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汉语古籍 传承国粹精华

[jiǎn]

[jiǎn]

部首:部首笔画: 6画总笔画: 18画

繁体部首:部首笔画: 6画 总笔画: 19画

康熙字典笔画: ( 繭:19;茧:12; )

  • 五笔编码:AMHJ
  • 仓颉编码:TBLI
  • 四角号码:44227
  • UniCode:U+7E6D
  • 规范汉字编码:
  • 基本解释


    jiǎn
    见“茧”。

    笔画数:18;
    部首:糹;
    笔顺编号:122252554444251214


  • 民俗参考

    汉字五行:木 是否为常用字:否
    姓名学:非姓氏

  • 索引参考

    [ 古文字诂林 ]:09册,第59部,糸部,2
    [ 故训彙纂 ]:1776|1854.5
    [ 说文解字 ]:编号8472,第13卷上,糸部第2字
    [ 康熙字典 ]:页940第11

  • 详细解释

    暂无汉字(繭)的详细解释
  • 字形结构

    [ 首尾分解查字 ]:艹虫(caochong)
    [ 笔顺编号 ]:122252554444251214
    [ 笔顺读写 ]:横竖竖竖折竖折折捺捺捺捺竖折横竖横捺

  • 汉语字典解释

    [①][jiǎn]

    [《廣韻》古典切,上銑,見。]

    “茧1”的繁体字。亦作“絸1”。亦作“蠒1”。

    (1)完全变态昆虫蛹期的囊状保护物,通常由丝腺分泌的丝织成,多为黄色或白色,如家蚕和柞蚕的茧。

    (2)指茧丝。

    (3)絮丝绵的衣服。后作“襺”。

    (4)形状如茧的。参见“繭栗”。

    (5)见“繭繭”。

    (6)通“趼”。手掌或脚掌等部位因摩擦而生成的硬皮。

  • 康熙字典解释

    【未集中】【糸字部】 繭; 康熙笔画:19; 页码:页940第11(点击查看原图)
    〔古文〕絸【廣韻】古典切【集韻】【韻會】【正韻】吉典切,
  • 音韵参考

    [ 广 韵 ]:古典切,上27銑,jiǎn,山開四上先見
    [ 平水韵 ]:上声十六铣
    [ 粤 语 ]:gaan2
    [ 闽南语 ]:kian2

  • 说文解字详解
    【卷十三】【糸部】 编号:8472
      繭,[古典切 ],蠶衣也。从糸从虫,黹省。

     古文繭从糸、見。


  • 字源演变
    金文小篆楷体
版权所有©学霸图书馆   网站地图 滇ICP备2023006467号-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