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汉语古籍 传承国粹精华

[biē]

[biē]

部首:部首笔画: 6画总笔画: 17画

康熙字典笔画: ( 蟞:18; )

  • 五笔编码:UMIJ
  • 仓颉编码:FKLMI
  • 四角号码:98136
  • UniCode:U+87DE
  • 规范汉字编码:
  • 基本解释


    biē
    〔珠蟞〕古书上说的一种水生动物。
    古同“鳖”。


    bié
    〔蟞蜉〕即“蚍蜉”,大蚂蚁。

    笔画数:17;
    部首:虫;
    笔顺编号:43252343134251214


  • 民俗参考

    是否为常用字:否
    姓名学:非姓氏

  • 索引参考

    [ 故训彙纂 ]:2029|2107.7
    [ 康熙字典 ]:页1097第04

  • 详细解释

    暂无汉字(蟞)的详细解释
  • 字形结构

    [ 首尾分解查字 ]:敝虫(bichong)
    [ 笔顺编号 ]:43252343134251214
    [ 笔顺读写 ]:捺撇竖折竖撇捺撇横撇捺竖折横竖横捺

  • 汉语字典解释

    [①][bié]

    [《集韻》蒲結切,入屑,並。]

    见“蟞蜉”。

    [②][biē]

    [《集韻》必列切,入薛,幫。]

    珠蟞。传说中的一种鱼。

  • 康熙字典解释

    【申集中】【虫字部】 蟞; 康熙笔画:18; 页码:页1097第04(点击查看原图)
    【集韻】蒲結切,音蹩。蟞蜉,蟲名,蟻也。 又匹蔑切,音撇。義同。 又必結切,音彆。【博雅】蛺蝶,蟞蚨。 又【玉篇】珠蟞也。【郭璞·江賦】頳蟞胏躍而吐璣。【註】《山海經》曰:珠蟞之魚,其狀如胏而有目,六足,有珠。【南越志】珠蟞吐珠。 又羌名。【後漢·張奐傳】羌
  • 音韵参考
  • 说文解字详解

    【说文解字】中没有查到汉字(蟞)


  • 字源演变
    楷体
版权所有©学霸图书馆   网站地图 滇ICP备2023006467号-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