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汉语古籍 传承国粹精华

中国三大鬼节之一的寒衣节的由来 什么是冬装节?

农历十月初一被称为“十月朝”。自古以来,我国就有丰收时节祭祖的习俗,以示孝心,不忘初心。古人也在农历十月初一用小米祭祀祖先。农历十月初一,是祭祀祖先的日子。南北都有家庭祭祀和坟墓祭祀。如今,在江南许多地区,仍然有十月初一祭新坟的习俗。

农历十月初一,也是冬季的第一天。此后,天气逐渐变冷。人们害怕祖先的灵魂在阴间会缺衣少衣。因此,除了食物、香烛、纸钱等一般供品外,还有一种不可缺少的供品——明仪。祭祀时,人们向祖先烧明衣,称为“送冷衣”。

后来,有些地方“烧冷衣”的习俗发生了变化。人们不再烧冷衣服,而是“烧行李”。人们把许多鬼纸封在纸袋里,写上收件人和发件人的名字。姓名和相应的称谓,这就是所谓的“行李”。有寒衣之名,却无寒衣之实。人们认为阴间和人间一样,用钱可以买到很多东西。

 历史记载

据考证,早在周代,农历十月初一为腊节,这一天要举行盛大的祭祀活动。 《礼记.月令》描述了周代蜡节的情况:以猎物作为祭品。皇帝在社坛上祭祀日月星辰,在门内祭祀五代祖先。同时,他安抚农民并颁布了新的法律。作息制度。 《诗经.宾风.七月》曾提到“七月火流,九月赐衣”,意思是九月开始变冷。正是人们买衣服御寒的时候,所以十月初一也俗称服装节。

因此,前代大多在农历九月举行仪式,具体日期并不确定。

唐代《大唐圣旨集》卷七十七:唐玄宗天宝二年八月曰:“欲拜者,故显其身”。诚敬推新,故抒双鹿之思。”感觉时间。

……自流火尽,商俗变迁,深记记录,珍视物物,赐诗衣裳,使残存百姓安息,群臣仍仁慈。私人的,它们服务于花园和陵墓,不标记正式的风格。

今后每年9月1日,我都会向陵墓推荐衣服,以示我千百年来对苍生的孝心。而且盛夏端午节期间,无经典无事实,传播肤浅庸俗,因此改变了风气。这更像是孝顺。

给我的妃嫔和官员们看,让他们知道我的意思。 “这个法令直接影响了中国人上坟、送衣服的习俗。由于十月入冬,九月过早,所以宋代这一习俗被移至十月初一。”

宋代十月过年的习俗主要体现在送衣、祭祀、开炉三个方面。陆希哲《岁月杂记》记载:“十月初一,京师将领在禁卫之上,赐锦袍,皆受受谢。

……边境元帅、都督、诸侯,皆赐锦袍。旧河北、陕西、河东转运使均无此礼。祖朝时,有人前来,受赐衣裳。诸将领皆赐锦袍。 ”

(赐衣)(祭祀)据《东京梦华录》记载,在东京汴梁,“九月下半月,明衣,靴鞋垫帽衣裳,卖戏曲”。十月的第一天被烧毁。” “一日”,“士民皆出城食墓,严禁车马入院及西京皇陵”。

族车马如寒食节。” 《孟良录》记载,南宋临安也利用十月节出郊扫松祭祖。

内院车马,遣王室南班去陈公祭陵。”《河南成氏遗志》云:“祭坟时,应先祭之。十月的一天,感受霜露。 “宋代人最早用‘棉团做衣服’,后人称其为‘汉衣’。宋代人没有这个名字。

明代刘同、于一正所著的《帝都风景春田》对当时的冬衣节有详细的记载:“10月1日,纸铺剪出五种颜色的纸,制作男女衣服。有长尺,曰汉仪,有疏印,留印,代代认姓、信,如寄信,家家晚上立祭,烧之。门口,说送冷衣,新葬用白纸,说新鬼不敢穿彩衣,送走。白衣者哭声,女声十九,男声十一点了。”

清朝潘容弼在《皇帝北京岁月送寒衣》中记载了寒衣节的情况:“农历十月初一……士民家属祭祀自己的人。”祭祖,扫墓,如中原礼,傍晚封书,加五色帛,作冠带衣履,置于门外焚之,曰送之。冷衣服。”

民俗由来

 因先秦的迎冬礼仪脱胎而成。

据《礼记月令》记载,农历十月为立冬月。这一天,皇帝率三皇子、九大臣到北郊举行冬礼。仪式结束后,他回来奖励那些为国家牺牲的人们,并为他们的妻子和孩子提供补偿。死者应该如何得到奖赏? “给他们送冷衣”应该是标题的应有之义。风风雨雨都一样,已经成为一种习惯。但这种说法只能是一种推论,因为中国人在十月初一焚烧祭“灵、鞋、席、帽、衣”的记载,直到文人的海关记录中才出现。宋朝。如果说寒衣节,它形成于先秦时期,那么这么长时间的记录差距很难提供合理的解释。因此,有人推断,汉服节习俗的形成不会早于宋代。

