]

    (1)古部落名。嬴姓。相传是伯益的后代。非子做部落首领时,居于犬丘(今陕西兴平东南),善养马,被周孝王封于秦(今甘肃张家川东),作为附庸。

    (2)周朝国名。嬴姓,周孝王封伯翳之后非子为附庸,与以秦邑。秦襄公始立国,至秦孝公,日益富强,为战国七雄之一。春秋时奄有今陕西省地,故习称陕西为秦。

    (3)朝代名。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公元前221年秦王政统一中原,自称始皇帝,建都咸阳。前206年,为汉所灭。传二世,共十五年。

    (4)东晋十六国时期国名。(1)公元352年氐族贵族苻健称帝,国号秦,建都长安,史称前秦。(2)公元386年,羌族贵族姚萇称帝,亦国号秦,建都长安,史称後秦。(3)公元385年鲜卑贵族乞伏国仁称大单于,其弟乾归称河南王,又改称秦王,都苑川(今甘肃榆中北),史称西秦。

    (5)古邑名。即秦城、秦亭。在今甘肃张家川东。秦祖先非子封于此,是秦的最早都邑。

    (6)汉时西域诸国对中国的称呼。

    (7)香草名。一说为木名。

    (8)陕西省的简称。春秋时,秦国土奄有今陕西省地,故名。

    (9)姓。

  • 康熙字典解释

    【午集下】【禾字部】 秦; 康熙笔画:10; 页码:页851第30(点击查看原图)
    〔古文〕
  • 音韵参考

    [ 广 韵 ]:匠鄰切,上平17眞,qín,臻開三平眞A從
    [ 平水韵 ]:上平十一真
    [ 粤 语 ]:ceon4
    [ 闽南语 ]:chin5

  • 说文解字详解
    【卷七】【禾部】 编号:4429
      秦,[匠鄰切 ],伯益之後所封國。地宜禾。从禾,舂省。一曰秦,禾名。

     籒文秦从秝。


  • 字源演变
    甲骨文金文小篆楷体
版权所有©学霸图书馆   网站地图 滇ICP备2023006467号-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