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汉语古籍 传承国粹精华

五谷类

早占榖(「凤山志」占作尖),有赤、白二种。粒小蚤熟,种于二、三月,成于六、七月,田中种之(「台湾府志」)。

埔占榖,壳白、米赤、皮厚,种于三、四月,成于八、九月,园中种之(同上)。酿酒尤佳(「凤山县志」)。

圆粒榖(凤山志作圆粒早),米白而软、粒短而肥,种获与埔占同(「台湾府志」)。

尖仔榖,纯白者佳,诸稻中极美者。种于五、六月,成于九、十月,田中种之(同上)。皮厚而坚,可以久贮,有赤、白二色(「凤山县志」)。

乌尖榖,壳黑,粒穗长,米坚润,价昂诸稻(同上)。

三杯榖,形似尖粟(「台湾府志」)。皮软薄,不耐久贮(「凤山县志」)。

三杯择榖,形似三杯,早熟。时或雨泽稀少,诸稻鲜获,此种独茂,近多种之(同上)。

天来榖(「凤山志」作天来早)、内山早榖、清游早榖(「凤山志」一作清流早)、红脚早榖,俱早成(「台湾府志」)。

清游早榖,有大粒小粒二种,一作清油(「淡水厅志」)。

红脚早榖,脚红、米白(同上)。

安南早榖,白肚早榖、一枝早榖,俱早成(「凤山县志」)。

银鱼早榖,种于早春,七十余日成熟,亦名七十日早(「淡水厅志」)。

大头婆榖,米粒圆而味香(「台湾府志」)。

大伯姆榖,白而大,种洼下田,水高随长,不能浸(「淡水厅志」)。其名不可晓(「噶玛兰厅志」)。种获同占仔(「诸罗县志」)。

过山香榖,粒大倍于他米,极白,用少许杂他米,炊尽香美(「凤山县志」)。一名香米,桃仔园有之(「淡水厅志」)。

吕宋占榖,种自吕宋,有赤、白二色,粒小而尖,种获同埔占;但藏久则腐,种之下者(「诸罗县志」)。

花螺榖,壳斑粒大,有大小二种(「淡水厅志」)。

羗猴榖,粒长有红白二种(同上)。

万根献榖,四季成榖,历四时而成。

唐山早榖,种出内地。

霜降早榖,霜降收。

格仔榖,有大小粒二种。

棉仔榖,粒尾有红须,长五、六寸,不畏盐水,宜塭田。

银朱红榖,米红心白,七十余日收。

园早榖,似银朱红,种园中百余日收(俱同上)。

糯稻,粘稻也。水田多种之,有高足卑足之殊;可酿酒为粢,蒸糕熬饧(「彰化县志」)。

糯米,即秫米(「噶玛兰厅志」)。

赤壳秫,壳赤、米白,一名占仔秫,一名金包银(「淡水厅志」)。

虎皮秫,壳赤有文,米白粒大。

竹丝秫,米青色白,故名。

生毛秫,榖有毛,俗呼为大武垄秫。

鸭母潮秫,性极黏。

禾秫,凤山八社种于园,米独大。

鹅卵秫,粒短、壳薄、色白、性甚软;诸秫中最佳者。

番仔秫,粒甚大,土番摘穟藏之以酿酒(「台湾府志」)。

牛索秫,壳微黑,粒穗俱长。

芒花秫,与牛索秫略同(「凤山县志」)。

乌秫(「噶玛兰厅志」)。

白秫,南路最多(「凤山县志」)。

——以上稻之属(谨案:台地谷种来自占城,故以占名榖;其作尖者,乃占之转声耳)。

附考

台县俱种晚稻,诸罗地广及凤山、淡水等社,近水陂田,可种早稻;然必晚稻丰稔,始称大有之年。千仓万箱,不但本郡足食,并可资赡内地。居民止知逐利,肩贩舟载,不尽不休,所以户鲜盖藏(「使槎录」)。

