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汉语古籍 传承国粹精华

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第十七

论一首 脉证二十七条 方二十三首

【按语】

本篇论述呕吐、哕、下利三种病证。由于这些病的病变部位都在胃肠,故合篇论述。

[01]夫呕家有痈脓〔1〕,不可治呕,脓尽自愈。〔2〕

【注释】

〔1〕呕家有痈脓:指频繁吐脓的人。《医宗金鉴》:“今呕而有脓,此内有痈,脓溃而呕,非呕病也。”

〔2〕本条论述吐脓的治则。内容与《伤寒论》376条相同。

【译文】

频繁吐脓的病人,治疗不可止呕,痈消脓尽,呕吐自会停止。

[02]先呕却渴者,此为欲解〔1〕。先渴却呕者,为水停心下,此属饮家〔2〕。呕家本渴,今反不渴者,以心下有支饮故也,此属支饮〔3〕。

【注释】

〔1〕先呕却渴者,此为欲解:先呕吐再口渴,是津液损伤、呕吐将停止的表现。却,再。

〔2〕先渴却呕者……此属饮家:原先由于口渴多饮,水饮停聚心下(即胃中),而再出现呕吐,就不是呕吐病,而是水饮病(即痰饮病),当与《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篇[28]条互参。

〔3〕本条论述停饮性呕吐的辨证。

【译文】

先有呕吐,再出现口渴,这是呕吐将止的表现,先是口渴多饮,后再出现呕吐,这是由于水饮停留在胃中,属于痰饮病。呕吐的病人,本当出现口渴,但却没有感到口渴,这是因为胃中有水饮停留的缘故。

[03]问曰:病人脉数,数为热,当消谷引食,而反吐者,何也?师曰:以发其汗,令阳微〔1〕,膈气虚〔2〕,脉乃数,数为客热〔3〕,不能消谷,胃中虚冷故也〔4〕。脉弦者,虚也。胃气无余,朝食暮吐〔5〕,变为胃反〔6〕。寒在于上,医反下之,今〔7〕脉反弦,故名曰虚。〔8〕

【注释】

〔1〕阳微:《伤寒论》122条、《玉函经》作“阳气微”。

〔2〕膈气虚:即宗气虚,在此指脾胃气虚。

〔3〕客热:为邪热,在此引申为假热。

〔4〕故也:《伤寒论》、《脉经》作“故吐也”。

〔5〕朝食暮吐:早晨进食后,待夜暮吐出。表明食物在胃内停留时间较长。

〔6〕胃反:中医病症名,在此指胃气虚寒的反胃呕吐。

〔7〕今:俞本作“令”。

〔8〕本条论述全身虚寒引起的胃反呕吐。也见于《伤寒论》122条。

【译文】

问道:病人表现脉数,数主热,胃热本当能进食,容易消化谷食,而病人反而出现呕吐,这是什么原因呢?老师说:因为误用发汗药后,使中阳衰微,宗气不足,故出现脉数。此种数脉是假热,不能消化谷食,由于胃中虚冷的缘故。脉弦,也由于内虚,胃气虚而失和降出现朝食暮吐的现象,变成为胃反证。原本虚寒在胃,医生反而误用下法,使脉更现虚寒的弦象。

[04]寸口脉微而数,微则无气〔1〕,无气则营虚〔2〕,营虚则血不足,血不足则胸中冷〔3〕。

【注释】

〔1〕无气:指无卫气,即卫气不足。

〔2〕营虚:即营气不足。

〔3〕胸中冷:实指胃中虚冷。本条论述全身营卫气血不足导致的胃中虚冷。

【译文】

寸口脉微而数,微是卫气不足,卫气不足则营气也不足,营气不足则气血不足,气血不足则引起胃中虚寒(胃反证)。

[05]趺阳脉浮而涩〔1〕,浮则为虚,涩〔2〕则伤脾,脾伤则不磨,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宿食不化,名曰胃反〔3〕。脉紧而涩〔4〕,其病难治。〔5〕

【注释】

〔1〕趺阳脉浮而涩:趺阳脉候中焦脾胃,浮为胃气虚,涩为脾阴伤,脾胃运化失常则不能消磨水谷。

〔2〕涩:徐本作“虚”。

〔3〕胃反:中医病名。由于脾胃运化失常引起的朝食暮吐、暮食朝吐,食谷不化的一种病证。类似今之幽门梗阻。

〔4〕脉紧而涩:脉紧为寒甚,涩为津伤,如果呕吐剧烈,且大便秘结不通,则病重难治。

〔5〕本条论述胃反病的证候和预后。

【译文】

趺阳脉浮且涩,浮是胃气虚,涩是脾液伤,脾胃损伤就失去了消化谷食的功能,出现早晨进食则晚上吐出来,晚上进食则早晨吐出来,停留在胃中的水谷不能消化,这就是胃反病。如果脉紧而涩(呕吐频繁,不能进食,大便秘结不通),则病情危重,难以治愈。

[06]病人欲吐者〔1〕,不可下之。〔2〕

【注释】

〔1〕欲吐者:表明病变部位在上(在胃)。

〔2〕本条论述病变在胃的呕吐,禁用下法。

【译文】

病人出现欲吐的症状的,就不可以用下法。

[07]哕〔1〕而腹满,视〔2〕其前后〔3〕,知何部不利,利之即愈。〔4〕

【注释】

〔1〕哕:此指有声无物的呃逆症。

〔2〕视:《玉函经》作“问”。

〔3〕前后:前,指小便。后,指大便。《金匮要略方论本义》:“前部不利者,水邪之逆也,当利其小便而哕愈;后部不利者,热邪实也,当利其大便而哕愈。”

