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汉语古籍 传承国粹精华

科注妙法莲华经卷第二

宋柯山金溪栖云沙门守伦注

明玉溪菩提庵沙门法济参订

吴兴瓶城居士闵梦得较刻

△二、正宗分二:初、约迹门开权显实,二、约本门开近显远。初文又二:初、正宗分,二、流通分。初文又八:初、方便品,二、譬喻品,三、信解品,四、药草喻品,五、授记品,六、化城喻品,七、五百弟子品,八、人记品。初文又二:初、释品题。

妙法莲华经方便品第二

释此品题,有广有略,先略次广,略则三种方便,广则十双权实。且三种方便者,谓法、用、能通、秘、妙三也。言法用者,方者法也,便者用也,法有方圆,用有差会,三权是矩是方,一实是规是圆,此义可释他经,非今品意。又方便者门也,门名能通,通于所通,方便权略,皆是弄引,为真实作门,真实得显,功由方便,此从能显得名,是故以门而释方便。如经云:开方便门,示真实相。此义可释他经,非今品意。又方者秘也,便者妙也,妙达于方,即是真秘,点衣内无价之珠,与王顶上惟有一珠,无二无别,指客作人,即长者子,亦无二无别,如斯之言,是秘是妙。如经云:唯我知是相,十方佛亦然,止止不须说,我法妙难思。故以秘释方,以妙释便,正是今品之意,故言方便品也。言十双权实者,一事理,二理教,三教行,四缚脱,五因果,六体用,七渐顿,八开合,九通别,十悉檀,于此十中,复约生起次第,权实本迹等八意,详而释之,然亦不出自行因果,化他能所之义。

△二、释经文二:初、略开三显一,二、广开三显一。初文又二:初、略开三显一,二、动执生疑。初文又二:初、长行,二、偈颂。初文又二:初、寄言叹二智,二、绝言叹二智。初文又二:初、叹诸佛权实,二、叹释迦权实。初文又三:初、双叹二:初、经家叙。

尔时,世尊从三昧安详而起,告舍利弗:

尔时者,即指文殊答问竟时也。问:佛常在定,何故言起?答:此有所示,往古诸佛说此经时,必先入无量义定。今佛亦尔,入定缘理安心实相,出定令他亦安心实相,内安实相方起化他,故言安详而起也。告舍利弗者,其小乘中智慧第一,将欲因其破小智显大智,故先告之以动群辈耳。

△二、正叹二智二:初、叹实智。

诸佛智慧,甚深无量,

实智即诸佛智慧,非三教化他权实,故言诸佛。显自行之实,故言智慧。此智慧体,即一心三智。甚深无量,即称叹之辞。明佛实智,竖彻如理之底,故言甚深。横穷法界之边,故言无量。无量甚深,竖高横广。譬如根深则条茂,源远则流长。实智既然,权智例尔。

△二、叹权智

其智慧门难解难入,一切声闻、辟支佛所不能知。

其智慧门,即是叹权智也。盖是自行道前,方便有进趣之力,故名为门。从门入到道中,道中称实,道前谓权。难解难入,叹权之辞,不谋而了,无方大用。七种方便,不能测度,十住始解,十地为入。举初与后,中间难示难悟可知矣。别举声闻缘觉所不能知,以其执重,故别破之。法身本意,元以自行权实拟之,无机逃走,故言不知。华严顿照,聋哑瞽聩,故言不知。方等弹斥,保住草庵,故言不知。般若转教,无心悕取一䬸之意,故言不知。今大机启发,放光动地,彼此今古,诸佛道同,犹怀疑惑,故言不知。利根菩萨,节节能知,钝同二乘,是亦不知。

△二、双释二:初、释实智。

所以者何?佛曾亲近百千万亿无数诸佛,尽行诸佛无量道法。

所以者何者,是徴起双冠二智之辞。佛曾亲近至尽行道法,是释诸佛实智。所以外值佛多,禀承至要,故实智甚深。良由内行纯厚,尽行道法,故实智无量。无量则释横广,甚深则释竖高。

△二、释权智

勇猛精进,名称普闻。

勇猛精进,名称普闻,是释诸佛权智。其智慧门,难解难入。良由勇猛精进,能入难入之门。既入门已,泽被无强,物钦胜德,故名称普闻。亦可分句而释。勇猛精进,能入法门,即释权智之深。名称普闻,即释权智之广。虽权文无深广之语,若例实智,此义可成。

△三、双结。初、结实智。

成就甚深未曾有法。

称理究竟,故言成就;到彼岸底,故言甚深。此结成实智。

△二、结权智

随宜所说,意趣难解。

称机适会,故言随宜;非七方便人所知,故言难解。此结成权智。

△二、明释迦权实三:初、双叹二:初、叹实智。

舍利弗,吾从成佛已来。

吾从成佛已来叹实智,若实智不圆,则佛道不成。既云成佛,一成一切成,即是叹实智。

△二、叹权智

种种因缘,种种譬喻,广演言教,无数方便,引导众生,令离诸着。

种种因缘下,是叹权智。四十余年以三种化他权实逗会众生,故言种种因缘。譬喻者,小乘以芭蕉、水沫为譬,大乘以干城、镜幻为譬。依诸经论,则小乘譬于乳,大乘譬醍醐也。广演者,能于一法出无量义。无数方便,即七种方便也。引导众生令离诸着,说散十善离三途着,说静十善离欲界着,说三藏法离见思着,说菩萨法离涅槃着,说佛法离顺道法爱着。

△二双释

所以者何?如来方便知见波罗蜜皆已具足。

此双释二智。如来即是释实智,从真如实相中来,而得成佛道,故名如来。方便即是释权智,由于方便善巧,故能种种因缘说也。知见波罗蜜者,即是双举权实知见也。一切种智名实知,佛眼名实见;道种智名权知,法眼名权见。悉到事理边底,故悉名波罗蜜。言皆已具足者,权实悉究竟也。

△三、双结二:初、结实智。

舍利弗,如来知见广大深远。

此双结二智。如来知见,前文已明。今言广大明横,深远明竖。如此实智,非横非竖,寄言往叹,论其横竖,照无限极,如函大、盖大也。

△二、结权智

无量、无碍、力、无所畏、禅定、解脱、三昧,深入无际,成就一切未曾有法。

无量无碍下。即结权智也。自行之权,道前方便,约诸法门,故知是结权智明矣。当知实智无若干也。无量即佛地四等也。无碍即佛地四辩也。能于一辞一义,旋出无量,乐说不穷,比于别通菩萨,如爪上土,可方于地。力即十力。畏即四无所畏。禅即禅之实相。定即首楞严之定。三昧即王三昧。深入无际者,结成竖深。成就一切未曾有法者,结成横广。

△二、绝言叹二智二:初、举绝叹之由二:初、举绝叹之由。

舍利弗,如来能种种分别巧说诸法,言辞柔软,悦可众心。

再举权实,作绝言之由。郑重者,表殷勤也。如来能善分别,巧说诸法者,即举权也。言词柔软,悦可众心者,举实也。如上文见他土说,顿云:其声清净,出柔软音。下文身子领解云:闻佛柔软音,深远甚微妙。据前后两文,则知举实智也。问:前叹中则前实后权,今何意前权后实耶?答:明前欲寄言,故从实舒权;今欲绝言,须卷权归实。

△二、指绝言之境

舍利弗,取要言之,无量无边未曾有法佛悉成就。

取要言之,是指实境。要者,则莫过于实。无量无边未曾有法,是指权境。又举要是创指之端。无量无边是指权,未曾有法是指实。言此二法,佛悉成就,修道得故,此那可说。若单明一事,不应言悉。若双指权实,其义明矣。

△二、正绝言叹二:初、正绝言叹。

止!舍利弗,不须复说。

印师云:欲因止生其疑请之心。观师云:实法难知,故先抑止,惊其常情。今明此法深寂,言语道断,体不可说,故止而叹之。设慈悲为说,闻不能解,伤其善根,是故止也。

△二、释止叹意二:初、明佛是最上人,修得最上法,故不可说二:初、明最上人权实横满不可说。

所以者何?佛所成就第一希有难解之法。

此释止叹之意,先明权实横满不可说。然成就对不成就,难解对不难解,即是横明成就修道得故,故不可说。

△二、明最上人权实竖深不可说

唯佛与佛,乃能究尽。

唯佛与佛,乃能究尽。初中分获,未尽其源。如十四日之月,光用未普。独佛与佛,究竟边底。如十五日之月,体无不圆,光无不遍。如此竖深,修道得故,故不可说。

△二、明甚深境界二:初、略标权实章。

诸法实相

诸法,权也;实相,实也。此一句即是总标权实。

△二、广释权实相

所谓诸法如是相、如是性、如是体、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缘、如是果、如是报、如是本末究竟等。

所谓诸法如是相等。此十句,今作四番释之:一、约十界,二、约佛界,三、约离合,四、约位。经云:诸法,故用十界释之。又云:佛所成就第一希有之法,故用佛果释之。又云:止止不须说,我法妙难思。故用离合释之。又云:唯佛与佛,乃能究尽。故用约位释之。初、约十界者,谓六道、四圣之十法也。法虽无量,数不出十;一一界中,虽复多派,不出十如。如地狱界,当地自具相性本末,亦具畜生界相性本末,乃至佛界相性本末,无有缺减。故毗昙毗婆沙第七云:地狱道成就他化天法,即是其例。余九法界亦如是。当知一一界,皆有九界十如。若照自位九界十如,皆名为权;照其自位佛界十如,名之为实。一中具无量,无量中具一,所以名不可思议。若照六道三圣五如为权,若照佛界四如为实,当分历历,此则可说可示,何俟止止绝言叹哉!所以一中无量,凡夫虽具,理绝情迷;二乘虽具,舍离求脱;菩萨虽具,照则不周,名不了了。如来洞览,横竖具足,唯独自明了,余人所不见,不可宣示。止止绝言,其在此耳。二、约佛界释者,佛界非相非不相,而名如是相,指万善缘因,故下文云:众宝庄校,即其义也。佛果非性非不性,而名如是性,此指智慧了因,故下文云:有大白牛。佛界非体非不体,而名如是体,此指实相正因,故下文云:其车高广。佛界非力非不力,而名如是力,此指菩提道心慈善根力等,故下文云:又于其上张设幰盖。佛界非作非不作,而名如是作,此指任运无功用道,故下文云:其疾如风。佛界非因非不因,而名如是因,此指四十一位,故下文云:乘是宝乘,游于四方。佛界非缘非不缘,而名如是缘,此指一切助菩提道,故下文云:又多仆从而侍卫之。佛界非果非不果,而名如是果,此指妙觉朗然,圆因所克,故下文云:直至道场。佛界非报非不报,而名如是报,此指大般涅槃,故下文云:得无量无漏清净之果报。佛界非本非末,而言本末,当知本即佛相,末即佛报,此自行权也。佛界非等非不等,而言究竟等,此指实相,故标章云:实相也。是自行之实,即实而权,故言本末,即权而实,故言为等,此是如来自行权实,最为无上。然无上相,乃至无上果报,横广竖深,而无有上,故标章云:诸法实相也。例亦应言诸法实性、实体、实力,乃至应言实究竟等,但略举一一以蔽,诸如来遍照,横竖悉周,如观掌果,只为凡夫如双盲,二乘如眇目,菩萨夜视,朦胧不晓,不可得说,所以止止绝言,意在此尔。三、约离合者。若佛心中所观十界十如,皆无上相,乃至无上果报,唯是一佛法界,如海总万流,若千车共一辙,此即自行权实。若随他意,则有九法界十如相性等,即是化他权实。化他虽复有实,皆束为权,自行虽复有权,皆束为实,此即自行化他权实。随他则开,随自则合。横竖周遍,开合自在。虽开无量,无量而一。虽合为一,一而无量。虽无量一,而非一非无量。虽非一非无量,而一而无量。唯佛与佛,乃能究尽。凡夫则诽谤不信,二乘则迷闷不受,菩萨则尘杭未明。为此义故,止止绝言。四约位者,一切众生,皆有实相。本自有之,乃是如来藏之相貌也。如是性,即是性德智慧第一义空。如是体,即是中道法性之理也。是为三德,通十法界,位位皆有。若研此三德,入于十信,则名如是力,如是作。若入四十一地,名如是因,如是缘。若至佛地,名如是果,如是报。初三名本,后三名末。初后同是三德,故言究竟等。初位三德,通恶通善,通贤通圣,通小通大,通始通极。虽在恶而不沈,在善而不升,在贤而不下,在圣而不高。虽在小不窄,在大不宽,在始非新,在极非故。故是不可思议,不可得说,止止绝言耳。复次,三德究竟等者,十界相性,权实开合,差别若干。以平等大慧,如实观之,究竟皆等。若迷此境,即有六界相性,名为世谛。若解此境,即有二乘相性,名为真谛。达此非迷非解,即有菩萨佛果性相中道第一义谛。若以此慧,等于俗谛,俗谛非迷。等于真谛,真谛非解。非解非迷,双非迷解,但名平等。若双照者,权即是实,实即是权。虽二而不二,亦名究竟等。又权实不二之境,若七种方便,不能以不二之境。唯有诸佛,以不二智,等不二境,故言究竟等。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二、偈颂二:初、颂长行二:初、颂寄言叹二:初、合叹二佛二智二:初、颂诸佛二智。

