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汉语古籍 传承国粹精华

[láng]

[láng]

部首:部首笔画: 6画总笔画: 13画

康熙字典笔画: ( 筤:13; )

  • 五笔编码:TYVE
  • 仓颉编码:HIAV
  • 四角号码:88732
  • UniCode:U+7B64
  • 规范汉字编码:7694
  • 基本解释


    láng
    古代车盖的竹骨架。
    幼竹。
    〔苍筤〕青色,如“震为雷,……为筤筤竹。”
    竹丛。


    làng
    古代一种仪仗,即华盖。

    笔画数:13;
    部首:竹;
    笔顺编号:3143144511534


  • 民俗参考

    是否为常用字:否
    姓名学:非姓氏

  • 索引参考

    [ 古文字诂林 ]:04册,第42部,竹部,65
    [ 故训彙纂 ]:1675|1753.7
    [ 说文解字 ]:编号2916,第05卷上,竹部第65字
    [ 康熙字典 ]:页884第37

  • 详细解释

    暂无汉字(筤)的详细解释
  • 字形结构

    [ 首尾分解查字 ]:良(zhuliang)  [ 汉字部件构造 ]:竹丶艮
    [ 笔顺编号 ]:3143144511534
    [ 笔顺读写 ]:撇横捺撇横捺捺折横横折撇捺

  • 汉语字典解释

    [①][láng]

    [《廣韻》魯當切,平唐,來。]

    (1)古代车盖的竹骨架。

    (2)幼竹。

    (3)指竹丛。

    [②][làng]

    [《集韻》郎宕切,去宕,來。]

    古仪仗中的伞盖。皇帝出行时,执从于辇后,用以障尘蔽日。

  • 康熙字典解释

    【未集上】【竹字部】 筤; 康熙笔画:13; 页码:页884第37(点击查看原图)
    【廣韻】魯當切【集韻】【韻會】【正韻】盧當切,
  • 音韵参考

    [ 广 韵 ]:魯當切,下平11唐,láng,宕開一平唐來
    [ 平水韵 ]:下平七阳
    [ 粤 语 ]:long4

  • 说文解字详解
    【卷五】【竹部】 编号:2916
      筤,[盧黨切 ],籃也。从竹良聲。


  • 字源演变
    小篆楷体
版权所有©学霸图书馆   网站地图 滇ICP备2023006467号-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