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汉语古籍 传承国粹精华

[lì]

[lì]

部首:部首笔画: 6画总笔画: 11画

康熙字典笔画: ( 粒:11; )

  • 五笔编码:OUG
  • 仓颉编码:FDYT
  • 四角号码:90918
  • UniCode:U+7C92
  • 规范汉字编码:2404
  • 基本解释



    成颗的东西,细小的固体:米粒。盐粒。颗粒。粒子(a.成果的、细小的东西,“子”读轻声;b.指“基本粒子”,物理学上指构成物体的最简单的物质)。
    量词,多指颗粒状的东西:一粒米。一粒珍珠。

    笔画数:11;
    部首:米;
    笔顺编号:43123441431


  • 民俗参考

    汉字五行:火 吉凶寓意:吉 是否为常用字:否
    姓名学:非姓氏

  • 索引参考

    [ 古文字诂林 ]:06册,第48部,米部,11
    [ 故训彙纂 ]:1701|1779.6
    [ 说文解字 ]:编号4463,第07卷上,米部第11字
    [ 康熙字典 ]:页907第22

  • 详细解释



    【名】
    (形声。从米,立声。本义:米粒,谷粒)
    同本义〖grain〗。如:粒食(以米谷为食);粒米束薪(极言粮草之少);粒米狼戾(谷粒撒得满地都是。形容粮食充盈)
    粒状物〖granule;bead〗。如:盐粒;豆粒;砂粒儿;细粒



    【动】
    进食;吃饭〖takefood〗。如:粒食(以谷物为食)
    养活〖support;feed〗
    生我百谷,粒我烝民。——晋·傅咸《喜雨赋》
    通“立”。成〖accomplish;succeed〗
    烝民乃粒,万邦作乂。——《书·皋陶谟》


    【量】
    用于呈圆形的器物,相当于“颗”。如:三粒子弹

    粒度
    lìdù
    〖particlesize〗岩石或沉积物中碎粒或矿粒的平均大小
    粒间
    lìjiān
    〖intergranular〗位于或出现于颗粒之间或小粒之间
    粒雪
    lìxuě
    〖firn;névé〗∶部分被压紧的粒状雪,构成冰川源头的表面部分;泛指粒状雪原
    〖cornsnow〗∶由于反复融化和冻结而形成的颗粒状雪
    粒子
    lìzǐ
    〖particle〗物质的极微小部分(如分子、原子、电子、α粒子)
  • 字形结构

    [ 首尾分解查字 ]:米立(mili)  [ 汉字部件构造 ]:米立
    [ 笔顺编号 ]:43123441431
    [ 笔顺读写 ]:捺撇横竖撇捺捺横捺撇横

  • 汉语字典解释

    [①][lì]

    [《廣韻》力入切,入緝,來。]

    (1)谷米之粒。

    (2)泛指粒状之物。

    (3)以谷米为食。

    (4)量词。用于细小粒状之物。

  • 康熙字典解释

    【未集上】【米字部】 粒; 康熙笔画:11; 页码:页907第22(点击查看原图)
    〔古文〕
  • 音韵参考

    [ 广 韵 ]:力入切,入26緝,lì,深開三入侵A來
    [ 平水韵 ]:入声十四缉
    [ 粤 语 ]:lap1nap1
    [ 闽南语 ]:liap8,lip8

  • 说文解字详解
    【卷七】【米部】 编号:4463
      粒,[力入切 ],糂也。从米立聲。

     古文粒。


  • 字源演变
    小篆楷体
版权所有©学霸图书馆   网站地图 滇ICP备2023006467号-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