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汉语古籍 传承国粹精华

第四节 高宗、武后时外患

唐室之兵威,至高宗时而极盛,亦至高宗时而就衰。盖其时之兵力,本不足恃,灭突厥,平高丽,皆因人之衅,故一与新兴之强敌吐蕃遇,遂致败绩失据矣。

吐蕃弃宗弄赞,以高宗永徽元年(650年)卒。子早死,孙立。国事皆委禄东赞。即为弄赞来迎文成者也。性强毅严重,讲兵训师,雅有节制。吐蕃之并诸羌,雄霸本土,多其谋。有子五人:长曰赞悉若,早死;次钦陵;次赞婆;次悉多干;次勃论。东赞死后,钦陵兄弟复专其国,《旧书·吐蕃传》。《传》又云:钦陵每居中用事,诸弟分据方面。赞婆则专在东境,与中国为邻,三十余年。案东赞之死,在龙朔三年(663年)破吐谷浑后不久,不能确知其年月。而患遂中于边疆矣。

龙朔三年,吐蕃攻吐谷浑,破之黄河上。吐谷浑主诺曷钵与弘化公主走凉州。命苏定方为安集大使以安集之。《旧书·吐谷浑传》叙此事于大非川败后,误。定方之殁,在乾封元年(666年)。乾封二年(667年),破生羌十二州,悉罢之。《通鉴》。咸亨元年(670年),与于阗陷龟兹拨换城,安西四镇并废。新旧《书·本纪》。案于阗当后藏出新疆孔道,《新书·本纪》,于麟德二年(665年),记吐蕃与疏勒、弓月攻于阗,盖至是为所胁服,与之共攻龟兹也。《旧书·龟兹传》云:太宗既破龟兹,移置安西都护府于其国城,以郭孝恪为都护,兼统于阗、疏勒、碎叶,谓之四镇。高宗嗣位,不欲广地劳人,复命有司弃龟兹等四镇,移安西于西州。其后吐蕃大入,焉耆已西四镇城堡,并为贼所陷。则天临朝,长寿元年,武威军总管王孝杰、阿史那忠节大破吐蕃,复龟兹、于阗等四镇。自此复于龟兹置安西都护府,用汉兵三万人以镇之,《新书》略同。《旧书·本纪》,于是年十月,书武威军总管王孝杰大破吐蕃,复龟兹、于阗、疏勒、碎叶四镇。似四镇所在,迄未尝变。然新旧《书·龟兹传》,皆有焉耆已西四镇之语,又似焉耆实在四镇之中。而《通鉴》于是年,且明书罢龟兹、于阗、焉耆、疏勒四镇。是自太宗平龟兹,至于咸亨,确曾改碎叶为焉耆也,此固可云史佚其事,然自咸亨至长寿,四镇迄在废罢之中,又何由改焉耆为碎叶乎?今案新旧《书·地理志》,举四镇都督府之名,皆曰龟兹、毗沙、疏勒、焉耆。毗沙即于阗,见下。《新书》于焉耆都督府下注曰:有碎叶城。盖四镇所属,城堡非一,镇之所理,时有迁移,但仍在所统之内,则亦得以旧名该之。此镇盖初理碎叶,咸亨前移于焉耆,至长寿复设,则又在碎叶也。《新书·焉耆传》:开元七年(719年),十姓可汗请居碎叶,安西节度使汤嘉惠表以焉耆备四镇,则又自碎叶移于焉耆矣。弓月,城名,在轮台县西约六百里,当自庭州通碎叶之道,见《新书·地理志》庭州下。此城在当时颇强。龙朔二年(662年),安西都护高贤尝伐之。至咸亨四年(673年),与疏勒俱降。其明年,为上元元年(674年),于阗王尉迟伏阇雄亦来朝。明年,以其地为毗沙都督府。《旧纪》云:以其击吐蕃有功也。是岁,龟兹王白素稽亦献银颇罗。盖吐蕃之侵西域,至是又一挫。时吐蕃犹与吐谷浑相表奏论曲直。高宗欲徙吐谷浑于凉州,又欲先击吐蕃,议不决。及是,乃以薛仁贵为大总管,纳诺曷钵于故庭。与钦陵战大非川,今布喀河。败绩。吐谷浑地遂尽入吐蕃矣。《新书》本传云:王师败于大非川,举吐谷浑地皆陷。诺曷钵与亲近数千帐才免。三年(672年),乃徙治亹水南。诺曷钵以吐蕃势盛不抗,而鄯州地狭,又徙灵州。帝为置安乐州,即拜刺史。死,子忠立。忠死,子宣超立。宣超死,子曦皓立。曦皓死,子兆立。吐蕃复取安乐州,残部徙朔方、河东。语缪为退浑。贞元十四年,以慕容复为长乐都督国王,袭可汗号。复死,停袭。吐谷浑自晋永嘉时有国,至龙朔三年(663年)吐蕃取其地,凡三百五十年。及此,封嗣绝矣。《地理志》:威州,本安乐州。吐谷浑部落自凉州徙鄯州,不安其居,又徙灵州境。咸亨三年,以灵州故鸣沙县地置州以居之,至德后没吐蕃。大中三年(849年)收复,更名。则兆在至德后也。此为吐谷浑王室结局。至其部落:则本传载圣历时,余部诣凉、甘、肃、瓜、沙等州降。议徙于秦、陇、丰、灵间,凉州都督郭元振不可,乃止。元振谓降虏皆突矢刃,弃吐蕃而来云。此部落不知其本在何处,度必在青海北境,近凉、甘、肃、瓜、沙等州

