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汉语古籍 传承国粹精华

卷中

顿递祠祭麹、香泉麹、香桂麹、杏仁麹,已上罨麹〔1〕。

瑶泉麹、金波麹、滑台麹、豆花麹,已上风麹〔2〕。

玉友麹、白醪麹〔3〕、小酒麹〔4〕、真一麹、莲子麹〔5〕,已上麹〔6〕。

【注释】

〔1〕罨(yǎn)麹:用罨麹法制成的酒麹,即将麹料制成麹坯之后,放入密闭的麹房里发酵而成的酒麹。

〔2〕风麹:用风麹法制成的酒麹,即将麹料制成麹坯之后,放在通风处或挂起发酵而成的酒麹。

〔3〕底本“白醪麹”前衍“酒麹”三字,据后文及《知不足斋丛书》本删。

〔4〕底本脱“小酒麹”三字,据后文及《知不足斋丛书》本补。

〔5〕底本脱“莲子麹”三字,据后文及《知不足斋丛书》本补。

〔6〕(bào)麹:用麹法制成的酒麹,即先将麹坯用罨麹法发酵,然后通风成熟而成。

【译文】

顿递祠祭麹、香泉麹、香桂麹、杏仁麹,以上所列举的酒麹都属于罨麹。

瑶泉麹、金波麹、滑台麹、豆花麹,以上所列举的酒麹都属于风麹。

玉友麹、白醪麹、小酒麹、真一麹、莲子麹,以上所列举的酒麹都属于麹。

总论

凡法麹〔1〕于六月三伏〔2〕中踏造。先造峭汁〔3〕。每瓮用甜水〔4〕三石〔5〕五斗〔6〕,苍耳〔7〕一百斤〔8〕,蛇麻〔9〕、辣蓼〔10〕各二十斤,剉〔11〕碎、烂捣入瓮内。同〔12〕煎五七日,天阴至十日。用盆盖覆,每日用杷子〔13〕搅两次,滤去滓,以和面。此法本为造麹多处设,要之,不若取自然汁为佳。若只造三五百斤面,取上三物烂捣,入井花水〔14〕,裂取自然汁,则酒味辛辣。内法酒库〔15〕杏仁麹,止是用杏仁研取汁,即酒味醇甜。麹用香药,大抵辛香发散而已。每片可重一斤四两,干时可得一斤,直须实踏,若虚则不中。造麹水多则糖心〔16〕,水脉不匀,则心内青黑色;伤热则心红,伤冷则发不透而体重。惟是体轻,心内黄白或上面有花衣〔17〕,乃是好麹。自踏造日为始,约一月馀,日出场子,且于当风处井栏垛起。更候十馀日,打开心内无湿处,方于日中曝干,候冷乃收之。收麹要高燥处,不得近地气及阴润屋舍。盛贮仍防虫鼠秽污。四十九日后方可用。

【注释】

〔1〕法麹:用以酿造法酒的酒麹。法酒,按官府法定规格酿造的酒。底本脱“凡法麹”三字,据《知不足斋丛书》本、《四库》本补。

〔2〕三伏:初伏、中伏、末伏的统称。根据我国古代“干支纪日法”确定,以夏至后第三个庚日为初伏第一天,第四个庚日是中伏第一天,立秋后第一个庚日是末伏第一天,初伏、末伏各十天,中伏十天或二十天。三伏天一般是一年中天气最热的时期,气温高,有利于酒麹的发酵。

〔3〕峭汁:制作大量酒麹时预先煎制的溲麹用水。

〔4〕甜水:指可溶性盐类含量较低的井水。井水以成分不同,可分为甜水、咸水和苦水。

〔5〕石(dàn):古容量单位。一石为两斛,一斛为五斗,一斗为十升,一升为十合。宋时一石约合今天的67升。

〔6〕斗:古容量单位。宋时一斗约合今天的6.7升。

〔7〕苍耳:菊科植物苍耳Xanthium sibiricum part.ex Widd.的全草。味苦辛,性寒,有毒。

〔8〕斤:古重量单位。宋时一石为一百二十斤,一斤为十六两,一两为十钱,一钱为十分。宋时一斤约合今天的640克,一两约合今天的40克。

〔9〕蛇麻:亦称香蛇麻、蛇麻草、啤酒花,是桑科植物啤酒花Humuluslupulus L.的雌花序,多年生草本蔓性植物,味苦,性微凉,无毒。今仍为酿造啤酒不可缺少的原料。

〔10〕辣蓼(liǎo):Polygonum fiaccidum Meissn.,一年生蓼科草本植物,全草皆可入药,多生于近水草地、阴湿处。味辛,性温。

〔11〕剉(cuò):用锉子切、剁。

〔12〕同:底本作“日”,据《知不足斋丛书》本改。

〔13〕杷子:一种酿酒搅拌工具,杷身木制,竹片作齿,有竹制长柄。用来搅拌发酵醪,也用于制麹时翻搅麹料。

〔14〕井花水:亦作“井华水”,或省作“井华”、“井花”,指清晨第一次汲取的井水。《重修政和证类本草》卷五:“井华水:味甘平,无毒……其功极广,此水井中平旦第一汲者。”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水部二·井泉水》引汪颖曰:“井水新汲,疗病利人。平旦第一汲,为井华水,其功极广,又与诸水不同。”

