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汉语古籍 传承国粹精华

[zhì]

[zhì]

部首:部首笔画: 5画总笔画: 17画

康熙字典笔画: ( 穉:16; )

  • 五笔编码:TNIH
  • 仓颉编码:HDSYQ
  • 四角号码:27959
  • UniCode:U+7A49
  • 规范汉字编码:
  • 基本解释


    zhì
    同“稚”。

    笔画数:17;
    部首:禾;
    笔顺编号:31234513241343112


  • 民俗参考

    是否为常用字:否
    姓名学:非姓氏

  • 索引参考

    [ 故训彙纂 ]:1640|1718.2
    [ 康熙字典 ]:页859第18

  • 详细解释

    暂无汉字(穉)的详细解释
  • 字形结构

    [ 首尾分解查字 ]:禾犀(hexi)
    [ 笔顺编号 ]:31234513241343112
    [ 笔顺读写 ]:撇横竖撇捺折横撇竖捺横撇捺撇横横竖

  • 汉语字典解释

    [①][zhì]

    [《廣韻》直利切,去至,澄。]

    亦作“稺1”。亦作“穉1”。

    (1)晚种的粮食作物;幼禾。

    (2)幼小;年幼。

    (3)孩子,儿童。

    (4)古称妇女年不到五十。

    (5)细小。参见“稚錢”。

    (6)晚;暮。

    (7)骄傲放纵;傲慢。

    (8)笋的别名。参见“稚子”。

    (9)姓。

  • 康熙字典解释

    【午集下】【禾字部】 穉; 康熙笔画:16; 页码:页859第18(点击查看原图)
    【韻會】同稺。詳稺字註。【韻會補】犀與屖不同,韻會从禾作穉,蓋以遲可與遟通耳。然當依說文集韻,作稺爲正。 又【五音集韻】杜奚切,音提。與蕛同。
  • 音韵参考

    [ 上古音 ]:脂部定母,diei
    [ 闽南语 ]:ti5

  • 说文解字详解

    【说文解字】中没有查到汉字(穉)


  • 字源演变
    楷体
版权所有©学霸图书馆   网站地图 滇ICP备2023006467号-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