稻有粳糯、粳稻,种于水田者,曰早占、曰晚占,色白;种于园者,曰埔占,色赤。糯稻种于水田者,曰赤秫,壳色赤;种于园者曰禾秫,粒大,色白(「赤嵌笔谈」)。

榖之产有数种:一曰黏榖,皮厚而坚,可以久贮。一曰埔黏,兼可种于旱园。一曰三杯,皮薄而粒大,不耐久贮。台、诸两邑皆种黏榖;凤邑黏榖埔榖并种;彰化北路,止种三杯。谷种早晚,性各不同;早者六月可收,晚者九月始获。南路下淡水间有三冬,种四月即收者名为双冬,又为他邑之所无也(「台湾志略」)。

番黎爱种糯稻,八月可收(同上)。

土壤肥沃,不粪;种粪则穗重而仆。移植后听其自生,不事耘锄,惟享坐获,每亩数倍内地。近年台邑地亩,水冲沙压,土脉渐薄,亦间用粪培养。下淡水以南,悉为潮州客庄,治埤蓄泄,灌溉耕耨,颇尽力作(「赤嵌笔谈」)。

近岁籴价不贱,居民炊釜颇艰,则以逐利者祗贪越贩,故盖藏鲜焉(「海东札记」)。稻米有粒大如豆者;露重如雨,旱岁遇夜转润;又近海无潦患,秋成纳稼倍内地(「裨海纪游」)。

占稻俗名占仔。「湘山野录」:宋真宗以福建地多高仰,闻占城稻耐旱,遣使求其种,使莳之。按宋「会要」:大中祥符五年,遣使福建取占城榖分给江、淮两浙,则种入中国;似更前有赤、白二色:白者皮薄易舂,六、七月始种,十月收,稻之极美者(「诸罗县志」)。

言全台则内地赖之,邑地狭而人众,常仰食于南北二路;故榖不及远,其种类之多与内地同(「台湾县志」)。

大麦,立冬种、清明收(「台湾县志」)。

小麦,有二种:曰怕烧,八、九种,二月成。曰深根,十二月种,三月成(「淡水厅志」)。大者为麰、小者为麦,秋种、冬长、春秀、夏实,具四时中和之气。小者可以磨面,大者亦可作食(「彰化县志」)。

荞麦(一作荍麦),实三棱而色微黑。秋花、冬实,粒亚于麦面,俗谓能去冷汗(「诸罗县志」)。婴儿有疾,每用荞麦面少许,滚汤冲服,立瘥。谓能解肌袪热也(「彰化县志」)。

番麦,状如黍,实如石榴子,一叶一穟;一穟数百粒(「台湾府志」)。熟则色黄,煨食颇香美,此非麦属,姑名之耳(「诸罗县志」)。

——以上麦之属(谨案:「玉篇」麦,有芒之榖。是麦亦榖类也。夏小正:三月祈。「麦实传」云:麦实者,五谷之先见者,故急祈而祀之也。今台地种麦有以二月成者,盖地暖,故较早耳)。

附考

麦有大麦、小麦;而小麦最佳。南方麦花多开于夜,台则如北地。然食多亦不觉热,麦米夜间开花,居民多不食。荞麦种植亦少,婴儿有疾,每用面少许滚汤冲服,立瘥;谓能解肌袪热。间有为饭者(「赤嵌笔谈」)。

南路地热,二麦不宜;北路稍寒,可以种麦。三月告成,与淮北各省麦秋迥异(「台湾纪略」)。

南路地热不宜麦;北路种者甚多,三月可收,不待麦秋也。小麦开花,北地以昼、南方以夜。台麦如北地,故其性最良(「海东札记」)。

麦昼开花,异粤、闽而同于齐、鲁,故特美。然少种,价数倍于榖。番麦、番人种之,美亦远逊常种(「台湾县志」)。

芦黍,俗名薯黍「宁化志」云:芦粟高与黍等,叶如芦,粒差大于黍、色赤,有二种:黏者可和秫作酒;不黏者可作糕煮粥。黔、蜀间名高粱(「诸罗县志」)。

黑黍,旧志作薯黍,即秬黍,一名芦黍,西北方名高粱(「凤山县志」)。邵氏曰:秠秬为黍,黍即高粱,一稃二米,势若相背而实相承。去其黑稃,二米即见,他榖所无也(「噶玛兰厅志」)。