〔15〕法酒库:宋官署名,属光禄寺,专门供给皇帝御用、祭祀、给赐用酒。《宋会要辑稿》“食货五二之一”:“法酒库:在内酒坊。专掌造供御及祠祭、常供三等之法酒,以飨祀、晏赐之用。以京朝官诸司使副内侍三人监,别以内侍二人监门。匠十四人,兵校百一十人。”《宋史·职官志》:“法酒库:掌以式法授酒材,视其厚薄之齐,而谨其出纳之政。若造酒以待供进及祭祀、给赐,则法酒库掌之;凡祭祀,供五齐三酒,以实尊罍。”

〔16〕糖心:指麹坯内部呈不完全凝结的糊状。糖,通“溏”。

〔17〕花衣:麹坯表面的杂色麹菌。

【译文】

法酒的酒麹一般是在农历六月的三伏天进行踏踩制造。首先制作峭汁。每个陶瓮中放入甜水三石五斗,再将一百斤苍耳、二十斤蛇麻、二十斤辣蓼切碎、捣烂放进瓮里。一起煎煮五到七天,若阴天则要煎煮十天。用盆将陶瓮盖起来,每天用杷子翻搅两次,最后再过滤掉渣滓,以用来和面。这种方法是大量制造酒麹时使用的,总之,不如用天然汁液的效果好。如果只是造三五百斤面的酒麹,就将上面所说的三种药材捣烂,加入井华水,浸取其天然汁液,这样酿出的酒味道会比较辛辣。专门供给皇室用酒的法酒库制造的杏仁酒麹,只用杏仁研磨出汁液来制作,酿出的酒味道就较为醇厚甘甜。在酒麹中加入香料,大概只是为了酿出的酒能够散发出一种辛香的气味而已。每块酒麹大约有一斤四两重,干燥后约有一斤。但必须踏踩坚实,虚而不实则不合格。制作酒麹时如果水太多,则内部容易成糊状;干湿不匀,则麹坯内就会呈青黑色;水温过高,麹坯内就会出现红心;水温过低,麹坯就会因发酵不彻底而体重沉滞。只有重量轻的、麹心呈黄白色或麹上有杂色麹菌的,才是优质酒麹。从开始踏踩制作的时候算起,大约一个多月的时间,每日将麹坯搬到场子里,并且在通风的地方像井栏一样交叉摆放。再等十多天,掰开麹坯,如果内部没有潮湿的地方,才放在阳光下曝晒干燥,晾凉后再收藏起来。收藏酒麹要在位置较高、较干燥的地方,不能接近地气和阴冷潮湿的房屋。贮藏时仍要防止虫子、老鼠的破坏和污秽东西的污染。存放四十九天以后,酒麹才能够使用。

顿递祠祭麹

小麦一石,磨白面六十斤,分作两栲栳〔1〕,使道人头〔2〕、蛇麻花〔3〕水共七升,拌和似麦饭,入下项药:

白朮〔4〕二两半 川芎〔5〕一两 白附子〔6〕半两 瓜蒂〔7〕一字〔8〕 木香〔9〕一钱半

已上药捣罗为细末,匀在六十斤面内。

道人头十六斤 蛇麻八斤,一名辣母藤

已上草拣择、剉碎、烂捣,用大盆盛新汲水浸,搅拌似蓝淀〔10〕水浓为度,只收一斗四升,将前面拌和令匀。

右件〔11〕 药、面拌时,须干湿得所,不可贪水。握得聚,扑得散,是其诀也。便用粗筛隔过,所贵不作块。按令实,用厚复盖之,令暖三四时辰〔12〕 ,水脉匀,或经宿夜气留润亦佳,方入模子,用布包裹实踏。仍预治净室无风处,安排下场子。先用板隔地气,下铺麦〔13〕 约一尺,浮上铺箔〔14〕 ,箔上铺麹,看远近用草人子为栔〔15〕音至 ,上用麦盖之;又铺箔,箔上又铺麹,依前铺麦。四面用麦劄实风道,上面更以黄蒿稀压定。须一日两次觑步体当〔16〕 发得紧慢,伤热则心红,伤冷则体重。若发得热,周遭麦微湿,则减去上面盖者麦,并取去四面劄〔17〕 塞,令透风气约三两时辰,或半日许,依前盖覆;若发得太热,即再盖,减麦令薄。如冷不发,即添麦,厚盖催趁之。约发及十馀日已来,将麹侧起,两两相对,再如前罨〔18〕 之。蘸瓦日足,然后出草。去声。立曰蘸,侧曰瓦。