者也,其在青海东南境近鄯州者:元振谓前日王孝杰自河源军徙耽尔乙句贵置灵州。《旧书·王忠嗣传》:天宝时,伐吐谷浑于墨离,虏其全国而归。《王思礼传》:天宝十三年(754年),吐谷浑苏毗玉款塞,诏哥舒翰至磨环川应接之。《新书·王难得传》:天宝时,从哥舒翰击吐蕃,至积石,虏吐谷浑王子悉弄川及悉类藏而还。《地理志》:鄯州有河源军,西南约二百里为振武军,自振武九十里至莫离驿,又经公主佛堂、大非川二百八十里至那录驿,吐浑界也。磨环川,即后来置神策军处,在今甘肃临潭县西。积石山,即置积石军处,在今甘肃临夏县西北。此等皆距吐浑界尚远,盖自大非川败后,青海已西之地,举不可问,吐浑部落之留者,悉为之臣属矣。亹水,今大通河。鸣沙,在今中卫县境。甘州,今张掖,肃州,今酒泉,瓜州,在安西东。沙州,今敦煌、秦州。振武军,故石堡城,后更曰天威军云。仪凤元(676年)、二年(677年),吐蕃复寇鄯、廓等州。廓州见第三章第四节。高选刘仁轨为洮河镇守使,久之,无功。时李敬玄为中书令,仁轨奏请,多为所抑,意不平,而知其非将帅才,乃奏以自代。三年(678年),敬玄与钦陵战于青海,败绩。蕃将黑齿常之百济降将。夜斫贼营,敬玄乃得脱。于是以常之充河源军副使。调露元年(679年),赞普死,子器弩悉弄立。年八岁。复委政于钦陵。永隆元年(680年),吐蕃寇河源军,黑齿常之击却之。擢为大使。常之“严烽逻,开屯田,虏谋稍折。”初剑南兵募于茂州之西南筑安戎城,以压蕃境。俄生羌为蕃乡道,攻陷守之。因并西洱河诸蛮,尽收羊同、党项及诸羌之地。拓跋氏于此时内徙,移其部落于庆州,置静边等州以处之。其故地陷于吐蕃。处者为所役属,吐蕃谓之弭药。羌亦有流移至西北者。河陇陷后蕃祸之深,实由羌、浑、党项为所驱率也。东与凉、松、茂、巂等州相接,松州见第三章第四节。巂州见第三章第一节。南至婆罗门,西陷四镇,北抵突厥。汉、魏已来,西戎之盛,未之有也。《旧书·吐蕃传》文。此婆罗门指印度。《通鉴》作南邻天竺,见永隆元年(680年)。武后秉政,永昌元年(689年),韦待价击之,败于寅识迦河。《旧书》本传:旋师弓月,顿于高昌。胡三省曰:据《旧书·传》,当在弓月西南。长寿元年(692年),武威军总管王孝杰复四镇。更置安西都护府于龟兹,用汉兵三万人以镇之。复四镇之谋,起自唐璇,见《新书》本传。证圣元年(695年),寇临洮。即洮州,今甘肃临潭县西南。明年,王孝杰、娄师德与钦陵战于素罗汗山,胡三省曰:在洮州界。败绩。是岁九月,钦陵遣使请和。求罢四镇兵,分十姓地。诏通泉尉郭元振往察其宜。通泉县,在今四川射洪县东南。元振言绝之恐其为患甘、凉,可要以还吐浑诸部及青海为易,从之。盖吐蕃距河、湟、青海近,西域远,故唐于陇右,每战辄北,四镇则吐蕃不能以力取,乃谩为好辞以求之也。圣历二年(699年),器弩悉弄渐长,与大臣密图钦陵,乘其在外,阳言将猎,召兵,执其亲党二千余人,杀之,而发使召钦陵、赞婆等。钦陵举兵不受召。赞普自讨之。钦陵未战而溃,自杀。赞婆来降。长安三年(703年),吐蕃南境属国泥婆罗门等皆叛,赞普自讨之,卒于军。诸子争立。久之,国人立其子弃隶缩赞,年七岁,蕃祸乃少纾。景龙二年(708年),郭元振论阙啜欲引吐蕃击娑葛事云:“往者吐蕃争论十姓四镇,今不相侵扰者?不是顾国家和信,直是其国中诸豪及泥婆罗门等属国,自有携贰。赞普南征,身殒寇庭,国中大乱,嫡庶竞立。将相争权,自相屠灭。兼以人畜疲疠,财力困穷,人事天时,俱未称惬。所以屈志,且共汉和。”又云:“其国中诸蛮及婆罗门等国见今携背,忽请汉兵,助其诛讨,不知欲以何辞拒之?”则吐蕃是时,内忧外患颇烈,且历数岁未定也。

