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汉语古籍 传承国粹精华
  • 《通典》

    唐杜佑撰。200卷。我国第一部论述历代典章制度之专史。 记载历代典章制度的沿革变化,上起传说中的唐虞,下讫唐肃宗、代宗时。作者综合群经诸史和历代文集、奏疏等,参以《大唐开元礼》,征引200余种史籍,分类编纂,自大历元年(766年)起,历时35载,至贞元十七年(801年)完成。计食货12卷,选举6卷,官职22卷,礼100卷,乐7卷,兵15卷,刑8卷,州郡14卷,边...

  • 《洞玄灵宝三洞奉道科戒营始》

    简称《三洞奉道科戒营始》。道教书名。六卷。本书出隋以前,为道教较早之戒律仪范。前一部分为《指修时要》,列出戒律规范五百二十条。旨在宣扬善恶报应之说,凡道士女冠违犯经戒者,皆得受报。对于建造道观、塑神像、写道经,度人入道等都各有仪范规章,不得违犯。第二部分为仪范,又分八种,凡诵经、讲经、称位、法服等都有明确的规范和仪...

  • 《沧浪诗话》

    南宋末年严羽著。羽有《沧浪集》已著录。羽字仪卿,一字丹丘,自号沧浪逋客。邵武人。事迹及生卒年不详。宋代诗话自欧阳修《六一诗话》首开其例,著作繁兴,但都较零碎,近于随笔。《沧浪诗话》却是一部最有系统的著作。由诗辩、诗体、诗法、诗评、考证五部分组成。《诗辩》提出了论诗的基本主张,是全书的核心。《诗体》论诗歌的...

  • 《俗说》

    轶事小说集。南朝梁沈约作。原三卷。已佚。今存佚文五十余条,记东晋宋齐名人遗闻轶事。沈氏《俗说》主要记东晋和南朝宋社会上层人物佚闻杂事,内容相当杂繁琐碎。有的写妒妇美妾的新奇轶事,有的写士人之间的调笑戏谑和庸俗无聊的日常生活,只为博得读者一笑而已,其思想价值和史料价值相对较小。大约成书于南朝齐、梁年间。当...

  • 《南齐书》

    60卷。梁萧子显撰。《南齐书》是一部记载封建割据政权的史书。原名《齐书》,宋以后为了区别于李百药的《北齐书》而改名。《南齐书》为纪传体的南齐史。有志无表,各志也不全,缺《食货》、《刑法》、《艺文》。南齐初年设史官,命檀超、江淹等编撰国史,梁代有沈约著的《齐纪》,吴均撰的《齐春秋》,萧子显在此基础上请求编修齐史,修成《...

  • 《大乘悲分陀利经》

    亦称《大乘大悲分陀利经》、《大悲分陀利经》、《悲分陀利经》等。佛教经典。三秦失译。八卷。主要叙述释迦牟尼前生离诤王本生,发五十一大愿,誓成无上菩提的故事。异译本有:西晋竺法护译《闲居经》一卷(或十卷),已佚;北凉龚道译《悲华经》十卷,已佚;北凉昙无谶译《悲华经》十卷。本经为历代大藏经所收。...

  • 《华亭百咏》

    亦题《云间百咏》,为今上海地区第一本记事诗专集。1卷。许尚著。许尚自号和光老人,华亭人。取华亭古迹,每事为1绝句,其中的71首题下有后人所加注。是编作于淳熙(1174—1189)间,取华亭古迹,每一事为一绝句。所述有陆机茸、三女冈、征北将军、顾亭林、白龙洞、俞塘、普照寺、陆瑁养渔池、唳鹤滩等,《四库全书》用浙江鲍士恭家...

  • 《唐会要》

    宋王溥撰。100卷。原本残缺,佚失第7—10卷,清别本有补亡4卷,作者不详,《四库全书》据以录补,仍加注明,以示区别,通行刊本以武英殿聚珍本为佳,后来的刻本皆以此为底本。记述唐代各项制度的沿革变迁。会要为史书体裁之一,属典志体断代史范畴。唐苏冕始创,撰会要40卷,记述唐高祖至德宗9朝事。 唐大中时,崔铉等奉诏续修40 卷。宋初王...