【注释】

〔1〕栲栳(kǎo lǎo):用柳条编成的盛物器具。

〔2〕道人头:苍耳的别名。《本草纲目·草部·枲耳》称,“枲耳,亦名苍耳、卷耳、地葵……”又引苏颂《本草图经》曰:“俗呼为道人头。”详见“苍耳”条。

〔3〕蛇麻花:即蛇麻,参见“蛇麻”条。

〔4〕白朮(zhú):菊科植物白朮Atractylodes macrocephala Koidz的干燥根茎。性温,味苦甘,无毒。

〔5〕川芎(xiōng):为伞形科植物川芎Ligusticum chuanxiong Hort.的干燥根茎,有特异清香气,味辛,性温。

〔6〕白附子:又称“禹白附”、“牛奶白附”、“鸡心白附”,为天南星科植物独角莲Typhonium giganteum Engl. 的干燥块茎,性温,味辛甘,有毒。

〔7〕瓜蒂:为葫芦科植物甜瓜cucumis melo L.的果蒂。味苦,气寒,有毒。

〔8〕字:中医药方的称量单位。一字为一钱的四分之一。

〔9〕木香:菊科植物云木香、越南木香、川木香等的根。味辛苦,性温。

〔10〕蓝淀:又名蓝靛,为十字花科植物菘蓝Isatis tinctoriaL.、草大青Isatis indigotica Fort.、豆科植物木蓝indigofera tinctoria L.、爵床科植物马蓝Baphicacathus cusia (Nees) Brem.或蓼科植物蓼蓝Polygonum tinctorium Ait.等叶所制成的染料。亦即制造青黛时的沉淀物。味辛苦,性寒,无毒。

〔11〕右件:古人书写方式为自上而下,自右而左,右件即前面、以上之意。

〔12〕时辰:旧时计时单位。把一昼夜分为十二段,每段为一个时辰,合现在的两小时。十二个时辰用地支做名称,从半夜十一点算起。

〔13〕麦(juān):即麦秸,用以覆盖、隔开酒麹。,同“”,《说文》:“,麦茎也。”

〔14〕箔:用芦苇或秫秸编成的席子。

〔15〕栔(qì):同“契”。本谓占卜时以刀凿刻龟甲,后泛指刻物。

〔16〕觑步体当:探查了解。

〔17〕劄(zhā):扎。

〔18〕罨:覆盖。

【译文】

用一石小麦,磨成六十斤白面,分别装在两个栲栳中,加入七升道人头、蛇麻花水,拌和得像麦饭一样,再加入下面几种药材:

白朮二两半 川芎一两 白附子半两 瓜蒂一字 木香一钱半

将以上这些药材捣碎,并用罗筛成细末,均匀地拌在六十斤面里。

道人头十六斤 蛇麻一名辣母藤,八斤

以上这两种药材经过挑选择拣后,切碎、捣烂,放入大盆中刚刚打上来的水里浸泡,搅拌到像蓝淀水一样浓稠时为止。只取用一斗四升,与前面备好的面拌和在一起,并使之均匀。

以上列举的药材、面拌和时,必须干湿适当,不能贪图水多。能捏得拢,能散得开,是其要诀。接下来用粗眼的筛子筛过,最好是没有硬块。按压实在后,厚厚地覆盖上,暖上三四个时辰,等到麹坯干湿均匀后——有时放置一夜,经夜露滋润的也很好——才放入模子,并用布包裹后用力踏踩。仍要预先准备干净无风的麹房,将踏踩好的麹坯摆放到麹房里发酵。先铺设木板以隔断地气,再铺上约一尺多厚的麦秸,麦秸上再铺一层箔,箔上铺放麹坯,看距离远近用草秆作刻度,上面用麦秸覆盖;再铺上一层箔,箔上再铺放麹坯,然后依照前面的方法再铺上麦秸。四周用麦秸将可能透风的地方塞扎严实,最上面再用干燥的黄蒿压牢。此后,要一天两次观察麹坯发酵的程度,温度过高,麹坯就会出现红心;温度过低,麹坯就会沉滞体重。如果发得较热,麹坯周围的麦秸稍微有些潮湿,就去掉上面覆盖的麦秸,并拿掉四周捆扎填塞的麦秸,使之通风透气大约两三个时辰,或者半天左右,再依照原来的样子覆盖好;如果发得太热,就再去掉一些盖着的麦秸,使之变薄。如果因温度过低而不发酵,就增加麦秸,厚厚地覆盖催促它发酵。大约发酵到十多天以后,将麹坯侧着竖起,两两相对,再像之前一样覆盖好。立放、侧放的时间足够了,才能将麹坯取出。读去声,立着放称为“蘸”,侧着放称为“瓦”。

香泉麹

白面一百斤,分作三分,共使下项药:

