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汉语古籍 传承国粹精华

[liú]

[liú]

部首:部首笔画: 4画总笔画: 13画

康熙字典笔画: ( 旒:13; )

  • 五笔编码:YTYQ
  • 仓颉编码:YSOYU
  • 四角号码:08212
  • UniCode:U+65D2
  • 规范汉字编码:5547
  • 基本解释


    liú
    古代旌旗下边或边缘上悬垂的装饰品:“旌旗垂旒”。
    古代帝王礼帽前后悬垂的玉串:“冕而前旒”。

    笔画数:13;
    部首:方;
    笔顺编号:4153314154325


  • 民俗参考

    汉字五行:火 是否为常用字:否
    姓名学:非姓氏,多用男性

  • 索引参考

    [ 故训彙纂 ]:1002|1080.4
    [ 康熙字典 ]:页484第18
    [ 汉语字典 ]:卷3页2183第10
    [   辞 海   ]:卷6页2550第3

  • 详细解释


    liú
    【名】
    旗子下边悬垂的饰物〖ribbon〗
    旗十有二旒。——《礼记》。又如:旒旌(有垂旒的旌旗);旒缀(旌旗的垂饰。系结于旌旗之上。喻附属);旒苏(旒旗的垂饰)
    古代皇帝礼帽前后的玉串〖tasselsonancientcrowns,etc.〗
    天子玉藻,十有二旒。——《礼记·玉藻》
    又如:旒纩;旒紞(冕冠上悬垂的玉串);旒扆(借称帝王。扆为帝王座位后的屏风)
  • 字形结构

    [ 首尾分解查字 ]:方流(fangliu)  [ 汉字部件构造 ]:方亠厶川
    [ 笔顺编号 ]:4153314154325
    [ 笔顺读写 ]:捺横折撇撇横捺横折捺撇竖折

  • 汉语字典解释

    [①][liú]

    [《廣韻》力求切,平尤,來。]

    亦作“斿1”。亦作“旈1”。亦作“瑬1”。

    (1)旌旗悬垂的饰物。

    (2)泛指旌旗。

    (3)同“瑬”。冕冠前后悬垂的玉串。

  • 康熙字典解释

    【卯集下】【方字部】 旒; 康熙笔画:13; 页码:页484第18(点击查看原图)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
  • 音韵参考

    [ 上古音 ]:幽部来母,liu
    [ 广 韵 ]:力求切,下平18尤,liú,流開三平尤來
    [ 平水韵 ]:下平十一尤
    [ 唐 音 ]:liou
    [ 国 语 ]:liú
    [ 粤 语 ]:lau4
    [ 闽南语 ]:liu5

  • 说文解字详解

    【说文解字】中没有查到汉字(旒)


  • 字源演变
    楷体
版权所有©学霸图书馆   网站地图 滇ICP备2023006467号-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