世雄不可量,诸天及世人,一切众生类,无能知佛者。

此两行,合叹二佛二智。今初一句,世雄者,颂上诸佛智慧;不可量者,颂上甚深无量,此颂诸佛实智也。次三句,颂上诸佛权智。此有三异:一、上举人又标法,故云诸佛智慧;今颂但颂人,盖将人以美法,故云世雄。二者、上文开叹,今合叹,以法别故须开,以人总故须合。三者、上云一切二乘不知,今言一切众生类不知,是则成乎三异。

△二颂释迦二智

佛力无所畏,解脱诸三昧,及佛诸余法,无能测量者。

佛力下,后一行,颂叹释迦二智。佛者,颂吾从成佛也,此正颂实智。力、无畏等,颂诸功德,是颂权智。余法者,即指化他之权,是实智之余,助正颂上种种因缘也。

△二、合颂二佛释叹结叹

本从无数佛,具足行诸道,甚深微妙法,难见难可了。于无量亿劫,行此诸道已,道场得成果,我已悉知见。

此两行,合颂释叹、结叹。本从无数佛,具足行诸道,此颂上诸佛,释叹佛曾亲近百千诸佛,尽行道法之文。甚深微妙法,颂上结叹实智成就甚深未曾有法。难见难可了,颂上结叹权智意趣难解也。于无量亿劫,行此诸道已,颂上释释迦知见波罗蜜,皆已得具足之文。其上二句,举因具足;次下一句,举果具足。我已悉知见一句,颂上结释迦二智,如来知见广大之文。

△二、颂绝言叹五:初、颂不思议境。

如是大果报,种种性相义,

如是大果报,即颂不思议境,但举初、后、中间,略可知义字,兼颂究竟等。

△二、追颂指绝言境

我及十方佛,乃能知是事。

我及十方佛,乃能知是事。追颂取要言之,佛悉成就也。

△三追正颂绝言叹

是法不可示,言辞相寂灭,

是法不可示,言词相寂灭,追颂止止,不须说也。实相非方所,故不可示;非言语道,故言辞相寂灭。

△四、拣不知之人八:初、总拣不入

诸余众生类,无有能得解。

初总拣不入者,即七方便也。

△二拣能入

除诸菩萨众,信力坚固者,

除诸菩萨众信力坚固者,此拣能入也,即圆教十信故。言信力坚固者,长行明究竟,佛知颂中明初信知,互举耳。

△三、拣二乘不知

诸佛弟子众,曾供养诸佛,一切漏已尽,住是最后身。如是诸人等,其力所不堪,

诸佛弟子众,乃至其力所不堪拣,二乘不知也。

△四、举身子不知

假使满世间,皆如舍利弗,尽思共度量,不能测佛智。

此四行半,初假使下一行,举身子不知尽思共度量者,即极力竭智之谓。

△五、举诸大弟子不知

正使满十方,皆如舍利弗,及余诸弟子,亦满十方刹,尽思共度量,亦复不能知。

△六、举支佛不知

辟支佛利智,无漏最后身,亦满十方界,其数如竹林。斯等共一心,于亿无量劫,欲思佛实智,莫能知少分。

△七、举发心菩萨不知

新发意菩萨,供养无数佛,了达诸义趣,又能善说法。如稻麻竹苇,充满十方刹,一心以妙智,于恒河沙劫。咸皆共思量,不能知佛智,

此三行半有二意:前两行半举发心菩萨不入发心语通,或可指六度菩萨三僧祇未断惑者名为发心,或可指人天中摄得六度发心之语别,拟通、别等发心也。

△八、举不退菩萨不知

不退诸菩萨,其数如恒沙,一心共思求,亦复不能知。

次一行拣不退。菩萨亦不知通教不退断界内惑,是故不知别理。别教地前亦有证位不退,行不退等亦所不知。

△五、颂唯佛能知实相境

又告舍利弗:无漏不思议,甚深微妙法,我今已具得,唯我知是相,十方佛亦然。

此一行半,颂上难解之法,唯佛能知实相之境。无漏不思议,颂上结要,举权实所止之境。甚深微妙法一句,颂上第一希有难解之法。我今已具得等三句,颂上唯佛与佛乃能究尽。此明诸佛道同,同皆究竟,故云唯我知是相,十方佛亦然。释不思议者,如如意珠,无毫厘之有,而能雨众宝,譬实相不生,能生般若。

△二、略开显动执生疑二:初、明诸佛显实三:初、明诸佛道同。

舍利弗当知,诸佛语无异,

此一行半,明诸佛显实。诸佛语无异者,此论诸佛化道是同。

△二、劝令生信

于佛所说法,当生大信力。

△三、正显真实

世尊法久后,要当说真实,

是正显实。故云:世尊法久后,要当说真实。此即显真之谓。所以动昔之执,生今之疑。故下文云:将非魔作佛,正由闻此语也。佛既如实语劝信,何事翻疑?为防因疑起谤,故须劝信耳。

△二、明释迦开三三:初、正明开三。

告诸声闻众,及求缘觉乘:我令脱苦缚,逮得涅槃者。

此两行,明释迦开三。文为三:初一行,是正明开三。将明二乘昔证俱非,故言逮得涅槃。又解:我令脱苦缚,逮得涅槃者,即拟六度菩萨乘。何以知之?若修六度行,即免四趣缚,未能入灭度,当知三祇百劫乃得涅槃。逮之言远,乃及耳。又六度行,前是度他,故言我令脱苦缚;后取无漏,故言逮得涅槃。此义推之,知是六度乘也。又下句云:佛以方便力,示以三乘教。若不指此,将何为三?不应重数二乘为三乘也。

△二、正斥三乘

佛以方便力,示以三乘教,

皆是虚伪。

△三、出立三意

众生处处着,引之令得出。

意是权引,离诸苦故,非为真实,但是方便门耳。

△二、腾疑致请二:初、叙疑二:初、经家叙二:初、叙千二百疑。

尔时,大众中有诸声闻、漏尽阿罗汉、阿若憍陈如等千二百人。

△二、叙四众疑

及发声闻、辟支佛心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

此经家叙也。腾疑致请,由闻三伪一真,故执动疑生。然上斥三乘皆是方便,今叙疑但在二乘者,以其执重疑深,是以偏举。若至下陈疑中,即云求佛诸菩萨,大数有八万,亦皆有疑。故知三乘佥疑,亦偏举二乘耳。

△二、正疑二:初、疑佛二智二:初、总疑二智。

各作是念:今者世尊,何故殷勤称叹方便?

何故殷勤称叹方便?即是总疑权实二智。

△二、别疑二智二:初、疑实智。

而作是言:佛所得法,甚深难解,

佛所得法,甚深难解,是疑实智,

△二、疑权智

有所言说,意趣难知,一切声闻、辟支佛所不能及。

有所言说意趣难知下,是疑权智。由闻诸佛语无异,要当说真实,从此生疑。何者?佛昔说三乘智慧同证不差,但余习有尽不尽耳。今忽称叹如来二智非我所及,是故疑佛二智也。

△二、疑己所得

佛说一解脱义,我等亦得此法到于涅槃,而今不知是义所趣。

诸声闻人窃自疑念:三乘圣道是真出要,我修此理亦到涅槃,今忽言皆是方便,未知何者真实?故言不知是义所趣。此从上斥三为伪而生是疑。

△二、请决三:初、初请二:初、请二:初、长行二:初、陈疑。

尔时,舍利弗知四众心疑,自亦未了,而白佛言:世尊,何因何缘,殷勤称叹诸佛第一方便甚深微妙难解之法?我自昔来,未曾从佛闻如是说,今者四众咸皆有疑。

二、陈请

惟愿世尊敷演斯事。世尊何故殷勤称叹甚深微妙难解之法?

此正请中有三请二止之文,就前为三止。瑶龙二师云:初止为理深难解,故初请为自他求决;次止为惊疑不信,次请为久植必解;后止为必谤堕恶,后请为利根得益。天台云:佛预知三周得益,前后不俱,是故三抑,俟其三请。

尔时,舍利弗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二、偈颂六:初、颂疑实智。

慧日大圣尊,久乃说是法,

此偈有十一行,文为六:初二句颂疑实智。

△二颂疑权智

自说得如是,力无畏三昧,禅定解脱等,不可思议法。道场所得法,无能发问者,我意难可测,亦无能问者。无问而自说,称叹所行道,智慧甚微妙,诸佛之所得。

自说得如是下,颂疑权智。

△三、明三乘四众疑

无漏诸罗汉,及求涅槃者,今皆堕疑网,佛何故说是?其求缘觉者,比丘比丘尼,诸天龙鬼神,及乾闼婆等,相视怀犹豫,瞻仰两足尊,是事为云何?愿佛为解说。

无漏下有三行,明三乘四众。有疑:初句明声闻,次句称及。求涅槃者,即是明六度菩萨。何以得知?上云逮得涅槃者,此中称及。及者,此菩萨自求涅槃,又能及他,故异二乘,知是菩萨也。后二行明缘觉相。视怀犹预者,不能果于臧否进退也。两足尊者,谓福慧二种庄严悉皆满足,为世间尊也。

△四、明身子疑

于诸声闻众,佛说我第一。我今自于智,疑惑不能了,为是究竟法?为是所行道?

△五、明佛子疑

佛口所生子,合掌瞻仰待,愿出微妙音,时为如实说。

△六、总明同疑请

诸天龙神等,其数如恒沙,求佛诸菩萨,大数有八万。又诸万亿国,转轮圣王至,合掌以敬心,欲闻具足道。

其数如恒沙,即是言恒河沙之多。恒河亦云殑伽河,此翻天堂来。此河从无热恼池东畔象口流出,入于大海。其沙细如面,以手掬之,则沙随水走,因而喻之。

△二第二止

尔时,佛告舍利弗:止!止!不须复说。若说是事,一切世间诸天及人皆当惊疑。

△二、第二请二:初、请。

舍利弗重白佛言:世尊,惟愿说之!惟愿说之!所以者何?是会无数百千万亿阿僧祇众生,曾见诸佛,诸根猛利,智慧明了,闻佛所说则能敬信。尔时,舍利弗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法王无上尊,唯说愿勿虑。是会无量众,有能敬信者,

身子再请

△二第三止

佛复止舍利弗:若说是事,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皆当惊疑,增上慢比丘将坠于大坑。尔时,世尊重说偈言:

止止不须说,我法妙难思,诸增上慢者,闻必不敬信。

三、第三请

尔时,舍利弗重白佛言:世尊,惟愿说之!惟愿说之!今此会中,如我等比百千万亿,世世已曾从佛受化,如此人等必能敬信,长夜安隐多所饶益。尔时,舍利弗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无上两足尊,愿说第一法,我为佛长子,惟垂分别说,是会无量众,能敬信此法,佛已曾世世,教化如是等,皆一心合掌,欲听受佛语,我等千二百,及余求佛者,愿为此众等,惟垂分别说,是等闻此法,则生大欢喜。

愿说第一法者,融师云:由前斥三乘是伪,又闻诸佛法,久后要当说真实在二乘边。未知法华是实,但据斥三非真,三外必更有法,故云愿说第一法。且法既深玄,理须抑止,在身子恳求诚切,请至于三。然上圣崇法之规,而犹若是,况下凡而可忽耶?

