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汉语古籍 传承国粹精华
  • 《临池诀》

    又作《临池妙诀》。唐代卢携编。首叙书法传授源流,谓智永乃王羲之、王献之之后,得其家法,以之传虞世南,虞传陆柬之,陆传其子陆彦远,彦远传携本人。取《翰林隐术》、王羲之《笔势论》、徐浩《论书》、《窦暨字格》、《永字八法势论》等著作,删繁选要,以成此篇。...

  • 《书后品》

    书法评论。唐李嗣真著。一卷。是书所载82人,分为十等,各有叙录。有评有赞,条理秩然。称后品者,盖有王愔、王憎虔、袁昂、庾肩吾等曾有书品在前。前品已定,则不复铨。此书只在上上品之上更列逸品,为嗣真所创,以明其在九等以上。文中“登逸品数者四人”,可能仅指张、钟、二王,不包括李斯,故有一人之误。有《说郛》宛委山堂本。...

  • 《采古来能书人名》

    书家名录。南朝宋羊欣撰。一卷。名录列有自秦至晋的能书者李斯、赵高、程邈、曹喜、蔡邕、陈遵、王次仲、师宜官、梁鹄、邯郸淳、毛弘、左子邑、杜度、崔瑗、崔寔、张芝、张昶、姜诩、梁宣、田彦和、韦诞、韦少季、罗晖、赵袭、张超、刘德升、钟繇、胡昭、钟会、卫觊、卫瓘、卫恒等人。...

  • 《评书》

    祝允明撰,书法类著作,虞文靖公曰:“大德、延祐间称善书者,必归巴西、渔阳、吴兴。谓邓文原、鲜于枢与赵荣禄也。然邓书太枯,鲜于太俗,岂能子昂万一也。魏晋以来,未尝不通六书之义。吴兴公书冠天下,以其深究六书也。”...

  • 《曾国藩家书》

    曾国藩致家人的书信总集。原《曾文正公全集》原以尊卑分家书、家训两部分。1986年,岳麓书社出版了邓云生整理的新本。新本据光绪本家书、家训及湖南省图书馆藏原件、抄件,又据台湾学生书局1965年影印本《湘乡曾氏文献》,较原版增补校正,收罗齐备。曾国藩(1811~1872),字涤生,湖南湘乡人。晚清军政大臣、近代作家、湘乡派古文的...

  • 《皋鹤堂批评第一奇书金瓶梅》

    一名《张竹坡批评第一奇书金瓶梅》。长篇小说。清张竹坡(1670—1698)评。竹坡名道深,字自得,号竹坡,铜山(今江苏徐州)人。此书为《金瓶梅》评本,评者继承冯梦龙“四大奇书”之说,称此编为“第一奇书”,故名。张氏以崇祯本《新刻绣像批评金瓶梅》为底本,用眉批、行间夹批、行内夹批形式揭示《金瓶梅》之艺术成就。以为该书为“世情书...

  • 《龙文鞭影》

    蒙学课本。原名《蒙养故事》,又称《训蒙四字经》。明萧良有纂辑,夏广文为之作注。书中内容,采自二十四史中的人物故事及神话传说,按照韵部,编成对文,加以排列。清杨臣诤认为此书“有裨后学”,“逸而功倍”,加以订补,改名《龙文鞭影》,即取“龙文,良马也,见鞭即疾驰,不俟驱策”之义。喻学童读之,如良马之日进千里。清光绪间李...

  • 《郁离子》

    笔记。明刘基(1311—1375)撰。二卷。基有《诚意伯文集》已著录。此编为刘基于元末弃官归里居青田时所作。全书分上下两卷共一百八十二条,(原作十卷十八章一百九十五条),约八万字。作者假托“郁离子”回答各种问题,故以名书。徐一夔《郁离子序》云:“离为火,文明之象,用之其文郁郁然,为盛世文明之治。”吴从善《郁离子序》:“...

  • 《子不语》

    清代志怪小说集,又名《新齐谐》,袁枚撰,是他在晚年诗文创作之余, “广采游心骇耳之事,妄言妄听,记而存之。”原书二十四卷,续十卷。初名《子不语》,后见元人说部中有此书名,遂改为《新齐谐》。枚有《小仓山房文集》已著录。是书为作者广采惊世骇俗之事而成,以“子不语怪力乱神”而得名。后见元人说部有雷同者,遂更名为《新奇...

  • 《续子不语》

    清·袁枚撰。笔记小说集。十卷。此书为《子不语》续集,有清初刻本,民国初年上海进步书局有石印本。内收二百八十八条神鬼怪异故事,其中含有大量鬼话。...

  • 《古今谭概》

    又名《古今笑》或《笑史》。笑话。明冯梦龙撰。二册。梦龙有《古今小说》已著录。此编为冯氏辑纂的讽刺小品集,或曰笑话、故事集。前有梅之熉小序,谓此为不得志者托诸空言之作,取“老氏谭言微中,可以解纷”之意。分迂腐、怪诞、痴绝、专愚等三十六门。大多从古籍中摘录并略加整理而成,小部分为冯氏所创作。所载主要是前人琐...

  • 《小儿语》

    《小儿语》,明代吕得胜、吕坤父子编选。此书语言浅近,人人明白。用四言、六言、杂言(字数不相等)的语言形式,宣传一些做人的道理,其中有消极的成份,也有每个人应该具有的良好品德。此书问世以来,很受欢迎,比较普遍的流行于民间,所以影响很大。...