川芎七两 白附子半两 白朮三两半 瓜蒂二钱

已上药共捣罗为末,用马尾罗〔1〕筛过。亦分作三分,与前项面一处拌和,令匀,每一分用井水八升。其踏罨与顿递祠祭法同。

【注释】

〔1〕马尾罗:用细竹丝织成的细眼罗。

【译文】

用一百斤白面,分作三份,再放入下列药材:

川芎七两 白附子半两 白朮三两 半瓜蒂二钱

以上这些药材一起捣碎罗筛成末,并用更细的马尾罗筛一遍。把这些细药末也分成三份,与先前备好的面一起拌和均匀。然后在每一份面中加入八升井水继续拌和。其踏踩、覆盖制麹的方法与“顿递祠祭麹”的做法相同。

香桂麹

每面一百斤,分作五处。

木香一两 官桂〔1〕一两 防风〔2〕一两 道人头一两 白朮一两 杏仁一两,去皮尖细研

右件为末,将药亦分作五处,拌入面中。次用苍耳二十斤,蛇麻一十五斤,择净剉碎,入石臼捣烂,入新汲井花水二斗,一处揉如蓝〔3〕相似,取汁二斗四升。每一分使汁四升七合,竹落〔4〕内一处拌和。其踏罨与顿递祠祭法同。

【注释】

〔1〕官桂:上等的肉桂。又称牡桂、菌桂、筒桂等,是樟科植物肉桂Cinnamomum cassia Presl的干皮及枝皮。气芳香,味甜辛。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木部·桂》引苏颂曰:“牡桂皮薄色黄少脂肉者,则今之官桂也。”李时珍称:“曰官桂者,乃上等供官之桂也。”

〔2〕防风:为伞形植物防风Saposhnikovia divaricata (Turez.) Sehischk.干燥的根。味辛甘,性温。

〔3〕蓝:即蓝靛,参见“蓝靛”条。

〔4〕竹落:即竹簸箩,用柳条或竹篾编织成的箩筐。

【译文】

每一百斤面,均分成五份。

木香一两 官桂一两 防风一两 道人头一两 白朮一两 杏仁一两,去掉皮、尖后研磨成细末

以上这些药材都研磨成细末,也分成五份,并均匀地拌和到面里。再将二十斤苍耳、十五斤蛇麻择拣干净、剁碎,放入石臼中捣烂,然后加入刚刚汲取的井华水二斗,一起搅拌到像蓝靛水一样,取出汁液二斗四升。在先前备好的每份面里各加入四升七合汁液,放在竹簸箩里一起拌和。其踏踩、覆盖制麹的方法与“顿递祠祭麹”的做法相同。

杏仁麹

每面一百斤,使杏仁十二两。去皮、尖,汤浸,于砂盆〔1〕内研烂,如乳酪〔2〕相似。用冷熟水二斗四升,浸杏仁为汁,分作五处拌面。其踏罨与〔3〕顿递祠祭法同。

已上罨麹。

【注释】

〔1〕砂盆:用陶土和沙烧制成的盆,不易与酸、碱起化学反应,多适合于做菜或煎药。

〔2〕乳酪:牛奶、羊奶经过浓缩、发酵而制成的半凝固的食品。

〔3〕与:底本作“同”,据《知不足斋丛书》本改。

【译文】

每一百斤面,用十二两杏仁。将杏仁去掉皮、尖,用热水浸泡,然后放在砂盆里研磨成乳酪一样的糊状。再用凉开水二斗四升,把杏仁浸泡成汁,分成五份与面拌和在一起。其踏踩、覆盖制麹的方法与“顿递祠祭麹”的做法相同。

以上是罨麹的制作方法。

瑶泉麹

白面〔1〕六十斤上甑〔2〕蒸 糯米粉四十斤一斗米粉秤得六斤半

已上粉、面先拌令匀,次入下项药:

白朮一两 防风半两 白附子半两 官桂二两 瓜蒂一分 槟榔〔3〕半两 胡椒〔4〕一两 桂花〔5〕半两 丁香〔6〕半两 人参〔7〕一两 天南星〔8〕半两 茯苓〔9〕一两 香白芷〔10〕一两 川芎一两 肉豆蔻〔11〕一两

右件药并为细末,与粉、面拌和讫。再入杏仁三斤,去皮、尖,磨细,入井花水一斗八升,调匀,旋洒于前项粉、面内,拌匀。复用粗筛隔过,实踏,用桑叶裹盛于纸袋中,用绳系定,即时挂起,不得积下。仍单行悬之二七日,去桑叶,只是纸袋,两月可收。

【注释】

〔1〕面:底本作“麹”,据《知不足斋丛书》本改。

〔2〕甑(zèng):酿酒时用于蒸米饭的木制蒸具,现在称为蒸桶或蒸笼。

〔3〕槟榔:棕榈科植物槟榔Areca catechu L.的种子。性温,味苦辛。

〔4〕胡椒:胡椒科植物胡椒Piper nigrum L.的干燥近成熟或成熟果实。作为药材有两种:当果穗基部的果实开始变红时,剪下果穗,晒干或烘干,取下果实,因呈黑褐色,称为“黑胡椒”或“黑川”;若在全部果实均变红时采收,经水浸数日后,擦去外果皮,晒干,因表面呈灰白色,称为“白胡椒”或“白川”。性热,味辛。