高粱,俗名芦黍,「本草」名蜀黍;春种夏收,茎高丈许,状似芦荻而内实。穗大如帚,粒大如椒。有红、白二种,稍可作帚;茎可为薪。澎人以供半岁粮(「澎湖厅志」)。

鸭蹄黍,穗似鸭蹄,故名。酿酒甚美(「台湾府志」)。俗名黄小米,性与糯米同(「澎湖厅志」)。酿酒能袪风(「彰化县志」)。

番黍,穗似鸭蹄黍,摘穗去皮,可作粿品(「凤山县志」)。

番芦黍,穗大六、七寸,粒亦大,俗名番黍(「澎湖厅志」)。

桶钩黍,与番黍同,低穗屈曲如钩(「凤山县志」)。

狗尾黍,穗长如狗尾,即北方小米;俗呼稷仔,番多种食(「淡水厅志」)。

稷,有黄、白二种,俗呼为粟(「凤山县志」)。

黄粟,稷之别名,当即鸭蹄黍也(同上)。

地瓜,俗名蕃薯,蔓生;瘠土、沙地皆可种。有文莱薯、朱薯、黄栀薯、金薯。澎人遍地皆种,获而切片,或鑢成细丝,晒干;谓之薯米。其藤可饲牛羊,可为薪(「澎湖厅志」)。皮有红白二色,结实在根,瘠土沙砾之地皆可种(「凤山县志」)。生熟皆可食,亦可酿酒、作粉;又有文来薯,皮白、肉黄而松,种出文来国(「台湾府志」)。

番薯(一名甘薯),切片晒干以代饭充糗,荒年人赖此救饥。或去皮磨之,曝为粉(「诸罗县志」)。番薯另一种,皮白而带黑点,乃地瓜中之最甜者,名文来薯,一名金薯(「噶玛兰厅志」)。

朱薯,出吕宋国,被野连山,不待种植,彝人率取食之。茎蔓生如瓜蒌、黄精、山药之属,润泽可煮而食。或磨为粉,亦可酿酒(「淡水厅志」)。又有一种田薯,蔓生,根伏土中,一藤可七、八魁(「彰化县志」)。

芝麻(一作脂麻),即胡麻,有黑、白二种(「凤山县志」)。俱可作油。其茎皆方,花白或带紫艳;结壳长寸许,有四棱、六棱者,房小而子少。七棱、八棱者,房大而子多(「彰化县志」)。

——以上黍之属(谨案:「韩非外储」说:夫黍者,五谷之长也。然则黍亦榖类。「说文」:黍,禾属而黏者也。以大暑而种,故谓之黍,盖黍暑声相近。故说文谓黍以大暑得名;但说文以黏者为黍,今台地之黍有不黏者。盖惟芦黍有此别种,余皆黏也。地瓜本非黍之属,但台地多以此搀米作粮。芝麻古有所谓胡麻饭者;旧志入五谷类,今仍之)。

附考

稷之属有细米,黄白二种。萧垄、麻豆诸社有之(「使槎录」)。

北路多种黄粟,穟似鸭掌,粒颇细碎(「台湾志略」)。

番薯结实于土,生熟皆可啖。有金姓者,自文莱携回种之,故亦名金薯(「台海采风图」)。

薯长而色白者,是旧种;圆而黄赤者,得自文莱国(「赤嵌笔谈」)。

澎人以地瓜为终岁粮,故入于榖类。何乔远「闽书」云:皮紫味甘,可生熟食,亦可酿酒。自明万历甲午岁荒,巡抚金学曾从外国匄种归,教民种之,后乃繁衍(「澎湖厅志」)。

民所最重者五谷,而澎湖稻、麦、黍、稷、菽之不全,仅以高粱、小米、地瓜杂粮为种植之本,养命之源。盖土地既已硗瘠,而风多雨少,又无沾足之润,虽有上农,亦何所施其力也哉(「澎湖纪略」)。