自车鼻平后,北鄙无事,殆三十年。调露元年(679年),单于管内突厥阿史德、奉职二部叛,立阿史那泥熟匐为可汗。明年,永隆元年(680年)。裴行俭平之。温傅部又迎颉利族子伏念于夏州,见第二章第二节。将渡河,立为可汗。明年,开耀元年(681年)。行俭又平之。事亦见《程务挺传》。颉利疏族骨咄禄,《旧书·本纪》作骨笃禄。鸠集亡散,入总材山为盗,《新书》云:又治黑沙城,当皆在单于管内。渐强盛,又自立为可汗。在单于府之阿史德元珍降之,与共寇边。事在永淳元(682年)、二年(683年),见《旧书·本纪》。天授中,此据《旧书》本传,《新书》作天授初。《通鉴》系延载元年(694年),盖因其入寇追溯之也。病卒。子幼,弟默啜立。延载元年,寇灵州。武后以薛怀义为大总管,领十八将军讨之。不遇,班师,而契丹之寇又作。

今热河之地,山深林密,又饶水草,本可孕育一强部。两晋之世,鲜卑宇文氏居之,东见厄于慕容,西见陵于拓跋;慕容氏败,高丽入侵,稍及辽西,宇文遗种,又为所厌;故卒以不振。隋文帝、炀帝屡勤兵于高丽,虽云丧败,然征战皆在辽东,辽西远于锋镝矣。至武后之世,奚、契丹之获休息,盖已历百年,故其势渐张。时窟哥之裔尽忠,仍为松漠都督。孙敖曹之裔万荣,其妻兄也。《新书》:窟哥有二孙:曰枯莫离,曰尽忠,万荣为敖曹孙。《旧书》以万荣为敖曹曾孙,枯莫离为窟哥曾孙,于尽忠,则但云窟哥之胤而已。营州都督赵文翙数侵侮其下,尽忠等皆怨望。万岁登封元年五月,遂杀文翙以叛。尽忠自号无上可汗,以万荣为将。纵兵四略,所向辄下。武后发二十八将击之。又以武三思为安抚大使。八月,诸将战西硖石黄獐谷,败绩。胡三省曰:平州有西硖石、东硖石二戍,黄獐谷在西硖石。平州,今河北卢龙县。九月,更以武攸宜为大总管。是月,尽忠死。默啜请为太后子,并为其女求婚,愿率部众讨契丹。太后使册为迁善可汗。《通鉴》。默啜袭其部,破之。虏尽忠、万荣妻子。万荣收散兵复振。十月,使别将骆务整、何阿小入冀州。今河北冀县。武后更诏王孝杰、苏宏晖以兵十七万讨之。明年二月,战东硖石,败绩,孝杰死之。万荣遂屠幽州。见第二章第七节。四月,以武懿宗为大总管,娄师德副之,沙吒忠义为前军总管,将兵二十万击契丹。懿宗至赵州,见第二章第六节。闻骆务整将至,退据相州。见第二章第一节。契丹遂屠赵州。万荣鼓而南,残瀛州属县。瀛州,今河北河间县。默啜复袭其后。万荣军中闻之,忷惧。奚人叛。神兵道总管杨玄基乃击破之。获何阿小,降骆务整及别将李楷固。万荣走潞水东,为其奴所杀。久视元年(700年),武后使李楷固、骆务整讨其余党,平之,然奚、契丹遂臣突厥,营州不复可理,耶律氏之坐大,兆于此矣。方事之殷,营州境内诸“夷州”,多内迁河南,神龙时乃还治幽州,又为安、史造乱及乱平后河北诸镇负固不服之由。故李尽忠之乱,虽不久戡定,其关系实绝大也。《旧书·地理志》:尽忠之乱,鲜州迁青,崇州迁淄。青,此奚部落也。威州迁幽,昌州迁青,载初间自昌州析置之沃州迁幽,师州、带州迁青,玄州迁宋,此契丹部落也。慎州迁淄、青,载初二年(690年)自慎州析置之黎州迁宋,夷宾州迁徐,此靺鞨部落也。又有顺州,本侨治营州南之五柳戍。瑞州,本威州,贞观十年,以乌特汗达干部落置,在营州境,咸亨中更名。二者皆突厥州。顺州此时未知所迁,瑞州亦迁于宋。此等自神龙至开元,皆还附幽州。盖营州在是时,已非中国之力所及矣。《志》叙东北蕃降胡羁縻州名凡十七。云:“禄山之乱,一切驱之寇扰中原,至德以后,入据河朔,其部落之名无存者。”盖当时入处塞内者甚多,而松漠、饶乐,转成为宽间之境,此河朔所以难理,亦契丹所以坐大也。青州、淄州见第三章第五节。宋州,今河南商丘县。徐州见第二章第六节。五柳戍见第三章第二节。