△二、广开三显一三:初、法说,二、譬说,三、因缘说。初文又五:初、正明法说,二、身子领解,三、如来述成,四、授记,五、众喜。初文又二:初、长行,二、偈颂。初文又三:初、许说三:初、顺许。

尔时,世尊告舍利弗:汝已殷勤三请,岂得不说?

△二诫许

汝今谛听,善思念之,吾当为汝,分别解说。

谛听是闻慧,善思是思慧,念之是修慧。大经明四善法为涅槃因,一善知识谓如来,余则可解。

△三拣许

说此语时,会中有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五千人等,即从座起,礼佛而退。所以者何?此辈罪根深重,及增上慢,未得谓得,未证谓证,有如此失,是以不住。世尊默然而不制止。尔时,佛告舍利弗:我今此众无复枝叶,纯有贞实。舍利弗,如是增上慢人退亦佳矣!汝今善听!当为汝说。

五千在座,所以如来三止。今将许说,密以威神遣去,故名拣众。罪根深重者,五浊障多名罪重,执小翳大名根深。未得谓得,名上慢。以其未得三果,未证无学,有如此失,谓障、执、慢三种之失也。而不制止者,上闻开三显一,言略义隐,犹未生谤,足作系珠因缘,去则有益。若闻广开三显一,乖情起谤,住则有损,是故不制止也。此众无复枝叶者,枝叶细末,不任器用,此等执方便之方便,于大非器。如大品云:攀拊枝叶,弃于根本,是人为不黠。即是此义。退亦佳矣。既以小自翳,复妨他大光。今退无谤法之愆,复无障他之过,故云佳矣。上枝叶未去,故如来三止。今则贞实愿闻,故身子四请。师弟鉴机,非徒靳固。问:佛大慈悲,何不神力使其住而不闻,如华严聋哑?何不增状毒鼓,如喜根胜意?答:各有所以。须知华严末席,始开于渐,未破小执,故在座而隔。今诸佛法,久后要当说真实,正欲灭化破庵,宜须拣遣。若去住俱谤,宜如喜根强说。今去则有益,那忽令住?住则有损,那忽不遣?喜根以慈故强说,如来以悲故发遣。问:五千在座,尚不蒙益,去有何益?答:此非当机,是结缘人耳,已如上说。昔大通佛时,亦有无量众生,心生疑惑,世世与师俱生,今皆得度。此人亦尔,说大经时,万五千亿人,于是经中,不生信心,是人于未来,亦当生信。例此,益在不久。光明云:时阎浮提中,有二种人:一者、深信大乘方等;二者、毁呰不生信乐。亦斯例也。汝今善听,即是结许。

△二受旨

舍利弗言:唯然,世尊,愿乐欲闻。

言受旨者,即遵承禀命之谓。唯然,如礼记曲礼篇云:父召无诺,先生召无诺,唯而起。郑玄注云:应辞耳,唯恭于诺也。

△三、正说二:初、总明诸佛章,二、释迦章。初文又二:初、总明诸佛章,二、列三世佛章。初文又四:王初叹法希有。

佛告舍利弗:如是妙法,诸佛如来时乃说之,如优昙钵华时一现耳!

此则法、譬双叹。时乃说之者,以诸佛同出五浊,必前开三,后显一实,如今世尊四十余年始显真实,久久稀疏,故言时乃说之。久不说者,为人不堪故,时未至故,五千未遣故。今人已堪,其时已至,五千已去,故知决定说大乘,故言时乃说之。优昙华者,此言灵瑞,三千年一现,现则金轮王出。此表三乘调熟已后,方说妙法,授法王记。

△二说无虚妄

舍利弗,汝等当信佛之所说,言不虚妄。

汝等当信者,劝信无虚妄也。此理至深,理与昔异;此言至妙,言与昔反;此行至普,行与昔乖;此人至胜,胜于昔劣。还指客作四种之粗,而今皆妙,恐物生谤,故劝信也。

△三、开方便三:初、开。

舍利弗,诸佛随宜说法,意趣难解。

初明诸佛随三种机宜说方便,故云随宜;而佛意在实,物莫能解,故言意趣难解。

△二释

所以者何?我以无数方便、种种因缘、譬喻言辞演说诸法。

所以者何?即释出其意,举今佛之权,能释诸佛之方便,因巧慧同故,故借此释彼。我以无数方便者,诸佛开权亦如我也。

△三、结四示真实五:初、标胜人法。

是法非思量分别之所能解,唯有诸佛乃能知之。

是法非思量者,此有两义:或作结开权,或正作显实。若结开权者,佛意难知,唯佛与佛乃能解了。其禀教者,谓三诸佛,知唯一耳。若作显实,即属后文。标人法者,举无分别法,唯是佛所知。佛以无分别智,解知无分别法,即是显实也。

△二、标出世意

所以者何?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

唯以一大事者,唯者,独也。应知一大有二意,初总释,次分字释。初总释者,诸佛觉如实之相,乘此实道,出应于世,秪令众生得此实相,唯为此事出现于世,曾无他事,除诸法实相外,余皆名魔事。次分字释者,一则一实相,非五非三,非七非九,故言一也。其性广博,博于五三七九,故名为大。是诸佛出世之仪式,故名为事。众生有机感佛,故名为因。佛乘机而应,故名为缘。是为出世之本意也。而今开三者为一,弄引如人欲取,先当与之,虽说种种道,其实为一乘,即此之义。记云非五七九等者,以三五等皆是方便,故皆云非。三藏三乘,加人天五也,加通教二乘七也,加通别菩萨九也。

△三重标

舍利弗,云何名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

言重标者,将欲分别,更重提起,为解释之端。又此大事,佛所尊重,如释论中明:父王欲多,闻太子名,数数说之,无有厌足。应知此法希奇,所以如来四十余年秘而不说。今将显扬,岂得率尔?于是殷勤再四提撕,生众钦渴,使彼诚心肃仰,良在斯焉。

△四、正释四:初、理一二:初、释。

诸佛世尊欲令众生开佛知见使得清净故,出现于世;欲示众生佛之知见故,出现于世;欲令众生悟佛知见故,出现于世;欲令众生入佛知见道故,出现于世。

此释理一,复为四意:一约四位,二约四智,三约四门,四约观心。一约四位者,四谛境不可知见,约于智眼乃能知见。应知二智四眼不能知见,唯一切种智佛眼则能知见。经云:欲令众生开佛知见,则不论佛果自知自见。若偏语佛果,即失众生;若语众生,则无佛知见,故不可偏取。且三教行人虽是众生,未有佛眼佛智,故不能知见实相。今圆教四位亦是众生,又分得佛眼佛智,则众生义成,智见义亦成,故寄此四位以释理一。如瑞相中天雨四华,表于万善同归,得入四位,乘四位华以趣佛果,故约位显理也。开者,即是十住初破无明,开如来藏,见实相理。何者?性德之理而为通别两惑之所染着,难可了如,故初心能圆信圆伏而未能断,不名为开。若内加观行,外藉法雨资助,破通别惑藏,显出真修真性知见,朗然开发,如日出闇灭,眼目有用,故名为开。缘修破惑,故名使得清净。仁王云:入理般若名为住。住于十住小白华位也。示者,惑障既除,知见体显,体备万德,法界众德,显示分明,故名为示。即是十行大白华位也。悟者,障除体显,法界行明,事理融通,更无二趣。摄大乘师云:如理智,如量智。今理量不二,故名为悟。即十回向小赤华位也。入者,事理既融,自在无碍,自在流注,任运从阿到茶,入萨婆若海。如摄大乘师云:如理如量,通达自在。如量知见,能持众德。如理知见,能遮诸惑。即是十地大赤华位也。然圆道妙位,一位之中,即具四十一地功德,祇开即具示悟入等,更非异心。但如理知见,无有分别浅深之相。欲显如量知见,故分别四位耳。发心毕竟二不别,如是二心前心难。既云难易,即知初心与毕竟心,应有明晦浅深之别。犹如月体,初后俱圆,故有朔望之殊。须知四位知见,皆明照实相,而说开入之异。次约四智者,今欲以圆教四智,对于四位,不如般若中通教释也。一道慧,谓见道实性,实性中得开佛知见。二道种慧,知十法界诸道种别解惑之相,一一皆示佛知见。三一切智,知一切法一相寂灭,寂灭即悟佛知见。四一切种智,知一切法一相寂灭相,种种行类相貌皆识,即入佛知见。又道慧如理名开,道慧如量名示。一切智理量不二称悟,一切种智理量双照为入。此亦约实理无浅深中,而浅深分别也。三约圆教四门,横释四句。此如空门,一空一切空,即开佛知见。有门,一有一切有,即示佛知见。亦空亦有门,一切亦空亦有,即悟佛知见。非空非有门,一切非空非有,即入佛知见。能通则四,所通则一。开示悟入,是能通之门。所知所见,是所通之理。四约观心释。观于心性三谛之理,不可思议,此观明静,名为开。虽不可思议,而能分别空假中心,宛然无滥,名为示。空假中心,即三而一,即一而三,名为悟。又空假中心,非空假中,而齐照空假中,名为入。是为一心三观,而分开示悟入之殊也。所以四种释者,当知见理由位,位立由智,智发由门,门通由观。观故则门通,门通故智成,智成故位立,位立故见理,见理故名为理一。

△二、结成

舍利弗,是为诸佛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

是结成理一。

△二人一

佛告舍利弗:诸佛如来但教化菩萨。

但教化菩萨者,若就昔方便为教化三乘,理实而言但化菩萨,如彼穷子自谓客作贱人,长者所观实为己子,即是人一也。

△三行一

诸有所作,常为一事,唯以佛之知见,示悟众生。

诸有所作者,诸三乘众行,名之为诸。为圆故诸,即是一事。此行何所至到?唯趣佛之知见,即是行一意也。

△四教一

舍利弗,如来但以一佛乘故为众生说法,无有余乘若二、若三。

但以一佛乘者,圆顿之教名一佛乘,故序品云说大乘经,即是教义也。自别教已去,皆名有余之说,即不了义,非佛一乘。今言但以一佛乘者,纯说佛法,圆教乘也。无余乘者,无别教带方便有余之说。无二者,无般若中之带二。无三者,无方等中所对之三也。如此二三皆无,况三藏中之三耶?