朱元璋“授衣”传说

农历十月在古代是一个重要的月份。此时,正是稻谷收割入库的时节。 “是天子始服裘之月”(《礼记月令》)。皇帝以穿冬衣的仪式宣布了这一点。老百姓:冬天来了。相传明初朱元璋在南京称帝。为了表示顺应天时,他在十月初一清晨举行“着衣”仪式,将刚收获的红豆和糯米熬成热汤送给大臣们品尝。南京民间有句俗话:“十月早晨,穿棉袄,吃豆汤御寒”。这就是“寒衣节”的由来。人们在加厚衣物御寒的同时,也给守边、经商、异地求学的游子送上冬装,以表达对他们的关心和关怀。

 孟姜女千里送寒衣

相传,秦朝时期,江南松江府孟、姜两家种植葫芦,得一女孟姜女,嫁给了丈夫范其良。后来,启良被抓去北疆修筑长城。孟姜女不远千里寻夫送冷衣,在长城脚下找到了她。不料,她的丈夫却死了,埋在城墙里。孟姜女悲愤交加,日夜对着长城痛哭。最后,天地为之感动,她哭下长城,露出了丈夫的尸骨。千百年来,这段忠贞不渝的爱情故事广为流传。

孟姜女哭下长城八百里后,与秦始皇正面交锋,为丈夫报仇,为自己泄愤,最后抱着丈夫的遗骸跳海而死。在他跳入海中的那一刻,海浪汹涌,两边的岩石都慢慢拱起。据说,海上的江女墓,无论潮水多么猛烈,也从未被淹没过。

因孟姜女不远千里寻夫送冷衣的故事,所以农历十月初一,塞内外都被称为“冷衣节”。 “十月初一烧寒衣”早已成为北方祭奠已故亲人的习俗。

 商人促销伎俩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10月1日烧冷衣”源于商人的促销策略。

据不完全可靠的消息显示,这位精明的商人出生于东汉,是造纸术发明者蔡伦的嫂子。

这位嫂子名叫慧娘。看到蔡伦造纸有利可图,她鼓励丈夫蔡默向弟弟学习造纸。蔡默性子急躁,还没学会手艺就开了一家造纸店。结果,他生产的纸张质量低劣,没人要。这对夫妇不得不担心满屋子的废纸。

眼看就要倒闭了,慧娘想出了一个主意。

一天深夜,蔡家大院里传出惊天动地的鬼叫声。邻居们吓坏了,第二天一大早就赶过来查看到底是怎么回事。他们这才得知,慧娘昨晚突发病死了。房间里放着一口棺材,蔡默一边哭一边烧纸。正在烧的时候,棺材里突然传来一声响动,里面传来慧娘的声音喊道:“开门!快开门!我回来了!”所有人都惊呆了。良久才回过神来,上前打开棺材。建造。只见棺材里跳出一个女人,但慧娘是谁?

那慧娘摇摇头,高声唱道:

“人间有钱通天下,纸在阴间就是钱,我老公如果不烧钱,谁让我回家!”她告诉大家,她死后去了阴间,阎王派她去磨磨石。她用丈夫给的纸钱贿赂了所有的小鬼,他们都争着去给她磨。 —— 有钱能使鬼推磨!她还用钱贿赂了阎王,阎王放了她回来。

蔡默故作困惑的说道:“我没给你钱!”慧娘指着烧着的纸堆说:“那是钱啊!在阴间,吃喝都是靠这个东西的。” ”蔡默一听,立刻又拿了两捆纸去烧,说这样可以让自己在阴间的父母少受点苦。

夫妻俩的双重行为欺骗了邻居!大家看到纸钱可以起死回生,就买了纸烧掉。消息传到了十家,没几天,蔡默家积攒的纸张就全部卖光了。自从十月初一慧娘回阳后,后世人们都会在这一天上坟烧纸,祭奠死者。

这两个传说有悲有喜,虽然道具不同(一个是烧棉衣,一个是烧纸钱),但都是对死人做文章,在人们心中弹奏家庭的弦。

江苏“红豆饭”传说

后人把十月初一定为阵亡将士纪念日,吃红豆米饭以示纪念。江苏大丰至今还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从前,有一个放牛童,因与地主斗殴,被地主砍死。他的血将散落在地上的稻米染成了红色。这一天是十月的第一天。从此,穷人在十月初一就吃红豆和米饭来纪念他。还有童谣可以证明这一点:“十月的早晨,看牛跑回家;你不想走,地主就用三犁一薄刀打你。” '

