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汉语古籍 传承国粹精华

[hān]

[hān]

部首:部首笔画: 6画总笔画: 11画

康熙字典笔画: ( 蚶:11; )

  • 五笔编码:JAFG
  • 仓颉编码:LITM
  • 四角号码:54170
  • UniCode:U+86B6
  • 规范汉字编码:4832
  • 基本解释


    hān
    〔蚶子〕软体动物,介壳厚而坚实,生活在浅海泥沙中。肉可食,味鲜美。亦称“魁蛤”;俗称“瓦垄子”、“瓦楞子”。

    笔画数:11;
    部首:虫;
    笔顺编号:25121412211


  • 民俗参考

    汉字五行:水 是否为常用字:否
    姓名学:非姓氏

  • 索引参考

    [ 故训彙纂 ]:2007|2085.1
    [ 康熙字典 ]:页1079第22

  • 详细解释


    hān
    【名】
    动物名。俗叫瓦垄子或瓦楞子,又叫魁蛤〖bloodclam;arkshell〗,蚶属的软体动物,介壳厚,稍呈心脏形,自壳顶出隆起的放射纵线四十多条,像瓦垄。生活在浅海泥沙中,肉味鲜美。通称“蚶子”
    〖何胤〗疑食蚶蛎。——《南齐书·周颗传》
    又如:蚶菜(赤贝的一种);蚶酱(蚶肉制成的酱)
  • 字形结构

    [ 首尾分解查字 ]:虫甘(chonggan)  [ 汉字部件构造 ]:虫甘
    [ 笔顺编号 ]:25121412211
    [ 笔顺读写 ]:竖折横竖横捺横竖竖横横

  • 汉语字典解释

    [①][hān]

    [《廣韻》呼談切,平談,曉。]

    (1)软体动物。有两扇贝壳,厚而坚硬,上有瓦楞状突起。生活在浅海泥沙中。贝壳可供药用,肉味鲜美。俗称瓦楞子,又名魁陆、魁蛤。

    (2)见“蚶貝羅”。

    (3)见“蚶殼”。

  • 康熙字典解释

    【申集中】【虫字部】 蚶; 康熙笔画:11; 页码:页1079第22(点击查看原图)
    【唐韻】呼談切【集韻】【韻會】呼甘切,
  • 音韵参考

    [ 广 韵 ]:呼談切,下平23談,hān,咸開一平談曉
    [ 平水韵 ]:下平十三覃
    [ 粤 语 ]:ham1
    [ 闽南语 ]:ham1

  • 说文解字详解

    【说文解字】中没有查到汉字(蚶)


  • 字源演变
    楷体
版权所有©学霸图书馆   网站地图 滇ICP备2023006467号-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