〔5〕桂花:木犀科植物木犀Osmanthus fragrans Lour.的花。性温,味辛。

〔6〕丁香:桃金娘科植物丁香 Syzygium aromaticum (L.) Merr. et Perry 的花蕾。性温,味辛。

〔7〕人参:五加科植物人参Panax ginseng C. A. Mey的干燥根。性温,味甘,微苦。

〔8〕天南星:天南星科植物天南星Arisaema consanguineum Schott.的块茎。性温,味苦辛,有毒。

〔9〕茯苓:多孔菌科真菌茯苓 Poria cocos (Schw.) Wolf 的干燥菌核。性平,味甘淡。古人常将茯苓粉掺入麹米中酿造药酒。

〔10〕香白芷:宋人常将伞形科植物白芷的干燥根别称为“香白芷”。白芷有川白芷、杭白芷、兴安白芷等种类,此处应指杭白芷Angelica formosanaBoiss. 的干燥根。性温,味苦辛,气芳香。

〔11〕肉豆蔻:肉豆蔻科植物肉豆蔻Myristica fragrans Houtt.的种子。气芳香而浓烈,性温,味苦辛。

【译文】

白面六十斤放进甑里蒸熟 糯米粉四十斤 一斗米粉可以称到六斤半的重量

以上的粉与面先拌和均匀,再加进下列药:

白朮一两 防风半两 白附子半两 官桂二两 瓜蒂一分 槟榔半两 胡椒一两 桂花半两 丁香半两 人参一两 天南星半两 茯苓一两 香白芷一两 川芎一两 肉豆蔻一两

以上各种药都研磨成细末,与粉、面拌和好。再取杏仁三斤,去掉皮、尖并研磨成细末,加入一斗八升井华水调匀后,绕着圈洒到之前拌过的粉、面中,拌和均匀。再用粗眼罗筛筛过,踏踩成坚实麹坯,之后用桑叶包裹好装盛在纸袋中,用绳子系牢,及时悬挂起来,不要积压。单独悬挂十四天后,去掉桑叶,只用纸袋装盛悬挂,两个月后就可收取。

金波麹

木香三两 川芎六两 白朮九两 白附子半斤 官桂七两 防风二两 黑附子〔1〕二两,炮去皮 瓜蒂半两

右件药,都捣罗为末。每料〔2〕用糯米粉、白面共三百斤,使上件药拌和,令匀。更用杏仁二斤,去皮、尖,入砂盆内烂研,滤去滓。然后用水蓼〔3〕一斤,道人头半斤,蛇麻一斤,同捣烂,以新汲水五斗揉取浓汁。和搜入盆内,以手拌匀,于净席上堆放。如法盖覆一宿,次日早辰,用模踏造,唯实为妙。踏成用榖叶〔4〕裹,盛在纸袋中,挂阁透风处,半月去榖叶,只置于纸袋中,两月方可用。

【注释】

〔1〕黑附子:又称“黑顺片”,是毛茛科植物乌头Aconitum carmichaeli Debx.的子根的加工品。其加工方法是取中等大小的泥附子,洗净后,浸入盐卤水溶液中数日,连同浸液煮至透心,捞出,水漂,纵切成厚约0.5厘米的片,再用稀盐卤水浸漂,用调色液使附片染成浓茶色,取出,蒸熟后,烘至半干,再晒干或继续烘干而成。性热,味辛甘,有毒。

〔2〕料:中医配制药丸时,一份规定剂量的处方为一料。

〔3〕水蓼:蓼科植物水蓼Polygonum hydropiper L.的全草。性平,味辛。酿酒时常借助于其辛味。《本草衍义》:“水蓼,今大率与水红相似,但枝低尔。今造酒,取以水浸汁,和面作麹,亦假其辛味。”

〔4〕榖叶:桑科植物构树Broussonetia papyrifera (L.) Vent.的叶。构树又称榖树、楮树,单叶互生,有时近对生,叶卵圆至阔卵形,长8—20厘米,宽6—15厘米,边缘有粗齿,既能用以包裹,又可入药。一般在夏秋季节采集。

【译文】

木香三两 川芎六两 白朮九两 白附子半斤 官桂七两 防风二两 黑附子二两,经过炮制去掉皮 瓜蒂半两

以上各种药都捣碎、研磨成末。每料用糯米粉、白面共三百斤,与上述药末拌和均匀。另外取杏仁二斤,去掉皮、尖,放入砂盆内研磨碎,并滤掉渣滓。然后取水蓼一斤、道人头半斤、蛇麻一斤一起捣烂,加入新打来的五斗井水,揉取出浓汁。将这些麹料放入盆内,用手拌和均匀后,堆放在干净的席上。依常法覆盖一夜,第二天早晨放入麹模踩踏制造麹坯,以踏得坚实为好。踏好后用榖树叶包裹,装盛在纸袋里,挂放在通风的地方。半个月后去掉榖树叶,只用纸袋装盛悬挂,再等两个月后才能使用。