黄豆,粒大倍于内地,和白豆可作酱(「淡水厅志」)。

白豆,种自港冈出者最佳,下淡水次之(「诸罗县志」)。可为豆腐(「淡水厅志」)。

黑豆,粒不甚大,四、五月种,八、九月收,可为豉(「凤山县志」)。

绿豆,三、四月种,八、九月收,磨粉最佳(同上)。粒小于内地(「噶玛兰厅志」)。生凉能解毒(「诸罗县志」)。可浸芽(「彰化县志」)。

番豆,粒似绿豆而差大,花银红色,土人最为粉餈馅(「凤山县志」)。

埔荆豆,木本,实似番豆,用同(同上)。

菜豆,荚长,亦名长豆;蔓生下垂,有青、紫二种(「台湾府志」)。一名红公豆,一名裙带豆,青者菜豆、紫者红公豆(「淡水厅志」)。荚长尺余,蔓下生,亦名长豆;即福州所谓豆角也(「澎湖厅志」)。

九月白豆(一作米豆),可和米作饭(「凤山县志」)。皮白腰长,九月收,「泉州志」即呼为九月豆(「噶玛兰厅志」)。

九月珠,有黑、白二种;五、六月种,九月成(「淡水厅志」)。

青仁豆,皮黑肉青(同上)。

荷兰豆,色新绿而味香嫩;种出荷兰,土音讹为和兰豆(「噶玛兰厅志」)。

观音豆,俗呼赤小豆,一名御豆(「噶玛兰厅志」)。

扁豆,一名蛾豆,俗名肉豆,又曰乳豆;有紫、白二色(「凤山县志」)。白者入药能补脾(「诸罗县志」)。

虎爪豆,蔓生,一茎四五荚,状如虎爪,故名(「凤山县志」)。

刀豆,荚长而扁似刀,故名(同上)。

加雪豆(「台湾府志」)。

乌鬼豆,荚长色深紫,有半月痕,亦名半月豆(「凤山县志」)。

土豆,即落花生,出西国;蔓生,花微黄,花有心丝,谢入地,结实一房可二、三粒。用充果品,或以榨油(「诸罗县志」)。形如荚豆,一荚三、四子,惟宜沙土。「本草」:辛能润肺,香能舒脾。澎人植此尤多,用以榨油;其渣为粇,可藤田;藤可为薪,可饲牛羊,利尤溥焉(北方名长生果,冬月收实(「淡水厅志」)。

——以上菽之属(谨案:菽,「说文」作尗。解云:豆也「淮南说林训」高诱注云:菽,豆总名。是统言之为菽;析言之为豆。「夏小正」五月种黍、菽、糜;今台地黑豆种于四、五月,绿豆种于三、四月,米豆种于九月;时各不同。「吕氏春秋审时篇」谓:得时之菽,长茎而短足。则蓻菽者当审其时矣)。

附考

荷兰豆如豌豆;然角粒脆嫩,清香可餐。其余如黄黑豆、小米、芝麻、绿豆、赤豆之属,悉同内地;而收获较早(「台湾志略」)。

田中艺稻之外,间种落花生;俗名土豆。冬月收实,充衢陈列。居人非口嚼槟榔,即啖落花生。章稚将炒熟者用纸包裹,鬻于街头,名落花生包(赤嵌笔谈)。

荷兰豆,种出荷兰,可充蔬品。熬食,其色新绿、其味香嫩(「台海采风图」)。

裙带豆,子黑,豆荚绿。红公豆,子红、荚紫;原只一种,荚长尺余,可充蔬菜。福州名豆结(同上)。

御豆,一名观音豆,熬食蒸豚,味尤松甘(同上)。

番豆,花银红色,壳硬粒圆,土人取为粉餈等馅,较绿豆价为廉(同上)。

上一章 > 目录 < 下一章
台湾通志相关文章:
版权所有©学霸图书馆   网站地图 滇ICP备2023006467号-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