△五、总结法同

舍利弗,一切十方诸佛法亦如是。

△二、三世佛章三:初、过去佛二:初、开权。

舍利弗,过去诸佛以无量无数方便、种种因缘、譬喻言辞,而为众生演说诸法。

△二显实

是法皆为,一佛乘故。是诸众生,从诸佛闻法,究竟皆得,一切种智。

是法皆为一佛乘故,明显实也。例上一佛乘,即是教一;从诸佛闻法,是谁闻于法?法被众生,兼得人一;究竟皆得一切种智,种智所知,即是理一;能知即是行一。虽不次第,四一兼足。

△二、未来佛二:初、开权。

舍利弗,未来诸佛当出于世,亦以无量无数方便,种种因缘譬喻言词,而为众生演说诸法。

如文可解。

△二显实

是法皆为,一佛乘故。是诸众生,从佛闻法,究竟皆得,一切种智。

如文可解。

△三、现在章三:初、标出世意。

舍利弗,现在十方无量百千万亿佛土中,诸佛世尊多所饶益安乐众生。

例如诸佛章中,唯以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此亦如是,唯为饶益安乐众生故而出于世也。

△二开权

是诸佛亦以无量无数方便、种种因缘、譬喻言词,而为众生演说诸法。

△三、显实二:初、别明现在教一行一。

是法皆为,一佛乘故。是诸众生,从佛闻法,究竟皆得,一切种智。

△二、总明三世人一理一

舍利弗,是诸佛但教化菩萨,欲以佛之知见示众生故,欲以佛之知见悟众生故,欲令众生入佛知见故。

此是开权显实之文,文具四一,其义可见。记云:现在佛章从初即是开权显实,从舍利弗是诸佛下即当总文,故前料拣中云三世佛章各明教行,后总明人理。准此应先开章云先别次总,今不先开者,由下总文中既无开权之总,唯有显实一文,故对三世各有权实,以故总别不便故也。故合在现在佛章中共成文足,故云文具也。

△二、释迦章五:初、开方便权。

舍利弗,我今亦复如是,知诸众生有种种欲,深心所著,随其本性,以种种因缘、譬喻、言词、方便力而为说法。

我即现在释迦佛也。先三后一,如彼四佛不异,故言亦复如是。知诸众生有种种欲者,即是五乘根性欲也。过去名根,现在名欲,未来名性。深心所著者,即是根也。方便,即是随宜开三乘权法。记云:知诸众生去,感也。种种因缘去,应也。

△二显四真实

舍利弗,如此皆为得一佛乘、一切种智故。

如此等者,指权是实也。佛乘是教一,一切是行一,种智所知是理一。

△三、举五浊释方便

舍利弗,十方世界中尚无二乘,何况有三?舍利弗,诸佛出于五浊恶世,所谓劫浊、烦恼浊、众生浊、见浊、命浊。如是,舍利弗,劫浊乱时,众生垢重,悭贪嫉妒,成就诸不善根故,诸佛以方便力,于一佛乘分别说三。

十方世界,尚无二乘,何况有三?将举五浊,先标其意。然上已说诸佛开权显实,未明隐实施权。其法清净,湛一如空,尚无带二(般若)、带三(方等)之权,况有单三(三乘)、单五(加人天)之权?祇为五浊障重,实不得宣,须施单五单三之权,亦施带二带三之权,故言于一佛乘,分别说三。言五浊者,自有四别,所谓唱数、列名、体相、释结之四。唱数列名,如文可解。言如是者,明五浊体相也。但浊体及相,不可具说,略云如是也。劫者,梵语劫波,此翻时分。当知劫浊无别体,劫是长时,刹那是短时,但约四浊,立此假名,名为劫浊。众生浊亦无别体,揽见、慢、果报三浊,立此假名,名众生浊。烦恼浊指五钝使为体,见浊指五利使为体,命浊指连持色心为体。若论五浊相者,当知四浊增剧,聚在此时,所谓瞋恚增剧刀兵起,贪欲增剧饥饿起,愚痴增剧疾疫起。三灾起故,烦恼倍隆,诸见转炽,粗弊色心,恶名秽称,摧年减寿,众浊交凑。如水奔昏,风波鼓怒,鱼龙搅挠,无一憀赖,时使之然。亦如劫初,光音天堕地,地使有欲;亦如忉利诸天,入粗涩园,园生斗心。是名劫浊相。烦恼浊者,贪海纳流,未尝饱足;瞋虺吸毒,挠诸世间;痴闇顽嚚,过于漆墨;慢高下视,陵忽无度;疑网无信,不可告实。是为烦恼浊相。见浊者,无人谓有人,有道谓无道,十六知见、六十二等,犹如罗网,又似稠林,缠缚屈曲,不能得出。此是见浊相。众生浊者,揽于色心,立一主宰。譬如黐胶,无物不着,流宕六道,处处受生,如贫如𥏧,名长名富。是为众生浊相。命浊者,朝生暮殒,昼出夕没,波转烟回,瞬息不住。此是命浊相。若约次第者,烦恼见为根本,从此二浊,成于众生,从众生则有连持命。此四轻时,谓为劫浊也。

△四、拣伪敦信二:初、拣真伪二:初、拣非真弟子

舍利弗,若我弟子自谓阿罗汉、辟支佛者,不闻不知诸佛如来但教化菩萨事,此非佛弟子,非阿罗汉,非辟支佛。

此名拣伪敦信。若佛弟子,自能信解;若不信解,非真弟子,亦非罗汉。所以敦逼时众,令信受解。于中有两意:初不闻不知,非真弟子;次闻不信受,成增上慢。如世弟子,随顺师法,继嗣传灯;若不闻不知,则无法可顺。何谓弟子?且如来昔说五浊开三,汝既随顺而得涅槃,得闻得知,名为弟子。今五浊既除,为汝说一,何意不闻不知?不闻者,即不闻教一;不知者,即不知行一;非真,即非理一;非弟子,即非人一也。

△二、不信成上慢

又,舍利弗,是诸比丘、比丘尼,自谓已得阿罗汉,是最后身究竟涅槃,便不复志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当知此辈皆是增上慢人。所以者何?若有比丘实得阿罗汉,若不信此法,无有是处。

又舍利弗下,是第二、明不信成增上慢。此敦其使信。何者?汝自谓是后身,身尚无量,实非后身;汝自谓究竟,犹余二百由旬,实非究意。未得谓得,岂非增上慢也?真罗汉者,浊除根利,知非究竟;信真是法,未是后身,不起上慢,知非究竟。信于究竟,即信是理一;无增上慢,即成行一。信则信教,是为教一;是佛弟子,则人一也。

△二、开除释疑二:初、开除二:初、除佛灭后。

除佛灭度后,现前无佛。

开除释疑者,先开除,谓除佛灭后,不成增上慢。若佛在世,正说此经,不信不受,非真罗汉,成增上慢。若佛灭后,方得罗汉,偏执权经,不信圆法听许,非增上慢。

△二信人难得

所以者何?佛灭度后,如是等经受持、读诵、解义者,是人难得。

所以者何?佛灭下,明好人难得,深经难解,亦不成上慢。又佛虽入灭,此经尚在,不信不受,应是上慢,即得开除。佛灭度后,虽有此经解其文义,此人难遇,致令罗汉不信不解,亦听许非增上慢。

△二、释疑

若遇余佛,于此法中,便得决了。

若佛灭后,解经之人难遇至若得罗汉者,即永入涅槃耶,即释云:是人虽生灭度之想,舍命已后,便生界外有余之国,值遇余佛,得闻此经,即便决了。释论第九十三释毕定品云:罗汉受先世身,身必应灭,住在何处,而具足佛道?答:罗汉三界有漏因缘既尽,更不复生三界,出于界外,有净佛土,无烦恼名,于是国土佛所,闻法华经,具足佛道。即引法华云:有罗汉若不闻法华,自谓得灭度,我于余国为说是事,汝皆作佛。论既引经为证,今释经还将论解。南岳师云:余佛者,四依也。罗汉遇之,闻经决了。又罗汉修念佛定,见十方佛,为说此经,便得决了。又凡夫行人,苦到忏悔,见十方佛,为说亦得决了。

△五、无虚妄三:初、劝信释迦。

舍利弗,汝等当一心信解,受持佛语。

此明无虚妄,为止物机谤心。此为三:初、劝信。释迦实说,故云汝等当一心信解,受持佛语。

△二、劝信诸佛

诸佛如来,言无虚妄,

次劝信诸佛,故云诸佛言无虚妄,由诸佛道同,弥加信受。

△三、结成不虚

无有余乘,唯一佛乘。

后结成不虚,故云无有余乘,唯一佛乘也。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二、偈颂二:初、颂上许答二:初、颂拣许二:初、颂五千退席。

比丘比丘尼,有怀增上慢,优婆塞我慢,优婆夷不信。如是四众等,其数有五千,不自见其过,于戒有缺漏。护惜其瑕疵,是小智已出,众中之糟糠,佛威德故去。斯人鲜福德,不堪受是法,

须知上慢、我慢,不信四众通有。但出家二众,多修道得禅,谬谓圣果,偏起上慢。若在俗矜高,多起我慢;女人智浅,多生邪僻。不自见其过者,三失覆心,藏玼扬德。不能自省,是无惭人;若自见过,是有羞僧。于戒有缺漏者,律仪有失名缺,定共、道共有失名漏。无道、定等故,内起恶觉,如玉含瑕;无律仪故,外动身口,如玉露玼。覆罪自得,故名护惜。小智者,不得学、无学智,而有世间小智。妄谓有漏以为无漏,则小中之小,故言小智也。糟糠者,以无无漏禅定所润故如糟,以无理慧所滋故如糠。是五千等,有世间禅如糟,有文字解如糠,封文失诠如糠而无米也。又糟糠譬其无大机

△二颂众已清净

此众无枝叶,惟有诸贞实。

枝叶譬其非好器,悉不任用,故须遣之。

△二颂诫许

舍利弗,善听!

即颂上诫许,诫令善听也。

△二、颂上正答二:初、颂四佛章,二、颂释迦章。初文又四:初、总颂诸佛章,二、颂过去佛章,三、颂未来佛章,四、颂现在佛章。初文又五:初、颂施权二:初、颂正施权。

诸佛所得法,无量方便力,而为众生说。众生心所念,种种所行道,若干诸欲性,先世善恶业。佛悉知是已,以诸缘譬喻,言辞方便力,令一切欢喜。或说修多罗,伽陀及本事,本生未曾有,亦说于因缘。譬喻并祇夜,优波提舍经,

此章颂文与上长行有三异:一、彼此互无,二、前后间出,三、开合不同。上有叹法希有而无五浊,颂有五浊而无叹法。上先叹法,次明不虚,开权显实;今先开权显实,后明不虚。上劝信与不虚合说,今分劝信隔于不虚。章安云:上以释迦方便释成诸佛之权,偈中以释迦之实释成诸佛显一,是四异也。诸佛所得法者,修道得诸权法。无量方便力下,颂上无数方便,种种因缘演说诸法。众生心所念者,颂上随宜说法。颂中广出随宜之相,即是照九界机说七方便,总言九七不可定判,故言若干。随欲之宜,应用世界悉檀;随性之宜,应用为人悉檀;随恶业宜,应用对治悉檀。现起希望名念,法门不同名种种。过去所习名性,现在欣乐名欲。或可习欲成性,成性生习欲。善恶业者,七方便传,传迭为善,恶佛悉等。佛以权智照诸方便之性欲,然后以诸因缘譬喻,随其所宜,说九部经。十二部,如玄义中说。

△二、颂结施权意

钝根乐小法,贪著于生死,于诸无量佛,不行深妙道,众苦所恼乱,为是说涅槃。

此一行半,颂结施权之意。当知前世根钝,今世无机,不堪闻大,故言不行深妙道。由前世贪着障重,今世众苦所恼,唯可闻小,故言为是说涅槃。

△二、颂显实四:初、颂理。

我设是方便,令得入佛慧,未曾说汝等,当得成佛道。所以未曾说,说时未至故,今正是其时,决定说大乘。我此九部法,随顺众生说,入大乘为本,以故说是经。

此三行颂理一。令得入佛慧,颂上一大事因缘也。决定说大乘,总颂开示悟佛知见也。我此九部,或云大乘有十二部,小乘但有九部。因彼小乘是灰断教,无如意珠身故,故无方广部。又无天鼓自然鸣故,故无无问自说部。虽有授记,以其少故,故无授记部。此且从别作如是说,通大为语,大小俱有十二部。所言十二者:一、修多罗,此云法本;二、祇夜,此云重颂;三、和伽罗那,此云授记;四、伽陀,此云不重颂;五、优陀那,此云无问自说;六、尼陀那,此云因缘;七、阿波陀那,此云譬喻;八、伊帝目多伽,此云本事;九、阇陀伽,此云本生;十、毗佛略,此云方广;十一、阿浮达磨,此云未曾有;十二、优波提舍,此云论议。所言部者,别也,类也。以其十二类别故,新译恐滥部帙之部,则谓之十二分教也。入大乘为本者,颂上入佛知见也。

△二颂人一

有佛子心净,柔软亦利根,无量诸佛所,而行深妙道,为此诸佛子,说是大乘经。我记如是人,来世成佛道,以深心念佛,修持净戒故。此等闻得佛,大喜充遍身,佛知彼心行,故为说大乘。声闻若菩萨,闻我所说法,乃至于一偈,皆成佛无疑。

此四行半,颂上诸佛如来,但教化菩萨以明人。一上直云教化菩萨,颂中广出诸方便人,皆成实人。有佛子心净,即别教之人。为此佛子说大乘经,得记心喜,则成乎圆教真实之人。声闻若菩萨者,若声闻则兼得缘觉,若菩萨则兼得六度通教等诸菩萨也。皆成佛无疑者,即是七种方便,无非佛子。

