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农作物进入成熟期。夏末时节,夏季娇嫩的荷花已经变成了装满莲子的莲蓬。当夏季炎热退去,初秋到来时,天气变化已经开始一点一点侵入我们的生活。那么你知道夏季高温的具体时间吗?如果你还不知道,就让我带你走进夏日的世界吧。
2018处暑是8月23日,星期四
初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四个节气,也是秋季的第二个节气。它发生在每年8月23日左右,此时太阳到达黄经150度。 《黄历》云:“斗之五,指暑气结束,暑气即将退去时,潜伏、潜伏于处,故名。” 《月令七十二时辰集》云:“此地已去,暑气止于此。” “何处”是隐藏、结束的意思。
初暑意味着炎热的夏季即将结束,因为此时三伏天已经过去或即将结束。各地有“夏热尽寒来”的谚语。夏季结束是气温下降的转折点。这个季节,虽然白天气温仍会较高,但早晚气温较低,温差较大。公众应预防感冒的发生。 “夏日的暑气退去,秋风的凉爽来却来不及了。”暑气即将来临,这意味着炎热的夏天即将离我们而去。天气渐凉,但部分地区仍将被“秋虎”亲吻一段时间。
处暑节气的习俗与活动
祭祖、迎秋
夏季节气前后的民俗大多与祭祖、迎秋有关。暑暑结束前后,会有庆祝中元节的民俗活动,俗称“七月半”或“中元节”。旧时,民间从七月初开始要举行打开鬼门的仪式,直到七月底鬼门关上,才会有普渡化缘活动。据说普渡活动是从打开鬼门开始,然后立柱放河灯,吸引孤魂;而主体则是搭建普渡坛,搭建孤棚,穿插抢劫孤儿等,最后以关闭鬼门结束。如今,它已成为祭祖的主要活动时期。另外,夏季炎热过后,秋意渐浓,正是人们外出郊游、迎秋景的好时机。暑气过后,暑气已经退去,就连天空中的云朵也显得分散而自由,不像夏季炎热时结成块的密云。民间一直有“七八月看巧云”的说法,取“出游迎秋”之意。
放河灯
河灯又称“莲花灯”。它们通常是放置在底座上的灯或蜡烛。中元节之夜,人们将它们放入江河、湖泊、海洋中,任其漂流。放河灯的目的是为了赶走溺水的鬼魂和水中其他孤独的鬼魂。萧红《呼兰河传》中的一段话就是对这一习俗的最好注脚:“七月十五是鬼节,怨鬼死了灵魂不能重生,在地狱里流连是很痛苦的,想重生了,找不到路了。如果这天有死鬼拿着河灯,他就得活下去。”钓鱼节开幕
对于沿海渔民来说,暑气过后,正是收获的季节。每年盛夏时节,浙江沿海都会举办盛大的钓鱼节。决定在东海休渔结束当天举行隆重的开渔仪式。欢迎渔民出海。 2006年第九届中国钓鱼节于9月6日在浙江省象山县举行。由于此时海水温度依然较高,鱼类仍会停留在海域周围,鱼虾贝类将成熟。因此,从这个时候开始,人们就经常可以享用到种类繁多的海鲜了。夏季炎热时吃鸭肉
老鸭味甘性凉,故民间有消暑吃鸭的传统。其做法多种多样,有白切鸭、柠檬鸭、姜母鸭、烤鸭、荷叶鸭、核桃鸭等,北京至今仍保留着这一传统。暑天,北京人都会去商店买夏百合、鸭子等。
处暑养生
1.穿衣Tips:不要急于添加更多衣服。 “春捂秋冻”就是要防止秋季体温过高,以利阳气收敛。因为热出去了,就必须换寒气。但是晚上外出时要多穿衣服,以保护阳气。
2、晚上睡觉小窍门:门窗要关好,腹部盖上薄被,防止秋风凉脾胃。
3、室内小贴士:白天只要室温不高就不建议打开空调。可以打开窗户,让空气流通,让秋天的空气洗去夏季炎热时留在房间里的湿气和浑浊。
4、防病提示:9月23日秋分之前,气候变化比较大。雨前气温炎热,雨后气温凉爽,极易引起风寒或风热感冒。当症状出现时,及时采用食疗来恢复平衡。
5、饮食小贴士:可食温补食物。如果没有痘痘、脸红,并且有吃辛辣食物的习惯,可以适当吃一些辣椒、花椒等食物;如果有喝酒的习惯,可以适量少喝酒,其中白酒、米酒一定要温热。主食可以吃,最好用精白面粉,以补气。喜欢吃红枣、桂圆的人可以早上吃几个;喜欢吃酸味食物的人,可以适量吃一些酸味食物,因为酸味食物主要是收敛的。
6、这段时间尽量不要吃萝卜(胡萝卜除外)。胡萝卜负责降气。此时人的中气不足,吃萝卜很容易损伤中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