  • 《道教义枢》

    道教论著。道士孟安排编集。凡10卷,《正统道藏》收入。孟安排约为唐初人,生平不详。全书分37门,广引众经,解释道教教义理论,“显至道之教方、标大义之枢要”。有道德、法身、三宝、位业、三洞、七部、二观、三乘、六通、福田、动寂、感应、有无等品目。每门起首有“义曰”一段,概述要旨,然后以“释曰”一段作诠释。所论教义以道家思...

  • 《诚斋诗话》

    南宋杨万里作。万里号诚斋,故名。一卷。成书年代未详。《诚斋诗话》主要论诗,亦涉及书法、古文、四六文、箴、祭文、对等。杨万里论诗,一方面受到江西诗派的某些理论束缚,如认为学习古人,应“以故为新,夺胎换骨”;另一方面也与江西诗派有所不同。例如,他主张初学诗者须学古人好语,但“要诵诗之多,择字之精,始乎摘用,久而自出...

  • 《齐谐记》

    志怪小说集。南朝宋东阳无疑作。七卷。所记多鬼神灵怪之事,故取《庄子·逍遥游》“齐谐者,志怪者也”语为书名。原书已佚。《隋书·经籍志》史部杂传类著录,七卷,题宋散骑侍郎东阳无疑撰。《旧唐志》同, 《新唐志》入小说家类。作者事迹不详,今人多以为晋末宋初人。成书亦在宋初。该书亡于赵宋,遗文散见于《艺文类聚》、《法...

  • 《梁书》

    纪传体史书。唐初姚思廉撰。56卷。其中本纪6卷、列传50卷。无表志。成书于唐贞观十年(636)。思廉父姚察在隋时撰有旧稿,贞观三年(629),思廉奉命修史,在其父旧稿的基础上,参照梁谢吴《梁书》等诸家史书,补充整理,续成此书。记载南朝梁自萧衍建国至萧方智之国56年间历史(502—557)。内容对梁朝的政治、军事及思想、文学、史学、宗教...

  •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八卷。唐·般若译。略称《本生心地观经》、《心地观经》。收在《大正藏》第三册。内容叙述佛陀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为文殊等诸大菩萨开示出家住阿兰若者,如何观心地、灭妄想,而成佛道之事。...

  • 《金氏文集》

    诗文别集。北宋金君卿撰。二卷。君卿字正叔,浮梁(今江西景德镇)人。庆历进士。累官度支郎中。慨然有大志,欲以其所学为天下。《宋史艺文志》载其集10卷,《江西通志》作15卷。原本久佚,清修《四库全书》,从《永乐大典》中抄出,定为2卷。该集收赋4篇:《应天以实不以文赋》、《惟善能举类赋》、《中爻辩是非赋》、《大飨不入性...

  • 《捕蝗考》

    捕蝗专书。一卷。清陈芳生撰。成书于清顺治四年(1648年)或稍前。陈芳生,字漱六。生卒不详。仁和(今浙江杭州)人。本书分“备蝗事宜”和“前代捕蝗法”两部分。“备蝗事宜”共十条。其中,前三条抄录徐光启于明崇祯元年著《屯盐疏》“除蝗”部分的第九条中前三项,后七条全部抄录董煟《救荒活民书》卷三。“前代捕蝗法”在形式...

  • 《阴符经》

    道教经典。全称《黄帝阴符经》。唐李筌注 曰:“阴者暗也,符者合也。天机暗合于事机,故曰阴 符”。旧题黄帝撰,实为借黄帝之名而作。关于其著者世 说纷纭,有说为唐李筌撰,有说为魏道士寇谦之作,有 说为吕望作。《四库提要辩正》认为此书为东晋时期的 道士所写。《唐书·艺文志》始见著录,记为《集注阴符 经》一卷,归入道家神仙家类。传...

  • 《杜工部草堂诗话》

    宋代诗评汇编。又简称《草堂诗话》。宋蔡梦弼辑录。二卷。梦弼有《杜工部草堂诗笺》已著录。此编凡二百余条,均为宋人诗话、语录、文集中论杜甫诗之语。《四库全书总目》曰:“曰‘草堂’者,甫客蜀时所居也。近代注者征引此书,多者不过十余则,皆似未见全帙。”本书汇集宋人有关杜甫及其诗作的评论。约成于南宋宁宗庆元(1195—...

