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汉语古籍 传承国粹精华

[lòu]

[lòu]

部首:部首笔画: 5画总笔画: 16画

康熙字典笔画: ( 瘻:16; )

  • 五笔编码:UKGV
  • 仓颉编码:KLWV
  • 四角号码:00144
  • UniCode:U+763B
  • 规范汉字编码:
  • 基本解释


    lòu
    见“瘘”。

    笔画数:16;
    部首:疒;
    笔顺编号:4134125112512531


  • 民俗参考

    是否为常用字:否
    姓名学:非姓氏

  • 索引参考

    [ 古文字诂林 ]:07册,第2部,疒部,32
    [ 故训彙纂 ]:1513|1591.3
    [ 说文解字 ]:编号4702,第07卷下,疒部第32字
    [ 康熙字典 ]:页779第35

  • 详细解释

    暂无汉字(瘻)的详细解释
  • 字形结构

    [ 首尾分解查字 ]:疒婁(binglou)
    [ 笔顺编号 ]:4134125112512531
    [ 笔顺读写 ]:捺横撇捺横竖折横横竖折横竖折撇横

  • 汉语字典解释

    [①][lòu]

    [《廣韻》盧候切,去候,來。]

    亦作“瘺1”。“瘘1”的繁体字。

    (1)颈肿大的病。即颈部淋巴结核。

    (2)小儿面肿。

    (3)瘘管。

    [②][lǘ]

    [《廣韻》力朱切,平虞,來。]

    亦作“瘺2”。“瘘2”的繁体字。

    佝偻,驼背。

  • 康熙字典解释

    【午集中】【疒字部】 瘻; 康熙笔画:16; 页码:页779第35(点击查看原图)
    【唐韻】力豆切【集韻】【韻會】郎豆切,
  • 音韵参考

    [ 广 韵 ]:力朱切,上平10虞,lǘ,遇合三平虞來
    [ 粤 语 ]:lau6

  • 说文解字详解
    【卷七】【疒部】 编号:4702
      瘻,[力豆切 ],頸腫也。从疒婁聲。


  • 字源演变
    小篆楷体
版权所有©学霸图书馆   网站地图 滇ICP备2023006467号-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