△三颂教一

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除佛方便说,但以假名存,引导于众生,说佛智慧故。

此一行三句,颂上如来但以一佛乘为众生说法,无有余乘若二若三。若十方佛唯说一法,即是教一假名引导,即方便教也。无有余乘,无别教中圆入别之余也。无二者,无通教中半满相对之二也。无三者,无三藏中之三也。如此等二三,皆是假名字中引导诸众生。今日之法,但一佛圆乘耳。

△四颂行一

诸佛出于世,唯此一事实,余二则非真,终不以小乘,济度于众生。佛自住大乘,如其所得法,定慧力庄严,以此度众生,自证无上道,大乘平等法。若以小乘化,乃至于一人,我则堕悭贪,此事为不可。

此三行三句,颂上诸有所作,常为一事,即行一文也。事即是行。终不以小乘,济度于众生,即是颂上常为一事之意。佛自住大乘,以此度众生,颂上唯以佛之知见,示悟众生也。后一行,则释不以小度之意。

△三、颂劝信二:初、举果劝信二:初、举内心。

若人信归佛,如来不欺诳,亦无贪嫉意,断诸法中恶,故佛于十方,而独无所畏。

此二行半,举果劝信。由长行中云舍利弗!汝等当信佛之所说,故今文颂之。若人信归佛,如来不欺诳者,明佛心清净;无明悭吝,众恶已断,净心中说,故是可信。

△二、举外色

我以相严身,光明照世间,无量众所尊,为说实相印。

我以相严身者下一行,明外色也。良以身相炳着,光色端严,内无闇惑,外有光明,则口无欺诳,为众所尊,说大乘印,则可信受。

△二、举因劝信二:初、举昔誓愿。

舍利弗当知,我本立誓愿,欲令一切众,如我等无异。

当知我昔誓愿,非但自誓取菩提,亦誓众生同入佛慧。今酬誓故说,是亦可信。

△二、明愿满

如我昔所愿,今者已满足,化一切众生,皆令入佛道。

今菩提既满,众生亦入,汝既自证佛慧,亦验我誓不虚。此即结成举因劝信也。问:本誓既普,今众生尚多,云何而言愿满?答:佛以三世益物,今明现在而论愿满。

△四、颂五浊四:初、总明五浊障大。

若我遇众生,尽教以佛道,无智者错乱,迷惑不受教。

若我遇众生者,中阿含十二云:劫初光音天下生世间,无男女尊卑,众共生世,故言众生。此据最初也。若揽众阴而有,假名众生,此据一期受报。若言处处受生,故名众生者,此据业力五道流转也。正法念云:有十种众生,所谓长、短、方、圆、三角、青、黄、赤、白、紫。云何众生生死长?在地狱时,身受不可思议苦,心念无量无边恶;在畜生时,身迭相吞啖,心迭相逼恼;在于鬼时,身若烧山,心如沸镬,邪见炽盛,抵突痴凶;在于人时,身、口、意常作不饶益事以自劳苦,身、口、意常念不饶益事以自牵缠;在天时,耽染六尘,纵逸嬉戏,不闻正法,杜塞福源。是名众生生死长也。云何众生生死短?在地狱时,能一念寂静,心取戒;在畜生时,能一念静,心依三宝;在饿鬼时,能一念静,心静诸根;在人时,能修六度,孝养父母,恭敬三宝,以兹众善严身、口、意;在天时,能舍天乐,持戒乐禅,教化读诵,梵行少语。是为众生生死短也。云何众生名方生死?如郁单越于一切物无我所,舍身必上天,从天上又上天,唯向升善处,是名生死方楞也。云何众生圆生死?唯在三途四趣中,团栾圆转,如旋火烟回也。云何三角生死?谓善业、不善业、无记等是也。云何众生青生死?恒入黑闇地狱,常怖怕是也。云何众生黄生死?饿鬼饥羸萎黄是也。云何众生赤生死?畜生递相食啖,流血赫然是也。紫即修罗耳。云何众生白生死?即谓人中、天中白业善道。如诸天临死时,余天语言:汝生人道去。若人临死,知识语言:汝向天中去。当知两处是白生死。又第五云:心𦘕地狱黑色,鬼鸽色,畜生黄,人赤,天白。问:此义云何?答:下说五道果报,今说五道造业,以故不同耳。又轮回业报不同,如见实三昧经云:从地狱来者,则声嘶忽急,数数战栗,梦见大火沸镬等也。从畜生来者,暗钝懈怠,多食性怯,謇讷所为,多似诸虫畜等也。从鬼来者,发黄常饥悭贪等。余趣比知,经具广说。如是等众生,云何与佛相遇?当知众生以苦恼自煎,诸佛以大悲济物,悲与苦相对,故言相遇。又佛如、众生如,一如、无二如,天性相关,故言相遇。当知大悲恒愍众生,若以人天教我,则堕闇惑,只免青黄赤白紫、方圆楞角等生死,非教佛道。若遇众生令修小乘,我则堕悭贪,此事为不可,祇出二十五有。若遇众生教令修通别,我则堕偏僻,失佛知见。今皆令众生得实相妙慧,体达一切皆是佛法,无非正道,此则尽教以佛道,生死苦永尽。我常如是说,但众生根钝罪重,不可如愿。过去世有佛,号住无住,发愿使己国众生同日同时成佛,即日灭度。又贤劫前有佛,号平等,亦愿己国及十方众生亦同一日成佛,即日灭度。今日有佛,复有众生,何耶?佛言:止!止!我前所言,凡得人身者,颇有发愿令五道同日成佛否?佛言:不可以非器之身成无上道,要先化三趣令得人天,然后乃可如愿。三趣非善道,何能成佛?如人求宝聚,不于空中求也。

△二、别明五浊障三五:初、众生浊。

我知此众生,未曾修善本,坚著于五欲,痴爱故生恼。以诸欲因缘,坠堕三恶道,轮向六趣中,备受诸苦毒。

此两行明众生浊。善本者,真如实相也。不依此而种善根,故不感大也。坚着五欲者,即诸恶之本。如净名云:从痴有爱,则我病生。此之谓矣。

△二命浊

受胎之微形,世世常增长,薄德少福人,众苦所逼迫。

此一行别明命浊。观心释者,一念心起,即为未来作业。业即是胎,胎业无穷,世世不断,不断即是增长受胎之微形。形即五阴,阴亦名世,寿命连持,而诸阴入世也。初从父母交会之后,状如薄酪;三七如厚酪;四七如凝酥;五七如胚;六七如肉抟;七七于肉抟上生五疱,头、手、脚等;八七又五疱,一头、两膊、两腕;九七续生二十四疱,四疱作眼、耳、鼻、舌;二十疱为二十指;十七转现腹相,渐渐皮骨分解,作诸异相,生七百筋、七千脉。随所须相,每用一风染之;须白相,白风染之;乃至余风亦如是。香风故安稳端正;臭风故不安稳,则丑陋邪戾。后出胎食五谷,则生八万户虫也。

△三见浊

入邪见稠林,若有若无等,依止此诸见,具足六十二。

此一行明见浊,当知五见交加,如稠林密茂,若有是常见,若无是断见,因此二见,生六十二见。或云:外道计我有四句,色即是我,离色是我,色大我小,我住色中,我大色小,色住我中,四阴亦尔,是为二十,历三世为六十,并根本为六十二也。

△四烦恼

深着虚妄法,坚受不可舍。我慢自矜高,谄曲心不实,

如文可解。

△五劫浊

于千万亿劫,不闻佛名字,亦不闻正法,如是人难度。

长时无佛法,即是劫浊。又上来四浊集在时中,故名劫浊。浊者,譬夫少土投之清水,水亡清洁,土失留碍。如是人难度者,五浊障故,不信一乘,则不可度也。

△三为五浊说小

是故舍利弗,我为设方便,说诸尽苦道,示之以涅槃。

如文可解。

△四、明为大说小

我虽说涅槃,是亦非真灭。诸法从本来,常自寂灭相,佛子行道已,来世得作佛。

即是终令入大,析三界妄尽,灭色取空,则非真灭。若达无明本无常寂,即是真灭。本无虽寂,若不修道,无由契会。故言:佛子行道已,来世得作佛。

△五、颂不虚三:初、明释迦先开三。

我有方便力,开示三乘法,

△二、明诸佛后显实

一切诸世尊,皆说一乘道,

释迦开三,诸佛显实,此互现耳。

△三、正明不虚除疑

今此诸大众,皆应除疑惑,诸佛语无异,唯一无二乘。

前权后实,诚言不虚,勿生疑也。

△二、颂过去佛章二:初、颂开三。

过去无数劫,无量灭度佛,百千万亿种,其数不可量。如是诸世尊,种种缘譬喻,无数方便力,演说诸法相。

△二、颂显一二:初、略颂上三一。

是诸世尊等,皆说一乘法,化无量众生,令入于佛道。

皆说一乘法,即颂教一;化无量众生,是颂人一;令入于佛道,即颂理一,兼得行一。

△二、广颂显一二:初、总约五乘显一。

又诸大圣主,知一切世间,天人群生类,深心之所欲,更以异方便,助显第一义。

天人群生类,是举诸乘以明人一。更以异方便,是举诸行以显行一,兼得教一。第一义即是理一,正因佛性即第一义理。若明圆妙正观,即是实相方便,不名为异。若用七方便观助显第一义者,名异方便。

△二、别约五乘显一三:初、开菩萨乘。

若有众生类,值诸过去佛,若闻法布施,或持戒忍辱,精进禅智等,种种修福慧,如是诸人等,皆已成佛道。

此二行开菩萨乘也。若作五乘释者,但是六度菩萨乘;若作七方便释者,则兼得通、别菩萨乘。何者?因三教大乘皆行六度,而运心有异。若以相心行六度,即三藏菩萨;若以无相心,即通教也;若非相非无相次第行六度,即别教也。今但列六度,未知定判属谁。若寻上文云更以异方便,非独六度菩萨,即三教菩萨方便也。昔闻法皆已成,教一;昔六度行皆已成,行一也;如是诸人等皆已成,人一;皆已成佛道皆已成,理一也。

△二、开二乘

诸佛灭度后,若人善软心,如是诸众生,皆已成佛道。

此一行开声闻、缘觉皆入一乘。何以知之?如大品叹阿罗汉心调柔软,又净名云住调伏心是贤圣行,是以得知昔善软心皆成今之行一,诸人等者是人一,成佛道者是理一。

△三、开人天乘二:初、约缘因显实十:初、造塔明天乘。

诸佛灭度已,供养舍利者,起万亿种塔,金银及颇梨,砗磲与码瑙,玫瑰琉璃珠,清净广严饰,庄校于诸塔。或有起石庙,旃檀及沉水,木樒并余材,砖瓦泥土等。若于旷野中,积土成佛庙,

此三行半,约造塔明天乘。在因时至心,倾财舍宝;果时任运,自然受乐,故是天乘也。金光明最胜经云:以佛舍利如芥粟许,置小塔中,三十三天已有自然果报。即其义也。增一阿含云:佛因手擎舍利,广赞叹已,令于四衢而起偷婆。佛言:四人应起塔。何等为四?谓轮王、罗汉、支佛、佛也。轮王无级,罗汉四级,支佛十一级,如来十三级。阿难问佛:如来出世,悲悯众生,灭后起塔,获大功德。其余三塔,于诸众生有何等利?佛言:支佛悟法因缘,入深法性,能为人天而作福田;罗汉生分已尽,能为世间而作福田;轮王以十善化物,以是因缘,应当起塔供养之也。如来塔者,高十三层,辟支佛塔应十一层,罗汉四层,轮王无级。何以故?未脱三界诸有故。木樒者,长安有木名樒,亦任造像。又广志云:出交州。字林云:香木玉,云其树似槐而香。金、银、颇梨、砗磲、码瑙,如向已释。玫瑰者,火珠也。又石之奇美名玫,圆净曰瑰。郭璞云:石珠也,琅玕也,出于昆仑开明山。栴檀、沉水者,栴檀已如前释。沉水者,异物志云:出日南国。凡欲取时,先斫委地数年,令外朽烂,其中贞坚者,置水则沈,故得其名。其次不沉,名为机香。

