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汉语古籍 传承国粹精华

[zhuó]

[zhuó]

部首:部首笔画: 3画总笔画: 16画

繁体部首:部首笔画: 4画 总笔画: 17画

康熙字典笔画: ( 濁:17; )

  • 五笔编码:ILQJ
  • 仓颉编码:EWLI
  • 四角号码:36127
  • UniCode:U+6FC1
  • 规范汉字编码:
  • 基本解释


    zhuó
    见“浊”。

    笔画数:16;
    部首:氵;
    笔顺编号:4412522135251214


  • 民俗参考

    汉字五行:水 是否为常用字:否
    姓名学:非姓氏

  • 索引参考

    [ 古文字诂林 ]:09册,第1部,水部,101
    [ 故训彙纂 ]:1328|1406.1
    [ 说文解字 ]:编号7046,第11卷上,水部第101字
    [ 康熙字典 ]:页654第19
    [ 汉语字典 ]:卷3页1758第03
    [   辞 海   ]:卷8页3520第1

  • 详细解释

    暂无汉字(濁)的详细解释
  • 字形结构

    [ 首尾分解查字 ]:氵蜀(shuishu)
    [ 笔顺编号 ]:4412522135251214
    [ 笔顺读写 ]:捺捺横竖折竖竖横撇折竖折横竖横捺

  • 汉语字典解释

    [①][zhuó]

    [《廣韻》直角切,入覺,澄。]

    “浊1”的繁体字。

    (1)液体浑浊。与“清”相对。

    (2)脏;不干净。

    (3)混乱;昏乱。

    (4)贪鄙;卑污。

    (5)暗,昏暗。

    (6)指天气沉闷。

    (7)厚重。

    (8)中国古代音乐术语。指低而长的音。相对于“清”而言。

    (9)指音质厚重低沉。

    (10)佛教语。指尘世中的灾业。

    (11)凡俗,凡庸。参见“濁骨凡胎”、“濁質凡姿”。

    (12)语音学名词。即浊音。

    (13)毕星的别名。

    (14)水名。源出山东省益都县(今青州市)西,北流注入小清河。又名溷水、北阳水。

    (15)水名。源出甘肃省西和县,今名白水江。

    (16)水名。古湟水,在今河南省巩县境。

    (17)水名。今江西省西部的锦江,古又名蜀水。源出湘赣交界处的慈化,注入赣江。

    (18)水名。古淯水西部支流。疑即今之刁河。源出河南省内乡县西。

    (19)姓。汉有浊贤。见《汉书·元后传》。

  • 康熙字典解释

    【巳集上】【水字部】 濁; 康熙笔画:17; 页码:页654第19(点击查看原图)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
  • 音韵参考

    [ 上古音 ]:屋部定母,deok
    [ 广 韵 ]:直角切,入4覺,zhuó,江開二入江澄
    [ 平水韵 ]:入声三觉
    [ 唐 音 ]:djhak
    [ 国 语 ]:zhuó
    [ 粤 语 ]:zuk6
    [ 闽南语 ]:tak8,tok8,lo5

  • 说文解字详解
    【卷十一】【水部】 编号:7046
      濁,[直角切 ],水。出齊郡厲嬀山,東北入鉅定。从水蜀聲。


  • 字源演变
    金文小篆楷体
版权所有©学霸图书馆   网站地图 滇ICP备2023006467号-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