滑台麹

白面一百斤,糯米粉一百斤。

已上粉、面先拌和,令匀,次入下项药:

白朮四两 官桂二两 胡椒二两 川芎二两 白芷二两 天南星二两 瓜蒂半两 杏仁二斤,用温汤浸去皮、尖,更冷水淘三两遍,入砂盆内研,旋入井花水,取浓汁二斗

右件捣罗为细末,将粉、面并药一处拌和,令匀。然后将杏仁汁旋洒于前项粉面内拌揉,亦须干湿得所,握得聚,扑得散。即用粗筛隔过,于净席上堆放。如法盖三四时辰,候水脉匀,入模子内实踏。用刀子分为四片,逐片印风字讫,用纸袋子包裹,挂无日透风处四十九日。踏下,便入纸袋盛挂起,不得积下。挂时相离着,不得厮沓〔1〕,恐热不透风。每一石米用麹一百二十两,隔年陈麹有力〔2〕,只可使十两。

【注释】

〔1〕厮沓:相互重叠。

〔2〕隔年陈麹有力:陈麹中包含的主要糖化菌根霉孢子的量多,其糖化、酒化能力均较强,产酸菌的数量也更少。但存放时间过长的陈麹,其糖化能力又有下降,几乎失去了发酵力,古人也懂得这个道理,所以说明是“来年”的陈麹。只是对于酒麹的具体保存时间还不精准,现代科学研究表明,3—6个月是酒麹的最佳贮存期。

【译文】

白面一百斤,糯米粉一百斤。

先将以上的粉、面拌和均匀,再加入下列药:

白朮四两 官桂二两 胡椒二两 川芎二两 白芷二两 天南星二两 瓜蒂半两 杏仁二斤,用温水浸泡后去掉皮、尖,再用凉水淘两三遍,放进砂盆里研磨,接着加入井华水,提取出两斗浓汁

以上各种药捣碎后筛成细末,再将粉、面与药一起拌和均匀。然后把杏仁汁绕圈洒到先前备好的粉、面里拌和揉搓,也必须干湿均匀,既能捏得拢,又能散得开。接着用粗眼筛筛过,堆放在干净的席上。如常法覆盖三四个时辰,等到麹坯干湿均匀时,放入模子里踏踩坚实。用刀子将麹坯分割成四块,逐次印上“风”字。用纸袋子把麹坯包裹起来,悬挂在避光通风的地方四十九天。踏麹完成后,要随即装进纸袋悬挂,不能积压。悬挂时要保留一定距离,不能相互叠压,主要是担心温热而不透气。每一石米用麹一百二十两,第二年的陈麹麹力大,只能用十两。

豆花麹

白面五斗 赤豆〔1〕七升 杏仁三两 川乌头〔2〕三两 官桂二两 麦糵〔3〕四两,焙干

右除豆、面外,并为细末。却用苍耳、辣蓼、辣母藤〔4〕三味各一大握,捣取浓汁。浸豆一伏时,漉出豆蒸,以糜烂为度,豆须是煮烂成砂,控干放冷方堪用。若煮不烂,即造酒出,有豆腥〔5〕气。却将浸豆汁煎数沸,别顿放,候蒸豆熟,放冷,搜和白面并药末,硬软得所,带软为佳。如硬,更入少浸豆汁。紧踏作片子,只用纸裹,以麻皮〔6〕宽缚定,挂透风处,四十日取出,曝干即可用。须先露五七夜后,使七八月已后,方可使。每斗用六两,隔年者用四两,此麹谓之错着水。李都尉玉浆〔7〕乃用此麹,但不用苍耳、辣蓼、辣母藤三种耳。又一法,只用三种草汁浸米一夕,捣粉,每斗烂煮赤豆三升,入白面九斤拌和,踏,桑叶裹,入纸袋,当风挂之,即不用香药耳。

已上风麹

【注释】

〔1〕赤豆:豆科植物赤豆Phaseolus angularis Wight.的种子。性平,味甘酸。

〔2〕川乌头:为毛茛科植物乌头(栽培品)Aconitum carmichaeli Debx.的块根。性热,味辛,有毒。川乌头的栽培,始于北宋,其野生的称为草乌。现在造酒药时也有添加草乌的。

〔3〕麦糵:麦芽。麦芽是经过加工发芽的大麦,其中富含的淀粉酶能使淀粉转变成麦芽糖及糊精。

〔4〕辣母藤:底本多处讹作“勒母藤”,径改。本书《顿递祠祭麹》中称辣母藤为蛇麻的别称,也有说法称“辣母藤”是唇形科植物益母草Leonurusheterophyllus Sweet.的别名。