〔4〕本条论述实证引起呃逆的治法。亦见《伤寒论》381条。

【译文】

呃逆而见腹满,治疗时须观察其大小便,了解哪方面不通利,然后运用利小便或通大便的治法,那样呃逆即可停止。

[08]呕而胸满〔1〕者,茱萸汤〔2〕主之。〔3〕

茱萸汤方:

吴茱萸一升〔4〕 人参三两 生姜六两 大枣十二枚〔5〕右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6〕。温服七合,日三服。

【注释】

〔1〕胸满:指胃脘胀满。

〔2〕茱萸汤:本方有温胃补虚、散寒降逆的作用,方中吴茱萸为君。本方在《伤寒论》243条称“吴茱萸汤”用于“食谷欲呕”。

〔3〕本条论述胃有寒饮而致呕吐的证治。

〔4〕一升:俞本作“二升”。

〔5〕十二枚:俞本作“十枚”。

〔6〕五升,煮取三升:《伤寒论》243条作“七升,煮取二升,去滓”。

【译文】

呕吐而见脘腹胀闷,当用茱萸汤治疗。

茱萸汤方:

吴茱萸一升 人参三两 生姜六两 大枣十二枚

以上四味药,用五升水同煮,煮到二升。每次温服七合,一日服三次。

[09]干呕〔1〕,吐涎沫,头痛〔2〕者,茱萸汤〔3〕主之。〔4〕方见上。

【注释】

〔1〕干呕:呕而无物。

〔2〕头痛:指巅顶头痛。“头痛”上《玉函经》有“而复”二字。

〔3〕茱萸汤:《伤寒论》378条、《玉函经》作“吴茱萸汤”。

〔4〕本条再论寒饮呕吐兼头痛的证治。亦见《伤寒论》378条。

【译文】

出现干呕无物或呕吐涎沫,并见头痛的病人,可用茱萸汤治疗。方见上条。

[10]呕而肠鸣,心下痞〔1〕者,半夏泻心汤〔2〕主之。〔3〕

半夏泻心汤方:

半夏半升〔4〕,洗 黄芩〔5〕 干姜 人参各三两 黄连一两 大枣十二枚 甘草三两,炙

右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注释】

〔1〕心下痞:心下,即心中,胃中。痞,指痞闷、痞满。《伤寒论》149条:“但满而不痛,此为痞……宜半夏泻心汤。”

〔2〕半夏泻心汤:本方有辛开苦降、调中和胃的作用。方中以半夏为君,合干姜辛以开结,黄芩、黄连苦以降火,人参、甘草补养中气。

〔3〕本条论述心下痞兼呕吐的治法。

〔4〕半升:俞本作“半斤”。

〔5〕芩:底本误作“苓”,现据俞本、徐本、赵本改。

【译文】

出现呕吐而肠鸣,心下痞闷的人,可用半夏泻心汤治疗。

半夏泻心汤方:

半夏半升,洗 黄芩 干姜 人参各三两 黄连一两 大枣十二枚甘草三两,炙

以上七味药,用一斗水同煮,煮到六升,去掉药渣,再煮到三升。每次温服一升,每日服三次。

[11]干呕而利〔1〕者,黄芩加半夏生姜汤〔2〕主之。〔3〕

黄芩加半夏生姜汤方:

黄芩三两 甘草二两炙 芍药二两〔4〕 半夏半升 生姜三两〔5〕 大枣二十枚〔6〕

右六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再夜一服。

【注释】

〔1〕干呕而利:是邪热内犯肠胃,下利(泄泻)而兼干呕。

〔2〕黄芩加半夏生姜汤:本方有清热止利、和胃降逆的作用。方中以黄芩汤为主,治热利,加半夏、生姜止干呕。

〔3〕本条论述热利兼干呕的治法。可与《伤寒论》172条互参。

〔4〕二两:俞本作“三两”。

〔5〕三两:俞本作“四两”。

〔6〕二十枚:俞本、徐本作“十二枚”,当是。

【译文】

出现干呕而下利的病人,可用黄芩加半夏生姜汤治疗。

黄芩加半夏生姜汤方:

黄芩三两 甘草二两,炙 芍药二两 半夏半升 生姜三两 大枣二十枚

以上六味药,用一斗水同煮,煮到三升,去掉药渣。每次温服一升,白天服两次,夜间服一次。

[12]诸呕吐,谷不得下〔1〕者,小半夏汤〔2〕主之〔3〕。方见痰饮中。

【注释】

〔1〕谷不得下:表明呕吐剧烈,不能进食。

〔2〕小半夏汤:本方有化饮降逆的作用。为治呕吐的主方。

〔3〕本条论述呕吐的治法。

【译文】

各种呕吐,谷食不能入口,都可用小半夏汤(为主)治疗。方见《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28]。

[13]呕吐而病在膈上〔1〕,后思水者〔2〕,解,急与之。思水者,猪苓散〔3〕主之〔4〕。

猪苓散方:

猪苓 茯苓 白术各等分

右三味,杵为散,饮服方寸匕,日三服。

【注释】

〔1〕膈上:指胃中。

〔2〕后思水者:即前述“先呕后渴之症”。

〔3〕猪苓散:本方有健脾利水的作用。方中以猪苓利水渗湿为主,合白术、茯苓健脾利水。

〔4〕本条论述先呕后渴的善后调理法。

【译文】

胃中有病而出现呕吐,吐后欲饮水,这是呕吐将止之征,当及时给予(少量)饮水。如果渴欲饮水甚者,可用猪苓散调治。

猪苓散方:

猪苓 茯苓 白术各等分

以上三味药,研成散剂。每次用水吞服方寸匕,每日三次。

[14]呕而脉弱,小便复利〔1〕,身有微热,见厥者〔2〕,难治,四逆汤〔3〕主之。〔4〕

四逆汤方:

附子一枚,生用 干姜一两半 甘草二两,炙

右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强人可大附子一枚、干姜三两。

【注释】

〔1〕呕而脉弱,小便复利:干呕而脉虚弱无力,是全身虚寒的表现。小便复利,即小便自利。

〔2〕身有微热,见厥者:身有低热而四肢厥冷。

〔3〕四逆汤:本方有回阳救逆的作用。方中以生附子温阳散寒为主。因生附子有毒性,今多用炮附子。

〔4〕本条论述全身虚寒引起的干呕证治。亦见于《伤寒论》377条。

【译文】

出现干呕而脉弱无力,小便自利,身有低热,但四肢厥冷(病情危重),难以治愈,当用四逆汤治疗。

四逆汤方:

附子一枚,生用 干姜一两半 甘草二两,炙

以上三味药,用三升水同煮,煮到一升二合,去掉药渣。分两次温服。身体强壮的人,可用大附子一枚、干姜三两。

[15]呕而发热〔1〕者,小柴胡汤〔2〕主之。〔3〕

小柴胡汤方:

柴胡半斤〔4〕 黄芩三两 人参三两 甘草三两〔5〕 半夏半斤〔6〕 生姜三两 大枣十二枚

右七味〔7〕,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注释】

〔1〕呕而发热:指邪热导致呕吐,发热多为寒热往来,可兼有脘胁疼痛,不欲饮食等症。

〔2〕小柴胡汤:本方有清解邪热,扶正降逆的作用。方中以柴胡、黄芩解热为主。

〔3〕本条论述邪热致呕的证治。也见于《伤寒论》379条。

〔4〕半斤:《伤寒论》作“八两”。

〔5〕三两:俞本作“二两”。

〔6〕半斤:徐本、《伤寒论》、《玉函经》作“半升”。

〔7〕七味:《玉函经》下有“咀”二字。

【译文】

呕吐而见发热者,当用小柴胡汤治疗。

小柴胡汤方:

柴胡半斤 黄芩三两 人参三两 甘草三两 半夏半斤 生姜三两 大枣十二枚

以上七味药,用一斗二升水同煮,煮到六升,去掉药渣,再煎到三升。每次温服一升,一日服三次。

[16]胃反呕吐〔1〕者,大半夏汤〔2〕主之。〔3〕《千金》云:治胃反不受食,食入即吐。《外台》云:治呕,心下痞鞭者〔4〕。

大半夏汤方〔5〕:

半夏二升,洗完用 人参三两 白蜜一升

右三味,以水一斗二升,和蜜扬之二百四十遍,煮药取升半〔6〕。温服一升,余分再服。

【注释】

〔1〕胃反呕吐:指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宿食不化之症。

〔2〕大半夏汤:本方有和胃降逆、补虚润燥的作用。

〔3〕本条论述胃反呕吐的治法。

〔4〕食入即吐……痞鞭者:吐,俞本作“多吐”;痞鞭,《外台》作“痞坚”。

〔5〕大半夏汤方:底本缺,据俞本、徐本、赵本加。

〔6〕煮药取升半:俞本、赵本无“药”字。俞本、徐本、赵本皆作“二升半”,当是。

【译文】

胃反呕吐(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可用大半夏汤治疗。《千金要方》说,本方可治胃不能进入食物,食即呕吐,《外台秘要》说,本方可治呕吐而心下痞硬者。

大半夏汤方:

半夏二升,洗完用 人参三两 白蜜一升

以上三味药,先用一斗二升水,与白蜜混合,搅动二百四十遍,再与上药同煮,煮到二升半。首次温服一升,余下药汁分两次温服。

[17]食已即吐〔1〕者,大黄甘草汤〔2〕主之。〔3〕《外台》方:又治

吐水。

大黄甘草汤方:

大黄四两 甘草一两

右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分温再服。

【注释】

〔1〕食已即吐:得食即吐,为胃有实热,与胃中虚冷之朝食暮吐不同。

〔2〕大黄甘草汤:本方有泻热降火的作用。方中以大黄泻火为主药。

〔3〕本条论述胃热呕吐的证治。

【译文】

食入即吐的病人,当用大黄甘草汤治疗。《外台秘要》说,本方又可治饮水即吐。

大黄甘草汤方:

大黄四两 甘草一两

以上两味药,用三升水同煮,煮到一升。分两次温服。

[18]胃反,吐而渴欲饮水〔1〕者,茯苓泽泻汤〔2〕主之。〔3〕

茯苓泽泻汤方《外台》云:治消渴〔4〕脉绝,胃反吐食之,有小麦一升〔5〕:

