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汉语古籍 传承国粹精华

[miǎn] [shéng]

[miǎn] [shéng]

部首:部首笔画: 3画总笔画: 11画

繁体部首:部首笔画: 4画 总笔画: 12画

康熙字典笔画: ( 澠:17; )

  • 五笔编码:IKJN
  • 仓颉编码:ERLU
  • 四角号码:36116
  • UniCode:U+6E11
  • 规范汉字编码:4974
  • 基本解释


    (澠)
    miǎn
    〔渑池〕地名,在中国河南省。
    (澠)


    (澠)
    shéng
     ㄕㄥˊ
    古水名,在今中国山东省临淄市一带。

    笔画数:11;
    部首:氵;
    笔顺编号:44125125115


  • 民俗参考

    汉字五行:水 是否为常用字:否
    姓名学:非姓氏

  • 索引参考

    [ 故训彙纂 ]:1326|1404.6
    [ 康熙字典 ]:页633第37
    [ 汉语字典 ]:卷3页1650第04

  • 详细解释



    miǎn
    另见shéng

    渑池
    Miǎnchí
    〖Mianchicity〗
    古城名。一作黾池。因南有黾池得名。在今河南渑池县西
    县名。在河南省西北部、黄河南岸,陇海铁路横贯,邻接山西省,秦置县



    shéng
    【名】
    古水名〖ShengRiver〗。源出今山东省淄博市东北,西北流至博兴东南入时水。时水的下游。亦称“渑水”
    有酒如渑,有肉如陵。——《左传·昭公十二年》
    另见miǎn
  • 字形结构

    [ 首尾分解查字 ]:氵黾(shuimian)  [ 汉字部件构造 ]:氵口电
    [ 笔顺编号 ]:44125125115
    [ 笔顺读写 ]:捺捺横竖折横竖折横横折

  • 汉语字典解释

    [①][shéng]

    [《廣韻》食陵切,平蒸,船。]

    “渑1”的繁体字。

    (1)古水名。源出今山东省淄博市东北,西北流至博兴县东南入时水。此下时水亦通称渑水。久湮。

    (2)古水名。在今四川省。

    [②][miǎn]

    [《廣韻》武盡切,上軫,明。]

    [《集韻》彌兗切,上獮,明。]

    “渑2”的繁体字。

    见“澠2池”。

  • 康熙字典解释

    【巳集上】【水字部】 澠; 康熙笔画:17; 页码:页633第37(点击查看原图)
    【廣韻】食陵切【集韻】【韻會】【正韻】神陵切,
  • 音韵参考

    [ 平水韵 ]:下平十蒸
    [ 国 语 ]:mǐn,miǎn,shéng
    [ 粤 语 ]:man5sing4

  • 说文解字详解

    【说文解字】中没有查到汉字(渑)


  • 字源演变
    楷体
版权所有©学霸图书馆   网站地图 滇ICP备2023006467号-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