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汉语古籍 传承国粹精华

[kǎi]

[kǎi]

部首:部首笔画: 5画总笔画: 11画

繁体部首:部首笔画: 8画 总笔画: 14画

康熙字典笔画: ( 鎧:18; )

  • 五笔编码:QMNN
  • 仓颉编码:CUSU
  • 四角号码:82717
  • UniCode:U+94E0
  • 规范汉字编码:4870
  • 基本解释


    (鎧)
    kǎi
    〔铠甲〕古代的战衣,可以保护身体。简作“铠”,如“铁铠”,“首铠”。
    (鎧)

    笔画数:11;
    部首:钅;
    笔顺编号:31115252515


  • 民俗参考

    汉字五行:金 吉凶寓意:吉 是否为常用字:是
    姓名学:非姓氏,多用男性

  • 索引参考

    [ 故训彙纂 ]:2382|2460.6
    [ 康熙字典 ]:页1328第06

  • 详细解释



    kǎi
    【名】
    (形声。从金,豈声。本义:用以护身的铠甲战衣)同本义(用金属薄片缀成)〖armor〗
    铠,甲也。——《说文》。段注:“古曰甲,汉人曰铠。”
    古用皮,谓之甲,今用金,谓之铠。——《周礼·考士记》疏
    禁民不得挟弩铠。——《汉书·王莽传》
    其铠胄精良。——《新唐书·吐蕃传》
    铠胄皆镔铁。——《阎典史传》
    又如:铠马(铠甲和战马。披有铠甲的战马。也称“铁马”);铠骑(穿铠甲的骑兵);铠胄(铠甲和头盔);铠袄(铠甲袍袄)

    铠甲
    kǎijiǎ
    〖armor〗中世纪通常在战斗中穿戴的金属护身服
    铠衣
    kǎiyī
    〖acton〗中世纪穿在铠甲里面的短上衣,亦指一种有钢甲的衣服
    铠仗
    kǎizhàng
    〖armorandweapons〗甲胄和作战兵器
    铠装
    kǎizhuāng
    〖armor〗在电线、绳索或软管上的保护性外皮
  • 字形结构

    [ 首尾分解查字 ]:钅岂(jinqi)  [ 汉字部件构造 ]:钅山己
    [ 笔顺编号 ]:31115252515
    [ 笔顺读写 ]:撇横横横折竖折竖折横折

  • 汉语字典解释

    [①][kǎi]

    [《廣韻》苦亥切,上海,溪。]

    [《廣韻》苦蓋切,去代,溪。]

    “铠1”的繁体字。

    古代作战时护身的服装,金属制成。皮甲亦可称铠。

  • 康熙字典解释

    【戌集上】【金字部】 鎧; 康熙笔画:18; 页码:页1328第06(点击查看原图)
    【唐韻】苦亥切【正韻】可亥切,
  • 音韵参考

    [ 平水韵 ]:上平十灰·上声十贿·去声十一队
    [ 粤 语 ]:hoi2
    [ 闽南语 ]:khai2

  • 说文解字详解
    【卷十四】【金部】 编号:9363
      鎧,[苦亥切 ],甲也。从金豈聲。


  • 字源演变
    小篆楷体
版权所有©学霸图书馆   网站地图 滇ICP备2023006467号-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