〔5〕腥:底本作“醒”,据《知不足斋丛书》本改。

〔6〕麻皮:桑科植物大麻Cannabis sativa L.茎皮部的纤维,韧性好,可用于编织。

〔7〕李都尉玉浆:不详。

【译文】

白面五斗 赤豆七升 杏仁三两 川乌头三两 官桂二两 麦糵四两,烤干

上述各物除赤豆、白面外,一起磨成细末。另取苍耳、辣蓼、辣母藤三味药各一大把,捣取浓汁。浸泡赤豆一伏的时间,再过滤出来蒸,以蒸得软烂为标准。赤豆必须煮得烂透,成为豆沙,控干、放凉后才可用。如果煮得不烂,就用来造酒,会有豆腥味。把浸泡赤豆的汁水煎煮到多次沸腾,另外放置,等待赤豆蒸熟放凉之后,将浸豆汁水与白面及药末一起拌和,要软硬适当,稍软为好。如嫌稍硬,就再加入少量浸豆的汁水。然后迅速踏踩成麹坯,只以纸包裹,用麻皮宽松地捆绑好,悬挂在通风的地方,四十天后取出晒干就可以使用了。还要先露天放置三十五个晚上,七八月以后,才能使用。每斗米用此麹六两,第二年的陈麹每斗米用四两,这种麹称为“错着水”。李都尉玉浆也用这种麹,但制麹时不加入苍耳、辣蓼、辣母藤三种药。另一种方法是,只用这三种草药的汁将米浸泡一夜,再捣成粉,每一斗米中掺入煮烂的赤豆三升与九斤白面拌和,踏成麹坯后,用桑叶包裹起来装入纸袋,迎风悬挂,就可不用香药了。

以上是风麹的制作方法。

玉友麹

辣蓼、辣母藤、苍耳各二斤,青蒿〔1〕、桑叶〔2〕各减半,并取近上稍嫩者。用石臼烂捣,布绞取自然汁。更以杏仁百粒,去皮、尖,细研入汁内。先将糯米拣簸一斗,急淘净,控极干,为细粉,更晒令干。以药汁逐旋匀洒,拌和,干湿得所。干湿不可过,以意量度。抟〔3〕成饼子,以旧麹末逐个为衣,各排在筛子内。于不透风处净室内,先铺干草,一方用青蒿铺盖。厚三寸许,安筛子在上,更以草厚四寸许覆之,覆时须匀,不可令有厚薄。一两日间不住以手探之,候饼子上稍热,仍有白衣〔4〕,即去覆者草。明日取出,通风处安卓子〔5〕上,须稍干,旋旋逐个揭之,令离筛子。更数日,以蓝子〔6〕悬通风处,一月可用。罨饼子须热透,又不可过候,此为最难。未干见日即裂。夏月造易蛀,唯八月造,可备一秋及来春之用。自四月至九月可酿,九月后寒即不发。

更多好书分享关注公众号:tianbooks

【注释】

〔1〕青蒿:菊科植物青蒿Artemisia apiacea Hance.的全草。性寒,味苦微辛。

〔2〕桑叶:桑科植物桑Morus alba L.的叶。性寒,味苦甘。一般以经霜者为好。

〔3〕抟(tuán):捏之成团。

〔4〕白衣:白色的菌丝。

〔5〕卓子:同“桌子”。

〔6〕蓝子:同“篮子”。

【译文】

准备辣蓼、辣母藤、苍耳各二斤,青蒿、桑叶各减一半,并且摘取靠近植物顶端的嫩叶。将这些草药用石臼捣烂,再用布拧绞出天然的汁液。另取一百颗杏仁,去掉皮、尖,细细研磨后掺入汁液里。接下来挑拣、簸过一斗糯米,快速淘洗干净,并控得非常干,磨成细粉后再晒干。把草药的汁液均匀地绕着圈洒在糯米粉上,然后拌和,干湿的程度要适当。干湿不能过度,要凭感觉去把握。之后用手抟成圆饼,逐个蘸上陈麹的末,依次排放在筛子里。在不通风的洁净麹房里先铺上三寸左右的干草,一种方法是用青蒿铺盖。把筛子放在草上,再覆盖上四寸多厚的干草,覆盖得要均匀,不可有厚薄的差别。一两天之内要不停地用手试探,等到麹饼稍微发热,并且表面出现白色的麹菌,就去掉覆盖的草。第二天将麹饼取出来,放在置于通风处的桌子上,等稍稍干燥后,慢慢地逐个掀起,使其剥离筛子。再过几天,装进篮子,悬挂在通风的地方,一个月之后就能用了。罨麹饼时既需要热透,又不能过度,这是最难把握的。如果还没干时遭到日晒,很快就会开裂。夏天制造容易遭虫蛀,只有八月时制造,可供整个秋天与来年春天之用。从四月到九月都可用以酿酒,九月以后天冷,麹就很难发酵了。

