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汉语古籍 传承国粹精华

逐渐被世人遗忘的“二十四节气” 中国第39项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2016年11月30日,“二十四节气”正式列入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国第39项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诞生,总量位居世界第一!

 在路上,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生活节奏这么快,大部分现代人对一些趣味史实会了解多少?

二十四节气是通过观察太阳每年的运动,了解一年中季节、气候、物候等各方面变化规律而形成的知识体系。历史上,它是先秦时期制定、汉代全面确立的指导农耕的补充历法。当地球绕太阳每转15时,就到达某个位置。这个位置是“节气”;地球每年自转360,所以有24等份,统称为“二十四节气”。具体包括:立春、雨、虫醒、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穗粒、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夏末、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在国际气象界,这一时间识别系统被誉为“中国第五大发明”。

二十四节气

 为什么二十四节气它偏偏是二十四节气,怎么不是三十六节气,或者是四十八节气呢?

其实严格来说,节气并不等同于季节、气候。二十四节气是几千年的总结。过去,二十四节气分为七十二节气,即每个节气有十五天,每五天为一个节气,全年共有七十二节气。后来我发现分的太细了。因为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的气候条件、地形差异很大,可能不太容易划分得太细。最终,各地普遍适用的二十四节气被保留了下来。

春秋时期,中国古代先贤用土晷测量太阳的影子,确定了仲春、仲夏、仲秋、仲冬四个节气。秦朝还确定了四时开始的四个时间节点: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战国后期所著《鲁氏春秋》《十二月纪事》中记载了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等八个节气。冬至出现了,这八个节气标志着季节。这种变换清晰地划分了一年中的四个季节以及昼夜长短的规则。

到西汉《淮南子》成书时,二十四节气的名称已与现代完全一致。每个节气又分为初、二、三三节,每五天一个节气。例如,立春的三个季节是:“初春东风起,二时虫鸣,三时鱼捕冰”。二十四节气、七十二节气不仅是一段时期气候变化的标志,其起始日期和时间也是气候和物候变化的精确时间节点。

淮南子

说起《淮南子》,就不得不提到淮南王。他的名字叫刘安,是刘邦的后裔。据说他的宾客有数千人,他的谋士中也有各种各样的人才。其中一些人熟悉天文学和农业。他把前人在《淮南子》中总结的二十四节气完整地记载在《天文训》这一段中。刘安虽然是一个篡位的野心家,但最终还是被举报而死。但他请了那么多的宾客和谋士,招揽了那么多的人才,写出了《淮南子》这本书,囊括了方方面面的知识。从这一点来看,他是做了一件好事。其实,在商代的甲骨文中,就已经有春、夏、秋、冬、风、霜、雨、雪等,估计在夏商时期,就已经有四个太阳了。术语,主要有夏至、冬至、春分、秋分。

公元前104年,邓萍萍制定的《太初历》正式将二十四节气纳入历法,并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

太初历

这里还有一个有趣的历史故事:背不下来二十四节气,就娶不到老婆。我曾看过一个记载,相亲选女婿时,准女婿必须先背诵二十四节气。背诵二十四节气的人被认为是良好的家庭成员,有机会建立更进一步的关系。如果不能执行,就会以一票之差被否决。这比婆婆现在对女婿有房子的要求还要严格。因为不会背二十四节气歌,女儿永远嫁不出去。

二十四节气的发祥地是黄河流域中下游广大地区。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南北、东西部的气候和物候变化存在显着差异,二十四节气的时间也不一致。因此,涉及二十四节气的农谚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人们会总结对自然变化的认识,并根据地区特点具体规划工作流程。例如,在我们南方,经常流传着这样的谚语:“清明时节虫出,立夏时节新丝”、“清明时节人不忙,夜里插秧”。在初夏的时候。”我们可以看到,在谚语中,广大农民对季节、地域有着具体、准确的把握。他们并不把一个地区的经验当作一成不变的僵化教条,套用到另一个地区,而是因地制宜地总结出适当的结论。根据当地的特点,有自己的谚语。

清明谚语

 城市里的人与农业生产活动相距遥远,那么我们还需要二十四节气吗?

中国城镇化率已达56.1%。我们有什么样的生活,就会遵循什么样的时间框架。我们现在按照周来安排我们的工作和生活。这是工业化社会的产物,是人类安排的机械的生活节奏。二十四节气是为了认识自然变化、顺应自然变化、利用自然变化而制定的时间框架。其科学价值和丰富内涵提醒人们回归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相处吧,这就是为什么我们需要将二十四节气这样的时间框架纳入我们的生活中。现代人生活在钢筋水泥的森林里,忽视自然太久了。认识自然,离不开二十四节气作为时间尺度。换句话说,二十四节气的深层意义和作用是调整我们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无论您在城镇还是农村。

城镇生活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值得我们花更多的闲暇时间去发现它的美好!虽然农耕文化离我们越来越远,但二十四节气的文化记忆却并没有走远。例如,南方有“小河满大河满”、“小雨无雨,芒无水长”等谚语,都蕴含着古人的智慧。你的家乡有哪些关于二十四节气的谚语?在评论中分享出来,或者讲述谚语的故事,让更多的人了解你的家乡,了解我国的异国文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上一篇:楼兰古国的人去哪儿了?他们为什么要离开? 下一篇:什么是上食局和御厨?他们之间有什么区别?
推荐故事
古代人考试作弊被抓后会受到什么样的惩罚? 塔吉克族风俗习惯塔吉克族禁忌介绍 古代王朝社会如何选拔人才?是不是比现代更科学? 塔吉克男女如何用物品表达爱意 为什么古代的读书人和贫穷联系在一起?当学者容易吗? 塔吉克族的风俗习惯 塔吉克族有哪些有趣的婚礼习俗? 范进忠大喜之后发疯 当公务员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塔吉克族命名仪式和剪发仪式简介 古代读书人现在的水平如何?电影电视剧中的表演都是真实的吗? 名称:塔吉克族塔吉克民歌《柔巴依》 塔吉克族古代民歌是怎么唱的? 名称:塔吉克族乐器塔吉克短魔鹰笛 项羽为何不愿过河?如果他过河会发生什么? 刘邦真的多次把孩子推出车外吗?他为什么这么做? 塔吉克舞塔吉克鹰舞有哪些民族风情? 塔吉克服饰塔吉克妇女的“Kuleta” 塔吉克族独特而温馨的吻手仪式是怎样的? 书名:锡伯族史 锡伯族是怎么来的? 明武宗夏皇后 她的一生有多悲惨? 锡伯族服饰锡伯族服饰有什么特点 朱温生性残忍 他灭唐王朝到底有多残忍? 锡伯文化锡伯族的锡伯语有什么特点? 从一个底层百姓到将军宰相 范雎为何能逆袭成功? 锡伯族饮食锡伯族饮食有哪些禁忌? 刘福林为何22日无子嗣去世?霍光对他做了什么? 锡伯文化锡伯族有哪些姓氏? 孙传庭拥有十万精兵 为何败给李自成? 锡伯文化锡伯族的传统体育运动有哪些? 锡伯文化锡伯人有哪些爱情传说? 锡伯族的节日锡伯族过春节有哪些风俗习惯?
版权所有©学霸图书馆   网站地图 滇ICP备2023006467号-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