△二明人业

乃至童子戏,聚沙为佛塔,如是诸人等,皆已成佛道。

初一行,明童子。戏沙作塔,即是人业。因时泛泛,悠然作善;果时作意,勤求得乐,故人业也。童子者,应法师云:七八岁已上,乃至未娶者之总名。释名曰:十五曰童。故礼有有阳童,牛羊无角曰童,山无草木曰童,言未巾冠似之也。

△三明天业

若人为佛故,建立诸形像,刻雕成众相,皆已成佛道。或以七宝成,鍮鉐赤白铜,白镴及铅钖,铁木及与泥,或以胶漆布,严饰作佛像,如是诸人等,皆已成佛道。彩𦘕作佛像,百福庄严相,自作若使人,皆已成佛道。

次四行,约至心造像明天业。文云:刻雕彩𦘕作佛像者。然造像之始,各有缘兴。故增一阿含云:佛升忉利,以神足力,制诸弟子,不令知处。二王忆佛,因成大患。大臣白王,应当造像供养。于是优填王用牛头栴檀雕佛像,高五尺。此雕像始也。时波斯匿王闻优填王用香雕像,彼乃用紫磨黄金铸佛像,亦高五尺。此铸像始也。然彼雕像,初召工巧,与重宝赏,无能作者。毗首羯磨化为人来,为王作之。下斧之声,上至忉利,闻者解脱。内典录云:后汉明帝永平七年,使秦景往月支国,得优填王雕像。寻至洛阳,敕图圣相于西阳城门,与众景仰,以为法式。即此土𦘕像始也。若准冥祥记,此土造像,总有一十八处。故大唐弘福寺沙门彦悰撰东夏三宝感通录,文有三卷。其中卷列灵像垂应之缘,乃有五十余目。彼文之初,引冥祥记云:西晋愍帝建兴元年,吴郡吴县松江沪渎口,渔者华焉,遥见海中有二人忽现,浮游水面。渔人疑是海神,遂延巫祝,备牲牢迎之。风涛弥盛。时有奉佛居士朱膺者,闻而叹曰:将非大觉之垂降乎?乃斋洁稽首迎之。俄顷,惊波遽息。浮江二人,随潮入浦。渐近俞明,始知是石像焉。像之背铭,一曰维卫,一曰迦叶。莫测帝代,而书迹分明,举高七尺。有沙门法开者,来自西域,乃称经说东方有二石像,或供养奉觐者,除积劫罪。又东晋周玘,字宣佩,仕至吴兴太守。家世奉佛,其女尤甚精进。家僮捕渔,忽见金光溢川,映流而上。寻即投网,得一金像,高三尺许,形相严丽,浮水而住,牵排不动。驰往白玘,玘仍告女。乃以人船,送女往迎。彼女遥见,欢喜礼敬。除以手挽,即得上船,归家供养。于后一夕,忽梦彼佛,称左膝痛。及觉往观,果有穿处,即以金钗补之。然彼瑞像,感验尤多。冥祥记者,即南齐太原王琰撰,文有十卷。铅钖者,记云:铅青钖白,铅软锡坚,并名青金。又物类志云:或以杂草,积之数年,日就月将,草涎入地,化成铅钖。或以胶漆布者,优婆塞戒经,不许用胶,得失意罪。而此经用者,古师云:外国用树胶。光宅言:或有处无树胶,必须于像,听许用牛皮胶。若有他物,即不得用也。有言:大豆汁可代胶清。然牛皮终是不净物,后得不净果报。又不净钱,不任造像,可换取如法净钱造像。又地持不许用雌黄臭物。不空所译仁王经念诵法,言其𦘕像,不许用皮胶,当用香胶也。或以糯米汁,用调彩色为嘉。又戒经,不许造半身像,得失意罪。皆由善相不起,堕落生死中,无益于事。又造像功德经,有十一功德:一者世世眼目清洁,二者生处无恶,三者常生贵家,四者身如紫磨金色,五者丰饶珍玩,六者生贤善家,七者生得为王,八者作金轮王,九者生于梵天,寿命一劫,十者不堕恶道,十一者后生还能敬重三宝。又云:若人临终,发言造像,乃至如𪍿麦,能除三世八十亿劫生死之罪。

△四明人业

乃至童子戏,若草木及笔,或以指爪甲,而𦘕作佛像。

如文可解。

△五、结成显实

如是诸人等,渐渐积功德,具足大悲心,皆已成佛道,但化诸菩萨,度脱无量众。

次一行半,结成显实。如是诸人,此成人一;渐渐积功德,具足大悲心,即成行一;成佛道,即成理一;既已成佛,复能化他,但化菩萨,即是教一。

△六、约诸尘供养明天业

若人于塔庙,宝像及𦘕像,以华香幡盖,敬心而供养。若使人作乐,击鼓吹角贝,箫笛琴箜篌,琵琶铙铜钹,如是众妙音,尽持以供养。或以欢喜心,歌呗颂佛德,乃至一小音,皆已成佛道。

此三行半,约诸尘供养,明天业。以华香幡盖者,幡本作幡,今亦通用。敬心而供养者,如大集经云:佛在世时,有婆多迦,过去曾作一长幡于婆尸佛塔上。从是已来九十一劫,天上人中,常有大幡覆阴其上,受福快乐。于后出家,得罗汉果。又云:若人悬幡,风吹一转,受一转轮王位。乃至是幡烂坏为尘,一尘一小王位。百缘经云:昔有长者,名曰宝盖。是长者于过去世,曾将一宝珠,盖于毗婆尸佛舍利塔头。从是已来九十一劫,天上人中,常有自然宝盖以覆其顶。于后值佛出家,获证圣果。若使人作乐者,世本云:黄帝时,伶伦作乐。击鼓者,世本云:夷作鼓,以枹击之。云鼓也,吹谓鼓吹也。月令云:命乐正习吹。角者,通典云:书传所不载,或出羌胡。马融云:出吴越间。贝者,大蠡也,可容数升,并吹之以节乐,亦出南蛮。箫者,世本云:舜所置也,其形参差,象凤翼,有十管,长二尺,一名籁。前代有洞箫,今时亦间有也。蔡邕云:箫者,编竹为之而有底,大者二十三管,小者一十六管。长则浊,短则清。以密蜡实其底,或增减得宜,则其声和。笛者,风俗通云:丘仲所造,长一尺四寸,有七孔。琴者,世本云:神农所造。又琴操云:伏义作琴,所以修身理性,反其天真耳。白虎通云:琴者,禁也,谓所以禁止淫邪,正人心也。广雅云:长三尺六寸,以象三百六十日。五弦象五行。大弦为君,宽和而温;小弦为臣,清廉不乱。文王、武王加二弦,以合君臣之恩也。尔雅云:大琴谓之离,有二十七弦。今无其器。琴谱云:弄琴之法,急若繁星不乱,缓如流水不绝,其间作用,若孤云在太虚尔。箜篌者,白虎通云:汉武帝命乐工候调作,或云候晖造。其声坎坎然,以应奏节,故谓之坎候,其声讹转为空候耳。候者,因彼乐工而得名也。琵琶者,汉遣乌孙公主嫁昆弥,念其道行,故思慕无已,使工巧裁筝筑,为马上之乐,以手推却前后而奏声,故名琵琶耳。铙者,通典云:铙如编钟,而无舌有柄,摇之以止鼓。又汉鼓吹曲有铙歌。释名曰:铙者,谓其声铙铙然,因以名之。铜钹者,疏云:长安人呼露盘为铜钹。呗者,或云呗匿,此云赞颂,本出于西方此土。按梁宣验记云:陈思王姓曹名植,字子建,魏武帝第三子。十岁善文艺,私制转七声。植曾游渔山,于岩谷间闻诵经声,远谷流美,乃效之而制其声。又佛道论衡云:陈思王幼含圭璋,十岁能文,每读内典,辄踟蹰嗟玩,以为至道之宗极也。用是遂制转读七声,为升降曲折之响,世之讽诵,咸宪章焉。尝游渔山,忽闻空中梵天之响,清飏哀婉,中心有感,独听良久,其间从者,莫得而闻。植则深感神理,弥悟法音,因慕其声,遂节写为梵呗,撰文制章,传为后式。以故梵声光显,始于此也。又贤愚经云:波斯匿王欲行征伐,时祇桓中有一比丘,形极矬陋,而彼音声奇美,清彻异常,震声高呗,韵益和畅,军众倾耳,无有厌足。王乃问佛:今是比丘,以何因缘,形貌丑陋,其声乃尔?佛告大王:过去有佛,名曰迦叶,度人讫已,便般涅槃。王收舍利,起塔供养,即敕监典,各主一边。一监懈怠,功独不成,王遂责之。其人怀恐,便白至言:此塔太高,何时当成?及王去后,其塔继就,显然可观。其人即便悔前过咎,持一金铃,着塔刹头,仍立誓言:愿我生生音声极妙,当来有佛,号释迦文,令我得见,度生死苦。以是因缘,果报若斯。以嫌塔高,报身矬短,以施铃故,今蒙解脱,获妙音响。毗尼母论云:佛告诸比丘:听汝等呗。呗者,即是言说之辞。十诵律云:为诸天闻呗心喜故也。或音乐舞伎,螺钹萧韶,发欢喜心,种种供养。昔者提婆飏呗,清响彻于净居;释尊入定,琴歌震于石室。当知园林楼观,是入法界之法门;音声语言,总成佛事之法语。

△七、散心尘供明人业

若人散乱心,乃至以一华,供养于𦘕像,渐见无数佛。

前一行,约散心用尘供养,明人业也。大思惟经云:若不散华献佛,虽得往生,依报不具。贤愚经云:舍卫国中,有豪富长者,生一男儿,面貌端严,天雨众华,积满其舍,遂名天华,乃至出家,得罗汉果。阿难白佛:天华何福,而得如是?佛言:过去有佛,名毗婆尸。有一贫人,见僧欢喜,即于野泽,采众草华,用散大众。尔时贫人者,今天华是。以散华故,九十一劫,身体端正,意有所须,随念即至。因果经云:若以一华散空,供十方佛,乃至毕苦,其福不尽。

△八、身业供养明天人

或有人礼拜,或复但合掌,乃至举一手,或复小低头。

礼拜一句,五体着地是上礼,即天业;合掌低头是中礼,是人业。应知礼拜则屈伏无明,深投觉地。至若致敬之极,当如树倒山崩。所以业报差别经云:礼佛一拜,从其膝下至金刚际,一尘一转轮王位,获十种功德:一、得妙色身,二、出言人信,三、处众无畏,四、诸佛护念,五、具大威仪,六、众人亲附,七、诸天爱敬,八、有大福德,九、命终往生,十、速证涅槃。三藏勒那云:发智清净礼者,良由达佛境界,慧心明利,了知法界,本无有碍。由我无始顺于凡俗,非有有想,非碍碍想。今达自心虚通无碍,故行礼拜,随心现量。礼于一佛,即礼一切佛;礼一切佛,即是礼一佛。何则?由如来法身,体用融通故也。所以礼佛一拜,则是遍通法界,于六道四生,同作佛想。文殊菩萨云:心不生灭故,敬礼无所观。内行平等,外顺修敬,内外冥合,名平等礼。天台云:当礼拜时,虽不见能礼所礼,然而影现法界,一一佛前,皆见自身而礼拜也。然散华礼拜之文,既出经论,本乎金口诚实之言,因便引明,以助思修,共期佛果。余皆准此。

