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汉语古籍 传承国粹精华

侯官县建置沿革考

未置本境

唐虞属扬州

按,闽,古扬州地。鸿荒之世,东南外徼,沦于水国,未通大陆。唐虞以降,与中国交通否尚无所考。其划归扬州区域者,一以《禹贡》为断。《旧志》,星野其度数固多妄测,万不及今日经纬之审,然古人推步,亦有可考者。地望,附在扬境东南,《省志》、《续志》、《重纂志》、《府志》,无不详载。故隶扬州。

夏商属扬州

按《山海经》,《海内南经》。闽在海中,其西北有山,一曰闽中,山在海中。意者既为禹迹所经,当时相土定名,必有依据,当别为闽,不应牵混扬州。然《山海经》疑晋人撰,伪托伯益,未足昭实。故从《禹贡》,不取山经。

周属七闽地

按,《周礼·职方氏》掌八蛮七闽。闽字始见于经。徐注《说文》云:闽、东越,蛇种。故字从虫门,蛮字亦从虫。陆云士《峒溪纤志》则以蛇种属之蜑人,所以没水多日,不患鲛龙。贾公彦疏,“楚叔熊自濮如蛮,子孙分七种,故谓七闽。”郑司农注:“闽,蛮之别也,七者周所服国数。”其义较贾为长。考《史记·楚世家》,韦昭《国语解》,叔熊为鬻熊十四世孙,系周宣王时人。若七闽是其子孙,不应先掌于周官。故《旧志》注多黜贾而申郑,今从之。大抵闽当周时,风化未开,与上国隔绝。闽蛮杂处,种族竞争,各推雄黠为长,必分无数小国,如泰西古代希腊市府之制。周所征服仅七国,《周官·司寇》有闽隶之掌,当是陪臣侍子,出执隶役于王朝,约如后世俘虏例。七闽之置,实昉于此。

春秋属越国

按,《史记·越世家》:夏少康封庶子无馀于会稽。时未置郡,特浙中一山而已。山有禹冢,故封之以守墓。自无余二十余传而及勾践,灭吴,称霸扬州全境。据《禹贡》注,扬州西北距淮,东南至海。几尽为所占领。闽土属越虽无确证。要之繇后溯前,可以臆断。详见下。

战国属楚国,或曰自立君长,不肯降楚。

按勾践六传至无疆,为楚威王所灭,越人散处东南海上,诸族子争立,或为君侯,世及者。或为豪长,推举者。蓋分百越。多服朝楚。大致楚对越,如唐羁縻州,越对楚,如今半主国。然又有谓岭表之南越臣楚为芋姓赐姓。之越,闽中之东越自立为姒姓之越者。亦非无据。

秦属闽中郡

按,秦并天下,分三十六郡,迁书未尝悉数其名。《汉志》有会稽无闽中。惟唐修《晋书》,其志谓始皇置郡后,兴师逾江,平取百越,增四郡一闽中。闽中置郡之说,实昉于此。虽钱氏大昕以为无据,辨之甚悉。然各《旧志》于建置沿革表,皆因《晋志》而列闽中,今姑从之。

汉属闽越国,元封后为冶县地,属会稽郡。

按,《史记·越世家》及《东越列传》,无疆灭于楚,七世至驺无诸,自立为闽越王。秦并天下,废为君长。汉兴,无诸从诸侯灭秦,佐高帝击楚有功,复王闽中,都冶。冶即侯官。《方舆纪要》侯官汉冶县。《汉书地理志》会稽郡冶。师古注本闽越地。武帝元封初,以闽越数叛,徙民江淮,墟其地。后逃亡者稍出,多居留瓯闽者,不皆越之土人。立为冶县。《旧唐书·地理志》,马氏《文献通考》皆作自立为冶县,竟似逃亡山谷之民,出而窃据,私立名号,非汉所置,恐“自”字衍文,今删之。隶会稽郡。此西汉以前未置侯官,本境之历史也。

