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夜到了,锣鼓、笙箫齐鸣,新年到来了。除夕应该说是最重要的一天。这不仅是一家人团聚的日子,也是驱散一年厄运、迎接新年到来的日子。那么今年的除夕是什么时候呢? 2019年除夕是什么时候?说起除夕夜,就不得不说起年兽的故事和看春晚不变的感受。那么除夕夜怎么过呢?起源是什么?除夕夜有哪些习俗?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今年的除夕是什么时候? 2019年的除夕是什么时候?
今年大年三十是几月几号
2019年除夕是2019年2月4日,农历戊戌(狗年)腊月三十,星期一。
大年三十的由来
除夕是春节的前夕,也叫除夕。相传古时有一种凶猛的妖怪,名叫奚,每年年底都会出来害人。后来,人们知道习最怕红色和喧闹,于是除夕之夜,家家户户都贴红色春联、放鞭炮。赶走除夕之兽。为了新的一年里平安。这个习俗从此就流传了下来,除夕之夜就被称为除夕夜。
这一天是人们吃喝玩乐的日子。北方人包饺子,南方人包年糕。饺子的形状像“元宝”,年糕的声音像“年糕”,都是吉祥如意的好兆头。
除夕之夜,全家人一起吃“团圆饭”,给人一种合家团圆过年的感觉。吃团圆饭时,桌上的“鱼”不能动,因为鱼代表“财”和“年年有余”,象征来年“富贵吉祥”。它是一种装饰品,不能触摸。
关于年份的由来,还有一个传说。据传说,在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受到一种最凶猛的野兽的威胁。这种兽名叫“年”。它捕食各种动物。冬天,山里食物匮乏,它就会闯入村庄,猎杀人和牲畜。百姓终日惶惶不安。人们与“年”的斗争已经有很多年了。人们发现“年”害怕三种东西:红色、火和声音。于是到了冬天,人们就在门上挂上红桃板,在门口生火,彻夜不眠,敲打敲打。当晚,“年”闯进村子,看到家家户户都亮着红灯和火光。听到巨响,他吓得跑回山里,再也不敢出来。夜幕降临,人们互相祝贺,张灯结彩,饮酒设宴,庆祝胜利。
大年三十的由来
为了纪念这次胜利,冬天的这个时候,家家户户都会在门上贴上红纸对联,点上电灯,敲锣打鼓,燃放鞭炮、烟花;晚上,他们会彻夜不眠;第二天,他们一大早就互相祝贺。就这样,一代又一代地流传下去,就成了“过年”。
除夕夜的高潮是长辈吃完年饭后发“压岁钱”。接下来就是贴春联、门神,关门了。直到大年初一早上才开门迎接财神。下一步是全家人熬夜到凌晨。
大年三十有哪些习俗
大年三十贴春联
除夕到来之前,家家户户,其他的门饰可以忽略不计,但一定要贴一副红红喜庆的春联。无论在城市还是乡村,家家户户都必须选择一副大红对联。门上贴春联,增添节日的喜庆气氛,也预示着来年的好兆头。
大年三十包饺子
除夕夜包饺子是中国人的传统。除夕夜一定要吃饺子,所以家家户户都会早起包饺子。在众多的饺子中,只有少数是用花生或其他坚果做的。谁吃它们?这样的饺子到来,预示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
大年三十点灯笼
除夕夜,家门前挂起红灯笼,春节期间,灯笼通宵亮着。从除夕到正月十五元宵节,灯火不能熄,寓意长寿、香火不断。
大年三十吃年夜饭
除夕夜是一年中最重要的日子,也是家人团聚的日子。除夕之夜,全家人聚在一起,吃年夜饭,等待辞旧迎新的时刻。家家户户都有一顿非常丰盛的年夜饭。除了全家人一起吃饭以表达和睦团圆外,吃饭前还要祭祀祖先,祈求保佑。
大年三十看春晚
家人团聚最不可缺少的就是观看一年一度的春节联欢晚会。春晚逐渐成为除夕夜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全家人聚集在电视机前观看春节联欢晚会。这种欢乐和谐的气氛是任何节日所独有的。无与伦比。
大年三十烧鞭炮
除夕是一年的最后一天,也是迎接来年新开始的时刻。除夕之际,会听到“隆隆”的鞭炮声,预示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繁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