茯苓半斤 泽泻四两 甘草二两 桂枝二两 白术三两 生姜四两

右六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内泽泻,再煮取二升半。温服八合,日三服。

【注释】

〔1〕吐而渴欲饮水:指呕吐反复不止,呕后口渴,饮入又吐,吐后又渴,是胃中有停饮所致。

〔2〕茯苓泽泻汤:本方有化饮利水、和胃降逆的作用。方中以茯苓、泽泻利水化饮为主。《金匮要略集注》:“此方与五苓散似无大分别,而五苓散专于利水而兼发汗,此方亦专于利水而兼补脾和胃。”

〔3〕本条论述停饮呕吐的证治。

〔4〕消渴:在此指口渴引饮、饮水即消之症。

〔5〕一升:俞本、徐本作“二升”。

【译文】

出现胃反证,呕吐后渴欲饮水的病人(饮水后又呕吐,反复不止),当用茯苓泽泻汤治疗。《外台秘要》说:本方可治口渴引饮,饮水即吐,脉微细,几乎摸不到,愈吐愈饮的胃反证。方中有小麦一升。

茯苓泽泻汤方:

茯苓半斤 泽泻四两 甘草二两 桂枝二两 白术三两 生姜四两

以上六味药,先将茯苓、甘草、桂枝、白术、生姜用一斗水煮取三升,然后把泽泻放入,再煮取二升半。每次温服八合,一天服三次。

[19]吐后,渴欲得水而贪饮〔1〕者,文蛤汤〔2〕主之。〔3〕兼主微风,脉紧,头痛〔4〕。

文蛤汤方:

文蛤五两 麻黄 甘草 生姜各三两 石膏五两 杏仁五十枚 大枣十二枚

右七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温服一升。汗出愈〔5〕。

【注释】

〔1〕吐后,渴欲得水而贪饮:指呕吐后大量饮水不止,是内有郁热征象。

〔2〕文蛤汤:本方有发汗、清热、止渴的作用。方中以文蛤清肺生津止渴为主,配合越婢汤(麻黄、石膏、生姜、大枣、甘草)发汗解表。

〔3〕本条论述邪热呕吐的证治。

〔4〕兼主微风,脉紧,头痛:为外感风邪的表证,因本方有发表清热作用,故亦可兼治。脉紧,底本误作“脉肾”,据俞本、徐本改。

〔5〕汗出愈:俞本、徐本、赵本作“汗出即愈”。

【译文】

呕吐后,渴欲饮水,而贪饮过多,可用文蛤汤治疗。也可兼治外感风邪引起的脉紧、头痛等表症。

文蛤汤方:

文蛤五两 麻黄 甘草 生姜各三两 石膏五两 杏仁五十枚 大枣十二枚

以上七味药,用六升水同煮,煮到二升。每次温服一升。药后汗出则病愈。

[20]干呕,吐逆,吐涎沫,半夏干姜散〔1〕主之。〔2〕

半夏干姜散方:

半夏 干姜各〔3〕等分

右二味,杵为散,取方寸匕,浆水一升半,煎取七合。顿服之。

【注释】

〔1〕半夏干姜散:本方有温中降逆的作用,以半夏化饮降逆为主。

〔2〕本条论述寒饮上逆而吐逆的证治。

〔3〕各:俞本、赵本无此字。

【译文】

出现干呕或吐逆,或吐涎沫,都可用半夏干姜散治疗。

半夏干姜散方:

半夏 干姜各等分

以上两味药,研成散剂,取一方寸匕药末,用一升半浆水同煮,煮到七合。一次顿服。

[21]病人胸中似喘不喘,似呕不呕,似哕不哕,彻心中愦愦〔1〕然无奈者,生姜半夏汤〔2〕主之。〔3〕

生姜半夏汤方〔4〕:

半夏半斤〔5〕 生姜汁一升

右二味,以水三升,煮半夏,取二升,内生姜汁,煮取一升半。小冷,分四服,日三夜一服。止〔6〕,停后服。

【注释】

〔1〕心中愦愦:即心中愦乱。愦,乱也。

〔2〕生姜半夏汤:本方有通阳散结、化饮降逆的作用,并采用热药冷服,少量多次的服法,使药力缓和而持续,徐徐奏效。《医宗金鉴》李彣云:“此方与前半夏干姜散略同,但前温中气,故用干姜;此散停饮,故用生姜。前因呕吐上逆,顿服之,则药力猛峻,足以止逆降气,呕吐立除;此心中无奈,寒饮内结,难以猝消,故分四服,使胸中邪气徐徐散也。”

〔3〕本条论述寒饮内结而呕哕的证治。

〔4〕生姜半夏汤方:底本缺,现据俞本、徐本、赵本加。

〔5〕半斤:俞本、徐本作“半升”。

〔6〕止:俞本上有“呕”字。

【译文】

病人胸中好像气急,好像要呕吐,又好像要打呃逆,出现愦乱无奈的症状,可用生姜半夏汤治疗。

生姜半夏汤方:

半夏半斤 生姜汁一升

以上两味药,用三升水,先煮半夏,煮到二升时,加入生姜汁,再煮到一升半。待小冷,分四次服,白天服三次,晚上服一次。呕吐止后,停后服。

[22]干呕,哕,若手足厥〔1〕者,橘皮汤〔2〕主之。〔3〕橘皮汤方:

橘皮四两 生姜半斤

右二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温服一升,下咽即愈。

【注释】

〔1〕手足厥:指四肢厥冷,为阳气闭郁引起。

〔2〕橘皮汤:本方有通阳散寒、降逆和胃的作用,方中以橘皮降逆为主。

〔3〕本条论述胃寒而哕的证治。

【译文】

干呕或呃逆,同时出现手足厥冷的病人,当用橘皮汤治疗。

橘皮汤方:

橘皮四两 生姜半斤

以上两味药,用七升水同煮,煮到三升。温服一升,喝下药汁,病就会痊愈。

[23]哕逆者,橘皮竹茹汤〔1〕主之。〔2〕

橘皮竹茹汤方:

橘皮二升〔3〕 竹茹〔4〕二升 大枣三十个 生姜半斤 甘草五两 人参一两

右六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注释】

〔1〕橘皮竹茹汤:本方有补虚清热、和胃降逆的作用。方中以橘皮、竹茹清热降气为主。

〔2〕本条论述胃有虚热的哕逆证治。

〔3〕二升:俞本、徐本作“二斤”。

〔4〕竹茹:为禾本科植物淡竹的茎秆,除去外皮后刮下的中间层。有清热化痰、除烦止呕的作用。

【译文】

呃逆(兼口干、舌红,虚烦不安,手足心热)可用橘皮竹茹汤治疗。

橘皮竹茹汤方:

橘皮二升 竹茹二升 大枣三十个 生姜半斤 甘草五两人参一两

以上六味药,用一斗水同煮,煮到三升。每次温服一升,一日服三次。

[24]夫六腑气绝于外者,手足寒,上气,脚缩;五脏气绝于内者,利〔1〕不禁,下甚者,手足不仁。〔2〕

【注释】

〔1〕利:《脉经》作“下利”。

〔2〕本条论述下利的危证。《金匮玉函要略方论疏义》:“曰六腑,曰五脏,曰内,曰外,不过互言之。而上节是客,下节是主,仲景论下利诸证而先举阴阳败绝不可治之候。”

【译文】

脏腑的阳气衰少,表现在外的症状是手足逆冷,呼吸急促,两脚蜷缩;表现在内的症状是下利不止,下利严重的人,四肢麻木不仁。

[25]下利脉沉弦者,下重〔1〕;脉大者,为未止;脉微弱数者,为欲自止,虽发热不死。〔2〕

【注释】

〔1〕下重:指泄泻时里急后重的症状。

〔2〕本条论述下利病的预后判断。亦见于《伤寒论》365条。

【译文】

下利而见脉沉弦的人,是有里急后重的症状;下利而脉洪大的人,是下利尚未止的表现;下利而脉微弱带数的人,是下利将止的表现,虽有发热,病情也不严重。

[26]下利手足厥冷,无脉者,炙之不温,若脉不还,反微喘者,死;少阴负趺阳〔1〕者,为顺也。〔2〕

【注释】

〔1〕少阴负趺阳:足少阴肾脉微细而不躁动,负于足阳明胃脉,表明胃阳未败,病情尚有转机。少阴,指足少阴肾脉;趺阳,指足阳明胃脉。

〔2〕本条论述下利危证的预后判断。亦见于《伤寒论》362条。

【译文】

下利的病人,四肢冰冷,又摸不到脉搏,若用了炙法后,手足仍不温,而脉象也不恢复,反而出现轻微的呼吸急促,此时病情十分危重。如果肾脉微细,不躁动,负于胃脉,则病情则有好转的可能。

[27]下利有微热而渴,脉弱者,今自愈。〔1〕

【注释】

〔1〕本条论述虚寒下利的预后。亦见于《伤寒论》360条。《金匮要略心典》:“微热而渴者,胃阳复也;脉弱者,邪气衰也,正复邪衰,故此病当自愈。”

【译文】

(虚寒)下利而见低热、口渴,脉微弱的人,此病能治愈。

[28]下利脉数,有微热,汗出,今自愈;设脉紧〔1〕为未解〔2〕。

【注释】

〔1〕脉紧:《伤寒论》、《玉函经》作“复紧”,《脉经》作“脉复紧”。

〔2〕本条承上条再论虚寒下利的预后判断。亦见于《伤寒论》361条。

【译文】

(虚寒)下利的病人,若见脉数、低热、汗出之症,此病经治疗可愈。如果下利而脉紧,则病情尚未好转。

[29]下利脉数而渴〔1〕者,今自愈。设不差,必清脓血〔2〕,以有热故也〔3〕。

【注释】

〔1〕数而渴:《玉函经》作“反数而渴”,《脉经》作“数而浮一作渴”。

〔2〕清脓血:即便脓血。清,通“圊”,便也。

〔3〕本条论述虚寒下利转为热利的证候。亦见于《伤寒论》367条。

【译文】

(虚寒)下利而见脉数、口渴,此病能治愈。如果下利不止则有可能出现脓血样大便,因体内有热的缘故。

[30]下利脉反弦,发热,身汗者,自愈。〔1〕

【注释】

〔1〕本条再论虚寒下利的预后。《金匮正义》:“脉弦为寒,发热则阳气复,汗出则寒邪去,故知自愈。”