典故传说

关于祭祖节,还有蔡伦造纸、蔡谟烧纸的故事。

中国民间传说,蔡伦第一次发明纸时,生意非常好。蔡伦的嫂子惠娘让丈夫蔡默向蔡伦学习造纸术。他们回来开了一家造纸厂,但蔡墨造的纸质量很差,卖不出去。两个人都很担心。后来,慧娘想到了一个摆脱困境的办法。

半夜,慧娘突发病假装死去。蔡默伤心欲绝,在灵柩前哀悼。他烧了纸,哭着说:“我跟哥哥学造纸,但我没注意,我造的纸质量太差了,害你生病了,我要烧了这张纸。”化为灰烬,解你心头之恨。”烧完后,又拿了纸来烧。烧了一会儿,就听见惠娘在棺材里喊道:“开门,我回来了。”这下,人们惊呆了。 人们打开了棺材,慧娘装腔作势地唱道:钱可以走遍天下,纸在阴间做生意。 如果我的丈夫没有把纸烧掉,谁会做生意呢?让我回家?

慧娘唱了很多遍,说道:“刚才我是鬼,现在我是人,不要害怕。到了阴间,阎王让我磨难受苦。我丈夫把我给了。”钱,还有很多小鬼帮我,我真有钱,可以让鬼磨。三官也找我要钱,我把钱都给了他,他就打开了阴间后门,让我回去了。 ”蔡默故作困惑:“我没给他钱,给你?”慧娘道:“你烧的纸,就是阴间的钱。”说完这句话,蔡默又拿了几捆纸,烧给了父母。

在场的人一听,都认为烧纸有很大的好处,纷纷向蔡默买纸。慧娘慷慨地送给乡亲们,一传十,一传十。远近的村民都来买蔡家的纸,烧给已故的亲人。不到两天,积压的纸张就被抢购一空。慧娘“回阳”的日子是农历十月初一。因此,后人在十月初一祭祖,并在坟前烧纸,以示对祖先的怀念。

十月初一,有些地方仍有祭牛王的习俗。相传,这一习俗起源于秦春秋时期。有一天,秦文公命人砍倒一棵梓树,结果树突然变成了一头牛。秦文公命人追捕他。牛跳进水里,再也没有上来。人们修建了“努特神庙”来祭祀牛神。努特是一头高大、强壮、威严的公牛。这样的牛,在人们心目中,具有驱除疾病、辟邪、保护牛群的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上一篇:中国三大鬼节是什么?三大鬼节的由来及禁忌 下一篇:2019年除夕是什么时候? 2019年除夕是什么时候?
推荐故事
塔吉克族风俗习惯:晚上不关门、路上不拾遗物 塔吉克族的丧葬习俗有哪些?有几个程序 如果张合若对阵蜀汉“五虎将” 他能打败谁? 古代读书是什么样的?古人为什么要读四书五经? 塔吉克族的风俗习惯介绍 塔吉克族有哪些礼仪? 塔吉克族的日常习俗有哪些? 古代人考试作弊被抓后会受到什么样的惩罚? 塔吉克族风俗习惯塔吉克族禁忌介绍 古代王朝社会如何选拔人才?是不是比现代更科学? 塔吉克男女如何用物品表达爱意 为什么古代的读书人和贫穷联系在一起?当学者容易吗? 塔吉克族的风俗习惯 塔吉克族有哪些有趣的婚礼习俗? 范进忠大喜之后发疯 当公务员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塔吉克族命名仪式和剪发仪式简介 古代读书人现在的水平如何?电影电视剧中的表演都是真实的吗? 名称:塔吉克族塔吉克民歌《柔巴依》 塔吉克族古代民歌是怎么唱的? 名称:塔吉克族乐器塔吉克短魔鹰笛 项羽为何不愿过河?如果他过河会发生什么? 刘邦真的多次把孩子推出车外吗?他为什么这么做? 塔吉克舞塔吉克鹰舞有哪些民族风情? 塔吉克服饰塔吉克妇女的“Kuleta” 塔吉克族独特而温馨的吻手仪式是怎样的? 书名:锡伯族史 锡伯族是怎么来的? 明武宗夏皇后 她的一生有多悲惨? 锡伯族服饰锡伯族服饰有什么特点 朱温生性残忍 他灭唐王朝到底有多残忍? 锡伯文化锡伯族的锡伯语有什么特点? 从一个底层百姓到将军宰相 范雎为何能逆袭成功? 锡伯族饮食锡伯族饮食有哪些禁忌?
版权所有©学霸图书馆   网站地图 滇ICP备2023006467号-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