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汉语古籍 传承国粹精华

[gěng]

[gěng]

部首:部首笔画: 4画总笔画: 11画

康熙字典笔画: ( 梗:11; )

  • 五笔编码:SGJQ
  • 仓颉编码:DMLK
  • 四角号码:41946
  • UniCode:U+6897
  • 规范汉字编码:2223
  • 基本解释


    gěng
    植物的枝或茎:菜梗子。
    直,挺立:梗着脖子。
    正直,直爽:梗直。
    阻塞,妨碍:梗塞(s?)。梗阻。心肌梗死。
    大略:梗概。
    有刺的草木:梗榆(刺榆)。

    笔画数:11;
    部首:木;
    笔顺编号:12341251134


  • 民俗参考

    汉字五行:木 是否为常用字:否
    姓名学:姓

  • 索引参考

    [ 古文字诂林 ]:05册,第56部,木部,131
    [ 故训彙纂 ]:1107|1185.2
    [ 说文解字 ]:编号3524,第06卷上,木部第131字
    [ 康熙字典 ]:页529第04
    [ 汉语字典 ]:卷2页1210第12
    [   辞 海   ]:卷7页0020第2

  • 详细解释


    gěng
    【名】
    (形声。从木,更声。本义:一种树)
    刺榆(Hemipteleadavidii)的古名〖Davidhemiptelea〗
    梗,山枌榆。荚可为芜荑也。——《说文》。按,叶小于常榆,刺如柘刺,其木坚韧,中犊车材,即诗之山有枢。
    有刺的草木〖spinyplant〗
    凡草木刺人,自关而东,或谓之梗。——《西京赋》
    梗木为之靡拉。——《方言三》
    又如:梗林(多刺的林丛);梗莽(荆棘草莽);梗刺(草木茎上有刺针)
    草本植物的枝茎〖stalk〗
    桃梗土偶。——《战国策·秦策》
    今求柴胡桔梗于沮泽。——《战国策·齐策》
    又如:菠菜梗;梗子(植物的枝或茎);荷梗;芹菜梗


    gěng
    【动】
    阻塞;阻碍〖obstruct;hinder〗
    元恶未黜,天邑犹梗。——《梁书·高帝纪》
    是时道路梗涩,人怀危惧,承每遇艰险,处之夷然。——《晋书·王承传》
    又如:梗涩(阻塞难通);梗化(阻塞教化;妨碍管教);梗滞(阻塞);梗拒(阻拦拒绝);梗沮(阻扰;干扰);梗碍(阻塞)
    假借为“抗”。抵御;抗拒〖resist〗
    又如:梗命(抗命);梗寇(作梗御寇);梗骜(亦指桀骜不驯的人)
    挺直〖stiffen;straighten〗。如:梗着脖子
    凤姐听了,把头一梗。——《红楼梦》
    通“鲠”。食留咽中〖chokewithfood〗
    谁生厉阶,至今为梗。——《诗·大雅·桑柔》

    gěng
    【形】
    耿直,刚正〖upright〗
    子文都,性梗直,仕周,为右侍上士。——《北史·汝阴王天赐传》附修义
    又如:梗梗(正直坚定的样子);梗令之人(梗直的人);梗野(率直粗鲁)
    强硬;凶猛〖strong;violent〗
    梗,猛也。——《方言二》
    锄其强梗。——《淮南子·原道》
    又如:梗化(强硬);梗悍(强横);梗强(强横凶暴)
    大略〖broad〗
    略举其梗概。——左思《吴都赋》。注:“粗言也。”
    概,略也。——《方言十三》
    又如:梗概;梗迹(隐约细微的行迹)

    梗概
    gěnggài
    〖broadoutline;mainidea;gist〗粗略;大概,大略的内容、要点或讨论题的主要原则
    略举梗概
    故事梗概
    梗塞
    gěngsè
    〖block;obstruct;infarction〗阻塞,壅塞不通
    粮运梗塞,当如此何?——《宋书·邓琬传》
    道路梗塞
    梗死
    gěngsǐ
    〖block;obstruct;infarction〗局部动脉堵塞造成人体组织的缺血而坏死
    梗直
    gěngzhí
    〖behonestandfrank〗坚强正直
    梗滞
    gěngzhì
    〖block〗使不畅通、缓慢以至停止
    梗阻
    gěngzǔ
    〖hamper〗妨害、推迟或干预某种行动的任何一种障碍物或抑制力
    横加梗阻
  • 字形结构

    [ 首尾分解查字 ]:木更(mugeng)  [ 汉字部件构造 ]:木更
    [ 笔顺编号 ]:12341251134
    [ 笔顺读写 ]:横竖撇捺横竖折横横撇捺

  • 汉语字典解释

    [①][gěng]

    [《廣韻》古杏切,上梗,見。]

    (1)木名。即刺榆。

    (2)草木的枝、茎或根。

    (3)有刺的草木。参见“梗林”。

    (4)谓草木刺人。

    (5)强硬;凶猛。

    (6)挺直。

    (7)耿直,刚正。参见“梗介”、“梗直”。

    (8)阻塞;断绝。

    (9)抵御;抗拒。

    (10)病;祸害。

    (11)暴起;突出。

    (12)哽咽。

    (13)硬物触压人或动物。

    (14)大略。参见“梗概”。

    (15)古代祭名。预辟灾害之祭。

    (16)姓。金有史咏妻梗氏。见《金史·胡天作传》。

  • 康熙字典解释

    【辰集中】【木字部】 梗; 康熙笔画:11; 页码:页529第04(点击查看原图)
    【唐韻】【廣韻】【集韻】【類篇】【正韻】
  • 音韵参考

    [ 上古音 ]:阳部見母,keang
    [ 广 韵 ]:古杏切,上38梗,gěng,梗開二上庚見
    [ 平水韵 ]:上声二十三梗
    [ 唐 音 ]:gæ̌ng
    [ 国 语 ]:gěng
    [ 粤 语 ]:gang2gwaang2
    [ 闽南语 ]:keng2

  • 说文解字详解
    【卷六】【木部】 编号:3524
      梗,[古杏切 ],山枌榆。有朿,莢可爲蕪夷者。从木更聲。


  • 字源演变
    小篆楷体
版权所有©学霸图书馆   网站地图 滇ICP备2023006467号-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