△九、结成显实

以此供养像,渐见无量佛,自成无上道,广度无数众,入无余涅槃,如薪尽火灭。

此一行半是结成,非但显实自成佛道,亦能开权化他薪尽涅槃也,故云广度无数众,入无余涅槃也。

△十、口业供养明人业

若人散乱心,入于塔庙中,一称南无佛,皆已成佛道。

次一行,约口业例。上应具天人业,今但出人业。一称南无佛者,南无甚众,当知只是归命之义,而云救我、度我等也。一称佛名而成佛道者,此约今经开显之意以判之,是则属乎通记。观经亦云:一称佛名,能消八十亿劫生死重罪。宝积经云:高声念佛,魔军退散。文殊般若经云:众生愚钝,观不能解,但令念声相续,自得往生。智度论云:譬如有人,初生堕地,即能日行千里,足一千年,满中七宝,以用布施。不如有人,于后恶世,称佛一声,其福过彼。大品般若云:若人散心念佛,乃至毕苦,其福不尽。增一阿含云:以四事供养,满阎浮提一切众生,善心相续,称佛名号,于一食顷,功德过上,不可思议,无能量者。三昧宝王论云:浴大海者,用于百川;念佛名者,必成三昧。亦犹明珠投于浊水,浊水不得不清;念佛摄于乱心,乱心不得不佛。既契之后,心佛双亡。双亡,定也;双照,慧也。定慧既均,亦何心而不佛?又何佛而不心?心佛既然,是则万境万缘,无非三昧者也。所以业报差别经云:高声念佛诵经者,有十种功德:一、能排眠,二、天魔怖惧,三、声遍十方,四、三途息苦,五、外声不入,六、令心不散,七、勇猛精进,八、诸佛欢喜,九、三昧现前,十、生于净土。大集经云:或一日夜,或七日夜,不作余业,小念见小,大念见大。又般若经:文殊问佛:云何速得阿耨菩提?佛答:有一行三昧,欲入此三昧者,应须于空闲静处,舍诸乱意,不取相貌,系念一佛,专称名字,随佛方所,端身正向,能于一佛,念念相续,此即是念中得见过去、未来、现在诸佛,昼夜常说,智慧辨才,终不断绝。报恩经云:华林园第三大会,有九十二亿人而成佛者,此是于今释尊遗法之中,一称南无佛人也。以是而知,佛力难思,玄通罕测,如石吸铁,似水投河,慈善根力,任运如是,至心信者,灵感昭然。方今浊世,唯此为真诫简要之门,伟遇易行之道,所以广引明据,实彼信心,贤者能遵,定蒙深益。

△二、约了因显实

于诸过去佛,现在或灭后,若有闻是法,皆已成佛道。

此一行,明了因种子。例上,皆具有相、非有相、非无相、至心、散心等五乘种子。今皆开之,令入一实。若至心闻一句,是天业;若散心闻一句,是人业。问:何意约过去佛门,广明五乘?答:三世诸佛,皆有开权。但未来未起,现在始行,于证义弱。过去开权已久,其受化之人,皆成四一,并于十方,施权显实。证义事强,构之虚言,不如验之以实。故于过去佛,广说五乘,于义为便。

△二、颂未来佛章二:初、颂开三。

未来诸世尊,其数无有量,是诸如来等,亦方便说法。一切诸如来,以无量方便,

此下一行半,颂开三,如文可解。

△二、颂显一四:初、颂人一。

度脱诸众生,入佛无漏智,若有闻法者,无一不成佛。

此五行颂,显一初度脱诸众生,一行颂人一。

△二颂行一

诸佛本誓愿,我所行佛道,普欲令众生,亦同得此道。

次诸佛本誓愿一行颂。行一佛所行道,誓令得此道,岂非行一也。

△三颂教一

未来世诸佛,虽说百千亿,无数诸法门,其实为一乘。诸佛两足尊,知法常无性,佛种从缘起,是故说一乘。

三、未来诸世尊两行颂教:一、知法常无性者,实相常住无自性,乃至无无因性,无性亦无性,是名常无性。记云:知法常无性等,一实理上性相二空,无性性空,即无四性。既云实相无自性等,故知即是理性性空。性空既尔,相空准知,无性亦无,即是相空。故知经中一无性言,具二无性,即是无性性、无相性也。本自有之,故曰常无。知者,照也。具如止观第五不思议境中,一念三千,非自他等。既无四性,一念亦无,即是性空。既无一念,无念亦无,即是相空。即是不思议之二空也。若不了今家依于智论、中论等,准理准义,缘于心性,立此二空,诸无可准,非用法相者之所逮也。故于实道,须闲修性。若本自二空,即是性德。若推检入空,即是修得。推而不成,须修万行,正助合行,行中具足一切诸行,方名缘因。闻斯义已,方乃名开。问:世间因缘,可以四句了生无生。今性本净,非关缘起,何须以此四句推之?答:世缘起法,亦本无生,但由情计,谓之为生。理性亦尔,由谓自他等,故须推之。二空不显,尚须更约,续待推检,况因缘耶?佛种从缘起者,中道无性,即是佛种。迷此理者,由无明为缘,则有众生起。解此理者,由教行为缘,则有正觉起。欲起佛种,须一乘教。此即颂教一也。又无性者,即正因佛性也。佛种从缘起者,即是缘了。以缘资了,正种得起,一起一切起,如此三性,名为一乘也。

△四颂理一

是法住法位,世间相常住,于道场知已,导师方便说。

四、是法住法位一行。颂理一也。众生正觉,一如无二,悉不出如,皆如法为位也。世间相常住者,出世正觉,以如为位,亦以如为相,位相常住。世间众生,亦以如为位,亦以如为相,岂不常住?世间相既常住,岂非理一?又释:世间者,即是阴、界、入也。常住者,即正因也。然此正因,不即六法,缘了不离六法。正因常故,缘了亦常,故言世间相常住也。于道场知已,此举果释成,开权显实。道场朗然,斯理久畅,物情障重,方便施三。

△四、颂现在佛章三:初、颂施化意。

天人所供养,现在十方佛。其数如恒沙,出现于世间,安稳众生故,亦说如是法。

此四行半颂现在佛章。上文有四,今但颂三,惟不颂后结。于中,初一行半是颂施化之意,正为安稳众生。

△二显实

知第一寂灭,以方便力故,虽示种种道,其实为佛乘。

颂上显实知第一寂灭,即颂理一;其实为佛乘,或颂教一,或颂行一。

△三开权

知众生诸行,深心之所念,过去所习业,欲性精进力,及诸根利钝,以种种因缘,譬喻亦言辞,随应方便说。

是颂开权,如文。

△二、颂释迦章二:初、略颂上权实二:初、颂显实。

今我亦如是,安稳众生故,以种种法门,宣示于佛道。

此两行略颂上权实,为下总譬作本。所言譬本者,然上根已悟,中根未晓,故须作喻,还譬上法。然譬不孤起,承蹑有由,故言譬本也。今约总颂中有六意,得为总譬六义作本。偈云今我亦如是,我即释迦,是一化之主,为下有大长者譬作本。安稳者,即大涅槃常乐住处也。此处寂静,无五浊障,故名安稳。安稳对不安稳,不安稳即三界生死行化之所,有五浊障,名不安稳,此即为下火宅譬作本。众生即是五道受化之徒,为下五百人譬作本。又安稳者,即是安稳法,还对不安稳法,不安稳者即五浊法也,为下火起譬作本。种种法门即对不种种,为下唯有一门譬作本。

△二颂开权

我以智慧力,知众生性欲,方便说诸法,皆令得欢喜。

知众生性欲者,即是五道根性,有三乘之差别,为下三十子譬作本。向上即是略颂权实,向下即是为总譬本。本末相承,文义整足,至下譬喻品中,当更引上证下。记云本末相承等者,本法说也,末譬等也。

△二、广颂上六义六:初、颂五浊开三,二、颂施方便化,三、颂显实,四、颂叹法希有,五、颂不虚,六、颂敦信。初文又三:初、约能见之眼。

舍利弗当知,我以佛眼观,

初半行一字,明佛眼观见,为后长者能见譬作本。我以佛眼观见者,下文云长者在门外立,举下证上,因知佛在法身之地,以常寂佛眼圆照群机。若根利浊轻,则以卢舍那像说一乘法;若根钝浊重,则脱璎珞,以老比丘像惊入火宅。方便开三,只是于时鉴机,故言我以佛眼观见也。问:若观色法,应用天眼;若分别根机,应用法眼。云何言以佛眼见耶?答:佛眼圆通,举胜兼劣。又四眼入佛眼,皆名为佛眼。

△二、明所见五浊

见六道众生,贫穷无福慧,入生死险道,相续苦不断。深著于五欲,如牦牛爱尾,以贪爱自蔽,盲瞑无所见。不求大势佛,及与断苦法,深入诸邪见,以苦欲舍苦。

次六道众生下,有两行三句四字,明所见五浊。贫穷无福慧半行,颂众生浊也。入生死险道,相续苦不断,颂命浊也。深著于五欲一行,颂烦恼浊也。不求大势佛,及与断苦法,颂劫浊也。深入诸邪见,以苦欲舍苦,颂见浊也。或云:五热炙身,欲望舍苦,反得苦报。或云:诸见即是受,受即是苦,行此苦因,望欲舍苦,岂可得耶?普曜曰:明五道源来,五戒为人,十善生天,悭贪堕饿鬼,抵突堕畜生,十恶堕地狱。无五趣、五阴、六衰,则是泥洹。不处生死,不住泥洹,便受菩提决。地狱者,此方之名,胡称泥梨,秦言无有。无有喜乐,无气味,无欢无利,故云无有。畜生者,形旁行旁,故名畜生,亦云旁生,或云遍有。以由此趣,遍于五道四天,及三十三天,皆悉遍有也。然上天所乘象马等,是福业化作,非众生数也。又畜生者,名盲瞑。盲瞑者,无明多,故名畜生。劫初时,皆解圣语,后因饮食异,则谄曲心行,其语皆变,遂不复能语。鬼者,胡言阇梨哆,秦言祖父。众生最初生彼道,名祖父,后生者,亦名祖父。又悭贪堕此趣,此趣多饥渴,故名饿鬼。亦被诸天驱使,亦希望饮食,故名饿鬼。人者,胡言摩㝹奢,此云意。昔顶生王初化,诸有所作,当善思惟,善筹量,善忆念。即如王教,诸有所作,先思量忆念,故名人为意。又人能息意,能修道,得达分。又云:人名慢,五道中多慢者,称人趣也。阿修罗者,修罗名天,阿言非非天,故称阿修罗。谓彼常与天斗,又无天行。天者,天然自然胜,乐胜,身胜,故天名胜。众事悉胜于余趣,常以光自照,故名为天。阿含云:众生是假名,界是法,五趣众生,与法界和合也。若众生行不善心时,与不善界俱;行善心时,与善界俱;行胜心时,与胜界俱;行鄙心时,与鄙界俱。是故比丘,当作是学,善种种界。前是因缘释六趣,后似观心释六趣也。然此六趣,是名轮回,死此生彼,初无休息,如汲井轮,互为高下,凡圣相望。是六界趣,总名不善,未脱生死之轮。故华严云: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当知心能天堂,心能地狱,乃至四圣,总由一心。智者审思,常当观察,如善牧人,莫令纵逸,犯人苗稼。矧以初心博地,昏散交驰,二六时中,恒宜检束,久久性成,任运合道,超凡预圣,岂不幸哉!𤛆牛者,兽如牛而尾长。说文云:酉,南夷有髦牛,牛爱其尾,就身护尾,人爱其尾,故杀其身。譬如人贪五欲,而害其身,亦犹是也。

△三、明起大悲赴应

为是众生故,而起大悲心。

而起大悲心者,上举能见,次明所见,今明大悲熏心,应入三界,施设方便,引趣佛慧。

△二、颂施方便化二:初、念用大化不得三:初、拟宜。

我始坐道场,观树亦经行,于三七日中,思惟如是事。我所得智慧,微妙最第一,

此一行半,明念用大乘化之不得,则为下身手有力而不用之。寝大譬作本,初明拟宜也。始坐道场者,然至理无时,假时化物,为化之初,故言始也。事释者,初在此处修治得道,故言道场;坐此树下得三菩提,故名道树。又感树恩故观察,念地德故经行,道成赛泽之时,欲以大法拟宜众生也。观心释者,树即十二因缘之大树,深观缘起,自成菩提,欲以无漏法林树荫盖众生,故言观树。经行者,大乘三十七品是行道法,自以道品履一切地,得成佛道,欲以此法化度众生,是故起行也。问:树、地无有分别,岂须报恩耶?答:未曾有经云:秪以通化传法名报恩。过去因果经云:佛成道,初一七日思惟我法微妙,无能受者;二七日思惟众生上、中、下根;三七日思惟谁应先闻法。即至波罗奈,为五人说四谛,陈如得法眼净,頞鞞䟦提、十力、迦叶、摩诃男、拘利未得道。佛重说四谛,四人得法眼净。佛又说五阴无常、苦、空、非我,五人得阿罗汉。佛为佛宝,四谛为法宝,五人及佛是六阿罗汉,即是僧宝。三宝之兴,始于此也。三七日者,旧云思理教等,又云劝诫等。瑶师云:事之至深至圣,犹思而后行。一七思惟佛智微妙,二七思众生根性不同,三七思法药万品。即举偈证之:我所得智慧,微妙最第一,众生诸根钝,云何而可度?今明佛在法身之地,寂而常照,恒以佛眼洞览无遗,岂始至道场,淹留三七,方思此事?言三七者,明有所表,表佛初欲三周说法,故假言三七耳。初七思法说,次七思譬说,后七思因缘说,皆无机不得,是故息大施小也。此偏就圆教大乘为释耳。若通途约大乘释者,初七思惟欲说圆教,次七思惟欲说别教,后七思惟欲说通教大乘,皆无机不得,是故息大说三藏三乘为方便之化也。

△二、明无机三:初、明障重。

众生诸根钝,着乐痴所盲,

此三行明无机中,又为三:初半行明障重。

△二、明不堪闻

如斯之等类,云何而可度?

