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汉语古籍 传承国粹精华

[jiǔ]

[jiǔ]

部首:部首笔画: 4画总笔画: 7画

康熙字典笔画: ( 灸:7; )

  • 五笔编码:QYOU
  • 仓颉编码:NOF
  • 四角号码:27809
  • UniCode:U+7078
  • 规范汉字编码:0819
  • 基本解释


    jiǔ
    烧,中医的一种医疗方法。用艾叶等制成艾炷或艾卷,烧灼或熏烤人身的穴位:针灸(针刺与艾灸的合称)。

    笔画数:7;
    部首:火;
    笔顺编号:3544334


  • 民俗参考

    汉字五行:火 吉凶寓意:吉 是否为常用字:否
    姓名学:非姓氏,多用男性

  • 索引参考

    [ 古文字诂林 ]:08册,第59部,火部,59
    [ 故训彙纂 ]:1346|1424.4
    [ 说文解字 ]:编号6438,第10卷上,火部第59字
    [ 康熙字典 ]:页666第12

  • 详细解释


    jiǔ
    【动】
    (形声。从火,久声。本义:用艾火烧灼。中医的一种疗法)
    同本义〖cauterize〗
    灸,灼也。——《说文》
    所谓不病而灸,无忧而自默。——向秀《难养生论》
    又如:灸刺(艾灸和针刺);灸客(接受灸疗的病人);灸眉(用艾炷烧灼眉头以治狂疾);灸师(以灸术治病的医师)
    烧灼〖burn〗。如:灸灼(烧灼);灸发(烧灼头发)
    拄,支撑〖support〗
    灸诸墙,以眡其桡之均也。——《周礼》
    堵塞〖stopup〗

    灸晒
    jiǔshài
    〖bake〗用热烤干或烤硬
    太阳灸晒的泥地
    灸治
    jiǔzhì
    〖moxibustiontreatment〗用灸法医治
  • 字形结构

    [ 首尾分解查字 ]:久火(jiuhuo)  [ 汉字部件构造 ]:久火
    [ 笔顺编号 ]:3544334
    [ 笔顺读写 ]:撇折捺捺撇撇捺

  • 汉语字典解释

    [①][jiǔ]

    [《廣韻》舉有切,上有,見。]

    [《廣韻》居祐切,去宥,見。]

    (1)中医的一种疗法。用燃烧的艾绒熏灼人体的穴位。

    (2)烧灼。

    (3)犹拄,支撑。

    (4)堵塞。

    (5)谓利用事机胁迫敲诈别人。

  • 康熙字典解释

    【巳集中】【火字部】 灸; 康熙笔画:7; 页码:页666第12(点击查看原图)
    【唐韻】【正韻】舉友切【集韻】【韻會】巳有切,
  • 音韵参考

    [ 广 韵 ]:舉有切,上44有,jiǔ,流開三上尤見
    [ 平水韵 ]:去声二十六宥
    [ 粤 语 ]:gau3
    [ 闽南语 ]:kiu2,ku3

  • 说文解字详解
    【卷十】【火部】 编号:6438
      灸,[舉友切 ],灼也。从火久聲。


  • 字源演变
    小篆楷体
版权所有©学霸图书馆   网站地图 滇ICP备2023006467号-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