既置本境

东 汉

侯官县属会稽南部都尉 按,《晋书·地理志》,后汉省冶县,非省也,改县名也,见下。改为侯官都尉,侯官之名始此。地兼瓯闽。范书《郡国志》但云:章安故冶,闽越地,章安下有东部侯国,先儒多疑为东侯官之讹。东部解:见下,侯国“国”字当是“官”字讹文。又按《三山志》,后汉置南部都尉治冶,与《晋志》所述不同。其实东侯官,即南部也。因南部都尉治侯官县,亦曰侯官都尉耳。如今日福建之兴、泉、永道治厦门,亦称厦门道。江苏之苏松太道治上海,亦称上海道是也。称东侯官,以别上郡张掖之侯官。《后汉书·郡国志》,上郡、张掖两属国都尉所辖之邑,皆有侯官之名。称南部都尉则又对会稽东南全境而生分别也。冶在会稽南,其地得闽之全,浙之半。《宋书·地理志》后汉分冶地为会稽东南二都尉,东部临海,南部建安。侯官特建安之属县。汉末,建安领县五:建安、南平、汉兴、一未详、一即侯官。时侯官虽名为县,其地统今福、兴、漳、泉四府与后世侯官但囿一邑者迥异。

三 国

侯官县属建安郡 按,《三国志》吴永安三年,吴主休年号。以会稽南部为建安郡,非新郡,沿汉旧。领县十,建安、建平、吴兴、东平、将乐、昭武、绥安、南平、侯官、东安。侯官属焉。先是东汉改冶为东侯官,见上。建安元年,省“东”字。《吴志·贺齐传》王朗奔东冶,侯官长商升为之起兵,策遣齐讨平之,是建安初已省东字矣。厥后入吴领土,其名遂屡见于书。《贺齐传》一见,又永安三年吴主休黜兄亮为侯官侯,又《吕岱传》东冶五县乱,岱与蒋钦等讨之,五县平。《府志》五县作建安、侯官等县。

侯官县属扬州沿旧。江州元康元年改隶。之晋安郡。太康三年析置 按,《晋志》太康武帝年号。三年,析建安郡地置晋安,属建安者县七、曰建安、吴兴、东平、建阳、将乐、邵武、延平。领县八,原丰、新罗、宛平、同安、侯官、罗江、晋安、温麻。隶扬州刺史。元康元年惠帝年号。置江州,以晋安等郡改隶焉。《晋志》,元康元年,有司奏荆、扬二州疆土广远、统理尤难。于是割扬州之建安、晋安、荆州之武昌等十郡,因江水为名置江州。

南 朝

侯官县属江州之晋安郡、昌国郡、元嘉间改,未几复故。晋平郡。泰始四年改。 按,《宋书地理志》晋安未叙昌国。改复。仍属江州,领县五,侯官,原丰、晋安、罗江、温麻。省新罗、同安、宛平三县入焉。泰始时,明帝年号。改晋安为晋平。《宋书·明帝纪》,泰始四年改晋安郡为晋平,山阳王休裕改封晋平王。寻复旧。

侯官县属江州之晋安郡

侯官县属东扬州之晋安郡 按,《梁书·武帝本纪》,普通五年,分扬州、江州,置东扬州。先是天监中,析晋安地为南安郡,按各志均云:天监中析置南安,而《梁书本纪》不载,《通典》、《通考》皆无之。惟《隋志》南安下注云:旧曰⑴晋安,置南安郡,亦不详其年代,旧志断为天监,未知何据。今姑从之。南安约今兴化、漳、泉三府地。合建安共三郡,既置东扬,因并隶之。

侯官县属闽州、丰州之晋安郡 按,《府志》陈永定初高祖年号。置闽州,以侯官世豪陈宝应为刺史,封侯官县侯,《隋·地理志》述梁、陈事,注云:旧曰原丰,改东侯官,然宝应籍贯及所封邑,史无“东”字,未足据。领晋安三郡。天嘉三年文帝年号。宝应诛,州罢,晋安仍隶东扬州。《旧志》均作六年,误。光大二年废帝年号。分东扬州晋安诸郡为丰州,至是又升州治矣。

县境并入原丰,原丰又改名闽县,属泉州、闽州、建安郡隋后,州不辖郡,忽而州,忽而郡。 按,隋平陈,废郡为县。见《地理志·注》晋安郡废入原丰,盖即省侯官各县,合于首邑。改闽州为泉州。诸志每作开皇九年,惟平陈虽九年事,改置泉州,隋志不详何年,纪又未载,今阙之。大业初炀帝年号。复旧,寻改州为郡,曰建安。领县四,闽、按《隋志》原丰注,十二年改曰闽,当指开皇时。建安、陈郡所改。南安、郡改。龙溪以险远未裁并,至是侯官附入闽县矣。

