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汉语古籍 传承国粹精华

[pì]

[pì]

部首:部首笔画: 3画总笔画: 11画

繁体部首:部首笔画: 4画 总笔画: 12画

康熙字典笔画: ( 淠:12; )

  • 五笔编码:ILGJ
  • 仓颉编码:EWML
  • 四角号码:36121
  • UniCode:U+6DE0
  • 规范汉字编码:4972
  • 基本解释



    〔淠河〕水名,在中国安徽省,源出大别山,流入淮河。
    船行的样子。


    pèi
    〔淠淠〕多,茂盛,如“萑苇淠淠”。

    笔画数:11;
    部首:氵;
    笔顺编号:44125121132


  • 民俗参考

    是否为常用字:否
    姓名学:非姓氏

  • 索引参考

    [ 古文字诂林 ]:09册,第1部,水部,74
    [ 故训彙纂 ]:1275|1353.5
    [ 说文解字 ]:编号7019,第11卷上,水部第74字
    [ 康熙字典 ]:页630第13
    [ 汉语字典 ]:卷3页1649第05
    [   辞 海   ]:卷8页0450第4

  • 详细解释



    【名】
    古水名〖PiRiver〗
    在河南省潢州县东,又名“白露河”或“白鹭河”,北流注入淮河
    在安徽省西部。源出霍山县南,北流经六安县,至正阳关入淮河
  • 字形结构

    [ 首尾分解查字 ]:氵畀(shuibi)  [ 汉字部件构造 ]:氵田一丿丨
    [ 笔顺编号 ]:44125121132
    [ 笔顺读写 ]:捺捺横竖折横竖横横撇竖

  • 汉语字典解释

    [①][pì]

    [《廣韻》匹備切,去至,滂。]

    亦作“渒1”。

    (1)水名。在河南省。

    (2)水名。主流在安徽省。古名沘水。

    (3)船行貌。

    (4)见“淠淠”。

    (5)淹没。

    [②][pèi]

    [《集韻》普蓋切,去泰,滂。]

    见“淠2淠”。

  • 康熙字典解释

    【巳集上】【水字部】 淠; 康熙笔画:12; 页码:页630第13(点击查看原图)
    【唐韻】【集韻】【韻會】
  • 音韵参考

    [ 上古音 ]:质部滂母,phiet
    [ 广 韵 ]:匹備切,去6至,pì,止開三去脂B滂
    [ 平水韵 ]:去声八霁
    [ 国 语 ]:pì,pèi
    [ 粤 语 ]:pei3

  • 说文解字详解
    【卷十一】【水部】 编号:7019
      淠,[匹備切 ],水。出汝南弋陽垂山,東入淮。从水
  • 字源演变
    金文小篆楷体
版权所有©学霸图书馆   网站地图 滇ICP备2023006467号-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