  • 《续小儿语》

    吕坤的父亲吕得胜为了使儿童诵习有教育意义的儿歌,写了《小儿语》。吕坤觉得义犹未尽,还有话可说,便写了《续小儿语》。此书形式与《小儿语》相同,仍分四言、六言、杂言三部分。不过内容比《小儿语》更成人化了。宣传中庸之道,主张做一切事情都不要过分。所叙述的也完全不是儿童之事,而是大人的处世经验和处世哲学,把这些经验和哲学...

  • 《女小儿语》

    《女小儿语》是明代学者吕得胜所编撰。为了使儿童乐闻易读,作者刻意去文就俗,尽量适应儿童的水平和兴趣,用方言白话、鄙俚的俗语编出了整齐押韵、朗朗上口的读物,从而为儿童歌谣创立了一种新的类型。由于它的内容浅显易懂、亲切可读,再加上都是关于人情世事的格言警句,所以是很好的儿童启蒙读物。本书是专门写给女孩的,另有《小儿语...

  • 《小学诗》

    《小学诗》,是由清代人谢泰阶根据宋代大学者朱熹所著《小学》而改编的儿童启蒙教材,全篇依《小学》一书的内容为主轴,依次分为立教、明伦和敬身。语言通俗易懂,通用五言句,并以四句为一段,整齐押韵,颇便诵读。书中,关于养成进退、处世立身等内容,皆以一二首诗言明,而关于道德贞操的内容,则赘言五首,由此使许多读者对中国传统文化「万恶淫...

  • 《初学晬盘》

    《初学晬盘》是清代著名缙绅官员邬仁卿为广大初学童蒙而作的训练应对、掌握声韵格律的读物。作品分为上下两卷,各十五节,全是三字对,声韵协调,琅琅上口。读来能够从中得到语音、词汇、修辞的训练,在启蒙读物中独具一格,经久不衰,与《声律启蒙》《笠翁对韵》相媲美,得以广泛流传。...

  • 《训蒙骈句》

    《训蒙骈句》,明代司守谦撰。骈句,即骈偶句,即对仗句。两马并驾为骈,二人并处为偶,意谓两两相对。古时宫中卫队行列月仗(仪仗),仪仗两两相对,故卞偶亦称对仗。以偶句为主构成字数相等的上下联,上下联词语相对,平仄相对。用这种形式的四六句写成的文章,晚唐时称作“四六”,宋明沿用,至清改称骈体。对童蒙进行骈句训练,为作文作诗建立根基。《...

  • 《全相二十四孝诗选》

    元人郭居敬集。先后有人为之序诗、作图,刊行多种版本。该书为民间流传甚广的童蒙读物。内容为自上古至唐宋二十四个孝亲故事。它们是“孝感动天”(虞舜)、“戏采娱亲”(老莱子)、“鹿乳奉亲”(剡子)、“为亲负米”(子路)、“啮指心痛”(曾参)、“单衣顺母”(闵损)、“亲尝汤药(刘恒)、“拾葚供亲”(蔡顺)、 “为母埋儿”(郭...

  • 《书法辑要》

    此书为吾师文伯子先左所辑也。师博览群书,擅词章,精书法,前清以孝廉方正幕食四方,负才喜游。民国二年,宦游秦中,与上官不合,遂弃官在陕南设馆授教,有生徒数百人,而陕南文化乃大为之一变。此其遗稿未经刊行,欲学书者,读此自知门径。此书于真草隶篆分有层次依法学去,自易成家,附载于此,以飨好者。锡五敬识。...

  • 《题卫夫人笔阵图后》

    王羲之书法著作...

  • 《论用笔十法》

    一卷。唐·张怀瓘撰。是书为以四字一句之口诀,归纳出用笔之规则,共十项。所列用笔十法为:偃仰向背、阴阳相应、鳞羽参差、峰峦起伏、真草偏枯、邪真失则、迟涩飞动、射空玲珑、尺寸规度、随了变转。每项规则之下均有解释。提出“偃仰向背,谓两字并为一字,须求点画上下偃仰离合之势”;“阴阳相应:谓阴为内、阳为外,敛心为阴,...

  • 《用笔法》

    三国魏钟繇著。载于宋陈思《书苑菁华》卷一《秦汉魏四朝用笔法》。以自然元气宇宙论讨论书法艺术,认为“用笔者天也,流美者地也,非凡庸所知”。书法家创造书法就如天以自然元气赋予万物,产生和创造了地上万物的美。文中还忆其学书:“吾精思学书三十年,读他法未终尽,后学其用笔。若与人居,画地广数步,卧画被穿过表,如厕终日忘归。每见万...

  • 《九势》

    又作《九势八字诀》。东汉蔡邕撰。论述运笔规则,即:落笔结字,上皆覆下,下以承上,使其形势递相映带,无使势背;转笔,宜左右回顾,无使节目孤露;藏锋,点画出入之迹,欲左先右,至回左亦尔;藏头,圆笔属纸,令笔心常在点画中行;护尾,画点势尽,力收之;...

  • 《述张长史笔法十二意》

    一篇。书法用笔论著。一卷。唐代颜真卿撰。是书首述请教张长史传授笔法之经过,次述张长史以问答式传授笔法之十二意,终述欲齐古人须具备的条件。该文内容为颜真卿请张旭授笔法经过;以问答形式讨论笔法;讨论古今书法的异同。关于笔法12意,魏钟繇曾概括指出,颜、张二人又加以认真的探讨,这就反映出笔意对书法的重要意义。至今...

  • 《书法散论》

    傅山书法理论著作...

版权所有©学霸图书馆   网站地图 滇ICP备2023006467号-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