【译文】

(虚寒)下利而脉弦,若见发热、汗出的人,此病能治愈。

[31]下利气〔1〕者,当利其小便。〔2〕

【注释】

〔1〕下利气:指下利时又失气的症状。

〔2〕本条论述下利而兼失气的治法。

【译文】

下利而兼失气的病人,治疗当用利小便的方法。

[32]下利,寸脉反浮数〔1〕,尺中自涩者〔2〕,必清脓血。〔3〕

【注释】

〔1〕下利,寸脉反浮数:是指热利。

〔2〕尺中自涩者:为热伤血分,血行凝滞,腐化而便脓血。

〔3〕本条论述热利的脉证。亦见于《伤寒论》363条。

【译文】

下利,寸脉出现浮数,尺脉见涩象,则会便脓血。

[33]下利清谷〔1〕,不可攻其表,汗出必胀满〔2〕。

【注释】

〔1〕下利清谷:指糞便中完谷不化,是虚寒下利的特征。

〔2〕胀满:《脉经》下有“其藏寒者,当下之”。本条论述虚寒下利的治疗禁忌及误治后的变证。亦见于《伤寒论》364条。

【译文】

下利见糞便中完谷不化,(即使有表证)不可用发表的治法。若误用汗法,可出现腹部胀满的变证。

[34]下利脉沉而迟,其人面少赤,身有微热,下利清谷者,必郁冒〔1〕,汗出而解,病人必微热〔2〕,所以然者,其面戴阳〔3〕,下虚故也。〔4〕

【注释】

〔1〕郁冒:在此指郁闷而头昏眼花的症状。

〔2〕微热:《伤寒论》366条。《玉函经》及《脉经》皆作“微厥”,当是。指四肢逆冷之症。

〔3〕戴阳:病人危重时出现面色苍白而两颧潮红的体征。这是虚阳浮越的现象。

〔4〕本条论述虚寒下利的危证。亦见于《伤寒论》366条。

【译文】

患泄泻,按其脉沉而迟,此人面部稍见红色,身体有低热,大便完谷不化且有头昏眼花的症状。出汗后病情暂可减轻,病人四肢厥冷,这是面部虚阳浮越,而下部虚寒的缘故。

[35]下利后〔1〕脉绝,手足厥冷,晬时〔2〕脉还,手足温者生;脉不还者死〔3〕。

【注释】

〔1〕下利后:指出现下利后。

〔2〕晬(zuì)时:十二时辰,即一昼夜。

〔3〕脉不还:《玉函经》作“不还不温”。本条论述虚寒下利的预后判断。亦见于《伤寒论》368条。

【译文】

(虚寒性)下利出现后,脉微细欲绝,手足厥冷,若经过一昼夜脉象能恢复,手足转温,就表示病情好转;若脉象仍不恢复,(手足不温),病情就危重了。

[36]下利腹胀满,身体疼痛者,先温其里,乃攻其表。温里宜四逆汤,攻表宜桂枝汤〔1〕。

四逆汤方方见上。

桂枝汤方:

桂枝三两,去皮 芍药三两 甘草二两〔2〕,炙 生姜三两 大枣十二枚

右五味,咀,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服已须臾,啜稀〔3〕粥一升,以助药力。温覆令一时许,遍身漐漐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淋漓。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后服。

【注释】

〔1〕桂枝汤:本方有解表散寒、调和营卫的作用。方中以桂枝为主,是治疗外感风寒表证的代表方。本条论述虚寒下利而兼表证的治法。亦见于《伤寒论》372条。

〔2〕二两:俞本、徐本作“三两”。

〔3〕稀:俞本作“热”字。

【译文】

(虚寒性)下利同时出现腹部胀满(的里证)及身体疼痛(的表证),治疗应先温其里证,(待里虚恢复后,表证仍在时)然后再解其表证。温里可用四逆汤,解表宜用桂枝汤。

四逆汤方方见本篇[14]条。

桂枝汤方:

桂枝三两,去皮 芍药三两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 大枣十二枚

以上五味药,切片,用七升水同煮,以小火煮到三升,去掉药渣。待适当温度时,饮服一升,服后片刻,喝(热)稀粥一升,以帮助药力。并盖被保暖一个时辰左右,使得周身微微持续的汗出更好,不要像水那样大汗淋漓。若服一次汗出病愈,就停止后服。

[37]下利三部〔1〕脉皆平,按之心下坚〔2〕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3〕。

【注释】

〔1〕三部:指寸、关、尺三部脉。

〔2〕心下坚:指腹部心下硬满,此由于实邪内结所致。

〔3〕急下之:《脉经》作“可下之”,无“宜大承气汤”。大承气汤:底本缺“气”字,据俞本、徐本、赵本加。本条论述实热下利的证治。

【译文】

下利后见寸、关、尺三部脉象皆平实有力,按其心下硬满,治疗当急用下法,可用大承气汤。

[38]下利脉迟而滑者,实也,利未欲止,急下之,宜大承气汤〔1〕。

【注释】

〔1〕急下之:《脉经》作“当下之”,无“宜大承气汤”。本条论述实热下利的治法。

【译文】

下利而见脉迟滑,是因肠内有积滞,下利没有止,当急用下法,宜用大承气汤。

[39]下利脉反滑者,当有所去〔1〕,下乃愈,宜大承气汤。〔2〕

【注释】

〔1〕当有所去:即“当有所藏”,此指宿食内停。《伤寒论文字考》:“盖有所去者,言胃中有所蓄藏也。”去,藏也。

〔2〕本条论述食积下利的治法。

【译文】

下利而见脉滑,是体内有宿食蓄积,当用下法可治愈,宜用大承气汤治疗。

[40]下利已差,至其年月日,时复发〔1〕者,以病不尽故也。当下之〔2〕,宜大承气汤。〔3〕

大承气汤方见痉病中:

