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汉语古籍 传承国粹精华

[zhí]

[zhí]

部首:部首笔画: 10画总笔画: 14画

康熙字典笔画: ( 馽:14; )

  • 五笔编码:CKHJ
  • 仓颉编码:SFL
  • 四角号码:71506
  • UniCode:U+99BD
  • 规范汉字编码:
  • 基本解释


    zhí
    古同“絷”:“连之以羁馽。”

    笔画数:14;
    部首:馬;
    笔顺编号:12112544442512


  • 民俗参考

    是否为常用字:否
    姓名学:非姓氏

  • 索引参考

    [ 古文字诂林 ]:08册,第47部,馬部,95
    [ 故训彙纂 ]:2537|2615.4
    [ 说文解字 ]:编号6198,第10卷上,馬部第95字
    [ 康熙字典 ]:页1435第06

  • 详细解释

    暂无汉字(馽)的详细解释
  • 字形结构

    [ 首尾分解查字 ]:馬中(mazhong)
    [ 笔顺编号 ]:12112544442512
    [ 笔顺读写 ]:横竖横横竖折捺捺捺捺竖折横竖

  • 汉语字典解释

    [①][zhí]

    [《廣韻》陟立切,入緝,知。]

    亦作“1”。

    (1)拴缚马足的绳索;绊子。

    (2)拴缚牛马等的足。

    (3)束缚。

  • 康熙字典解释

    【亥集上】【馬字部】 馽; 康熙笔画:14; 页码:页1435第06(点击查看原图)
    【唐韻】陟立切,音執。【說文】絆馬足也。【玉篇】絆也。【韓愈·祭柳宗元文】天脫馽羈。 又【韻會】或作縶。【詩·小雅】縶之維之。【疏】在腹曰鞅,在後曰絆。絆,繫足也。縶之謂絆,維之謂繫。【正字通】說文,縶馽本一字重文,从糸執聲,作縶。今經傳皆从縶,字彙引正譌以俗作縶爲非,迂泥。 又【集韻】食律切,音術。【莊子·馬蹄篇】連之以羈馽。【陸德明·音義】馽,丁邑反,徐丁力反,絆也,李音述。 又【集韻】德合切,音答。義同。 【集韻】作
  • 音韵参考

    [ 粤 语 ]:zap1

  • 说文解字详解
    【卷十】【馬部】 编号:6198
      馽,[陟立切 ],絆馬也。从馬,囗其足。《春秋傳》曰:“韓厥執馽前。”讀若輒。

     馽或从糸執聲。


  • 字源演变
    小篆楷体
版权所有©学霸图书馆   网站地图 滇ICP备2023006467号-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