不仅此也,因契丹之动荡,靺鞨之内属者,亦不得安其居而走归故土,遂开满族兴起之端,民族动荡之波澜,亦可谓壮阔矣。《旧书·传》云:渤海靺鞨大祚荣者,本高丽别种也。高丽灭,率家属徙居营州。李尽忠叛,祚荣与靺鞨乞四比羽各领亡命,东奔保阻以自固。尽忠既死,则天命李楷固讨其余党。先破斩乞四比羽。又度天门岭,以迫祚荣。祚荣合高丽、靺鞨之众以拒,王师大败,楷固脱身而还。属契丹及奚,尽降突厥,道路阻绝,则天不能讨。祚荣遂率其众东保桂娄故地。据东牟山,筑城居之。祚荣骁勇,善用兵。

靺鞨之众及高丽余烬,稍稍归之。圣历中,自立为振国王。遣使通于突厥。其地在营州之东二千里。南与新罗相接,越喜靺鞨。此处当有夺文。东北至黑水靺鞨。地方二千里。编户十余万。胜兵数万人。《新书》则云:渤海,本粟末靺鞨附高丽者,姓大氏。高丽灭,率众保挹娄之东牟山。地直营州东二千里,南比新罗,以泥河为境。东穷海,西契丹。筑城郭以居。高丽逋残稍归之。万岁通天中,契丹尽忠杀营州都督赵翙反。有舍利乞乞仲象者,与靺鞨酋乞四比羽及高丽余种东走。度辽水,保大白山之东北,阻奥娄河,树壁自固。武后封乞四比羽为许国公,乞乞仲象为震国公,赦其罪。比羽不受命。诏玉钤卫大将军李楷固、中郎将索仇击斩之。是时仲象已死,其子祚荣,引残痍遁去。楷固穷蹑,度天门岭。祚荣因高丽、靺鞨兵拒楷固,楷固败还。于是契丹附突厥,王师道绝不克讨。祚荣即并比羽之众,恃荒远,乃建国,自号震国王,遣使交突厥。地方五千里,户十余万,胜兵数万。案《新书》叙次,甚为错乱。其所谓保大白山东北阻奥娄河者,盖即其所谓挹娄,亦即《旧书》所谓桂娄故地之东牟山。太白山今长白山,当中韩界上。桂娄为高丽部名,《新书》作挹娄疑误。此自楷固败还后祚荣东徙所据之地。若仲象之东奔,则徒以违尽忠之难,其去营州,当不能甚远。胡三省据《新书·安禄山传》,谓天门岭在土护真河北三百里,其说自确。胡氏说见开元元年(713年),渤海建国事,《通鉴》至此乃追叙也。参看第五章第五节。《新书》之文,盖采自两书?一就祚荣所保之山言之,则曰东牟。一但举名山以表其方位,则曰太白山之东北。《新书》既不察其本为一地,又任意次比,一系诸尽忠未叛之前,一系诸尽忠虽叛,楷固尚未出师之日,使人读之,一若天门岭更在大白山之表者,则其诒误甚矣。若高丽亡后,靺鞨迁居营州东二千里,则其于尽忠之乱,可谓风马牛不相及,何缘因之东走?若一东走即至太白山之东北,武后亦何缘出师征之?虽高宗灭高丽时,兵力亦未能至此也。且营州东二千里,远在辽水之表,何缘东走反渡辽水乎?此等皆显而易见,而竟弗之思,作史如此,是为绝物矣。然因其文,乃知初叛者实为仲象而非祚荣。又仲象本姓乞乞,则大氏似系祚荣建国后所改。其所定国名,《旧书》作振,《新书》作震,震为东方之卦,渤海习知中国文义,或谓其必以此自号,而疑振字为误,观《新书》,知此封号实出武后,则亦未必作震者是,作振者非矣。可见史料虽用之不善,但能多存,即有益也。渤海为靺鞨开化之最早者,于金、清两朝之兴起,皆远有关系,其建国,实艮隅一大事也。