复设侯官县,属福州长乐郡 按,《新唐书地理志》福州长乐郡,本泉州建安郡治。武德六年高祖年号。别置。武德初改建州,至是复为泉州。景云二年,睿宗年号。曰闽州。开元十三年,玄宗年号。更州名。天宝元年,玄宗年号。更郡名,领县十,闽、长乐、福唐、连江、长溪、古田、梅溪、永泰、尤溪。侯官其一也。侯官当隋时已并于闽。武德六年又置。八年省。长安二年武后年号。析闽复置。元和三年,仍省德宗年号。五年遂置至今。见《新唐书·地理志》注。举废殆如置棋,此隋、唐侯官沿革之特别史耳。五 代

侯官县属闽国之福州大都督府长乐郡

侯官县或名闽兴县,属闽国都城长乐府

侯官县属闽国南都福州 按,《新五代史·闽世家》,王审知据闽,六传,审知传延翰,翰传鏻,鏻传昶,昶传曦,曦传延政。历梁、唐、晋三朝。梁太祖贞明六年,审知封闽王,升福州为大都督府。唐长兴四年,明宗年号。鏻更称长乐府,改县曰闽兴。清泰二年,废帝年号。复为侯官。此条参考《方舆纪要》。晋开运元年,少帝年号。延政建殷国,都建州。二年仍改号闽,以福州为南都。三年南唐兵破建州,虏延政,王氏亡,福州亦归南唐。逾年为吴越钱氏所取,钱入腹之谶⑶至是始验。

侯官县属吴越国之福州威武军军无支州,州亦称军。

侯官县属吴越国之福州彰武军 按,《方舆纪要》,晋开运四年是年,契丹挟少帝北迁,汉遂代晋。吴越钱镠据两浙传元瓘及佐,至是已历三世。取福州按《吴越世家》,是年佐遣统军张筠等率兵赴闽,大败李景兵,获其将杨业、蔡遇等,取福州而还。仍以为福州威武军。方审知之袭封也,当唐乾宁昭宗年号。四年,初王潮据闽,唐即以为福建观察使,潮卒,审知代立唐升福州为威武军,拜审知节度使,后屡改称。详见上。至是复旧。周广顺初,太祖年号。又改为彰武军。及宋太平兴国三年,太宗年号。钱氏纳土归朝,地遂入宋。

侯官县属福建路之福州 初仍为威武军。雍熙二年太宗年号。改置福建路,统州六福、建、泉、南剑、漳、汀。军二,邵武、兴化。而福州为首府,后端宗景炎元年即位,福州复升为福安府。领县十二闽、侯官、福清、古田、永福、长溪、长乐、罗源、闽清、宁德、怀安、连江。侯官实称望县焉。

侯官县属福建行中书省省之称起此。之福州路 按,《元史·地理志》至元十五年,世祖年号。置福州路,按《省志·续志》改府为路,福州路即宋末之福安府也。隶福建行中书省。按《续省志》至元十五年,置福建行中书省以统各路。领县九,闽、侯官、怀安、古田、闽清、长乐、连江、罗源、永福,较前代实省其三。及考《续省志》,称至元二十三年,升长溪县为福宁州。元贞元年,升福清县为福清州,惟宁德不详,疑改隶福宁州。而侯官又降为中县矣。

侯官县、怀安县地,并属福建布政使司之福州府 按,《明史地理志》,太祖吴元年是年十二月平陈友定。改福州路为府,为福建首郡。按《地理志》洪武二年仍置福建等处行中书省,七年改置福州都卫,八年复改为福建都指挥使司,九年又改为承宣布政使司,厥后此制遂定。领县十。闽、侯官、怀安、长乐、福清、连江、罗源、古田、闽清、永福、元时福清升为州、至是仍复为县。侯官居其一。本境历宋、元、明皆无更革,及万历八年,废怀安县,以其地并入侯官而侯官,所辖之境益大焉。国朝因之。

此东汉以来既置侯官县境之历史也。

校 注

⑴原文作日,“日字”误,当为“曰”字。

⑵原文作日,“日”字误,当为“曰”字。

⑶原文作纤,“纤”字误,当为“谶”字。

上一章 > 目录 < 下一章
侯官县乡土志相关文章:
版权所有©学霸图书馆   网站地图 滇ICP备2023006467号-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