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汉语古籍 传承国粹精华

[zhǐ]

[zhǐ]

部首:部首笔画: 4画总笔画: 9画

康熙字典笔画: ( 枳:9; )

  • 五笔编码:SKWY
  • 仓颉编码:DRC
  • 四角号码:46980
  • UniCode:U+67B3
  • 规范汉字编码:4150
  • 基本解释


    zhī
    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小枝多刺,果实黄绿色,味酸不可食,可入药(亦称“枸橘”):枳实(中药称“枳”、“构橼”等的近成熟的果实)。枳壳(中药称“枳”、“枸橼”等的成熟的果实)。

    笔画数:9;
    部首:木;
    笔顺编号:123425134


  • 民俗参考

    汉字五行:木 吉凶寓意:吉 是否为常用字:是
    姓名学:非姓氏

  • 英语翻译

    trifoliate orange; hedge thorn; (Cant.) a plug

  • 索引参考

    [ 古文字诂林 ]:05册,第56部,木部,107
    [ 故训彙纂 ]:1088|1166.3
    [ 说文解字 ]:编号3500,第06卷上,木部第107字
    [ 康熙字典 ]:页517第07
    [ 汉语字典 ]:卷2页1183第05
    [   辞 海   ]:卷6页8420第4

  • 详细解释


    zhǐ
    【名】
    枸橘,又称“臭橘”〖trifoliateorange〗
    枳木似橘。从木,只声。——《说文》
    殷以椇。——《礼记·明堂位》。注:“椇之言枳椇也。谓曲桡之也。”
    楗六枳而为篱兮。——《后汉书·冯衍传》。注:“枳,芬木也。”
    橘逾淮而北为枳。——《周礼·考工记·序宫》
    一种耐寒的中国落叶橘树,有三小叶的叶片,果实小有芳香,很酸。广泛栽种作为观赏叶或作为绿篱,尤其作为砧木以芽接各种食用的柑桔
    古县名〖Zhicounty〗。战国时楚有枳邑,汉置枳县,属巴郡。故地在今四川省涪陵县

    枳机草
    zhǐjīchǎo
    〖splendidachratherum〗芨芨草
    枳壳
    zhǐké
    〖fruitofcitronortrifoliateorange〗中药名。与枳实为同一品种,不同点是比枳实稍显成熟,效力比枳实缓和
    消坚破积多用枳实,理气宽胸多用枳壳
    枳实
    zhǐshí
    〖fruitofcitronortrifoliateorange〗中药名。芸香科植物酸橙或香橼的未成熟果实。苦、辛、微酸,微温。散结消痞,行气化痰,主治气滞腹痛、痰阻胸痹、湿热泻痢、热结便秘
  • 字形结构

    [ 首尾分解查字 ]:木只(muzhi)  [ 汉字部件构造 ]:木只
    [ 笔顺编号 ]:123425134
    [ 笔顺读写 ]:横竖撇捺竖折横撇捺

  • 汉语字典解释

    [①][zhǐ]

    [《廣韻》諸氏切,上紙,章。]

    [《廣韻》居帋切,上紙,見。]

    (1)木名。也称枸橘、臭橘。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木似橘而小,茎上有刺,春生白花,至秋成实,果小,味酸苦不能食,可入药。成条种植可作篱笆。

    (2)藩蔽,护卫。《逸周书·小开》:“德枳維大人,大人枳維公,公枳维卿,卿枳維大夫,大夫枳維士。”孔晁注:“章懷注《後漢書》引此……注云:'枳者,言上下相維,遞爲藩蔽也。'”一说,枳相当于“則”。参阅杨树达《词诠》卷五。

    (3)谓阻塞。参见“枳道”。

    (4)古地名。战国楚有枳邑。汉置枳县,属巴郡。即今四川涪陵县。

    (5)通“疻”。伤害。

    [②][zhī]

    [《集韻》章移切,平支,章。]

    (1)通“胑”。肢体。

    (2)通“枝”。歧出。参见“枳2首蛇”。

  • 康熙字典解释

    【辰集中】【木字部】 枳; 康熙笔画:9; 页码:页517第07(点击查看原图)
    【唐韻】【廣韻】【類篇】【韻會】【正韻】
  • 音韵参考

    [ 广 韵 ]:諸氏切,上4紙,zhǐ,止開三上支A章
    [ 平水韵 ]:上声四纸
    [ 唐 音 ]:gyɛ̌,jiɛ̌
    [ 国 语 ]:zhī,zhí,zhǐ
    [ 粤 语 ]:zat1zi2

  • 说文解字详解
    【卷六】【木部】 编号:3500
      枳,[諸氏切 ],木。似橘。从木只聲。


  • 字源演变
    小篆楷体
版权所有©学霸图书馆   网站地图 滇ICP备2023006467号-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