【注释】

〔1〕至其年月日,时复发:指热利治疗不彻底,到某一时期又常出现下利,时发时止,后人称为“休息痢”。即今人所称细菌性痢疾。

〔2〕当下之:《脉经》作“当复下之”。

〔3〕本条论述热利复发的原因和治法。

【译文】

热利止后,隔一段时期又常常出现复发,这是因为病邪没有被彻底根除的缘故。治疗仍当用攻下法,可用大承气汤。

大承气汤方见《痓湿暍病脉证治第二》篇中[13]。

[41]下利语〔1〕者,有燥屎也,小承气汤主之〔2〕。

小承气汤方:

大黄四两 厚朴二两〔3〕,炙 枳实大者三枚,炙

右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二服〔4〕得利则止。

【注释】

〔1〕

(zhān)语:患病时在睡梦中说胡话。

〔2〕《脉经》无“小承气汤主之”,有“宜下之”三字。本条论述热利而燥屎内结的证治。亦见于《伤寒论》374条。

〔3〕二两:徐本作“三两”。

〔4〕二服:《伤寒论》“二服”下,有“初一服语止,若更衣者,停后服。不尔,尽服之”。

【译文】

下利而且出现说胡话,这是(由于胃肠有实热)燥屎内结(而热结旁流,兼有腹满,下利秽臭,脉滑数等症),治疗当用小承气汤(攻下燥屎)。

小承气汤方:

大黄四两 厚朴二两,炙 枳实大者三枚,炙

以上三味药,用四升水同煮,煮到一升二合,去掉药渣。分两次温服。

[42]下利,便脓血者〔1〕,桃花汤〔2〕主之〔3〕。

桃花汤方:

赤石脂一斤(一半锉〔4〕,一半筛末) 干姜一两 粳米一升

右三味,以水七升,煮米令熟,去滓。温〔5〕七合,内赤石脂末方寸匕,日三服;若一服愈,余勿服。

【注释】

〔1〕下利,便脓血者:此指虚寒下利,日久不止,滑脱不禁,而见大便有粘冻,夹有紫暗色的血液。“下利”上,《伤寒论》、《脉经》有“少阴病”三字。

〔2〕桃花汤:本方有温中涩肠的作用。方中主药为赤石脂,色红如桃花,故名。

〔3〕本条论述虚寒下利而夹脓血的证治。亦见于《伤寒论》306条。

〔4〕锉:《伤寒论》、《玉函经》作“全用”。

〔5〕温:《伤寒论》、《玉函经》下有“服”字。

【译文】

(虚寒)下利(日久不止),大便兼有脓血(血色紫暗),当用桃花汤治疗。

桃花汤方:

赤石脂一斤(一半研碎,一半筛成细末) 干姜一两 粳米一升

以上三味药,(取出赤石脂末)用七升水同煮,煮到米熟,去掉药渣。每次取温热的药汁七合,放入赤石脂末方寸匕,每日服三次。若一次服药后病愈,余下的药,就不要服了。

[43]热利重下〔1〕者,白头翁汤〔2〕主之。〔3〕

白头翁汤方:

白头翁〔4〕二两〔5〕 黄连 黄柏〔6〕 秦皮〔7〕各三两

右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不愈,更服〔8〕。

【注释】

〔1〕重下:俞本、徐本、赵本、《伤寒论》371条、《玉函经》皆作“下重”,当是。

〔2〕白头翁汤:本方有清热燥湿的功用。方中以白头翁清热解毒为主,是当今治疗细菌性痢疾的主方。

〔3〕本条论述热利的证治。亦见于《伤寒论》371条。

〔4〕白头翁:为毛茛科植物白头翁的根,有清热解毒、凉血止痢的功效,为治痢的要药。

〔5〕二两:徐本、《玉函经》作“三两”。

〔6〕黄柏:又称黄檗,为芸香科植物黄皮树或黄檗的树皮。有清热燥湿的作用。

〔7〕秦皮:为木犀科植物苦枥白蜡树、小叶白蜡树或秦岭白蜡树的树皮。有清热燥湿的功效。

〔8〕更服:《伤寒论》、《玉函经》下有“一升”二字。

【译文】

热利而里急后重(大便有粘冻脓血,腹痛,发热),可用白头翁汤治疗。

白头翁汤方:

白头翁二两 黄连 黄柏 秦皮各三两

以上四味药,用七升水同煮,煮到二升,去掉药渣。每次温服一升,没有效果,再服(一升)。

[44]下利后更烦,按之心下濡者,为虚烦〔1〕也。栀子豉汤〔2〕主之〔3〕。

栀子豉汤方:

栀子〔4〕十四枚 香豉四合,绵裹〔5〕

右二味,以水四升,先煮栀子,得二升半,内豉,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温进一服,得吐则止。

【注释】

〔1〕虚烦:指无形之邪热。

〔2〕栀子豉汤:本方有清泄余热的作用。

〔3〕本条论述下利后余热未尽的证治。亦见于《伤寒论》375条。

〔4〕栀子:《伤寒论》上有“肥”字。《伤寒论》、《玉函经》“十四枚”下有“擘”字。

〔5〕绵裹:俞本无此二字;赵本作“绢裹”。

【译文】

下利止后仍有低热,但按其心下濡软而不满,这是无形之邪热未清的缘故。可用栀子豉汤治疗。

栀子豉汤方:

栀子十四枚 香豉四合,用绵包裹

以上两味药,用四升水,先煮栀子,煮到二升半,放入香豉,再煮到一升半,去掉药渣。分两次温服,温服一次后,出现呕吐则停后服。

[45]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汗出而厥〔1〕者,通脉四逆汤〔2〕主之。〔3〕

通脉四逆汤方:

附子大者一枚,生用〔4〕 干姜三两,强人可四两 甘草二两,炙右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5〕,去滓。分温再服〔6〕。

【注释】

〔1〕里寒外热,汗出而厥:里寒的见证是下利清谷,外热的见证是汗出。里寒是真寒,外热是假热。里寒外热实指真寒假热,是虚阳外越,阴盛格阳所致。厥,是四肢厥冷之症。

〔2〕通脉四逆汤:本方有回阳救逆的作用。方中重用附子、干姜温阳为主。《金匮正义》:“急以姜附温散阴寒,使外越之虚阳得返故宅,阳回阴化,荣卫通调,故曰通脉。”

〔3〕本条论述虚寒下利而阴盛格阳的证治。亦见于《伤寒论》370条。

〔4〕生用:《伤寒论》“生”下有“去皮,破八片”五字。

〔5〕二合:俞本作“一合”。

〔6〕服:《伤寒论》、《玉函经》下有“其脉即出者愈”六字。

【译文】

大便完谷不化,又全身汗出,且四肢厥冷,这是里有真寒,外有假热(病情十分危重),当急用通脉四逆汤(回阳救逆)。

通脉回逆汤方:

附子大者一枚,生用 干姜三两,强人可四两 甘草二两,炙

以上三味药,用三升水同煮,煮到一升二合,去掉药渣。分两次温服。

[46]下利肺痛〔1〕,紫参汤〔2〕主之。〔3〕

紫参汤方:

紫参半斤 甘草三两

右二味,以水五升,先煮紫参,取二升,内甘草,煮取一升半。分温三服疑非仲景方。

【注释】

〔1〕下利肺痛:先有慢性下利,后出现肺部疼痛的症状。

〔2〕紫参汤:本方有攻坚去积的作用。方中以紫参为主治疗心腹积聚(紫参今称“石见穿”,多用于癌肿)。参见《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第七》篇[9]条,与泽漆汤用紫参同义。

〔3〕本条论述下利而见肺痛的治法。

【译文】

先有大便溏薄,而后又出现肺部疼痛(可兼咳嗽、痰中带血等症),当用紫参汤治疗。

紫参汤方:

紫参半斤 甘草三两

以上两味药,用五升水,先煮紫参,煮到二升,放入甘草,再煮到一升半。分三次温服怀疑非张仲景的原方。

[47]气利〔1〕,诃梨勒散〔2〕主之。〔3〕

诃梨勒散方:

诃梨勒〔4〕十枚,煨〔5〕

右一味,为散。粥饮和,顿服疑非仲景方。

【注释】

〔1〕气利:中医证名。指下利日久,肠虚滑脱,失气时大便随之而出。但大便没有粘液,也不腥臭。《医宗金鉴》:“气利者,下利气虚下陷而滑脱也。”

〔2〕诃梨勒散:本方有温经固脱的作用。《金宗金鉴》:“若利之气不臭,所下之物不粘,所谓气陷肠滑,故用诃梨勒散以固肠。”

〔3〕本条论述肠虚滑脱的气利的治法。

〔4〕诃梨勒:即“诃黎勒”,又称“诃子”。为使君子科植物诃子的果实(未成熟的果实,称为“藏青果”,又名“西藏橄榄”)。诃黎勒有涩肠止泻的作用。

〔5〕煨:将药物用麸皮或草纸包裹两三层,放在清水中浸湿,置文火上直接煨至草纸焦黑,内熟取出。可缓和药性,减少副作用。

【译文】

下利(日久不止),大便随失气而滑出,当用诃梨勒散治疗。

诃梨勒散方:

诃梨勒十枚,煨

以上一味药,研成细末。用粥汤混合,一次服完怀疑非仲景方。

附方

《千金翼》小承气汤,治大便不通,哕数谵语。〔1〕方见上。

【注释】

〔1〕本条论述大便不通而兼呃逆频作的治法。

【译文】

《千金翼方》小承气汤,用于治疗大便不通,呃逆频作,甚至神志不清,胡言乱语。方见本篇[41]。

《外台》黄芩汤〔1〕,治干呕下利。〔2〕

黄芩 人参 干姜各三两〔3〕 桂枝一两 大枣十二枚 半夏半升

右六味,以水〔4〕七升,煮取三升。温分三服。

【注释】

〔1〕《外台》黄芩汤:本方有清肠止利、补虚和中的作用。方中以黄芩清热为主。本方即本篇[11]条黄芩加半夏、生姜汤的加减方。

〔2〕本条论述下利兼干呕的治方。

〔3〕三两:徐本作“二两”。

〔4〕水:底本无“水”字,现据俞本、赵本加。

【译文】

《外台秘要》黄芩汤,可治疗下利而兼干呕的症状。

黄芩 人参 干姜各三两 桂枝一两 大枣十二枚 半夏半升

以上六味药,用七升水同煮,煮到三升。分三次温服。

上一章 > 目录 < 下一章
金匮要略译注相关文章:
版权所有©学霸图书馆   网站地图 滇ICP备2023006467号-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