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汉语古籍 传承国粹精华

[chí]

[chí]

部首:部首笔画: 6画总笔画: 16画

康熙字典笔画: ( 篪:16; )

  • 五笔编码:TRHM
  • 仓颉编码:HHYU
  • 四角号码:88217
  • UniCode:U+7BEA
  • 规范汉字编码:6127
  • 基本解释


    chí
    古书上说的一种竹。
    古代一种用竹管制成像笛子一样的乐器,有八孔。

    笔画数:16;
    部首:竹;
    笔顺编号:3143143321531535


  • 民俗参考

    汉字五行:木 是否为常用字:否
    姓名学:非姓氏

  • 索引参考

    [ 故训彙纂 ]:1686|1764.8
    [ 康熙字典 ]:页895第08

  • 详细解释


    竾、箎
    chí
    【名】
    (形声。从竹,虒(sī)声。本义:古时候一种用竹管制成的乐器)
    同本义〖ancientChinesemusicalinstrumentmadeofbamboo〗。有八孔,横吹。唯其开孔数及尺寸古书记载不一。如:篪埙(篪与埙。皆古乐器)
    泛指吹管乐器〖pipeinstrument〗
    快马健儿,不知老妪吹篪。——《洛阳伽蓝记》
  • 字形结构

    [ 首尾分解查字 ]:虎(zhuhu)  [ 汉字部件构造 ]:竹厂虍几
    [ 笔顺编号 ]:3143143321531535
    [ 笔顺读写 ]:撇横捺撇横捺撇撇竖横折撇横折撇折

  • 汉语字典解释

    [①][chí]

    [《廣韻》直離切,平支,澄。]

    亦作“竾1”。亦作“筂1”。亦作“箎1”。亦作“箎2”。

    古代竹制的管乐器之一。像笛,有八孔,横吹。唯其开孔数及尺寸古书记载不一。

  • 康熙字典解释

    【未集上】【竹字部】 篪; 康熙笔画:16; 页码:页895第08(点击查看原图)
    【廣韻】直离切【集韻】【韻會】陳知切,
  • 音韵参考

    [ 上古音 ]:支部定母,die
    [ 广 韵 ]:直離切,上平5支,chí,止開三平支B澄
    [ 平水韵 ]:上平四支
    [ 粤 语 ]:ci4

  • 说文解字详解
    【说文解字】中没有查到汉字(篪)


  • 字源演变
    小篆楷体
版权所有©学霸图书馆   网站地图 滇ICP备2023006467号-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