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汉语古籍 传承国粹精华

[páo]

[páo]

部首:部首笔画: 2画总笔画: 11画

康熙字典笔画: ( 匏:11; )

  • 五笔编码:DFNN
  • 仓颉编码:KSPRU
  • 四角号码:47212
  • UniCode:U+530F
  • 规范汉字编码:4800
  • 基本解释


    páo
    〔匏瓜〕a.一年生草本植物。果实比葫芦大,对半剖开可做水瓢。b.这种植物的果实。均俗称“瓢葫芦”。
    中国古代八音之一,如笙、竽等。

    笔画数:11;
    部首:勹;
    笔顺编号:13411535515


  • 民俗参考

    汉字五行:水 是否为常用字:否
    姓名学:姓

  • 索引参考

    [ 古文字诂林 ]:08册,第21部,包部,3
    [ 故训彙纂 ]:261|0339.2
    [ 说文解字 ]:编号5786,第09卷上,包部第3字
    [ 康熙字典 ]:页151第33
    [ 汉语字典 ]:卷1页0542第04
    [   辞 海   ]:卷2页0140第4

  • 详细解释


    páo
    【名】
    (会意。《说文》:“从包从瓠省。包,取其可包藏物也。”按:“瓠”(hù)葫芦。省:即省形,选取“瓠”字形体的一部分“夸”,与“包”会合成义。本义:葫芦的一种,即匏瓜)
    同本义〖gourd〗
    匏,瓠也。——《说文》
    匏有苦叶。——《诗·邶风·匏有苦叶》
    吾岂匏瓜也哉?——《论语·阳货》
    其器陶匏。——《汉书·郊祀志下》
  • 字形结构

    [ 首尾分解查字 ]:夸包(kuabao)  [ 汉字部件构造 ]:大一丂勹巳
    [ 笔顺编号 ]:13411535515
    [ 笔顺读写 ]:横撇捺横横折撇折折横折

  • 汉语字典解释

    [①][páo]

    [《廣韻》薄交切,平肴,並。]

    “苞2”的被通假字。

    (1)葫芦的一种。即瓠。

    (2)匏的果实老熟后剖制的容器。特指匏制的酒器。

    (3)笙竽一类的乐器,为八音之一。古以匏为座,上设簧管,故亦以称此类乐器。

    (4)通“鞄”。古代指制革工人。

  • 康熙字典解释

    【子集下】【勹字部】 匏; 康熙笔画:11; 页码:页151第33(点击查看原图)
    【唐韻】薄交切【集韻】【韻會】【正韻】蒲交切,
  • 音韵参考

    [ 上古音 ]:幽部并母,beu
    [ 广 韵 ]:薄交切,下平5肴,páo,效開二平肴並
    [ 平水韵 ]:下平三肴
    [ 国 语 ]:páo
    [ 粤 语 ]:paau4
    [ 闽南语 ]:pu5

  • 说文解字详解
    【卷九】【包部】 编号:5786
      匏,[薄交切 ],瓠也。从包,从夸聲。包,取其可包藏物也。


  • 字源演变
    小篆楷体
版权所有©学霸图书馆   网站地图 滇ICP备2023006467号-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