默啜既破契丹,武后又册为颉跌利施大单于立功报国可汗。圣历元年(698年),默啜表请与则天为子,并言有女请和亲。初咸亨中,突厥部落来降者,多处之丰、胜、灵、夏、朔、代等六州,谓之降户。丰州见第二章第六节。胜、夏、朔、代四州皆见第二章第二节。至是,默啜又索之。及单于都护府之地。兼请农器、种子。则天不许。默啜怒,言辞甚慢,拘我使人。纳言姚、鸾台侍郎杨再思建议许其和亲。遂尽驱六州降户数千帐,并种子四万余石,农器三千事以与之。默啜由此寖强。事亦见《旧书·良吏·田仁会传》。其年,则天令武延秀就纳其女为妃,遣阎知微送之。行至黑沙南庭,默啜收延秀等拘之。伪号知微为可汗,与之率众十余万,入寇河北。则天发兵三十万击之。又以兵十五万为后援。默啜陷定、赵二州而去。定州见第二章第四节。所过杀掠,不可胜纪。诸将皆观望不敢战。惟狄仁杰总兵十万追之,无所及。自此连岁寇边,唐恒以重臣为总管,屯兵以备之。至中宗神龙三年(707年),张仁愿于河北筑三受降城,见第三章第二节。牛头朝那山北置烽候千八百所,牛头朝那山,在今萨拉齐西北九十里。突厥不得度山放牧,朔方无复寇掠,乃获减镇兵数万人焉。

高宗虽因高丽、百济之衅翦灭之,然兵力不充,故得其地而不能守。刘仁轨定百济,即请用扶余隆,使绥定其余众。乃以隆为熊津都督,遣还本国,共新罗和亲。麟德二年八月,隆到熊津,与新罗盟,刘仁愿监之。已而仁愿、仁轨还。隆畏新罗,亦归京师。咸亨元年(670年),高丽大长钳牟岑叛,立高藏外孙安舜。诏高侃、李谨行讨之。新罗纳高丽叛众,又略百济地守之,侃、谨行遂并与战。凡四年乃平。事见《旧书·本纪》。舜杀钳牟岑,走新罗。上元元年(674年),削金法敏官爵,命刘仁轨讨之。其弟仁问,先在京师,以为新罗王,令归国。明年,新罗使入朝服罪,乃舍之。然新罗遂取百济地,抵高丽南境矣。仪凤元年(676年),移安东都护府于辽东故城。《旧书·本纪》。《地理志》。华人任东官者悉罢之。徙熊津都督府于建安故城。百济户口,先徙于徐、兖等州者,皆置于建安。《通鉴考异》云:《实录》:咸亨元年(670年),高侃出讨,始拔安东都护府,自平壤城移于辽东州。仪凤元年二月,甲戌,以高丽余众反叛,移安东都护于辽东府城。《会要》无咸亨元年移府事。盖咸亨元年言移府者,终言之也。仪凤元年言高丽反者、本其所以移也。窃疑咸亨之移,乃用兵时暂退,至此乃定移治之令。建安城,在辽东西三百里,汉平郭县地。兖州见第二章第六节。二年(677年),又以高藏为辽东都督、朝鲜王,《新书·泉男生传》:是年,亦受诏安抚辽东。扶余隆为熊津都督、带方郡王,以安辑其余众,而移安东都护府于辽东新城以统之。太宗置辽州所治。丽人先编侨内地者皆原遣。藏至安东,与靺鞨通,谋叛。事觉,召还,配邛州,见第三章第五节。分徙其人于河南、陇右。贫弱者留居安东城旁。百济地为新罗所据,隆不敢还,寄治高丽而卒。武后神功元年(697年),狄仁杰为相,疏言西戍四镇,东戍安东劳费,请以四镇委斛瑟罗,废安东,复高氏为君长。《传》云:事虽不行,识者是之。然其明年,圣历元年(698年)。改安东为都督府,新旧《书·地志》。委藏孙宝元统摄旧户,则实用仁杰之策也。事竟不行。高丽旧户,遂分投突厥、靺鞨。又明

