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汉语古籍 传承国粹精华

[yáng] [yàng]

[yáng] [yàng]

部首:部首笔画: 4画总笔画: 7画

康熙字典笔画: ( 煬:13; )

  • 五笔编码:ONRT
  • 仓颉编码:FNSH
  • 四角号码:97827
  • UniCode:U+7080
  • 规范汉字编码:3765
  • 基本解释


    (煬)
    yáng
    熔化金属。
    火旺。
    烘干,烤火。
    古代谥法,去礼远众称“炀”。

    笔画数:7;
    部首:火;
    笔顺编号:4334533


  • 民俗参考

    汉字五行:火 吉凶寓意:吉 是否为常用字:否
    姓名学:非姓氏,多用男性

  • 索引参考

    [ 故训彙纂 ]:1365|1443.4
    [ 康熙字典 ]:页666第26

  • 详细解释



    yáng
    【动】
    熔炼金属〖meltmetals〗
    以一铁范…密布字印…持就火炀之。——宋·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另见yàng



    yàng
    【动】
    (形声。从火,昜(yáng)声。本义:烘烤)
    同本义〖roast〗
    古者民不知衣服,夏多积薪,冬则炀之。——《庄子》
    向火(取暖);烤火〖warmoneself〗
    炀,炙燥也。——《说文》
    冬则羊裘解札,短褐不掩形而炀灶口。——《淮南子》
    若灶则不然,前之人炀,则后之人无从见也。——《战国策》
    炊〖cook〗。如:炀者(灶下烧火的人);炀器(炉灶)
    遮蔽,蒙蔽,挡住〖cover〗。如:炀没(湮没,消失);炀蔽(遮瞒;遮蔽)



    yàng
    【形】
    炽热〖hot〗
    观天火之炎炀兮,听大壑之波声。——汉·东方朔《七谏》
    又如:炀火(烈火);炀旱(炎热干旱);炀炀(火盛的样子);炀和(融和;暖和)
    另见yáng
  • 字形结构

    [ 首尾分解查字 ]:火扬音(huoyang)  [ 汉字部件构造 ]:火扬
    [ 笔顺编号 ]:4334533
    [ 笔顺读写 ]:捺撇撇捺折撇撇

  • 汉语字典解释

    [①][yàng]

    [《廣韻》餘亮切,去漾,以。]

    “炀1”的繁体字。

    (1)烘烤;烘干。

    (2)向火(取暖);烤火。

    (3)炊。参见“煬者”。

    (4)遮蔽,蒙蔽;挡住。

    (5)焚烧。

    (6)炽热。

    (7)照耀。

    [②][yáng]

    [《廣韻》與章切,平陽,以。]

    “炀2”的繁体字。

    熔化金属。

  • 康熙字典解释

    【巳集中】【火字部】 煬; 康熙笔画:13; 页码:页666第26(点击查看原图)
    【唐韻】【韻會】【正韻】餘亮切【集韻】弋亮切,
  • 音韵参考

    [ 平水韵 ]:下平七阳·去声二十三漾
    [ 粤 语 ]:joeng4
    [ 闽南语 ]:iang5,iong5

  • 说文解字详解
    【卷十】【火部】 编号:6432
      煬,[余亮切 ],炙燥也。从火昜聲。


  • 字源演变
    小篆楷体
版权所有©学霸图书馆   网站地图 滇ICP备2023006467号-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