  • 《还冤志》

    原称《冤魂志》,亦名《还冤记》、《还魂记》,别称《冤报记》、《北齐还冤志》等。隋颜之推撰。原三卷。今本一卷,三十六条。取材于经史纪事,兼及当代事件传闻,历叙西周至隋人物与世事片断,皆以冤屈鬼魂复仇或为恶者受惩为结局。旨在扬善抑恶,阐扬戒杀好生,因果报应之说。历代史志均有著录。《崇文总目》小说家作 《还冤志》...

  • 《陈书》

    36卷。姚思廉、姚察撰。唐太宗贞观三年,姚思廉受诏撰梁、陈二史,魏徵总领其事。他是根据其父旧书稿,又采择史著撰成。陈朝是南朝的一个小朝廷,统治仅33年的历史,全书只36卷,是《二十四史》中卷数最少的。记事从武帝永定元年(557)陈霸先建立陈朝开始,到后主陈叔宝祯明三年(589)为隋朝所灭止。本纪6卷,记陈朝五个皇帝史事,高祖陈霸先之...

  • 《大乘密严经》

    大乘佛教经典。简称《密严经》、亦称《原严经》。全书共分8品,第1密严会品,讲述佛在密严国,为金刚藏等诸菩萨讲如来法身常住不变,不生不灭,色、受、想、行、识等一切诸法“但有假名,初无实义”;第2妙身生品,阐述五法、八识、三性、二无我,说明一切世间之物皆非实有,而是众生“习气”覆遮心识而生的种种戏论;第3胎生品,讲述众生生死轮回...

  • 《草阁诗集》

    诗别集。元末明初李晔(别号草阁)著。六卷,附拾遗一卷、文集一卷。诗集是其友人胡伯宏、徐孟玑等人所辑,拾遗是其门生唐光祖所辑,文集仅录文四篇,似亦为唐光祖辑。卷首有宋濂序,卷末有残跋一则。本集一般还附有李晔子李辕的《筠谷诗集》一卷。主要版本有《四库全书》本。...

  • 《唐六典》

    又名《大唐六典》,中国古代官修职官政典。原题唐玄宗御撰,李林甫奉敕注。唐传抄本早已湮没无闻,宋有元丰、绍兴两种刻本,明有正德、嘉靖两种刻本,至清嘉庆扫叶山房本,光绪广雅书局本,脱误已经很多。现北京图书馆尚藏有南宋绍兴本残本15卷。日本学者拍照以与明正德传本合校,在1973年刊印新本《大唐六典》,乃是当前最佳版本。此书开元十...

  • 《三命通会》

    十二卷。原本不著撰人姓名,只卷首题“育吾山人著”,《明史·艺文志》有万民育《三命会通》十二卷,与此本卷数相合,惟以“通会”作“会通”。今考《星学大成》专论五行者为万民英所撰,此书专论徐子平命学,也应出万民英之手,是《明史·艺文志》将“民英”误作“民育”,“会通”二字也属传写误倒。所以《三命会通》与《三命通会》本是一...

  • 《优古堂诗话》

    诗论,一卷,南宋吴幵撰。全书共一百五十四条,多论北宋人诗,兼及唐人。论诗主旨在于说明诗家用字炼句相承变化之由。有些条目没有什么意义,如“小雨斑斑”条言:“文忠工诗:‘小雨斑斑作燕泥’,东坡诗:‘小雨斑斑未作泥’,山谷诗:‘润花小雨斑斑。’”诗句偶然暗合,不必皆有意相师。这种排比先后(由欧阳修、苏轼,排到黄庭坚)相承之诗句,毫无助...

  • 《殷芸小说》

    轶事小说集。梁殷芸撰。《隋书·经籍志》著录: “《小说》十卷,梁武帝敕安右长史殷芸撰。梁目三十卷。”其后,两《唐志》、《宋志》及《崇文总目》、 《郡斋读书志》等亦收录,均作十卷,除《新唐志》外,皆改称《殷芸小说》。宋时避宋太祖赵匡胤父赵弘殷讳改“殷”为“商”,故又称《商芸小说》。鲁迅《中国小说史略》认为此书...

版权所有©学霸图书馆   网站地图 滇ICP备2023006467号-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