年,授藏男德武安东都督。《新书》本传云:后稍自国。至元和末,犹遣使献乐工云。《地理志》载贾耽入四夷路:自鸭渌江口舟行百余里,乃小舫溯流,东北三十里至泊灼口。又溯流五百里至丸都县城,见第二章第二节。盖渤海以为县。故高丽王都。又东北溯流二百里至神州,又陆行四百里至显州,神州、显州,皆渤海州名。神州盖其西京鸭渌府所治,显州盖其中京显德府所治也。从朝鲜金于霖《韩国小史》说。天宝中王所都,盖即德武之后也。新旧《书·地理志》:安东自圣历更名后,神龙元年(705年),仍复故名,开元二年(714年),徙于平州,天宝二年(743年),又徙于辽西故城。《通鉴》:万岁通天元年(696年),龙山军讨击副使许钦寂与契丹战于崇州,军败被擒,敌将围安东,令钦寂说其属城未下者。安东都护裴玄珪在城中,钦寂谓曰:“狂贼天殃,灭在旦夕,公但厉兵谨守,以全忠节。”敌杀之。胡三省疑安东此时已徙平州,此时契丹兵力,不能至辽东,固也,然观圣历后之措置,仍在辽东之境,则此时似不得已徙平州。窃疑时因契丹反叛,玄珪未能之官,在他处被围,史乃误为围安东,实则所围者乃安东都护其人耳。唐自平丽、济后,盖未尝能一日安辑之。其地乃入于新罗。然新罗北疆,亦仅及水,其北乃为女真所荐居,稍以坐大矣。《新书·地志》载高丽诸羁縻州,有拂涅、越喜,此皆靺鞨部落,不独白山、粟末,初皆为之臣属也。故能控制靺鞨,牖启靺鞨者,高丽也。隋、唐两代,倾全力以覆高丽,而其终局,乃为女真驱除难。此事关系之大,亦岂下于夫余之颠覆哉?参看《两晋南北朝史》第十六章第一节。

高宗、武后之世,国威之陵替,实缘其兵力之式微,观魏元忠、陈子昂之论可知。皆见新旧《书》本传。武后本不知兵,又尽力于防遏异己,无暇更及他事,其措置之乖方,自更不可问矣。时有欲开蜀山,自雅州道入讨生羌,以袭吐蕃者,雅州见第二章第四节。此何异为吐蕃开道?而后亦欲从之,以陈子昂谏乃止。亦见《子昂传》。甚者,契丹之叛,夏官郎中侯味讨之,不利,乃奏言“贼徒炽盛,常有蛇虎导其军”,《旧书·薛季昶传》。此尚成何言语?然后乃至以薛怀义、武懿宗为大将,亦何怪此等语之日至于耳哉?狄仁杰之请罢四镇,安东之戍也,曰:“近者国家,频岁出师,所费滋广。调发日加,百姓虚弊。转输靡绝,杼轴殆空。越碛逾海,分兵防守,行役既久,怨旷亦多。方今关东饥馑,蜀汉逃亡,江、淮已南,征求不息,人不复业,则相率为盗。根本一摇,忧患不浅。”盖其势之岌岌如此。然唐自太宗时,本无迫切之外患,而开边不已,高宗已后,国力日衰,而终不肯有所弃。于是玄宗继起,不得不重边兵,边兵重而安、史之乱作,节镇遍于内地,大局遂不可收拾矣。《易》曰:“履霜坚冰至”,“其所由来者渐矣,非一朝一夕之故也。”君子观于此,而知诒谋之不可不慎,又知奋然能革前人之弊者之难也。

上一章 > 目录 < 下一章
隋唐五代史相关文章:
版权所有©学霸图书馆   网站地图 滇ICP备2023006467号-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