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汉语古籍 传承国粹精华

[bì]

[bì]

部首:部首笔画: 4画总笔画: 9画

繁体部首:部首笔画: 5画 总笔画: 10画

康熙字典笔画: ( 珌:10; )

  • 五笔编码:GNTT
  • 仓颉编码:MGPH
  • 四角号码:13104
  • UniCode:U+73CC
  • 规范汉字编码:6812
  • 基本解释



    刀鞘下端的装饰:“君子至止,鞞琫有珌。”

    笔画数:9;
    部首:王;
    笔顺编号:112145434


  • 民俗参考

    汉字五行:水 是否为常用字:否
    姓名学:非姓氏

  • 索引参考

    [ 古文字诂林 ]:01册,第6部,玉部,48
    [ 故训彙纂 ]:1447|1525.9
    [ 说文解字 ]:编号0128,第01卷上,玉部第48字
    [ 康熙字典 ]:页730第02

  • 详细解释


    bì
    【名】
    刀鞘、剑鞘下端的饰物〖decorationsofsheath〗
    鞞琫有珌。——《诗·小雅·瞻彼洛矣》
    又如:珌佩(佩刀的玉饰)
  • 字形结构

    [ 首尾分解查字 ]:王必(wangbi)  [ 汉字部件构造 ]:王必
    [ 笔顺编号 ]:112145434
    [ 笔顺读写 ]:横横竖横捺折捺撇捺

  • 汉语字典解释

    [①][bì]

    [《廣韻》卑吉切,入質,幫。]

    古代刀鞘末端的装饰。《诗·小雅·瞻彼洛矣》:“鞸琫有珌。”毛传:“鞸,容刀鞸也。琫,上飾;珌,下飾。”《汉书·王莽传上》:“於是莽稽首再拜,受緑韍衮冕衣裳,瑒琫瑒珌。”一说指剑柄与剑身相接处的玉饰。

  • 康熙字典解释

    【午集上】【玉字部】 珌; 康熙笔画:10; 页码:页730第02(点击查看原图)
    〔古文〕㻫【唐韻】
  • 音韵参考

    [ 上古音 ]:质部帮母,piet
    [ 广 韵 ]:卑吉切,入5質,bi,臻開三入眞A幫
    [ 平水韵 ]:入声四质
    [ 粤 语 ]:bit1

  • 说文解字详解
    【卷一】【玉部】 编号:128
      珌,[卑吉切 ],佩刀下飾。天子以玉。从玉必聲。


  • 字源演变
    小篆楷体
版权所有©学霸图书馆   网站地图 滇ICP备2023006467号-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