次如斯下,第二、半行,明不堪闻。

△三、明诸梵请

尔时诸梵王,及诸天帝释,护世四天王,及大自在天,并余诸天众,眷属百千万,恭敬合掌礼,请我转法轮。

尔时诸梵王下,有二行,明诸梵虽请说,大佛知无机,所以不说。尔时诸梵王者,别而为语,但在一十八梵。若约通论,应该大千诸梵,欲天帝释亦应然也。言十八梵者,初禅有三,谓梵众、梵辅、大梵;二禅有三,谓少光、无量光、光音;三禅有三,谓少净、无量净、遍净;四禅有九,谓无云、福生、广果、无想、无烦、无热、善现、善见、色究竟。及诸天帝释者,此就欲天为语。所言诸天者,即是妙高山,其山有四角,每角有八天,中间善法堂,帝释天居之,统王三十二。今文兼主伴,所以云也。如上诸天众,并合掌致敬,殷勤劝请,转大法轮。言法轮者,诸佛凡有所说,皆名法轮。盖轮者,有乎运转摧破之义,所谓运正法轮,摧邪制外者也。

△三、念息大化二:初、强说有损

我即自思惟:若但赞佛乘,众生没在苦,不能信是法。破法不信故,坠于三恶道,

此二行明念欲息化,又二:初一行半明无机强说,闻则有损。

△二息化

我宁不说法,疾入于涅槃。

后半行正明息化作方便张本。

△二、念同诸佛用三乘化得二:初、正明化得四:初、明三乘拟宜。

寻念过去佛,所行方便力,我今所得道,亦应说三乘。

此一行,明三乘拟宜也。寻念者,念彼虽无大机,不容永舍,要以方便而诱济之,非都不知开三,欲引同诸佛,故云寻念也。

△二、明有机二:初、明诸佛称叹五:初、叙诸佛现。

作是思惟时,十方佛皆现,梵音慰喻我:

初三句,释迦自叙诸佛现。佛现者,由念佛方便力故现现,由拟法、会机二义故佛现也。

△二、明诸佛正叹释迦

善哉释迦文,第一之导师,得是无上法,随诸一切佛,而用方便力。

此明诸佛叹。上欲大化,于彼无机,故诸佛不叹。今欲说小,曲会根缘,则始终得度,所以佛叹也。能隐实设权,故云善哉。为一施三,引入佛慧,即是第一导师。得是无上法者,即是得实智微妙第一也。而用方便力者,随诸一切佛,隐实用权也。

△三、明诸佛亦隐实用权

我等亦皆得,最妙第一法,为诸众生类,分别说三乘。

△四、双释二义

少智乐小法,不自信作佛,是故以方便,分别说诸果。

为众生少智,不堪闻大,所以隐实;而复乐小,所以施权。

△五、双结二义

虽复说三乘,但为教菩萨。

虽复说三,终为显实。

△二、释迦酬顺二:初、发言酬顺。

舍利弗当知,我闻圣师子深净微妙音称。南无诸佛。

此二行,明释迦酬顺。既闻诸佛叹劝,对曰:南无!南无!此云敬从。由随顺诸佛,隐实用权。

△二念顺物机

复作如是念:我出浊恶世,如诸佛所说,我亦随顺行。

△三、明施化

思惟是事已,即趣波罗奈。诸法寂灭相,不可以言宣,以方便力故,为五比丘说。

此一行半,正明施化诸法寂灭相。不可以言宣下,即是前说中道无性佛种之理。良由此理非数,又不可说,今以方便作三乘说。又非生非灭,而以方便作生灭说。又偏真之理,亦非可说,以方便故,作四门说。初为五人说无常有门。

△四、明受行悟入

是名转法轮,便有涅槃音,及以阿罗汉,法僧差别名。

次一行,明受行悟入。转佛心中化他之法,度入他心,名转法轮。唯陈如初得见谛,即断见惑,分证灭谛,亦是分得有余涅槃。涅槃之音,起自于此。由此得成无学,便有罗汉之名。

△二、释疑

从久远劫来,赞示涅槃法,生死苦永尽,我常如是说。

此一行是释疑。疑师云:佛初未能鉴机,寻念诸佛,始知根性。即释云:非我不知用于方便,特欲引同,故念诸佛,非今始念方知。从久远劫来,见其乐小,已为赞示,令尽众苦,所以闻小,即得解脱。复疑弟子:云何众生一世暂闻,即证罗汉?即释云:从久远劫来,为某赞示,称于本习,故速得道。

△三、显实四:初、颂人一。

舍利弗当知,我见佛子等,志求佛道者,无量千万亿。咸以恭敬心,皆来至佛所,曾从诸佛闻,方便所说法。

此六行颂上显实,文具四:一、初我见佛子下二行,颂人一。三乘行人皆是佛子,上文兼有其意。次从我即作是念下一行,颂理一。为说佛慧,即是上一切种智佛知见也。三、从舍利弗当知下二行,颂教一。但说无上道,即教一也。四、从菩萨闻是法下一行,颂行一。既云悉亦当作佛,是行一。更就此文为四意:初二行,明大乘机发,亦云索果;次两行一句,明佛欢喜众生得大乘益故;次三句,正明显实;次一行,明受行悟入也。明由机发故得索果,索果由于机发,所以云耳。此应有四句作分别:自有障除机未发,如诸罗汉在三藏时,以乐小故,浊障虽除;大根钝故,妙机未发。自有大机发障未除者,如今经中诸凡夫人等,虽未断结,以大根利,故机发也。自有障即除,机即发,如说无量义时,证二乘果,即于此座,大机即发。自有障未除,大机未发,即五千等退者是也。志求佛道者,即是索大,非求小果。然索有三意:一、大机有感果之义,机中论索;二、情中密求,为得为不得,即此意也;三、发言口索,即是殷勤三请。然昔教之中,已有二求,但未发言,至于今日,具此三索。问:昔出宅索三,是机情索者,文云如先所许,此乃求三,何关求一?答:出外不见,必有异途,将昔许三,以求异意,亦得是索一也。咸以恭敬心,皆来至佛所者,一云耻小慕大,大机感佛,故云至佛所。今明非但机至佛所,亦乃身到,如无量义中,四众围绕合掌,以敬心欲闻具足道也。曾从诸佛闻,方便所说法者,此中初味调伏,受行三藏、六度、通、别等三教方便,由此调熟,故使障除机发,而求大也。

△二颂理一

我即作是念:如来所以出,为说佛慧故,今正是其时。

从我即作是念下,有二行:一句明障除佛喜。佛为佛慧故,出兴于世。昔障重无机,不得即说;佛慧中间虽障除,又未得说;今机既发,正是说时。又昔众生根钝智小,恐其谤法堕恶故,未是说时;今根利智大,闻必信解,故佛欢喜。言无畏者,不畏执小谤大,起罪堕恶,故言无畏。

△三颂教一

舍利弗当知,钝根小智人,著相憍慢者,不能信是法。今我喜无畏,于诸菩萨中,正直舍方便,但说无上道。

从于诸菩萨中下三句,正显实也。当知五乘是曲非直,通别偏傍非正,今皆舍彼偏曲,但说正直一道。

△四颂行一

菩萨闻是法,疑网皆已除,千二百罗汉,悉亦当作佛。

从菩萨闻是法去一行,明受行悟入。当知六度通二菩萨,初闻略说,动旧执,致新疑,今悉已除。非独菩萨,二乘亦尔。而云声闻皆当作佛者,昔教不说二乘作佛,今行与授记。授记岂独二乘?除疑岂独菩萨?盖互存则两备。问:菩萨何疑?答:三藏中说三:僧祇未断结,一断即入真。通教说:菩萨断正使留习,习尽即成佛。来至今经,初闻略说,悉云方便,昔真昔成,竟知安在?又三乘同学一道,何意有别?今闻法华,扫荡诸疑,无复遗芥。

△四、叹法希有二:初、颂如是妙法。

如三世诸佛,说法之仪式;我今亦如是,说无分别法。

此一行,颂上如是妙法。妙法者,权实也。如三世者,引同诸佛用权,权是引物之仪式。说无分别法,引同诸佛显实,实则言语道断,岂存仪式?又权实本无分别,为钝根小智分别权实,今还悟入一三不二,即知佛说三一无分别也。诸佛皆尔,何独我耶?

△二、颂时乃说之五:初、举人难

诸佛兴出世,悬远值遇难,

此四行半颂,上时乃说之。说上亦举昙华,今颂中还又说之。诸佛兴出世两句,久久悬远。时有佛出,此举人难。

△二、举法难

正使出于世,说是法复难。

正使出于世两句,此举法难,如今佛出世四十余年,始显真实。

△三、举闻法难

无量无数劫,闻是法亦难。

无量无数劫两句,此举闻法难。如五千之流,梵音盈耳,起席而去,闻法岂不难乎?

△四、举信受难

能听是法者,斯人亦复难。

能听是法者两句,此举信受者难,于是上周普众之中,唯身子前达,中下虽听,犹未能了。

△五颂譬四难

譬如优昙华,一切皆爱乐,天人所希有,时时乃一出。闻法欢喜赞,乃至发一言,则为已供养,一切三世佛。是人甚希有,过于优昙华,

举昙华譬上四难,今但合闻者难,余例可解。

△五、颂不虚二:初、颂勿于可信人生疑

汝等勿有疑,我为诸法王,普告诸大众,但以一乘道,教化诸菩萨,无声闻弟子。

此二行半,颂上不虚,又二:初一行半,勿于可信人生疑。我为诸法王者,夫为人王,言则无二,佛为法王,岂容虚说?

△二颂勿于可信法生疑

汝等舍利弗,声闻及菩萨,当知是妙法,诸佛之秘要。

方便可是权假,真实宁容是妄?闻法王说法,勿生疑也。

△六、颂拣众敦信二:初、颂拣众三:初、颂拣非佛弟子。

以五浊恶世,但乐着诸欲,如是等众生,终不求佛道。

此三行,颂拣众五浊者。一行,颂上拣非佛弟子。何者?若乐着诸欲,是行魔业,故须拣之。上文着涅槃,尚非佛弟子;此文着生死,那是佛弟子?此互拣其非。终不求佛道者,颂上拣增上慢。未得上法,谓得上法,是故其人不求佛道也。

△二颂解义人难得

当来世恶人,闻佛说一乘,迷惑不信受,破法堕恶道。

当来世恶人一行,颂上如来灭后解义者,是人难得也。

△三颂遇余佛

有惭愧清净,志求佛道者,当为如是等,广赞一乘道。

有惭愧清净一行颂上,若遇余佛,便得决了。

△二、颂敦信二:初、颂敦信于权。

舍利弗当知,诸佛法如是,以万亿方便,随宜而说法。其不习学者,不能晓了此,

此三行,颂上敦信。若不信此法,无有是处。初一行半,敦信于权。

△二颂敦信于实

汝等既已知,诸佛世之师,随宜方便事,无复诸疑惑,心生大欢喜,自知当作佛。

次一行半,敦信于实,权实无疑,自知作佛。总上第一卷文毕。

科注妙法莲华经卷第二

上一章 > 目录 < 下一章
法华经科注相关文章:
版权所有©学霸图书馆   网站地图 滇ICP备2023006467号-48