白醪麹

粳米〔1〕三升,糯米一升,净淘洗,为细粉。

川芎一两,峡椒〔2〕一两,为末。

麹母〔3〕末一两,与米粉、药末等拌匀。

蓼叶一束,桑叶一把,苍耳叶〔4〕一把。

右烂捣,入新汲水,破令得所滤汁拌米粉。无令湿,捻成团,须是紧实。更以麹母遍身糁〔5〕过为衣。以榖树叶铺底,仍盖一宿,候白衣上,揭去。更候五七日,晒干,以蓝盛,挂风头。每斗三两,过半年以后即使二两半。

【注释】

〔1〕粳(jīng)米:又称大米、硬米,由茎秆较矮、叶子较窄的粳稻碾出的米,是稻米中谷粒较短圆、黏性较强、胀性小的品种。

〔2〕峡椒:产自长江中游巴山三峡一带所谓“峡江”地区的花椒。

〔3〕麹母:此指陈麹。陈麹末掺进新麹中接种,作为培养新菌种的母质,有利于优良菌种的传承与提高。

〔4〕苍耳叶:菊科植物苍耳Xanthium sibiricum Patr. ex Widd.的叶。性寒,味苦辛,有毒。

〔5〕糁(sǎn):散落,散上。

【译文】

粳米三升,糯米一升,淘洗干净,磨成细粉。

川芎一两,峡椒一两,都磨成末。

麹母末一两,与米粉、药末一起拌和均匀。

蓼叶一束,桑叶一把,苍耳叶一把。

以上三种草药捣烂后加入新打的井水,捣烂是为了过滤出汁液拌和米粉。拌后不能太湿,但捏成的团必须紧密不松。再把麹母末均匀地遍撒在麹团的表面。把榖树叶铺在底下,仍要覆盖好放置一夜,等到白色麹菌出现,就揭去覆盖的草。再等三十五天后,拿出去晒干,然后装在篮子里迎风悬挂。每一斗米用这种麹三两,放了半年之后的陈麹用二两半就可以了。

小酒麹

每糯米一斗作粉,用蓼汁和匀。次入肉桂〔1〕、甘草〔2〕、杏仁,川乌头、川芎、生姜与杏仁同研汁,各用一分。作饼子,用穰草〔3〕盖,勿令见风。热透后番〔4〕,依玉友罨法。出场当风悬之。每造酒一斗用四两。

【注释】

〔1〕肉桂:参见“官桂”。

〔2〕甘草:豆科植物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的根及根状茎。性平,味甘。具有特异的芳香气味。

〔3〕穰(ráng)草:经过干燥、整治的禾茎之类。

〔4〕番:反,翻。

【译文】

取一斗糯米磨成粉,用蓼草汁拌和均匀。再加入肉桂、甘草、杏仁,川乌头、川芎、生姜与杏仁一起研磨出汁液,各用一份。做成麹饼后用穰草覆盖,不能透风。热透之后翻转过来,依照玉友麹的罨法制作。之后从麹房取出迎风悬挂。每造酒一斗用小酒麹四两。

真一麹

上等白面一斗,以生姜五两研取汁,洒拌揉和。依常法起酵作蒸饼,切作片子,挂透风处一月,轻干可用。

【译文】

取优质白面一斗,再取五两生姜研磨出汁液,洒在白面里揉和均匀。按照常规的方法起酵,做成蒸饼,切成小块,挂在通风处一个月,等麹坯体轻、干透之后就可使用。

莲子麹

糯米二斗淘净,少时蒸饭,摊了。先用面三斗,细切生姜半斤,如豆大,和面,微炒令黄。放冷,隔宿亦摊之。候饭温,拌令匀,勿令作块。放芦席〔1〕上,摊以蒿草〔2〕,罨作黄子〔3〕。勿令黄子黑,但白衣上即去草番转。更半日,将日影中晒干,入纸袋,盛挂在梁上风吹。

已上麹。

【注释】

〔1〕芦席:用芦苇编织的席子。

〔2〕蒿草:有青蒿、白蒿等多种。

〔3〕黄子:即女。

【译文】

取两斗糯米淘洗干净,过一会即蒸成酒饭并摊凉。先准备三斗面,再将半斤生姜切成豆粒大小,和进面里,然后轻轻翻炒,使之颜色发黄。放凉,隔一夜之后也摊开。等到酒饭温度升高后,将二者均匀地拌和在一起,以免结块。将做成的麹坯放在芦席上,并铺盖上蒿草,以罨麹法制成黄子。不能让黄子上滋生黑色的杂菌,只等白色麹菌一出现,马上去掉蒿草并翻转黄子。再过半天,于阳光下晒干后,装进纸袋悬挂在房梁上让风吹。

以上是麹的制作方法。

上一章 > 目录 < 下一章
北山酒经译注相关文章:
版权所有©学霸图书馆   网站地图 滇ICP备2023006467号-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