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汉语古籍 传承国粹精华

[zhì]

[zhì]

部首:部首笔画: 5画总笔画: 14画

康熙字典笔画: ( 疐:14; )

  • 五笔编码:FPLH
  • 仓颉编码:JBWNO
  • 四角号码:40801
  • UniCode:U+7590
  • 规范汉字编码:7803
  • 基本解释


    zhì
    古同“踬”:“前跋其胡,载疐其尾。”



    古通“蒂”,爪果的蒂。

    笔画数:14;
    部首:疋;
    笔顺编号:12452512152134


  • 民俗参考

    是否为常用字:否
    姓名学:非姓氏

  • 索引参考

    [ 古文字诂林 ]:04册,第25部,叀部,3
    [ 故训彙纂 ]:1497|1575.1
    [ 说文解字 ]:编号2494,第04卷下,叀部第3字
    [ 康熙字典 ]:页768第02

  • 详细解释


    zhì
    【动】
    绊倒〖tripandfall〗
    狼跋其胡,载疐其尾。——《诗·豳风·狼跋》
    又如:跋前疐后(狼前进时会踩着下巴底下垂着的肉,后退又会被尾巴绊倒,比喻进退两难)
    停滞;阻碍〖stop;hinder〗。如:疐跋(困难);疐便(难易)
  • 字形结构

    [ 首尾分解查字 ]:十疋(shipi)  [ 汉字部件构造 ]:十冖田疋
    [ 笔顺编号 ]:12452512152134
    [ 笔顺读写 ]:横竖捺折竖折横竖横折竖横撇捺

  • 汉语字典解释

    [①][zhì]

    [《廣韻》陟利切,去至,知。]

    (1)牵绊;颠仆。

    (2)引申为阻挡,限止。

    (3)怒貌。

    [②][dì]

    [《廣韻》都計切,去霽,端。]

    (1)用同“蒂”。瓜果的蒂部。引申为去掉瓜果的蒂。

    (2)通“嚏”。打喷嚔。

  • 康熙字典解释

    【午集上】【疋字部】 疐; 康熙笔画:14; 页码:页768第02(点击查看原图)
    【唐韻】【集韻】【韻會】陟利切【正韻】支義切,
  • 音韵参考

    [ 广 韵 ]:陟利切,去6至,zhì,止開三去脂B知
    [ 平水韵 ]:去声四寘
    [ 粤 语 ]:zi3

  • 说文解字详解
    【卷四】【叀部】 编号:2494
      疐,[陟利切 ],礙不行也。从叀,引而止之也。叀者,如叀馬之鼻。从此與牽同意。


  • 字源演变
    甲骨文金文小篆楷体
版权所有©学霸图书馆   网站地图 滇ICP备2023006467号-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