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汉语古籍 传承国粹精华

[gāi]

[gāi]

部首:部首笔画: 3画总笔画: 9画

康熙字典笔画: ( 垓:9; )

  • 五笔编码:FYNW
  • 仓颉编码:GYVO
  • 四角号码:40182
  • UniCode:U+5793
  • 规范汉字编码:4106
  • 基本解释


    gāi
    荒远之地,一方广大区域:垓埏(极远的地方)。“天子居九垓之田”。垓极(荒远之外)。
    界限:垓坫(边界)。重(ch巒g )垠累(l噄 )垓(重重的限制)。
    古代数名,指一万万。
    古同“陔”,层,阶次。
    指战场、陆地:垓心(战地中心)。

    笔画数:9;
    部首:土;
    笔顺编号:121415334


  • 民俗参考

    汉字五行:土 是否为常用字:否
    姓名学:非姓氏

  • 索引参考

    [ 古文字诂林 ]:10册,第13部,土部,4
    [ 故训彙纂 ]:421|0499.7
    [ 说文解字 ]:编号8975,第13卷下,土部第4字
    [ 康熙字典 ]:页227第40
    [ 汉语字典 ]:卷1页0441第13
    [   辞 海   ]:卷3页1920第8

  • 详细解释


    gāi
    【名】
    (形声。从土,亥声。本义:八极之内的广大土地)
    同本义〖octapoleland〗
    垓,兼该八极地也。——《说文》。字亦作畡。
    天子居九垓之田。——《国语·周语》
    设于无垓坫之宇。——《淮南子·俶真》。注:“垓坫,垠堮也。”
    上畅九垓,下埏八埏(yán八方极远之地)。——《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道出一原,通九门,散六衢,设于无垓坫之宇——《淮南子·俶真》
    又如:垓埏(天地的边际);垓坫(边际);垓极(荒远之处)
    域;界限〖domain;limit〗
    重垠累垓。——扬雄《卫尉箴》
    数词。古代数目名,108〖onehundredmillion〗
    京垓年岁之中,每每员舆(指地球)正不知几移几换而成此最后之奇。——〖英〗赫胥黎著,严复译《天演论》
    又如:京垓(旧说十亿为兆,十兆为京,十京为垓。指亿万年悠长岁月);垓垓(形容杂草丛生的样子);垓垓攘攘(极多而纷乱)
    战地,阵地〖battlefield;front〗
    天罗地网漫山布,齐举刀兵大会垓。——《西游记》
    通“陔”。台阶,级层〖flightofstepsleadinguptoahouse〗
    三垓上列,四陛旁升。——《北齐书·祭祀志》

    垓心
    gāixīn
    〖centreofbattlefield〗战场上重重围困的中心
    小李广花荣,挺枪跃马,直至垓心。——《水浒传》
    忽然一声炮响,火光冲天,鼓声震地,魏兵齐出,把魏延高翔围在垓心。——《三国演义》
  • 字形结构

    [ 首尾分解查字 ]:土亥(tuhai)  [ 汉字部件构造 ]:土亥
    [ 笔顺编号 ]:121415334
    [ 笔顺读写 ]:横竖横捺横折撇撇捺

  • 汉语字典解释

    [①][gāi]

    [《廣韻》古哀切,平咍,見。]

    (1)谓兼备天下八极九州之地。《说文·土部》:“垓,兼晐八極地也……《國語》曰:'天子居九垓之田。'”因古谓天下有九州,故亦以指州或一方之土地。

    (2)层;级。

    (3)古数名。万万为垓。

    (4)引申为数量极多。

    (5)不长草木的山。

    (6)指战地,阵地。

    (7)通“荄”。草根。

  • 康熙字典解释

    【丑集中】【土字部】 垓; 康熙笔画:9; 页码:页227第40(点击查看原图)
    【廣韻】古哀切【集韻】【韻會】【正韻】柯開切,
  • 音韵参考

    [ 广 韵 ]:古哀切,上平16咍,gāi,蟹開一平咍見
    [ 平水韵 ]:上平十灰
    [ 唐 音 ]:gəi
    [ 国 语 ]:gāi
    [ 粤 语 ]:goi1

  • 说文解字详解
    【卷十三】【土部】 编号:8975
      垓,[古哀切 ],兼垓八極地也。《國語》曰:“天子居九垓之田。”从土亥聲。


  • 字源演变
    小篆楷体
版权所有©学霸图书馆   网站地图 滇ICP备2023006467号-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