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汉语古籍 传承国粹精华

[bēng]

[bēng]

部首:部首笔画: 4画总笔画: 8画

繁体部首:部首笔画: 5画 总笔画: 9画

康熙字典笔画: ( 祊:9; )

  • 五笔编码:PYYN
  • 仓颉编码:IFYHS
  • 四角号码:30227
  • UniCode:U+794A
  • 规范汉字编码:4050
  • 基本解释


    bēng
    古代在宗庙门内举行的祭祀:“设祭于堂,为祊乎外。”
    古代在宗庙门内设祭的地方:“祝祭于祊。”
    中国春秋邑名,今山东省费县东南。


    fāng
    古通“方”,指四方之祭。

    笔画数:8;
    部首:礻;
    笔顺编号:45244153


  • 民俗参考

    汉字五行:水 是否为常用字:否
    姓名学:非姓氏

  • 索引参考

    [ 故训彙纂 ]:1596|1674.3
    [ 康熙字典 ]:页840第12

  • 详细解释


    bēng
    【名】
    古代称宗庙之门。亦指庙门内设祭之处〖sacrificialplaceintemple〗
    为祊乎外。——《礼记·祀器》
    祊之于东方失之矣。——《礼记·郊特牲》
    祝祭于祊。——《诗·小雅·楚茨》。傳:“门内也。”按,祭于庙门曰祊,故庙门曰祊
    指正祭毕后于次日举行的绎祭〖nextmemorialceremony〗
    设祭于堂,为祊乎外。——《礼记·礼器》
    古邑名。春秋郑国祭祀泰山时的汤沐之邑。在山东省费县东南〖Bengtown〗
    郑伯使宛来归祊。——《左传·隐公八年》
    河名〖BengRive〗,在山东省
  • 字形结构

    [ 首尾分解查字 ]:礻方(shifang)  [ 汉字部件构造 ]:礻方
    [ 笔顺编号 ]:45244153
    [ 笔顺读写 ]:捺折竖捺捺横折撇

  • 汉语字典解释

    [①][bēng]

    [《廣韻》甫盲切,平庚,幫。]

    “1”的今字。

    (1)本作“”。古代称宗庙之门。亦指庙门内设祭之处。

    (2)祭名。指正祭毕于次日举行之绎祭。

    (3)古邑名。春秋郑国祭祀泰山时的汤沐之邑。在今山东省费县西南。

  • 康熙字典解释

    【午集下】【示字部】 祊; 康熙笔画:9; 页码:页840第12(点击查看原图)
    【集韻】【韻會】晡橫切【正韻】補耕切,
  • 音韵参考

    [ 上古音 ]:阳部帮母,peang
    [ 广 韵 ]:甫盲切,下平12庚,bēng,梗開二平庚幫
    [ 平水韵 ]:下平七阳·下平八庚
    [ 粤 语 ]:bang1

  • 说文解字详解
    【说文解字】中没有查到汉字(祊)


  • 字源演变
    甲骨文小篆楷体
版权所有©学霸图书馆   网站地图 滇ICP备2023006467号-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