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汉语古籍 传承国粹精华

[jiàn]

[jiàn]

部首:部首笔画: 8画总笔画: 22画

繁体部首:部首笔画: 8画 总笔画: 22画

康熙字典笔画: ( 鑑:22; )

  • 五笔编码:QAHL
  • 仓颉编码:CSIT
  • 四角号码:88112
  • UniCode:U+9451
  • 规范汉字编码:7774
  • 基本解释


    jiàn
    同“鉴”。

    笔画数:22;
    部首:釒;
    笔顺编号:3411243112512531425221


  • 民俗参考

    是否为常用字:否
    姓名学:非姓氏

  • 索引参考

    [ 古文字诂林 ]:10册,第23部,金部,35
    [ 故训彙纂 ]:2389|2467.10
    [ 说文解字 ]:编号9245,第14卷上,金部第35字
    [ 康熙字典 ]:页1325第10

  • 详细解释

    暂无汉字(鑑)的详细解释
  • 字形结构

    [ 首尾分解查字 ]:金監(jinjian)  [ 汉字部件构造 ]:金臣丶皿
    [ 笔顺编号 ]:3411243112512531425221
    [ 笔顺读写 ]:撇捺横横竖捺撇横横竖折横竖折撇横捺竖折竖竖横

  • 汉语字典解释

    [①][jiàn]

    [《廣韻》格懺切,去鑑,見。]

    [《廣韻》古銜切,平銜,見。]

    “濫5”的被通假字。亦作“鑒1”。亦作“鑬1”。

    (1)古器名。形似大盆,有耳。青铜制,盛行于东周。或盛水,大的可作浴盆;或盛冰,用来冷藏食物。有时借为照影之用。

    (2)指方诸。古代在月下承露取水的器具。亦称“鑑諸”、“鑑燧”。

    (3)镜子。(1)多为青铜制成。有的刻有铭文,用以自戒。《庄子·德充符》:“鑑明則塵垢不止,止則不明也。”成玄英疏:“鑑,鏡也。”宋司马光《初见白发慨然感怀》诗:“留爲鑑中銘,晨夕思乾乾。”郑观应《盛世危言·西学》:“古云:臨鑑立影。”(2)即阳燧。铜或铜锡合金制成的向日取火的凹镜。宋宋祁《宋景文公笔记·杂说》:“鑑向日而火至,方諸向月而水至。”(3)古人衣带上的装饰物,一种小镜子。《左传·定公六年》:“昭公之難,君將以文之舒鼎,成之昭兆,定之鞶鑑;苟可以納之,擇用一焉。”杜预注:“鞶帶而以鏡爲飾也。今西方羌胡猶然,古之遺服。”一说一种玉饰。杨树达《积微居读书记·读〈左传·庄公〉》:“鑑以玉爲之也。”

    (4)光,光泽。

    (5)比喻明洁如镜的水面。

    (6)照;映照。

    (7)照察,审辨。

    (8)指照察审辨的能力。

    (9)引为教训的事。

    (10)指引为教训。

    (11)敬词。旧式书信用在开头称呼之后,表示请人看信。如大鉴、台鉴、钧鉴。

    (12)编年史的一种名称。

    (13)通“監1”。参见“鑑寐”、“鑑昧”。

    (14)姓。明有鑑桑。见明顾起元《客座赘语·僻姓》。

  • 康熙字典解释

    【戌集上】【金字部】 鑑; 康熙笔画:22; 页码:页1325第10(点击查看原图)
    【唐韻】革懺切【集韻】【韻會】居懺切,
  • 音韵参考

    [ 广 韵 ]:谷銜切,下平27銜,jiān,咸開二平銜見
    [ 平水韵 ]:去声三十陷
    [ 粤 语 ]:gaam3
    [ 闽南语 ]:kam3

  • 说文解字详解
    【卷十四】【金部】 编号:9245
      鑑,[革懺切 ],大盆也。一曰監諸,可以取明水於月。从金監聲。


  • 字源演变
    金文小篆楷体
版权所有©学霸图书馆   网站地图 滇ICP备2023006467号-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